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币成长学院|加密市场宏观研报:山寨季信号已现,机构采用推动选择性牛市爆发
一、宏观拐点已至:监管转暖与政策护航共振
2025 年第三季度伊始,宏观大局已悄然发生变化。曾一度将数字资产推至边缘的政策环境,如今正转变为一股制度性推动力。在美联储结束了长达两年的加息周期、财政政策重回刺激轨道、全球范围内加密监管加速“容纳式框架”建设的三重背景下,加密市场正处于一次结构性重估的前夜。
首先,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宏观流动性环境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向窗口。尽管美联储在官方层面仍强调“数据依赖”,但市场早已对 2025 年年内降息形成共识,点阵图的滞后与期货市场的超前预期之间的分歧日益拉大。特朗普政府对联储的持续施压,更将货币政策工具政治化,预示着 2025 下半年至 2026 年间,美国实际利率将从高位逐步滑落。这种预期差为风险资产,尤其是数字资产的估值打开了上行通道。更重要的是,随着鲍威尔在政治博弈中的边缘化,以及“更听话的联储主席”呼之欲出,宽松不仅是预期,更可能成为政策现实。
与此同时,财政端的发力也在同步展开。以《一大美法案》为代表的财政扩张,正带来前所未有的资本释放效应。特朗普政府在制造业回流、AI 基建、能源独立等领域大手笔砸钱,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横跨传统产业与科技新兴领域的“资本洪流通道”。这不仅重塑了美元内循环的结构,也间接强化了对数字资产类资产的边际需求——尤其是在资本寻找高风险溢价的背景下。与此同步发生的是,美国财政部在国债发行策略上也趋于激进,释放出“不惧债务扩张”的信号,使得“印钞换增长”再次成为华尔街的共识。
政策信号的根本性转向,更体现在监管结构的改变上。进入 2025 年,SEC 对加密市场的态度发生了质变。ETH 质押 ETF 的正式获批,标志着美国监管机构首次承认带收益结构的数字资产可以进入传统金融体系;而 Solana ETF 的推进,甚至让曾被视为“高 Beta 投机链”的 Solana,获得了被制度化吸纳的历史机会。更关键的是,SEC 已着手制定简化代币 ETF 审批的统一标准,意图构建一个可复制、可量产的合规金融产品通道。这是监管逻辑从“防火墙”向“管道工程”的本质转变,加密资产第一次被纳入金融基础设施规划之中。
这种监管思维的改变并非美国独有。亚洲地区的合规竞速正在升温,尤其是香港、新加坡、阿联酋等金融枢纽,正纷纷争抢稳定币、支付牌照与Web3创新项目的合规红利。Circle 已在美国申请牌照,Tether 亦在香港布局港币锚定币,京东、蚂蚁等中国巨头也申请稳定币相关资质,说明主权资本与互联网巨头的融合趋势已启动。这意味着未来稳定币不再只是交易工具,而是成为支付网络、企业结算甚至国家金融战略的一部分,而这背后推高的是对链上流动性、安全性与基础设施资产的系统性需求。
此外,传统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也已出现修复迹象。标普 500 在六月再创历史新高,科技股与新兴资产同步反弹,IPO 市场回暖、Robinhood 等平台的用户活跃度提升,都在释放一个信号:风险资金正在回流,而这一轮回流,不再仅盯着 AI 和生物科技,而是开始重新估值区块链、加密金融与链上结构性收益资产。这种资本行为的改变,比叙事更诚实,也比政策更前瞻。
当货币政策步入宽松通道、财政政策全面放水、监管结构向“纳管即扶持”转变、风险偏好整体修复,加密资产的整体环境早已脱离 2022 年末的困局。在这种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判断:新一轮牛市的酝酿,并不是情绪推动的,而是制度驱动下的价值重估过程。不是比特币要起飞,而是全球资本市场重新开始“为确定性资产付溢价”,加密市场的春天,正以更温和但更有力的方式回归。
