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与加密前沿的对话:加密上市公司论坛 & 数字艺术之夜成功举办
由 Waterdrip Capital 与 CP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H.K.) Company Limited 联合主办,Hivemind Capital、Web 3 Labs 及 Stellaxis 协办的 Digital Assets in Public Markets Forum 于 8 月 28 日在香港 SoHo House 圆满结束。
论坛伊始,中国太保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C.G. Zhou 发表主题演讲, 回顾两年来行业从独立发展到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变化,并分享太保资管在虚拟资产基金与 RWA 方向的探索。
他介绍, 太保资管已获香港证监会(SFC)颁发虚拟资产资管牌照,设立 VC、二级市场、比特币及套利四只基金,并于今年 3 月成功将美元货币基金代币化上链,采用香港 OFC 架构,由渣打银行托管并获 SFC 批准。在推进代币化过程中,太保资管还投资孵化了 The PAC,现已成为香港及亚洲 RWA 赛道的重要技术合作伙伴。
C.G.Zhou 指出, 稳定币是目前唯一成熟的 RWA 应用,但市场整体存在过度炒作与误导,部分项目缺乏确权与流动性条件,可能损害行业健康。 他呼吁成立 RWA 专业委员会,推动标准制定与监管沟通,并强调唯有保持冷静与长期视角,RWA 才能实现真正价值。
随后,Moon Inc.(01723.HK)首席执行官 John Riggins 发表主题演讲 ,分享了 Moon Inc. 的转型路径与比特币在公共市场的战略价值。
John Riggins 表示, Moon Inc. 原本以预付产品业务为主,如今在其带领下正向“比特币优先”的战略转型。 他回顾了 MicroStrategy 和 MetaPlanet 的成功经验,强调公募市场是获取比特币敞口的最佳渠道。Moon Inc. 已在香港推出比特币预付卡,并计划将业务扩展至泰国、韩国等亚洲市场,逐步将公司打造为区域性比特币资产载体。
他指出,香港交易所(HKEX)凭借高效与清晰的监管框架,具备东西方金融交汇的独特优势,正成为推动比特币和数字资产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枢纽。 未来,Moon Inc. 将通过资本市场持续购入比特币,并依托运营业务形成长期价值。 他坚信,比特币重仓型企业将逐步在各大资本市场涌现,正如 MicroStrategy 在美国、MetaPlanet 在日本,香港也有机会孕育出代表性企业。
第一场圆桌讨论由 Waterdrip Capital(水滴资本)创始合伙人 Jademont Zheng 主持,博雅互动(00434.HK)创始人兼 CEO David Zhang、胜利证券(08540.HK)CEO Kennix Chan、Nano Labs(NASDAQ: NA)创始人兼香港数码港董事会成员 Jack Kong、胡桃资本(00905.HK)董事总经理 Jackie Mung 嘉宾参与,围绕「深入核心:上市加密企业运营者的洞见」展开对话。
嘉宾们首先分享了各自从传统行业转型至加密领域的动因:博雅互动因长期被资本市场低估而借鉴了 MicroStrategy 的经验;胜利证券在 FTX 崩盘后深刻体会到交易对手风险,遂申请牌照并转型;Nano Labs 从挖矿芯片到美股上市,最终成为区块链上市先行者;胡桃资本则因俄乌战争导致跨境结算受阻而探索虚拟货币支付,并确立了服务传统产业的 Web 3 战略。
讨论中,嘉宾们将加密概念股模式分为三类: 一是 Treasury 型(囤币公司),估值直观但波动剧烈;二是主营业务 + 加密资产型,在稳定现金流基础上叠加比特币配置以提升估值;三是服务型,提供券商、交易所、基础设施等合规服务,长期成长空间最大。 David Zhang 强调“真正潜力在于建设应用”;Kennix Chan 指出“短期看好 Treasury,长期更看好合规服务”;Jack Kong 认为“关键在于穿越周期,持续建设”;Jackie Mung 则偏向“传统业务与加密结合的稳健路径”。
