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多点布局区块链影响几何?
金色相对论:互联网巨头多点布局区块链影响几何?
文 / 临渊2018-09-07 18:19:59 来源:FX168财经网
“金色相对论”第十四期,诚邀百余位嘉宾聚焦互联网巨头多点布局下的区块链生态,嘉宾们对互联网入场产生的影响与挑战、社区治理、区块链与互联网的竞争关系等方面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新思想与新创意的火花不断迸发。
本期主要嘉宾有:
方军:资深互联网人,快知实验室、荣格财经合伙人
覃文延:北美区块链基金会主席、核聚链创始人
季小武:秒啊创始人
徐立春:根源链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
Sherry:scry。info大陆运营负责人
(排名不分先后)
【本期要点提示】
货币、金融自然是最核心地带,发票、存证、物流管理系统,都很核心。我觉得区块链的变革不会在那里发生,彻底的变革只会先发生在边缘地带。
区块链技术的突破点其实很多,去中心化的价值引擎,交易引擎,风控引擎,底层区块链通讯协议等等都是技术突破口。
区块链技术是相对基础(底层) 的,他不会主动创造价值。区块链的价值在链外,链外是指需要跟产业进行融合。
业务规则是集中的,商业模式是分布式的。
Dapp的落地,应该是中心化的维护,分布式的管理。
金色相对论:目前多个区块链应用***,例如区块链发票、电子存证、区块链资产证券化产品、资金管理平台等,很多都是传统企业、银行或者互联网巨头发起的,您认为这些应用对于行业具有怎样的意义?大公司的进入将会对区块链行业产生怎样的改变呢?
方军:当年IBM还注册了[e]这个商标,看这个图大家会看到,其中说,电子商务所谈的是,用互联网技术去变革关键商业流程。
但是,我们这些人再回头看时,你会发现,早期互联网上真正流行的不是这些高大上的东西,而是amazon那样卖书的网站,ebay那样的跳蚤市场,主流新闻界看不上的雅虎门户,都不是蓝色巨人(编者按:指的是IBM)愿意干的事,都是很LOW、很普通、很边缘的事。在中国也差不多,互联网的变革都是从边缘发起的。2004年马化腾在央视对话节目里被要求当场劝说海尔张瑞敏使用QQ,未能成功。很多年里,淘宝不就是卖便宜货的地方吗?不就是现在的拼多多吗?
直到最近这十年,互联网公司才开始高大上起来,类似找钢网那样的B2B的业务开始规模非常巨大,「互联网+」也就是互联网改变各个产业的核心流程,这几年腾讯、阿里巴巴、蚂蚁金服都在用有了云服务大数据等各种方式做大型企业和政府业务。二十年了,IBM当年设想的东西才变成现实了。
我想表达的是,现在这些高大上的区块链应用设想和试验, 货币、金融自然是最核心地带,发票、存证、物流管理系统,都很核心,当然很好了,去尝试在商业核心地带用区块链带来巨大的效率进步。但是,如果互联网的过程再来一遍,我觉得区块链的变革不会在那里发生,彻底的变革只会先发生在边缘地带。
徐立春:从工信部接触获得的反馈来看, 国家对区块链这项创新性技术的应用一直都是持肯定的态度, 随着行业竞争力加剧,经济上行压力大增的市场形态下, 分布式的数据冗余处理机制在应对社会经济协作(产业应用)过程中多方之间信任和低成本交互问题上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传统企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布局区块链,是对区块链技术的价值肯定,也是他们发展转型的战略思考, 区块链的电子发票、区块链新型物流体系也好,都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这种氛围会对区块链从业者产生很大的鼓舞作用,因为推进区块链新型技术应用之路不再孤独,市场普及和教育路上,不再孤独。
从阿里和蚂蚁的内部了解到,目前区块链技术研究和产业结合创新,是他们现在重要的布局。从以前的边缘化应用(公益) 已经开始转向了重点业务方向。支付结算、阿里云服务等。
季小武:目前大公司进入的区块链应用,其实是技术的落地应用,至少肯定了区块链技术。对整个行业和政策面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讲非常欣慰。但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这还是初级,区块链精神的落地,是我们要继续追求的方向。
