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磨一剑,微众银行金融科技全面开源,区块链扮演重要角色
有这么一家银行,成立不到5年,专利数量排名全球银行业第五、IT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大幅领先同业、IT人员占总员工数占比远超同业。
同时它还包揽了一系列“首家”:国内首家民营银行、首家资产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民营银行、首家获AAA评级的民营银行、首家高度重视区块链的民营银行。
它,就是微众银行。
7月26日,集众多“首家”于一身的微众银行再喝“头啖汤”:宣布将金融科技的“ABCD”四大板块( A I-人工智能; B lockchain-区块链; C loud Computing-云计算;Big D ata-大数据)全面开源。
具体来看,在 人工智能 方面,开源了分布式计算何存储引擎EGGROLL和联盟学习开源项目FATE(Federated AI Technology Enabler),后者是基于数据隐私保护的安全计算框架,由国际人工智能专家、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杨强带队自主研发,于今年6月贡献给Linux基金会;
在 区块链 方面,联合金链盟开源工作组打造金融级区块链底层开源平台FISCO BCOS、开源自主研发的实体身份标识及可信数据交换解决方案WeIdentity、分布式事件驱动架构WeEvent、区块链中间平台WeBASE。
在 云计算 方面,开源了配置管理服务系统WeCMDB、分布式架构管理框架WeCube;
在 大数据 方面,开源了金融级大数据平台WeDataSphere,以及其上的探索分析工具Scriptis和大数据中间件Linkis。
自此,微众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全面拥抱开源的银行。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表示,“开源是开放创新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微众银行成立时用了很多开源技术搭建我们的科技平台,我们坚信投入开源、拥抱开源、贡献开源是支持我们未来开放创新战略非常重要的环节。”
分布式商业雏形初显,打造“3O”开放战略
作为一家以科技立行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在技术探索上一向敢为人先。
5年前,为应对海量、高并发的互联网生态,微众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决定用云计算打造一套完全采用安全可控技术的分布式架构银行核心系统。要知道,即使放到现在,也鲜有哪一家金融机构敢把基础设施完全采用安全可控技术,此等举措非有极大魄力不可为。
如今,这套系统正7*24小时不间断地、安全可靠地支撑着微众银行的业务,且运维成本远低于传统银行架构,助力微众银行成为全国17家已开业的民营银行中第一家资产破2000亿元的民营银行。
分布式技术带来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分布式技术的成熟也推动着以“多方参与、共享资源、模式透明”的分布式商业模式的发展。在出行、短租和外卖场景中,出现了诸如Uber、Airbnb、美团点评这样的分布式商业模式的雏形——共享商业,极大提升了社会效率。
在马智涛看来,共享商业的运作模式依然依赖“集中式平台运营方”,终极模式下的分布式商业合作方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对等、更加公平。
基于分布式商业模式将会主导未来商业形态的预判,作为一家科技银行,微众银行清醒地意识到,银行业的生态体系将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的以银行为中心朝着以用户为中心、从以产品和流程为导向的封闭生态向以基础设施提供者的开放生态转变。
因此,微众银行全面拥抱开放创新,提出面向未来的“3O”开放银行战略:Open Platform(开放平台)、Open Innovation(开放创新)、Open Collaboration(开放协作)。
开放平台:通过API、SDK和H5等方式对外提供服务,以支持自身业务创新。开放创新:基于开源软件、知识产权授权、参考实现(RI)等助力合作伙伴,降低合作门槛。
开放协作:基于分布式技术,形成开放商业联盟,实现跨机构协同创新。
以开源促开放,半年发布9个开源项目
在马智涛看来, 开源无疑是实现开放创新非常重要的手段。
以GitHub上参与开源项目的企业雇员数量统计排名为例,可以看到,微软、谷歌等国外科技公司非常活跃。
“排名第一的微软过去的发展模式是相对封闭的,通过拥抱开源的战略,最近几年的业务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 一旦走向开源之路,成效非常明显 。”马智涛说。