二、结构性换手:企业与机构正在主导下一轮牛市
当前加密市场最值得关注的结构性变化,不再是价格的剧烈波动,而是筹码正在从散户与短期资金手中,悄然向长期持有者、企业金库与金融机构转移的深层逻辑。经过两年时间的出清与重构,加密市场的参与者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洗牌”:以投机为核心的用户逐渐边缘化,而以配置为目的的机构与企业,正在成为推动下一轮牛市的决定性力量。
比特币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一切。尽管在价格走势上波澜不惊,但其流通筹码正在加速“锁仓化”。据 QCP Capital 等多家机构数据追踪,上市公司在过去三个季度中累计购买比特币的数量已超越同期 ETF 的净买入规模。MicroStrategy、NVIDIA 供应链企业、甚至部分传统能源与软件企业,正将比特币视作“战略性现金替代品”,而不是短期的资产配置工具。这种行为模式的背后,是对全球货币贬值预期的深度认知,也是对 ETF 等产品激励结构认知之上的主动应对。与 ETF 相比,企业直接购入现货比特币更具灵活性和投票权,同时不易被市场情绪牵动,拥有更强的持有韧性。
与此同时,金融基础设施正在为机构资金的加速流入扫清障碍。以太坊质押 ETF 的通过,不只是扩展了合规产品的边界,更意味着机构开始将“链上收益资产”纳入传统投资组合。Solana 现货 ETF 的获批预期则进一步打开了想象空间,一旦质押收益机制被 ETF 包装吸纳,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资产管理者对加密资产“无收益、纯波动”的认知,也将促使机构从风险对冲向收益配置转型。此外,灰度旗下的大型加密基金纷纷申请转换为 ETF 形态,标志着传统基金管理机制与区块链资产管理机制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正在直接参与链上金融市场,打破了传统“场外投资”与链上世界的隔离结构。Bitmine 以 2000 万美元私募形式直接增持 ETH,DeFi Development 更豪掷 1 亿美元用于 Solana 生态项目的收购与平台股权回购,代表着企业正用实际行动参与构建新一代加密金融生态。这不再是过去那种风投参与初创项目的逻辑,而是带有“产业并购”、“战略布局”色彩的资本注入,其意图是锁定新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资产权利与收益分配权。这种行为带来的市场效应是长尾性的,不仅稳定市场情绪,也提升了底层协议的估值锚定能力。
在衍生品与链上流动性领域,传统金融也在积极布局。CME 上的 Solana 期货未平仓合约达 175 万份创下历史新高,XRP 期货月交易量也首次突破 5 亿美元,表明传统交易机构已将加密资产列入策略模型之中。而这背后的推动力,正是对冲基金、结构性产品提供商以及多策略 CTA 资金的不断进入——这些玩家并不追求短期暴利,而是基于波动率套利、资金结构博弈与量化因子模型运行,其对市场带来的将是“流动性密度”与“市场深度”的根本性增强。
而从结构性换手的角度看,散户和短期玩家的活跃度显著下降也恰恰强化了上述趋势。链上数据显示,短期持有者比例持续下降,早期鲸鱼钱包活跃度降低,链上搜索与钱包交互数据趋于平稳,说明市场正处于“换手沉淀期”。虽然这一阶段价格表现相对平淡,但历史经验表明,正是这种沉寂期往往孕育着最大的行情起点。换句话说,筹码已不在散户手中,而机构正在悄悄“打底仓”。
更不容忽视的是,金融机构的“产品化能力”也正快速落地。从摩根大通、富达、贝莱德,到 Robinhood、PayPal、Revolut 等新兴零售金融平台,无不在扩展加密资产的交易、质押、借贷与支付能力。这不仅使加密资产真正实现“在法币体系中的可用性”,也为其提供了更丰富的金融属性。未来,BTC 和 ETH 可能不再只是“波动的数字资产”,而将成为“可配置的资产类别”——拥有衍生品市场、支付场景、收益结构与信用评级的完整金融生态。