Sherry:从一个初创项目方的角度来看,一个巨头公司对行业进入的判断、未来的发展走向、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是优于普通公司的,而且巨头公司做决策不如一般公司那么容易做,因为一般公司做决策可能只需要几个高层人员决定即可;但巨头公司,还需要面对众多的股东和董事会成员,那么当巨头公司里大部分有足够市场经历的人同时决定开辟新的业务市场,那必然是因为他们从这个行业看到了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而且当越多的巨头公司进入,越会对从业者产生更多的鼓舞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大型机构目前推出的这些应用,都涉及到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人人关心且涉及财务这种切身利益的部分。几乎属于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基础层应用,谁都离不开,通过这些基础级产品应用,让大家逐步接触到区块链,对于以后的普及也起到推广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这些发生在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区块链项目也只能由这些大型公司发起。
覃文延:区块链这次和以往的大的技术浪潮不一样,区块链的应用不单单是技术,它对产业的影响非常深远,已经不再是停留再一个概念的层面,而 是通过给产业重构价值网络进而从根本上重构产业逻辑。 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影响我预计会超过互联网对产业的影响。
金色财经:原生区块链项目如何在市场疲软、融资受监管的环境下,获得长存?除了实现更高的tps、扩容、安全稳定性等,技术突破点在哪里?
Sherry:对于这个我们首先需要确认的是区块链就是一个技术,他不是一个套利的工具。而且市场疲软、融资受监管等情形,我们发现他其实只发生在token的交易和融资上。虽然部分项目的token融资受到了影响,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因为股权融资完全没有问题。酒香不怕巷子深,区块链这个行业依旧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行业,那么只要你拥有好的技术,那么就会得到支持,努力打好基础,才有机会等到市场的爆发。
除了提出的以上技术问题外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弹性处理高并发,tps和扩容都是根据未来可能产生的情况而预先设计再去研发的,但是实际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预计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有明星出轨,新浪微博就要崩溃一次,通常新浪是根据自己的用户数量及使用习惯来架设服务器,他不可能为了某些偶然才会发生的事情一来就架设很多台服务器,因为在一般时候,用不到还会增加成本。那么在这种时候像阿里云的ECS实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服务。云服务器 ECS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是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的计算服务,它的管理方式比物理服务器更简单高效。不用提前采购投入,用户根据业务的需要,随时创建实例、扩容磁盘、或释放任意多台云服务器实例。而这在区块链上同样也需要,所以我认为如何处理数据高并发将是一个需要注重的问题。
徐立春:在没有获得市场机会的情况下,技术突破就是成本,价值不大。在做业务时,搞技术的都知道,技术永远都不会成为问题。在目前的环境下,区块链创新企业想要获得长存,需要做几点:(1)开源节流;(2)做社群,丰富社群运营内容(3)推进主链建设(4)坚持应用落地方向,让自己剩下来。
方军:同意立春,技术只要跨过门槛,之后就不是什么问题,做过互联网技术的都大概知道,有段时间性能提升全靠加内存。我对现在技术发展比较乐观,比如TPS为10,那咱们一方面想办法让它进步到100,另一方面,咱们去找找有没有用TPS 是10就可以做的业务。这两个功能的关键门槛早已经跨过去了,2009年1月比特币系统上线的时候就跨过去了,虽然老有人吐槽中本聪的代码水平不行,但他厉害在他找到了跨越门槛的方法。
门槛跨过去之后,改进性能就是时间问题了。以前在门户工作时,还需要专门安排人检查图片压缩的大小,因为事关用户体验用户的网速实在太慢了。但现在,拿着手机用无线流量看视频的人可大有人在。 所以我觉得突破点在“可用性”,如果不是最最底层的技术项目,能不能不要讲自己的共识机制多特别、理论TPS多高,能否实际运行一个最小的应用场景或者说MVP给我们看看,让我们用用? 区块链的祖师爷中本聪的做法可是,写了比特币系统的代码,运行起来,然后做了他设想的最小场景——生成比特币的创世区块,生成最初的50个比特币。管它后面的技术先进与否,先能转起来再说。
覃文延:原生区块链项目要长存必须有足够的现金流,最好的就是自己造血功能,也就是为什么说区块链要在产业落地的原因。没有产业支撑,很难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撑区块链的研发。也是需要一个良性的技术研发环境,中国和国外好的区块链项目都是这样的状态。其次就是历史的经验,时代的独角兽都是在大势不太好的时候产生的,比如谷歌Facebook阿里的崛起等都是发生在当初互联网“泡沫”爆破之后。
金色财经:您认为区块链项目保证现金流方面有哪些能做的呢?
