比特股BTS:技术鬼才BM的区块链史诗之战
论币圈首席元老,比特股若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诸如李笑来、巨蟹、白菜、咕噜、暴走恭亲王等币圈大佬,均和比特股有着爱恨交织的历史纠葛。他们或是早期比特股的投资人、参与者,或是参与过PTS的挖矿,又或是从BM 的项目中得到了启示。而今,比特股虽已衰落,但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意义却是革命性的。
比特股BTS
一、横空出世——beyond bitcoin超越比特币
要说比特股,必须先提一下EOS。众所周知,EOS是现在排名前五的币种,是币圈里一个非常火的项目,它的创始人叫BM(ByteMaster),本名Daniel Larimer,成名却要比EOS早得多,而BM的第一个去中心化项目,就是比特股。
2013年BM开始全力开发比特股,他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其实是要打造一个比比特币更加方便快捷的一个平台,一句“beyond bitcoin”,便足以证明他的野心。
在此之前,BM曾与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就比特币交易确认速度与成本的问题在coin talk论坛上发生过激烈交战,因为BM发现,用比特币完成一笔交易确认的时间比用传统的信用卡还要慢,而且交易的手续费相对而言比较高。这场著名的互怼结果以中本聪一句“看不懂就算了,我没时间搭理你,不好意思”不了了之,却令BM下定决心要做出一个优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实现他心中那个财产自由的想法。
2014年2月币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门头沟”破产,这使得比特币陷入巨大的信任危机。当时由于安全漏洞,这个交易所遭到黑客的攻击,被盗、丢失的比特币达到85万枚,价值近4.54亿美元,损失十分惨重,多少富豪就这样一夜归零,当时的币圈可谓是乌云密布,人人叫惨。这个大变故同时也引发了BM的思考:要如何才能实现加密货币在交易所的安全进出呢?像这样的数字货币盗窃、丢失事件,其实并不是偶然,也远远不止这一起,以后也可能会再次发生。
就这样,在比特币市场一片低迷的光景下,比特股横空出世。当时比特股的白皮书一出,马上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去中心化,再加上以社区为核心、高性能等优点,这个项目在当时获得到了众多币圈大佬的认可。
比特股BTS
二、别出机杼——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比特股最大的意义之一。那么去中心化是什么呢?去中心化交易所有什么优势呢?
“门头沟”交易所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心化交易所。人们将自己的资产——数字货币或者法币,转到这样一个交易所,交易所掌握了你转入的资产,也许会用于你不知道的一些用途,放贷、炒币等等都有可能,这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交易所的系统出现安全漏洞时,黑客趁机而入,交易所掌握的巨额资金更是岌岌可危。所以当你的钱“所托非人”之时,那就很危险了,交易所监守自盗或者遭到黑客攻击,都会让你的资产化为乌有,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去中心化交易所都有过被盗币的经历。去查一下诸如Bitfinex、Bittrex、Gate Coin这样的交易所,你会发现在它们的历史上都存在这样的黑点。
通俗来讲中心化交易所的特点,当你创建一笔交易时,资产的交流通过记账来进行,你的钱并没有转入账户。虽然账户上显示的钱多了,但是数字资产并没有发生实际的账户转移,不过是交易所展示的一笔数据而已。
与之迥异的是,如果你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上转了帐,这笔钱会直接转到对方的钱包里,可以直接使用或者提现,也就是说,在去中心化平台上的资金流动,是从一个用户的钱包转到另一个钱包,平台提供钱包的服务,且都是自动运行,这样也就不存在一个中心绝对掌控资金的情况了。总而言之,可以简单地认为,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区别就是记账和转账的区别。
比特股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个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这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对于现在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比特股BTS
三、DPoS共识机制——EOS雏形初现
除了去中心化以外,比特股还有很多方面的创新。