从本质上说,这轮结构性换手不是一次简单的持仓轮动,而是加密资产“金融商品化”的深度展开,是价值发现逻辑的彻底重塑。主导市场的玩家,已不再是靠情绪与热点驱动的“快钱一族”,而是具备中长期战略规划、配置逻辑清晰、资金结构稳定的机构与企业。一场真正制度化、结构化的牛市正在悄然酝酿,既不会大张旗鼓,也不会热血沸腾,但它会更扎实、更持久,也更彻底。
三、山寨季的新时代:从普涨走向“选择性牛市”
当人们提及“山寨季”,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 2021 年那种全面开花、行情狂热的普涨局面。但在 2025 年,市场的演化轨迹已悄然改变,“山寨币上涨 = 全场起飞”的逻辑不再成立。当前的“山寨季”正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普涨行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由 ETF、真实收益、机构采用等叙事驱动的“选择性牛市”。这是加密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更是资本筛选机制在市场回归理性之后的必然结果。
从结构信号上看,主流山寨资产的筹码已经完成新一轮的沉淀。ETH/BTC 对在多周下跌后首次迎来强势反弹,鲸鱼地址在极短时间内吸筹上百万枚 ETH,链上大额交易频繁出现,表明主力资金已开始重新定价以太坊等一级资产。与此同时,散户情绪仍处于低位,搜索指数和钱包创建量尚未出现显著回升,但这反而为下一轮行情创造了理想的“低干扰”环境:没有情绪过热、没有散户爆量,市场更容易被机构节奏主导。而从历史经验看,正是在这种市场“似涨非涨、似稳非稳”的时刻,才往往孕育出最大的趋势性机会。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山寨行情将不是“一起飞”,而是“各飞各的”。ETF 申请成为新一轮题材结构的锚点。特别是 Solana 的现货 ETF,已被视作下一个“市场共识型事件”。从以太坊质押 ETF 的推出,到 Solana 链上质押收益是否纳入 ETF 分红结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围绕质押资产展开布局,JTO、MNDE 等治理型代币的价格表现也开始走出独立行情。可以预见,在这个新的叙事周期中,资产的表现将围绕“是否有 ETF 潜力、是否具备真实收益分配能力、是否能吸引机构配置”展开,不再是一波行情带动所有代币水涨船高,而是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分化式演进。
DeFi 也是本轮“选择性牛市”的重要场域,但其逻辑亦已发生根本变化。用户开始从“积分空投型 DeFi”转向“现金流型 DeFi”,协议收入、稳定币收益策略、再质押机制等成为考量资产价值的核心指标。流动性提供者不再盲目追逐高 APY 诱饵,而是更看重策略透明度、收益持续性与潜在的风险结构。这种转变催生了像 Renzo、Size Credit、Yield Nest 等项目的爆发,它们不依赖大肆营销或炒作,而是通过结构化收益产品、固定利率金库等创新设计吸引了资本持续流入。
资本的选择也在悄然变得更加“现实主义”。一方面,以真实世界资产(RWA)为背书的稳定币策略开始受到机构青睐,像 Euler Prime 等协议正试图打造出链上的“类国债产品”。另一方面,跨链流动性整合和用户体验一体化也成为决定资金去向的关键因素,Enso、Wormhole、T 1 Protocol 等中间层项目正凭借无感知桥接与嵌入式 DeFi 能力,成为资金集中的新兴枢纽。可以说,在这样的“选择性牛市”中,不再是L1公链本身主导趋势,而是围绕它们构建的基础设施和可组合协议成为新的估值核心。