覃文延:在保证现金流方面的做法有下面几点:
1、谨慎面对“币改”。很多早期原生态区块链项目靠输出区块链底层技术给很多传统企业发币来获得现金流,但是现在这条路其实走得很苦,融资难陷入正在发生的P2P灾难中。
2、务实推动传统产业“链改”当然这个“链改”是广义的也就是给传统产业区块链赋能,通过深度技术输出,快速现金回流,赋能实体产业健康成长。
3、创造性的实现区块链自身平台和产品的突破,商业模式的突破,类似早期的以太猫等,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新型,它可以创造新的社会刚需的产品和服务,那样企业会获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而直接从市场拿钱,投资人也会自动蜂拥而至。
区块链技术的突破点其实很多,去中心化的价值引擎,交易引擎,风控引擎,底层区块链通讯协议等等都是技术突破口。 还有就是区块链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技术,它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还有传统高科技的结合所产生的创新点是无穷的。
徐立春:赞同文延。我认为想要存活下去,先解决产业应用机会, 再考虑技术突破。现在很多项目被戴“空气项目”的帽子,并不是没有技术特点,也并不是不想做事儿,而是缺乏产业资源,无法切入产业。所以产业机会是最重要的。
覃文延:传统高科技产业和区块链结合又会发生原来自身产业想象不到的突破,比如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我们都知道区块链的技术本质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分布式容错系统,避免单点灾难的出现。 所谓的拜占庭将军算法问题,这个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就能把现在的单节点人工智能瞬间提升到一个多节点分布式人工智能的领域,大大扩展了传统AI的限制 ,一个世界冠军和一台机器的 AlfaGO(也可能是一个机器集群,但还是一个单一独立逻辑)下棋可能机器会赢,但是如果一个世界冠军和1千台独立思考的机器下棋,情况就不一定了,因为一千台独立的AlfaGO要达成统一不容易。
季小武:应该从古典行业+区块链能够盈利的项目先开始。只有为区块链生态赚钱,这个生态才能持久,不空气。
金色财经:互联网生态中有粉丝经济,这和区块链社群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该如何进行区块链社区建设?在一个应用功能未曾实现的项目早期,如何吸引社区成员关注、相信并支持项目发展?
