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開房貸水龍頭!拍板新青安排除銀行法72-2引法界譁然:行政命令大於法律?
行政院排除新青安貸款適用《銀行法》72-2條,引發行政命令可否逾越法律的討論
(前情提要: 台中海線房市驚爆「跌破3字頭」,房仲苦笑:租客能買個睡覺的地方 )
(背景補充: 台灣房市爆「開價上天、成交躺平」砍價從15%起跳,明年會再跌? )
本文目錄
行 政院 4 日拍板,決定自 9 月 1 日起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 72-2 條放款上限之外。這道決策被視為對「房貸荒」做出的緊急回應,可能試圖在挽回近期因房貸違約問題而困擾的民生部分,但在法律層面,行政命令能否凌駕明文法律限制,也成為市場與學界關注焦點。
政策背景:新青安與房貸荒
新青安貸款自 2023 年 8 月上路,協助 39 歲以下青年降低購屋門檻。根據 《經濟日報》 4 日報導,至 2025 年 7 月底已核貸近 13 萬戶、金額約 9,900 億元。然而《銀行法》第 72-2 條規定,住宅與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逾存款與金融債 30%。公股銀行平均比率已達 27.61%,合庫銀行更逼近 28.38% 的內控警戒,放款空間急速收斂,引發年輕購屋族「貸不到款、交不了屋」,甚至有人因無法貸款而付出數百萬違約金的困境。
而公告排除後,銀行可將新青安貸款自總量管制基數中剔除,等同釋放額外放款額度。金管會統計顯示,房貸違約率在各類授信中最低,短期風險可控。財政部同步要求公股行庫落實 5P 授信原則,加強審核自住需求、排除人頭與投機。金管會也重申:
「銀行不得要求借款人強搭房貸壽險,或進行不當推銷。」
在配套到位情況下,行政院判斷此舉可縮短核貸時間,暫緩房市信貸緊縮。
法律人譁然:行政命令能否凌駕法律?
而該行政命令也引起法律界人士譁然,消息在今日迅速引起許多知名律所非議,其中一名國貿、商法領域之從業律師以訊息對動區回應:
這恐開創了史上首例未先修法就放寬銀行規定首例,在嚴謹且保守的銀行法規範與制定目的與背景下,這樣的做法恐已違反基本法律原則與道德,尤其商法界人士非議,我個人認為法律應該堅持守在社會道德的最佳底線。
據瞭解,《銀行法》第 72-2 條為立法院通過的強制性規範,用以控制不動產授信集中度。行政院此次以院會決議方式,將特定貸款剔除計算基準,並非修法而是行政命令,等同調整法律適用範圍。依《中央法規標準法》,行政命令應在法律授權範圍內執行,不能創造或排除法律義務。若立法理由並未授權行政部門得以「指定項目免計」,學理上恐涉逾越授權。
市場人士也透露擔憂,一旦此法領先(precede)成為常態,未來不同政策需求都可能循相同模式要求豁免,金融管制穩定性恐受挑戰。
不過行政院主張,新青安貸款由國庫與行庫共同負擔利息補貼,政策屬社會福利措施,且本案不變動銀行現行總放款額度, 而是調整計算基礎 ,風險仍受其他資本適足率與備抵呆帳規範節制,認為並未違反法律精神。
後續觀察:風險管理與市場回饋
消息傳出後,營建股出現奇蹟般「盡數漲停」,相比於其他因關稅孱弱的板塊,房地產股票更像是台灣政治性決定的因素。
而行政院借由行政命令「開小門」提供青年購屋支援,目的是解除深陷新青安房貸違約燃眉之急,不要讓政策成為坑民陷阱,但是否政策錯誤後仍以行政命令保護,並在違法邊界上尋求政治空間,業界人士自有評論。
未來若要避免重複爭論,必定由立法機關參與討論是否進一步就特殊政策進行放寬,或要求釋憲、要求定期回到國會報告,將是政策制度走向合理化的方向。對政府、銀行與購屋族而言,如何在可負擔住房與金融穩定之間維持平衡,仍是一場持續進行的拉鋸。
?相關報導?
比特幣房貸,一個 6.6 兆美元的新藍海
美國6月房市急凍:銷售掛蛋、價格高懸…高利率下的「僵屍」市場
房市準備崩盤?台股崩跌讓「賣房救股族」暴增,抵押貸款業務電話接不完
仮想通貨SUI(スイ)の運用|リキッドステーキングHaedalの始め方と収益化戦略
仮想通貨SUI(スイ)のリキッドステーキングで年率2.2%超の利回りを得る。Haedalでステーキング後、発行されるhaSUIをNavi Protocolで運用し複利効果を狙う方法を、国内取引所での購...
DNA Houseによる次世代金融システムをつなぐ独自コミュニティの構築方法|独占インタビュー
DNA House創設者Miglino氏独占インタビュー。Web3・AI・金融を融合し、従来の金融と分散型システムを橋渡しする独自コミュニティの構築方法と、グローバルインパクト創造への戦略を聞いた。...
Collection Bank代表が語る、1年で200億円をトークン化したRWA戦略|独自インタビュー
Collection Bank代表独自インタビュー。コレクション収益化RWAトークン「ZMAT」で1年間に180億円の実物資産をトークン化。アートから不動産、文化財まで対象を拡大し、2030年に10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