微众银行虽是一家金融机构,但非常注重科技能力的建设。对此,马智涛解释称:由于过去银行是站在非常强势的位置,很多银行并不把科技看成核心生产力,很多业务选择了外包。 未来的生态圈中,讲究的是越来越多跨业界的整合,科技的技术变得非常重要,如果银行不做改变会面临非常巨大的挑战。 只有真正把科研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上,保证创新,银行才能在新的时代、新的生态环境下依旧占有比较积极的位置。
如果要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进行量化,微众银行显然是有底气的:
以IT投入占营收的比例看,微众银行2018年的这个数值是14.8%,全球银行与金融服务业的数值是7.3%。
以IT人员占比看,2018年末,微众银行的IT人员占比是54%,国内上市银行是1%-8%。
以专利数量看,2018年微众银行在全球银行发明 专利排行榜上位列第五 ,前四名分别是美国银行(成立于1784年)、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以及摩根大通(成立于1799年)。 可以看出,上述四家银行成立时间最短的也有65年,而微众银行成立不足5年。
在开源方面,微众银行从创办之初就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并积极贡献。2017年,微众银行与金链盟开源工作组其他成员共同推出了金融级区块链底层开源平台FISCO BCOS,为开展区块链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
2018年,微众银行重点聚焦在区块链应用落地和生态建设,并推出实体身份标识及可信数据交换解决方案WeIdentity,并于2019年正式开源。
进入2019年,微众银行势如破竹,经过前期的技术积累,一口气发布了9款开源项目(人工智能领域2款、区块链领域3款、云计算领域2款、大数据领域2款)。此景恰如马智涛所言,“在竹子成长的前几年,它的成长速度不见得很快,也可能是非常慢的。一旦破土后,它的成长速度会非常快。”
5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
区块链成各领域“连接器”,开源版图首次亮相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将区块链形容为“连接器”,其所提供的共享、协作、激励、追溯特性可以连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其他技术,而从本次开源项目的数量看,区块链也是微众银行开源项目数量最多的领域,从底层平台、中间件再到上层的应用套件,一应俱全。
FISCO BCOS是金融级区块链底层开源平台,单链TPS性能10000+,支持快速组建联盟和建链、具备高可用、高安全、高可靠、隐私保护等特性。
WeIdentity和WeEvent是两款区块链应用套件,前者是一套实体身份标识与可信数据交换解决方案,提供分布式实体身份标识及管理、可信数据交换协议等一系列的基础层与应用接口,可实现实体对象(人或物)数据的安全授权与交换。后者是一套分布式事件驱动架构,实现了可信、可靠、高效的跨机构、跨平台事件通知机制。
WeBASE是在区块链应用和FISCO BCOS节点之间搭建的中间件平台,开发者可在区块链节点上层部署WeBASE的可交互模块如浏览器、管理台和其他工具等,也可以基于WeBASE内置的组件和API,进行应用的开发。
对于以上分层逻辑,微众银行分布式商业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微众银行区块链负责人范瑞彬解释道 :我们一开始做了区块链底层平台,在后面不断地跟合作伙伴合作过程中发现这个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在这个底层平台技术之上,推出了WeBASE这样一个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的中间件。但是离业务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有一些通用的,针对业务场景的一些解决方案或者解决套件。通过区块链底层、中间件层和应用套件层这三层的搭建,我们希望能够给用户、开发者、使用者构建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能够便利地做一些应用和开发工作。
在应用方面,目前基于FISCO BCOS搭建的应用有数百个,投产上线的有数十个,应用场景包括版权、司法、金融、政务、物联网等。而这也彰显了开源的巨大魅力,“一旦把源代码放出去,开发者就能发挥市场的创意,基于这个开源的底层平台去做出大量创新的应用”,马智涛说。
WeIdentity已被用于澳门智慧城市建设的证书电子化、人民在线和微众银行联合研发的“人民版权”平台等。WeEvent 被长虹智能家居用于物联网领域。
穿越技术无人区,开发者社区不断壮大
这是微众银行立行以来首次系统对外全面展示ABCD的四大核心能力,当天的区块链分论坛座无虚席,后面的空地也被听众挤得水泄不通。
这些人,有些是来自开源社区的专家,有些是活跃在社群却素未谋面的开发者,有些是已经见过面的,更多的是网友第一次见面。