方军:最早听到社区的时候,我还是挺兴奋的,因为我们这些人一直觉得开源社区太棒了,一群人一起协作,创造了各种伟大的技术工具。作为曾经天天混在github上的人,我也以为,区块链的社区是不是也这样?那就太好了。但近来有很大的怀疑,往小了说,那些“个人投资者”能算社区成员吗?往大了说,电报或微信群里那些能算社区成员吗?那些“个人投资者”,他们的动作只有囤和卖,还会有别的贡献吗?那些IM工具的人,看客而已。我可能思路比较古典互联网,我觉得社区,就是用户社区。不是我的用户,至少你也得是我潜在用户吧?否则就不是我的社区成员。反过来说,如果要找到用户和潜在用户,我们至少需要有个服务用户的产品。现在区块链项目的社区纠结就在在这儿,一面是没用户可用的产品,一面是又要社区和用户。
通证持有者,不是用户。只有那些用了产品、“赢得”通证的人,才是社区的铁杆。
我们之前出了一份报告《通证经济的模型与实践》,其中对未来的一个关键设想是, 区块链要发展,要走出金融空转,进入到产品和用户的循环去。 下面这个循环图是我们一位合作者郭强设想,然后大家一起迭代出来的,这张图要表达的是:一,之前只有投资者与交易所的循环是金融空转,没有未来;二,要形成交易和用户的大循环,并且图中描绘了正向和逆向大循环。
sherry: 项目方要做好持币者与使用者的转换。要分析自己的产品的用户群体及特征,然后建立自己的圈子,另外每个项目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区块链社区是最靠近产品的一个用户群体,他们比其他人更知道项目是做什么的,如何使用。 在项目方不断的推进及展露产品的过程中,他们能及时对产品提出好的完善意见,如果社区建设得足够好,他们将是你产品的第一批用户及推广者。
做好PR相对而言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产品还没有落地之前,如何让用户相信你,知道你是在做东西,你的东西能实现什么功能,市场能做到多大,这些都是需要项目方展示给大家的,那么做好宣传工作肯定就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需要形成自己的社区风格,要让大家一进你的群就知道是你这个项目方的社区,而不是其他千篇一律的社区。所谓的韭菜群,都没有核心文化,不能叫做社区。
覃文延:区块链社区和互联网社区可是有本质的区别, 互联网讲的是从粉丝群去获利,区块链社区讲的是让利于民,把利益分散给粉丝,所以这也不再是传统互联网社区的粉丝了。社区成员成为利益相关者,成为节点。
金色财经:目前发票等这些应用大多是辅助现有产品进行改良,并未形成一个独立的以区块链为主要赢利点的应用,那么是否可以不依赖生态从区块链入手建立一个独立产业呢?
徐立春:区块链技术是相对基础(底层) 的,他不会主动创造价值。 区块链的价值在链外,这是指需要跟产业进行融合。如果单独创造出一个区块链特色的产业,现阶段不现实。 跟产业结合,形成信息的闭环。我认为这需要有通证机制,不然不可持续。区块链是在传统互联网(网络)空间里面,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角度来对社会协作和泛金融活动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溯源确权,促进数据交易的。是基于互联网的价值网络。
Sherry:我们经常说区块链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他的发展潜力是大于计算机,因为除了可以在计算机领域应用,其他的非计算机领域需要信用的也可以纳入区块链未来的发展体系。但是我们知道区块链的核心就是数据,就目前而言,要想快速发展还是得依赖传统网络。例如现在的数据基本上都是依赖传统互联网提供的。
覃文延: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区块链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单独存在的机会很大。但是早期大家都看不懂,自然会寻找“赋能”的角色给区块链 ,区块链资深的独角兽特性目前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举个例子,我们回头看看互联网产业,现在的互联网产业的大佬其实的搜索引擎,而互联网刚刚开始产生的时候也是立足于服务实体产业,给纸媒“赋能”成为入口,结果雅虎的失败告诉世界,我们其实入口的提法是“传统”的,其实大家上网的目的就是为了找有用的信息,所以最后成功的是谷歌百度这样的企业,然后就是社交,从来没有社交产业能成为大的工业产业。区块链时代是一样的,我们的区块链一定能独立成为一个大的产业,早期可能是数字货币,社交网络,交易平台等等,但是我们其实只要解决未来世界人们新的刚需,就能再新的世界和领域获得突破,区块链从业者的责任以及未来区块链独角兽企业就是在摸索和寻找这样的机会。
金色财经:原生区块链项目和互联网公司相比,对于推动区块链发展,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各有何种利弊?如何借鉴互联网经验发展区块链应用?