在展望未来时, 嘉宾们一致认为稳定币、支付和游戏等破圈场景最具潜力 ,Web 2 与 Web 3 的边界将逐渐模糊。对于传统企业的建议包括:以比特币作为底层配置,从稳定币结算切入业务,提前准备牌照与合规框架,并保持开放心态,敢于交学费,才能把握行业长期机遇。
第二场圆桌讨论由 Web 3 Labs 的 Jennie 主持,Merlin Chain 创始人 Jeff Yin、Solv 联合创始人 Ryan Chow、Tevau 创始人 Mac Li 参与,围绕「从 Web 3 本源到主流崛起:加密原生项目的演进之路」展开讨论。
嘉宾们首先介绍了各自项目:Merlin 致力于构建 BTC Layer 2,推动比特币跨链流动性与 DeFi 应用;Solv 定位为比特币链上的去中心化银行,已管理超过 20 亿美元资产,并在中东等地获得合规资质;Tevau 则通过钱包与 Visa 卡结合,解决加密资产在现实世界的支付问题,并推出 Web 3 手机以降低用户进入门槛。
在谈及 Web 3 原生项目与上市路径 时,Mac Li 强调 Web 3 企业若想进入资本市场,必须满足与 Web 2 一致的合规与财务透明度要求;Ryan Chow 提出“币股 2.0”模式,即 代币 + 股权 + 商业收入 的三角飞轮,将推动 Crypto 项目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联动;Jeff Yin 则指出,越来越多美股上市公司正与加密协议探索合作,通过比特币资管与收益服务实现双向赋能。
关于 稳定币与比特币的结合,Jeff Yin 认为比特币主网及闪电网络有望成为稳定币的重要发行场景,提供低成本与高安全性的支付能力;Ryan Chow 强调比特币可能成为全球稳定币的锚定资产,未来形成以 BTC 为中心的流动性池;Mac Li 则提醒稳定币生态面临各国监管割裂的挑战,能否胜出取决于实际使用场景和开发者生态。
在 BTCFi 的发展 上,嘉宾们一致认为行业已走出早期探索期,正迈入高速增长阶段。 Jeff Yin 预计未来一年 BTCFi 规模可从数十亿美元扩展至数百亿美元;Ryan Chow 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解读 BTCFi,指出抵押借贷与比特币资管是最大场景,比特币或将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抵押资产;Mac Li 则认为 DeFi、BTCFi 本质上是传统金融的链上重构,未来的突破在于更多建设者持续投入与创新。
嘉宾们最后强调, 无论是原生团队还是传统机构,进入 Web 3 的切入点不同,但合规、商业模式与建设者精神是实现长期成长的关键。
第三场圆桌讨论由 太平洋水滴数字资产基金合伙人 Shelley Wu 主持,Wintermute 商务发展及合作伙伴关系总监 Wenxin、GOAT Network 联合创始人 Kevin Liu、ChainUp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Sailor Zhong 参与,围绕「IPO 临门之际:瞄准公开市场的加密原生项目」展开讨论。
嘉宾们首先介绍了各自业务布局:Wintermute 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现货流动性提供商,日均交易量数十亿美元,并在 OTC、衍生品与机构借贷方面深耕;GOAT Network 致力于构建基于零知识证明和 BitVM 的比特币 Layer 2,释放 BTC 的流动性并提供原生收益;ChainUp 则专注于 To B 交易基础设施与资管策略,目前管理资金规模超过 5 亿美元。
在探讨 为何加密原生项目寻求 IPO 时,Wenxin 指出市场流动性正呈现“两极分化”:机构资金集中于 BTC、ETH 等主流资产,而散户更多追逐 Meme 等热点,导致优质新项目在二级市场的融资环境受限。Kevin Liu 补充,二级市场的低迷使许多项目难以获得增量资金,而 IPO 能提供合规背书与资本实力,尤其有助于与 ETF、主权基金等机构对接。Sailor Zhong 则强调,传统资本市场的 PS、PE 估值模型对 Crypto 项目提出更高要求,但也带来了更可持续的融资通道。
在加密原生项目上市的难点上,嘉宾们普遍认为合规与审计是最大挑战 。Kevin Liu 提到,Web 3 项目应更多以成长性与用户规模作为估值锚点,展现全球扩展能力;Sailor Zhong 指出,传统市场要求明确的财务审计与合规许可,许多去中心化协议难以满足;Wenxin 则认为,最终趋势是流动性池子的融合,随着 RWA、稳定币等合规产品成熟,传统金融与 Crypto Native 将逐步打通。