此番热情,令微众银行区块链技术的掌舵人张开翔激动万分,连连向台下的观众致谢。
时间拉回3年多前,区块链发展如火如荼,区块链被当做“信任的机器”首次登上《经济学人》的封面。国外的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纷纷入局区块链,2015年9月,由高盛、富国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发起的R3联盟,推出了一个叫Corda的产品。2015年12月,由IBM主导的Linux 基金会发起了HyperLedger Fabric项目。区块链也成为2015年美国创投中获得融资最高的板块 。
区块链的旋风很快刮到了国内,在政策加持、巨头布局、资本追逐下,2016年迅速成为中国区块链的元年。
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等20余家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发起的金链盟,也在2016年成立。
尽管在2016年,微众银行就发布了基于区块链的机构间联合对账平台并投入生产环境,但是区块链技术仍有大量的“无人区”留待探索。
据张开翔透露,由于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东西,区块链技术体系都是从头开始做的,单单是共识算法就写了一年多。为了及时响应社区的需求,微众银行还组建了技术交流群。早期的时候,张开翔一直是里面的头号“客服”,哪怕是深夜,也会及时解答群里抛出来的五花八门的问题。
经历了无数个熬夜通宵的“爆肝”,区块链技术上的问题逐渐被一一攻克了。
当测试团队说区块链性能达到10000TPS的那一刻,张开翔在微信群里给团队发出了人生中最大的红包。
如今,区块链技术再也不是无人区,微众银行的开发团队再也不用踽踽独行,因为有了数千人的开发者加入到开源社区,他们共同维护五十多个代码仓库,数十万行代码、20万字的开发者文档,让整个生态繁荣了起来。
相信相信的力量,迎接应用大爆发
回首来路,张开翔用了16个字作结: 因为热爱,所以相信;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
“因为热爱技术,热爱分布式商业的前景,我们相信终会抵达远方;我们相信我们看得见整个区块链、整个分布式商业会在不远的未来到来,所以我们愿意持续投入。”技术上不再存在难题,张开翔认为, 目前区块链最缺的是人才 :
这个人才不仅是写代码的人才,更多的是具有区块链思维,具有分布式商业思维,能够在复杂博弈的环境中,在多方协作里面,能够找到一个可持续、可发展的应用模式、商业模式的人才。
人才是推动应用落地的关键,为此,微众银行正与工信部、CCF、培训机构、高校等一起建立学术联盟,培养产业和学术人才,共同摸索应用落地的模式。
“哪里需要区块链,我们的开发者就出现在哪里。”微众银行的开发者不仅出现在线上的微信群、公众号,还会深入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国际上的高端展会、黑客松、各种各样的讲座等,听取学生和用户的反馈,持续迭代系统。
不过,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看,当前区块链落地依然并未如预期中那么快。
对此,范瑞彬告诉巴比特,新兴行业早期都要经历摸索试错的过程。区块链行业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善,从早期的应用在金融领域到如今的司法存证、版权保护、数据溯源、农业养殖等,“ 以前是一片冻土,现在你会发现,在某些局部的区域,冻土已经融化了,有绿色的芽长出来,有的开一点小花了 。”
给点时间、给点耐心,相信相信的力量,区块链大规模爆发的时代终将到来。
Top Meme Coins to Invest in Now: BTFD Coin’s 100% Presale Bonus, DOGS’ Quirky Appeal, and Pudgy Penguins’ NFT Supremacy
Looking for the top meme coins to invest in now? BTFD Coin, DOGS, and Pudgy Penguins are leading the...
Binance Founder Seeks Community Opinion As BNB Donation Wallet Reaches $1 Million
Binance founder Changpeng Zhao (CZ) is seeking the advice of the BNB community on the ideal way to g...
Shiba Inu Whale Activity Plunges 79% In Three Months — What’s Happening?
The meme coin market has seen a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in the past year, large-cap tokens like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