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收益陷阱守好老百姓“钱袋子”
我市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工作
本想颐养天年,却被掏空“养老钱”
老年群体成非法集资重灾区
国家稳,天下稳;百姓安,则天下安。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通的愿望。
提及国家安全,多数人会联想到间谍、特工、战争等方面,觉得离现实生活太遥远。实际上,国家安全早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而是拓展到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网络空间等各个领域,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9年,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工作。自6月起,每月“一堂课”,讲好国家安全故事,真正让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让国家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当前,非法集资企业或个人打着各种项目投资、产品理财、高息分红、养老保障、互联网金融等幌子,以高息为诱饵,不断变换花样聚敛巨额资金,一旦参加,参与者损失惨重。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金融市场秩序,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编造虚假项目,高收益背后隐藏大陷阱
“你看中的是别人给的收益,别人惦记的却是你的本金。”
案例:
2016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一起特大集资诈骗案判决结果。被告人蔡某一审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经查,2013年10月,蔡某为吸收资金、偿还债务,伙同他人注册成立浙江银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网上开设“银坊金融”P2P网贷平台,虚构投资项目进行宣传,以年化21.6%的投资利息外加投资奖励的高额回报为诱饵,以投资资金由瑞安市金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浙江瑞洋实业有限公司等全额本息担保、组织参观担保公司等手段吸引投资。
经审计,2013年11月至案发,蔡某共向1900余人非法集资2亿余元,造成1200余名投资人实际损失8800余万元。非法集资款绝大部分用于支付高额利息、归还债务、支付运营费用等。
解析:
“你看中的是别人给的收益,别人惦记的却是你的本金”,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所谓“高收益产品”背后隐藏的陷阱。
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或个人根本就不具备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资格,声称资金雄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宣传,以高息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许愿高额回报;有的则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等旗号,以订立合同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老百姓赚钱不易,一定要警惕高利诱惑,投资时切记不要轻信所谓的小投资、高回报、低风险的虚假宣传,高额利息多陷阱。如果发现上当,要及时报警。
案例: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小区的69岁老人卢某,最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感觉天都塌了下来。”
原来,她在北京中安民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做的“以房养老”项目出了问题,致使她背负了300余万、年息高达24%的贷款。和卢某遭遇类似的,还有数百名老人。
老人们究竟是怎样陷入这般境地的呢?据卢某透露,2017年,她被熟识的朋友拉去参加中安民生的“以房养老”的项目活动。该公司称,如果她把房产抵押,公司将按照年息4%到6%,每月固定支付养老金。根据与中安民生签订的合同,卢某在将自己的房子300万抵押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12500元。
直到贷款公司上门催债,卢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据她透露,之所以相信这个“以房养老”项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安民生在各种宣传中借用了国家的“以房养老”政策,打着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的名义。
今年3月,受骗的老人们陆续向公安机关报案。北京警方进行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了88名犯罪嫌疑人。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解析:
“以房养老”主要是指老年人将住房反向抵押给保险公司,从而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金。这本是政府鼓励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却被不法分子盯上。在高额经济收益的诱惑下,一些老人为了每月上万元的“养老金”,稀里糊涂地签署了一堆合同,最终因理财抵押而失去房子。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已不足以应对社会多种复杂现象,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成为不法分子欺骗的首选目标。目前,不法分子对老年人“下手”已经不限于保健品、中奖等“传统”骗术,与养老有关的高息理财成为新手段。
针对此类骗术,老年人要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深知“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也就不会落入圈套。倘若遇到类似情况,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要相信不法分子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可能都只是拖延。同时,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理性维权。
此外,子女不要只顾自己的工作,应多与老年人沟通联系,给予适时保护。
盲目跟风追潮流,投资方向雾里看花
炒作“区块链”概念成为诈骗、非吸“新坑”
案例:
2018年5月14日,深圳南山警方通报一起区块链非法集资案件。深圳市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趣钱网”P2P平台,非法吸收公众资金,集资参与者超过3000人,涉案金额约3.07亿元。
经调查发现,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平台对外宣称:其公司发布的“普洱币”(后更名为“普银币”),是一种自称以海量藏茶作为抵押的虚拟货币,投资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银币都有对等实物藏茶作为抵押。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虚拟交易平台“聚币网”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
然而,警方侦查发现,所谓买卖价格的变动系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操作实现的,一度将普洱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
实际上,该公司只有少量的库存藏茶。当大量投资人进场后,该公司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不断套现,导致投资人手中普银币毫无价值,损失惨重。
解析: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种分布式记账的计算机技术。目前,有些大企业已经涉足区块链领域,并运用该技术为公司提供信息化服务。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听到区域链只是利用区块链这个概念进行的非法集资、传销、诈骗。
举例来说,不法分子会把区块链说成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变革,会带领投资者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有甚者,会抛出一份白皮书。在这份白皮书上,创始团队的成员个个拥有海外高学历,获得某某大奖,项目技术非常成熟,已经获得应用,大多内容用英文撰写,一些术语也让人晦涩难懂。
当前,非法集资呈现出向新领域、新业态蔓延趋势,网络化趋势明显、业务行为复杂化、滥用新概念等几个特点尤为突出。以“区块链”为名头的种种私募、众筹、集资项目,是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
遇上这种情况,投资者要保持冷静,切不可被新潮的概念所迷惑。如果发现已受骗,应及时报警。
Kima Integrates with ECB Pioneers to Redefine Programmable Payments
Kima joins the Pioneers Program of ECB to test programmable payments for the digital euro without sm...
Ethereum Macro Trend Oscillator Shows Green Might Be On The Horizon
Ethereum’s price action may have struggled to gain traction in recent weeks, but an interesting long...
XRP Price Analysis: Can Rising Adoption of RLUSD Curb XRP Drop to $2 Again?
The post XRP Price Analysis: Can Rising Adoption of RLUSD Curb XRP Drop to $2 Again? appeared fir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