关于去中心化与股东责任的平衡,Kevin Liu 认为二者并不矛盾:底层协议保持去中心化才能确保安全,而业务层面则需通过真实用户与收入回报股东。Sailor Zhong 补充,目前真正能进入资本市场的多为稳定币、托管等接近传统模式的项目,完全去中心化的 DeFi、Dex 尚未有成功案例。
在展望 未来走向 时,嘉宾们一致认为两者不是“互相取代”,而是“融合互补”。Wenxin 认为这是一个互相拥抱的过程;Kevin Liu 强调 BTCFi 有望走向华尔街,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叙事;Sailor Zhong 则指出,应结合赛道差异来看机会,例如稳定币跨境支付具备效率优势,而券商、交易所领域则更适合传统金融发挥。
在三场圆桌论坛之后,Galaxy Digital(NASDAQ: GLXY)首席运营官 John Cahill 登台发表主题演讲, 全面介绍了 Galaxy Digital 的业务版图、资本运作与行业展望。
John Cahill 回顾了个人从高盛转向数字资产的经历,并强调 Galaxy Digital 作为全球领先的加密金融机构, 已于 2024 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前市值约 90 亿美元。 公司业务涵盖 数字资产市场与资产管理、结构化产品与借贷、投资银行与顾问、以及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其自营交易与流动性提供规模在行业居首,贷款规模接近 9 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突破 70 亿美元,并在全球范围内与 Invesco、DWS 等传统金融巨头合作推出 ETF 与 ETP。
他指出,Galaxy Digital 的差异化优势在于 全栈式服务能力:既能为客户提供交易、对冲、质押、托管等操作支持,也能主导资本募集与投资管理,从战略顾问到资金执行形成闭环。公司近期帮助多家头部项目完成融资与库管,包括以太坊生态重要参与者 Sharplink 与 ConsenSys。
在基础设施层面,Galaxy Digital 运营多条公链的验证节点,推出机构级托管方案 GK 8,并积极与全球监管机构合作,推动合规建设。John Cahill 强调,Galaxy Digital 正站在 “华尔街与加密资产交汇的时刻”,随着机构资本的涌入,数字资产将逐渐不再被视为独立品类,而会成为与股票、大宗商品并列的主流资产类别。
他最后表示, Galaxy Digital 拥有长期积累的市场经验与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在波动周期中保持稳健,并凭借透明合规的运营赢得机构客户的信任。 随着资本募集热潮的延续,Galaxy Digital 将继续引领机构化浪潮,推动数字资产进入全球资本市场主流。
第四场圆桌论坛围绕「经纪服务与机构准入:发掘全球交易所中的加密相关投资机遇」展开,由 水滴资本投资总监 Joy Chen 主持,嘉宾包括:Hivemind Capital 合伙人兼亚洲区主管 Stanley Huo、GSR Markets 首席执行官 Xin Song、以及 VDX 首席战略官 Paolo Chen。
嘉宾们首先分享了各自的业务布局。Stanley Huo 介绍,Hivemind 是一家全球数字资产多策略基金,覆盖一级 VC、二级代币交易、加密概念股和 NFT 投资;Xin Song 则指出,GSR 为超过 200 个项目方与十余家交易所提供做市与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并逐步拓展资产财库与投融资业务;Paolo Chen 强调,胜利证券与 VDX 正通过合规创新推动香港虚拟资产业务发展,从结构化产品到 RWA,再到券商级别的虚拟资产解决方案,已形成广泛的机构合作网络。
在探讨传统金融交易所、加密交易所与去中心化平台的关系时,嘉宾们普遍认为趋势正在从分化走向融合。 Paolo Chen 指出,未来区块链将成为所有金融交易的底层结算层,CEX 与传统券商将逐步整合;Xin Song 补充,监管收紧与机构资金入场,将推动交易量向合规平台集中,DEX 的未来则取决于交易体验与托管改进;Stanley Huo 则认为,美国“Project Crypto”等政策正在加速传统金融资产上链,香港和亚洲市场也将受益。
