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比特币突破19,888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晚上准备休息时,一个朋友突然问我:“你怎么看即将突破2万美元的比特币?”朋友的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同样地,打开社交网站,很多朋友都对2万美元的比特币充满了期待:“还有一点点,过去就是无垠星空”,“两万美元的比特币,新的起点”…
对此很是疑惑,就投资本身而言,从19,888美元到20,000美元,也仅仅相差112美元,只有0.56%的涨幅,这并非令人兴奋的事。甚至如果将比特币用日元、英镑计价,达到2,089,400日元(2万美元)和14,893.1417英镑(2万美元),大家也不会这么兴奋。
那么,为什么大家不热衷于19,888美元的历史新高价格本身,反而对尚未达到20,000美元更感兴趣?或者为什么大家对19,999美元或者20,001美元不感兴趣,而热衷于20,000美元?
是因为加密数字货币市场的投资者们都是“处女座”,有完美主义倾向导致一定要20,000这样的报价吗?显然也不是。 当然,基于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分析后,我们会发现这是一种基于尾数价格所产生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尾数价格呢?实际上,这类价格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在超市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标价19.8元,99.9元的商品,而不是20元,100元商品。像19.8元、99.9元这类的价格我们一般称为尾数价格,而20元、100元称为整数价格。
近代的一些经济研究发现,尾数价格和整数价格对投资者价格感知具有影响作用,比如前面提到的超市购物,相对于20元的标价,人们愿意更多地购买标价19,9元的商品。同样地,尽管19,888美元或20,100美元的比特币和20,000美元的比特币并没有太大差别,但人们更愿意将20,000美元的比特币视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有两大因素造成了这类现象:一是水平效应,二是形象效应。
(1)水平效应
水平效应又称为低估效应,由于人们的价格感知和处理价格信息有潜在偏好,导致人们会对价格水平的产生低估。造成尾数价格水平效应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三种解释:
首先是人们通常会对尾数价格进行“舍去取整” 。例如对于19,888美元的比特币,人们通常会向下舍去,看作“19,000美元”,或者“19000美元多”。此时,被看作“19,000美元”的比特币就比20,000美元的比特币吸引力低得多。
其次是人们通常会“从左到右比较价格” ,基于日常生活习惯,人们通常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比较商品价格数字,导致人们忽视价格最右边的数字,从而对价格低估。这种处理价格数字的方法不是为了高精度认知价格,而是为了方便认知价格。例如我们在看“19,888美元”这个价格时,从左往右看,我们主要重视1、9这两个左边的数字,而888习惯性忽略“截去”,同样地对于20,000美元,我们通常重视2、0这两个数字,而非000。这样以来,“20XXX”美元的比特币显然比“19XXX”美元的比特币更有吸引力。
最后是人们的记忆力局限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根本不会记忆具体的价格信息。例如对于19,776美元,19,658,20,132美元等等,我们通常不会记这么仔细,在价格认知上就是“1万9千多”,“两万多”,只倾向于记住价格最前面的数字。所以在认知层面,使得人们认为“19,888”比“20,000”低了很多。
(2)形象效应
造成人们更偏好“20,000美元”的另一个因素是形象效应,不同于水平效应,形象效应是通过价格最右边的数字向消费者表明数字代表的意思。其中,形象效应又分为价格形象效应和质量形象效应。
首先是价格形象效应,尾数价格会让投资者对资产未来的涨跌出现不同的态度。 例如对于19,888美元的比特币,人们看到“888”的这类的尾数,往往会倾向认为市场依然有上涨的动力;同样地,对于20,100美元的比特币,人们看到“100”的尾数,感知基本是“已经涨上来了”,从上面就可以看出,“19888”,“19988”这样的价格,显然更会使投资者产生乐观预期,认为20000美元的价格唾手可得。
其次是质量形象效应, 正如在传统商品市场上,采用尾数价格的商品通常给人以“便宜”、“打折”的印象,而采用整数价格的商品通常给人以“品质高”的印象。 在投资领域,采用整数价格的“20,000”美元的比特币更给市场一种“比特币迈入新时代、新篇章”的印象,对很多投资者而言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因此大家更关注整数价格“20,000”美元的比特币,而非尾数价格“19,888美元”的比特币。
从上面可以看出,19,888美元的比特币与20,000美元的比特币,监管在投资层面并没有显著差距,但在人们的认知和心理层面,却有所不同。在水平效应和形象效应的影响下,相较于“19,888美元”尾数价格的比特币,人们对“20,000美元”整数价格的比特币更抱有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CoinKao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inkaola.co/news/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