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加密货币?摩根大通 JPM Coin 的争议与想像
上个月,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大通宣布推出加密数字货币摩根币(JPM Coin),用于银行内部的清算业务,并会延伸到国际电汇以及证券发行的即时结算。
但是评论家与加密货币社群对这样的举动似乎并不买帐,甚至还出现了很多诸如“此举是无用的”、“JPM Coin是伪加密货币”、“摩根大通出尔反尔”这样的批评性言论。不过,这反而也勾勒出了一些目前区块链产业发展的现象。
经常抨击比特币的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这次倒是难得与加密货币社群观点一致,对摩根大通这样的措举感到不以为然,批评这样私有、非公开、集中化的数字货币完全与区块链技术无关,不认为它是真正的加密货币。
JPM Coin 与区块链/加密货币到底有什么关系?
首先,JPM Coin 是私有的而非公有的,同时它是基于可信任的授权交易验证而不是去信任化,最后它也并非去中心化。所以很多人认为,把JPM Coin 称之为加密货币就是一个笑话。
很多加密货币社群人士也批判,这样的数字货币根本不是“加密货币”,充其量就是用私有帐本进行记帐罢了。而一些意识形态强烈、反银行体系的社群甚至把JPM Coin 戏称为“阉割版区块链”计划。
也有一些社群人士批评摩根大通对于区块链、比特币的态度“出尔反尔”,是华尔街惯用手法的展现。
此外,JPM Coin也让很多人开始猜想区块链行业颇为著名的公司瑞波公司所发行的瑞波币(XRP)会不会因此受到威胁,瑞波首席执行官Brad Garlinghouse 也因此发文称“银行内部发行的数字货币不会有用,鉴于每家银行都自己发行的数字货币,不会起到区块链数据资料互通与协作并降低成本的优势”,所以银行币终究会失败。
许多人也与Garlinghousee观点类似,讥讽这就像互联网时期的AOL一般。
不过,身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投行,摩根大通会在意这些的批判吗?
事实上,摩根大通发币只是金融巨擘的一个小计划,以此来尝试分布式帐本(DLT)架构套用在金融业务上的可行性。
简而言之就是,摩根大通的一个牛刀小试,却已经成为了加密货币世界的“惊天大事”。
大型企业采用区块链不如一般初创公司或团队来得快速与大胆,他们偏好在有“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进行采用,由于公有区块链网络目前十分不稳定,区块链硬分叉风险、51%攻击、每秒交易数量(TPS)不足等技术瓶颈与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往往我们看到大企业宣布运用区块链时,皆会采用“私有区块链”或是进行“概念验证(POC)”,属于尝试新兴技术的“第一阶段”,当通过了这个阶段,才会前进到下一个等级的应用。
当然,就算第一阶段失败了,也没关系。
摩根大通身为一家大型投行,常理而言他们也并不会希望将核心的清算业务给“去中心化”,而是希望更多的“控制”。
也因此,可以看到银行在采用区块链时皆会使用更“可控”的方式来进行,但公有区块链的种种决策皆需要经过其他参与者的“共识决策”,比如说目前比特币以太坊等公有区块链的升级都要经过矿工的共识投票,这样的“不可控”因素对于银行运作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徒增风险——“不如使用自己发行、或与其他银行共同发行的帐本来记帐”。
在这样的私有帐本下,原本就是已经建立金融联盟的银行们可以自行决定要相信谁、要服务谁、机制要如何更动,更符合其运作的本质。
这就是摩根大通的JPM Coin,它们透过旗下自行开发的区块链平台Quorum上发行,该平台使用公有区块链以太坊(Ethereum)的技术,并转移至企业内部运用,提升了每秒交易数量(TPS)至约160左右。
摩根大通所宣称的JPM Coin,便是建构在Quorum帐本上,并且是私有帐本、私有节点(目前尚未知晓其他公司机构能否成为节点)、只有经同意的机构客户才可以参与。
所以不难发现银行的态度就是试图通过分布式帐本技术提升效率,但不会改变既有体制样貌。
瑞波CEO认为只有统一所有银行间帐本系统,同步换新才会起到降低成本的效益;但以摩根大通的庞大规模,目前只以促进内部协作效率,从低成本、低风险的“可控”计划开始。
无形的角力
现行运作的体系都是由传统银行建立,而大众也已经习惯如此,我们必须承认加密货币世界想创造的乌托邦世界与传统体制在很多方面是绝对抵触的。
因此,去中心化世界试着创造自身的金融体制,传统金融巨头势必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从先前的许多金融家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在反覆的支持与抨击之间,便可以带出一个适合其发展的风向。例如证券型代币(Security Token),其鼓吹这是ICO失败后的新方向,但与ICO的创新代币经济不同,证券型代币正是华尔街会玩的“合法合规”,也就制定金融游戏规则。