在 资产配置与加密概念股选择 的讨论中,嘉宾们提出不同视角。Stanley Huo 认为,ETF 与数字资产财库(DAT)的出现,丰富了机构获取 BTC、ETH 等主流资产的渠道,并推动了以太坊等资产的市场关注度;Xin Song 强调,DAT 股票因扩展了机构与散户的投资范围而受到追捧,尤其吸引仅能投资股票或债券的传统资金;Paolo Chen 则将赛道分为 “交易类平台(以佣金为主)” 与 “囤币类财库(以资产增值为主)”,前者相对稳健,后者在牛市中具备杠杆放大效应。
在未来布局与“财富密码” 的展望上,三位嘉宾均提及 RWA(现实资产上链)的巨大潜力。 Paolo Chen 认为,RWA 将重塑资产发行与清算链条,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Xin Song 补充,真正的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目前在数字资产配置中占比仅 1–5%,以 ETF 为核心,股票和 opportunistic 投资为补充,但增长空间巨大;Stanley Huo 则指出,宏观环境与政策预期(包括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影响)将左右风险资产走势,而 BTC、ETH、Solana 等主流资产仍是核心配置方向。
嘉宾们一致认为,随着监管清晰与市场工具完善,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的边界正在被快速打破,无论是交易平台还是资产类别,未来都将进入更深层次的融合阶段。
第五场圆桌论坛以「股市与加密概念的交汇点:资产管理者的投资机遇与布局策略」为主题,由 中国太保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业务拓展部负责人 Daniel Cao 主持。嘉宾包括:招银国际资产管理部主管兼董事总经理 Bai Haifeng 博士、潘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unfei Ren、以及 BBVA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Xia Le。
在自我介绍环节,Bai Haifeng 博士提到,招银国际资管已在货币基金基础上,与合作方率先将美元货基部署至 Solana、以太坊、Arbitrum 与 Plume 等链上,成为新加坡和香港互认基金体系内首支多链公募货币基金,并积极探索 RWA 实践。Junfei Ren 回顾了其从火币、真格基金到硅谷创业的经历,并介绍潘渡已在港交所发行比特币 ETF 及多支主动管理基金,正在布局 tokenization 产品线。 Xia Le 则以宏观研究者视角强调,其研究比特币可追溯至 2013 年,并重点关注稳定币与国际货币体系的互动。
在讨论币股联动(DAT 股票)投资机会时,嘉宾们一致认为其在连接加密与传统资本市场中扮演关键角色。 Bai Haifeng 博士将参与方划分为四类:加密资产本身、上市公司、可转债 /PIPE 等投资人、以及普通股东,认为 DAT 股票等同于“自动化定投”,降低了投资门槛。Junfei Ren 补充,随着交易所、券商和加密平台的跨界互渗,全球不同市场对 DAT 股票溢价存在差异,但长期将趋于拉平。Xia Le 指出,高净值客户对 DAT 股票需求旺盛,但其杠杆化特性需专业投资者评估,反映出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融合过程中的“错配”问题。
在 投资趋势与资产选择 上,Bai Haifeng 博士提出三项原则:优先选择市场深度高的地区、关注团队的金融操作能力、并明确看好哪类核心加密资产。Junfei Ren 则强调长期基本面依赖以太坊生态,短期则取决于项目的融资能力与资本获取渠道。夏乐补充,DAT 股票虽然便利,但其商业模式核心仍是金融风险管理,风险传染效应也需谨慎。