季小武:目前我们和大互联网公司还没有太大竞争。大互联网公司在政策的指导下,只能研究无币区块链的技术使用,而区块链没有通证,没法体现区块链共创共建共享共利的精神,只有形没有神。大互联网公司如果没有再次革自己命的系统,他们的业务会被新生代颠覆。
覃文延:互联网公司和区块链公司早期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 因为商业模式的差异,互联网公司走的是商业逻辑集中化,区块链公司走的是商业逻辑分散化,分润经济模型;互联网公司讲数据流,留住用户的时间;区块链公司讲价值流,留住用户的资产和信任。
应该互联网公司和区块链公司不存在直接的商业竞争关系,而是两种不同模式的争夺市场的关系。长远而言就不好说了,目前还看不明白,所以大家都在探索。区块链公司可以借鉴互联网公司的一个最大的经验就是一个技术的突破可以直接取富于民,造福人类,改变世界。
Sherry:是有一些的竞争关系,但是方向不经相同,所以影响不大。原生项目更加野一点,他的优势在于思维更加活跃,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而传统互联网公司更愿意从基础设施,或者大型行业开始做,优势在于有良好的商业体系,能够找到大型机构合作,可以接受的试错成本高,产品设计研发有成熟的体系。大家都在抢占前列,谁先建立起来,谁就制定规则
徐立春:1、区块链的代码共识: 开源,互联网企业的区块链项目开源不多; 2、传统互联网的区块链与原生区块链项目在逻辑设计上不同, 原生是区块链为主导, 传统是业务为主导; 3、不存在竞争关系,生态不一样, 互联网是围绕自己的产业生态来做的; 原生是纯社群生态发展起来的。
方军:我觉得这两者没什么直接竞争与替代关系的。 那些dAPP要取代APP的设想,仅是过去和现在我们为了理解区块链前景做的设想 ,用去中心化打车取代UBER、滴滴,唐·塔普斯科特说的用dAirbnb取代Airbnb,都是设想而言。恐怕不是这样的,肯定不是这样的竞争关系,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取代原来的。但我现在不愿意设想,因为围着现有的核心地带的应用、进行的高大上的替代设想,可能都不会成真。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大经验就是,从边缘开始,是实干出来。我觉得没什么DAPP,对用户来说,只有APP。
金色财经:大企业的技术与资本储备都更加雄厚,在区块链行业赛道上,会后发先至吗?有观点认为Dapp开始大规模落地的时候,一定是巨头的游戏,到时候又是中心化的治理/管理模式了,各位嘉宾怎么看?
Sherry: Dapp的落地,应该是中心化的维护,分布式的管理。 这个中心化不是指一个团队,而是指一个社区,由大家选择的社区对产品进行维护,就如同比特币社区和以太坊社区一样。发起团队在这里的作用应该是引导产品的前期设计研发。
季小武:我认为,区块链是继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下一个社会形态,区块链正在成功的项目不应该有巨头, 如果有巨头,巨头就是所有的用户。 未来的区块链不再有公司,只有发起团队。如果有公司就是只用了区块链技术,就像是网吧里的上网用户,而不是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从业者。
覃文延:区块链的应用要活下去必须先从传统产业获利,当产业环境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催生新的更高层次的应用。而如果说未来巨头的产生也像今天的互联网具体一样的话,他们获利的方式不一样,社会认可也不一样,包括这样的“巨头”的组织形式都会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现在倒是不需要担心这样的“巨头”的产生是否还是中心化的。理想状态很可能是在高度去中心的基础上实现“大同”中心化的“巨头”,大家拭目以待。只要是对人类社会进步有利的就可以了。