回到摩根大通,这个游走于金融体系数十年的老玩家终究开始祭出了一些“初期手段”,来试着参与并“驯化”这个充斥激进理想、试图革新体制的产业。
JPM Coin 初期的清算服务不是针对一般散户,而是从机构客户开始,可能是银行、可能是支付公司,有点像属于摩根与其客户间的xCurrent(瑞波公司提供给金融机构的分布式帐本服务),尝试树立自身的分布式帐本系统运作规则。
在应用场景中也提及,JPM Coin 不排除会延伸摩根大通的国际电汇以及证券发行的即时结算业务,从资深加密货币社群人士的想像中持续延伸,这样的手段如果效果良好,还可以进一步延伸银行的区块链数字世界,防范比特币等试图建立去中心化金融体系的概念侵蚀他们的未来,尽管骨子里依旧换汤不换药,玩的依旧是这些银行“可控”的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血统纯正”的加密货币支持者十分反对华尔街体系进入加密货币世界,只要有利可图,不难想像这些金融巨头内部都曾经评估过要推出建置在传统金融规则上的加密货币服务。
以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为例,比特币早期推广者,同时也是《精通比特币》的作者 Andreas Antonopoulos 就十分反对“比特币 ETF”的出现。
由于比特币ETF让传统散户以股票的形式购买比特币,而非直接购买并“持有”比特币,这也代表ETF的基金管理人必须要持有大量比特币托管进行操作,从而会造成比特币快速的走向“中心化集中”。
ETF从根本上违反了点对点电子现金的基本原则,即每个用户不是通过托管人操作,而是直接控制他们的钱,因为他们可以直接控制他们的私钥。
这意味着没有私钥的投资者将无法参与生态系统内的决策过程。相反,他们的权利和权力又反而助长了掌握私钥的托管人,也就是华尔街金融体系。
从长远来看,比特币生态系统内的去中心化决策过程将失去其原有的民主化,这便是传统金融市场的另一种“驯化”过程。
虽然广大的社群或市场参与者大多可能只是将银行金融家们当作08年金融海啸时尸位素餐的肥猫一般仇视,但在资深的加密货币支持者眼中,这是很合理且经过深化的想像。
“Elephant in the room”
对市场参与者来说,这是一种心态上的矛盾,其希望传统资金的能够进入到密码货币市场,并助长市值增加,重回牛市;但却忘记去中心化的本质实际上与掌握传统资金的华尔街相互抵触。
在这些看似阴谋论的背后,是一场去中心化开放金融与传统金融体制的竞合游戏,身在这场游戏中的参与者,诸如交易所、开发者、银行金融家都没有绝对支持与绝对反对,而是意识形态的相互拉拢角力,资源较多的一方会试着订出稳赚不赔的规则。
不要忘记,目前加密货币市场的独角兽“Circle”宣称要创造“一切代币化(Tokenized Everything)”的世界,收购老牌交易所Poloneix、众筹平台SeedInvest,业务开展从场外OTC交易、交易所、稳定币、一路延伸到证券化代币,但其背后的早期投资人之一却是华尔街巨头高盛。
在树立自身体系、建立壁垒的同时,也将触手伸进创新市场进行双压,这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手段之一。
在这样无形的角力中,谁创造较多利益、且分配较多的一方,将会获胜。
发币,只是一个说法。
社群争论的发币与否,其实只是一个说法。
以摩根大通的名号,将银行的私有共享帐本的记帐称作“币(Coin)”势必引起一番讨论,但充其量就只是将原本中心化系统的资料库转移到另一个形式的资料库罢了,使用“币”作为计划名称这很可能其实只是摩根大通的公关策略之一。
比特币跟JPM Coin都是共享帐本的记录,只是形式不同,要不要称为币,就见仁见智了;但在定义上未明确之前的确有良好的宣传空间,以目前的讨论度来看,效果还算不错。
在嘲笑摩根大通“出尔反尔、立场不一、现在想要亲近比特币”的同时,我们其实可以试着想像一下这家在金融霸权下诞生的银行巨头与加密货币世界之间微妙的相处之道。
5 Altcoins to Buy Now as Bitcoin Price Hovers at $95K After DOJ Dip
Although Bitcoin’s recent price drop led many to wonder whether this is the end of its euphoria. How...
ChatGPT voorspelt: Welke crypto kopen vandaag? Top 3 beste crypto’s om nu in te investeren voor 2025
De cryptomarkt blijft zich in een hoog tempo ontwikkelen en investeerders zijn dan ook continue op z...
Shiba Inu Struggles to find buyers as $0.0000025 Price Resistance looms ahead
Shiba Inu price experienced a 3% pullback on January 12 as buyers remained hesitant. With market d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