在风险点方面,Bai Haifeng 博士提醒应警惕区块链性能能否承载极端交易量、过度依赖政治周期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的泡沫化过程。Junfei Ren 则以“不可能三角”为例指出,去中心化、效率与成本难以兼得,应用需因场景而异。Xia Le 进一步强调,DAT 股票需强化风险管理,否则在金融与加密融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跨市场的风险传染。
在 业务与产品布局上,Junfei Ren 则指出,潘渡不仅在欧洲和香港发行加密相关 ETF,也在推动传统资产 tokenization,满足市场对美债、美股代币化的强烈需求。Xia Le 则强调,传统机构可以通过基金化、中心化解决方案来满足投资者对 DAT 和 RWA 的配置需求。
在 股票代币化 话题上,Bai Haifeng 博士以 ETF 的历史为例,指出目前链上交易缺乏足够的做市与套利机制,可能导致价格长期脱锚。Junfei Ren 则认为,庞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股票代币化加速落地,未来上市公司直接承认链上代币与股票一一绑定的模式更具潜力。Xia Le 则持谨慎态度,认为 7×24 小时交易未必是市场效率的提升,金融市场的深度与稳定性更为关键。
三位嘉宾最后总结, 币股联动与股票代币化虽处于早期阶段,但其背后是传统资本市场与加密金融加速融合的趋势。 对于机构而言,既要抓住新的资产配置机遇,也要高度重视风险控制与市场机制建设。
最后,本次加密上市公司论坛迎来了闭幕环节。Waterdrip Capital 创始合伙人 Jademont Zheng 登台致辞。
Jademont Zheng 在闭幕词中表示,本次大会是一场真正实现 “币圈与传统金融圈深度融合” 的盛会:既有比特币生态早期创业者分享去中心化与原生加密经验,也有国际投行及资管机构嘉宾从宏观、资本市场与合规角度深入解析加密产业。Jademont Zheng 强调, 两大体系在同一舞台的交汇,正是行业发展趋势的缩影,并对所有嘉宾与听众的参与表示感谢。
在闭幕致辞后,嘉宾与听众一同移步至二楼,参与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 本次艺术展 Code & Collect: From Patterned Beginnings to Tides of Worth 由 Stellaxis 创始人 Stella Miao 策划,展出了国际知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涵盖 Rui Huang、Ting Song、Henry Chu、Tyler Hobbs、Beeple、Refik Anadol 、Larva Labs 多位先锋创作者。 展览以多元的视觉语言探索科技与艺术的交汇,带来了一场跨界的沉浸式体验,呈现并探讨艺术文化与数字资产的有机结合,以及数字艺术作为 Web 3 生态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重要价值。
Top RWA Firms Debut ERC-7943 Standard to Transform Institutional-Scale Tokenization
Top RWA firms have united to introduce ERC-7943 in order to enhance compliance and scalability, tran...
Origin Summit Unveils Second Wave of Global Icons Ahead of Debut During KBW
Seoul & Palo Alto, South Korea & United Sates, 10th September 2025, Chainwire...
Which Has Staying Power: Layer Brett’s Price Rally Driven by Hype, or BlockDAG’s $404M Raise, 20 CEX Listings, & DAG-Powered Tech?
Layer Brett’s price is trending in meme coin circles, but BlockDAG’s $404M raise, 26.1B coins so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