我个人认为有DApp,新社会会是在现有App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DApp时代,当然名词不一定还是这个DApp这个名词,但是一定会具备或集成现在我们相信和描述的DApp的大部分的属性。核聚链就立足做基础价值引擎的基础上给社会一个DApp集成开发和部署应用环境并致力打造这样的生态。DApp vs. App最大的不同在于DApp是Fat Protocol Layer, Thin Business Layer; Value vs. Content。在区块链应用世界里,大家面对黑客将是常态,所以区块链技术和平台的安全性非常重要,特别是用户的资产安全保障非常重要。
杨福川 华章副总编:在我看来,巨头在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或明显优势,与区块链的治理方式没有关系。大公司优势明显,是因为他们在资金、人才、战略、执行力以及其他各种资源上都有初创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区块链的治理中心化是必然,而且也是必须。分布式只是一种辅助。未来可能公司这种形态会消失,变为社区形态,但是总会有个团队来领导或主导,治理的模式依然是中心化的。
CTXC 王永泽:对于dapp和app的区别,举个很简单的道理,类似于Fomo3D这样的游戏,如果是传统的中心化App,规则不透明、项目的开发者有绝对的主导权,参与者是什么样子的?而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开源的游戏、规则对于所有人(包括开发者)都是绝对公开的,这种情况下,参与者的心态又是什么样子的?
医健领域创业者 林树:滴滴是把之前出行价值链上的各个地方出租车运营公司的垄断给打破了,然后形成了新的垄断中心。这个新中心目前存在的竞争对手是类似美团打车、易到打车、曹操打车、高德打车之类的其他中心化互联网公司,他们其实是遵循同样一套中心化商业逻辑。那么,用区块链如何重塑上述的商业模式呢?一个可行的方式,从司机和乘客的角度出发,由司机和乘客共同来组建一个行业代表委员会,为出行行业制定规则,奖惩制度,司机准入门槛条件,隐私保护等。
徐立春:业务规则是集中的, 商业模式是分布式的。
医健领域创业者 林树:未来能够崛起的区块链独角兽,首先必须得是「用户高度参与治理」的模式。用户在链上的治理会沿用现实民主社会中治理的方式:全民民主,或代议民主,这其实分别对应着 POW,POS/DPOS 共识。因为去中心之后不可能再形成垄断了。只会形成各个次中心,并且,这些次中心是在不停变化调整中。刘慈欣先生在今年的乌镇大会上提到:「人类所有的事情都要重复三遍。第一遍在现实世界中,第二遍在虚拟世界中,第三遍可能是发生在太空中。你看看虚拟世界中发生的东西,其实在现实中都似曾相识,比如挖比特币,挖矿,那不就是当年旧金山淘金么,现在区块链就是它的数字版,就是它的网络版。
제니시스 CEO "공매도, BTC 하락 원인 아니다"
제니시스 CEO "공매도, BTC 하락 원인 아니다"암호화폐 전문 미디어 AMB크립토(AMBCrypto)에 따르면, 글로벌 최대 암호화폐 장외거래(OTC) 시장 중 하나인 제네시스...

블록체인 미디어 블록인프레스, BTC Media와 지분스왑 글로벌 미디어 기업과 파트너십 체결 - 신생 미디어 스타트업과 글로벌 미디어 기업간 이례적 파트너십 - 블록인프레스, 한국 시장 넘어 글로벌 진출 계기 마련
국내 블록체인 전문 미디어 블록인프레스와 세계적인 블록체인 미디어 BTC Media가 손을 잡는다. 양사는 14일 지분 교환(스와프)을 통해 파트너십을 맺고 국내외 독자들에게 블록...
중국 암호화지수에서 비트코인(BTC)이 17위로 추락한 이유는?
암호화폐 매체인 크립토베스트(Cryptovest)는 중국의 블록체인 평가단 리더와 만나 비트코인(BTC)의 순위가 왜 그렇게 낮은 순위에 있으며, 이오스(EOS)가 갑자기 30개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