先前说到,比特币交易确认时间长,受到了BM的嫌弃。为了超越比特币,比特股就势必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去中心化交易采用的是转账,和中心化交易平台的记账相比,转账交易确认所花的时间要多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去中心化交易所依然很少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大神BM再一次展示了他的天才能力,开发出了石墨烯工具组,减少了区块间隔时间,这让比特股成为了第一个区块间隔只有3秒的区块链,每秒支持1万笔交易。
在另一方面,比特币交易确认慢还涉及到共识机制的问题,对区块链稍有理解的人或许都知道PoW和PoS这两种共识机制。
PoW叫做工作量证明,挖矿就是这种机制,举个例子来说明,就是给你一道题让你算,算出就能得到奖励,但是每一个人的算力不同,所花的时间也不同,算力强的人可以获得记账权,但在计算和确认的过程中也因此花费了太多时间,这就导致了比特币确认时间长。
PoS则是根据谁有币就给谁记账权的一种机制,交易确认就快得多了。BM在PoS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进,也就是后来DPOS(授权资产证明)机制,持有币达到一定数量,以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代表,这些代表获得记账权,这既保证了平台的高性能,也能够很好地诠释去中心化这个概念。比特股选出了101个节点,到后来的EOS已经优化到了21个,并且DPOS也得到更彻底的开发和运用,当然这是后话。
在比特股上还可以发行资产,承兑法币。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无法直接用法币进行转账,但比特股发明出了一个去中心化承兑商的体系,通过这些承兑商,可以将法币兑换成BitUSD(比特美元)或者BitCNY(比特人民币),再到比特股上进行交易。
比特股还有一个很方便的创意,就是可以将帐户名和地址一一映射,直接就可以用申请的帐户名进行转账,和一串复杂的代码地址相比,确实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细节。
比特股BTS
四、盛极而衰——技术鬼才BM的失败运营
在技术这方面,我们不得不佩服BM的创造力,但在商业方面,BM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菜鸟。
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比特股面临了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那就是没有赚到钱。研发石墨烯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仍需要不断升级和投入。
针对这一现实,比特股做出了融资的决定。融资方式类似于挖矿,首先发行了一种临时性的币PTS,可以用来兑换比特股的币;通过挖到这种币,按1:5000的的比率兑换比特股。
这个融资项目一推出,立刻吸引很多人去挖矿,而且还以中国人居多,有的人甚至为此包下了整个网吧,可想而知,很多人因为这次挖矿获利,其中不乏很多币圈老人与现在的大佬。
但对于比特股来说,挖矿行动空前火爆,矿都被挖走了,项目方可谓一毛钱都没融到,融资自然宣告失败,这一结果可谓让BM大跌眼镜、吐血三升。
因此,很多人调侃,是中国人导致了比特股的融资失败。
挖矿不行,比特股又想出了募捐的方式,通过发行天使币(AGS)来募集比特股,将来再用AGS按一定比率换回比特股,得以让项目进行下去。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无奈之举,谁想竟开了ICO融资的先河,成为了之后各个区块链项目方的主流融资方式。
对于BM的离开,圈内一直流传着一个谣言:有人认为在PTS挖矿期间,由于矿被大量挖走,所以BM做了增发比特股的决定,这导致了项目合作团队将他驱逐。
然而,事实却是:团队通过AGS融到资金后,很多技术大牛想各自开发新的项目,BM为了挽留他们,就将预留的比特股给了他们,这一举动却就被人解读成了“增发”。
这一行为本是好意,却未曾想竟最终酿成了比特股流产的后果。
随着项目的进行,BM将自己的持股不断出售,股份的减少使得他的话语权也变小。
同时,BM虽是技术天才,可在市场运营方面却是彻头彻尾的小白一枚,否则也不会出现挖矿融资的失败。对于营销上的一些问题,BM当时也是手足无措。他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重建底层架构,所以他离开了比特股,投身于另一个项目Steemit的开发。
BM的离开,币圈内各种交易所和币种的不断发展,使得比特股逐渐式微,直到成为今天退居于币榜30名以外的一个币种。
在此之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虽也得以发展,但在数量上依然不能与中心化交易所相比。
然而,随着黑客盗币事件的频发,谁能在未来区块链行业内更胜一筹,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