与此同时,市场的投机性部分也在发生转向。Meme 币虽然仍具人气,但“全员拉盘”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平台轮动交易”策略的兴起,例如在 Binance 上线的 Meme 合约多以资金费率快速转负、拉高出货为核心操作方式,其风险极高且不具持续性。这意味着即便投机性热点仍在,但主流资金的兴趣已明显偏离。资本更倾向于配置那些能够提供持续收益、拥有真实用户与强叙事支撑的项目,宁愿放弃爆炸性回报,也要换取更确定的增长路径。
总而言之,这一轮山寨季的核心特征,不在于“哪条公链要飞”,而在于“哪些资产具备被纳入传统金融逻辑的可能性”。从 ETF 的结构变化、再质押收益模型、跨链 UX 简化,到 RWA 与机构信贷基础设施的融合,加密市场正在迎来一次深层次的价值重估周期。选择性牛市,不是牛市的减弱,而是牛市的升级。未来将不再属于博傻游戏,而是属于那些提前读懂叙事逻辑、理解金融结构,并愿意在“安静的市场”中默默建仓的人。
四、Q3投资框架:从核心配置到事件驱动
2025 年第三季度的市场布局,不再是单纯押注“市场情绪回暖”或“比特币独领风骚”的行情判断,而是一次全维度的资产结构重塑。在高利率尾声与 ETF 资金不断涌入的宏观大势之下,投资者必须在“核心配置稳定性”与“事件驱动的局部爆发”之间寻找平衡点。从比特币的长线配置,到 Solana ETF 的主题交易,再到 DeFi 真实收益协议和 RWA 金库的轮动策略,一个具有层次感与适应性的资产配置框架,已成为穿越三季度波动的必备前提。
首先,比特币仍是核心仓位的首选。在 ETF 流入未见实质性逆转、企业金库持续增持、且美联储政策释放鸽派信号的环境中,BTC 体现出极强的抗跌性与资金虹吸效应。渣打银行的最新报告将其年底价格上限推至 20 万美元,虽属高位预期,但其背后逻辑却极具说服力:企业买盘正成为市场最大变量,且 ETF 的“结构性吸筹”特征已改变了减半周期的传统价格轨迹。即便比特币暂时未能创出新高,其筹码结构和资金属性也决定了其仍是当前周期最具稳定性的底仓资产。
而在主流资产的轮动逻辑中,Solana 无疑是Q3最具主题爆发力的标的。VanEck、 21 Shares、Bitwise 等头部机构已提交 SOL 现货 ETF 申请,审批窗口预计将在 9 月前后结束。随着质押机制有望纳入 ETF 结构,其“准股息资产”的属性正吸引大量资金预埋布局。这种叙事不仅将带动 SOL 现货本身,还会波及其质押生态的治理代币,如 JTO、MNDE 等。从当前 150 美元附近的价格水平来看,SOL 已具备极强的性价比和 Beta 弹性。对于错过年初 BTC 行情的资金而言,Solana 板块无疑将成为“补涨”甚至“领涨”的战略选项。
在板块层面,DeFi 组合仍值得继续重构。区别于过往“拼 APY”的阶段,当前更应聚焦于现金流稳定、真实收益分配能力、治理机制成熟的协议。可配置项目可参考 SYRUP、LQTY、EUL、FLUID 等,采用等权重配置方式,捕捉其中个别项目跑出的相对收益,并进行利润再轮动。值得强调的是,这类协议往往具备“资金回流慢、爆发延后”的特性,因此应以中线配置思维对待,避免追涨杀跌。尤其在比特币主导率维持高位、主流情绪未全面转向山寨的前提下,DeFi 资产更适合作为结构性补强而非战术性投机。
在投机性仓位配置方面,Meme 资产应严格控制敞口比例。建议限制在总资产净值的 5% 以内,并以期权思维进行仓位管理。鉴于目前 Meme 合约多被高频资金操控,风险极高但又不乏小概率的高回报空间,适宜设置明确的止损机制、止盈规则与持仓上限。特别是在币安等主流交易所推出的合约标的(如$BANANAS 31、$TUT、$SIREN),其短周期拉升常伴随高负资金费率与剧烈回撤,应对其设定“快进快出”的策略框架。对于习惯做事件驱动交易的投资者而言,这类资产可作为情绪补仓工具,但绝不能误判为趋势核心。
除了配置思路,三季度的另一个关键是事件驱动的布局时机。当前市场正面临一个“信息真空”向“事件密集释放”的过渡期。特朗普再次确认其支持加密货币矿业并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引发政策博弈的加速预期。《一大美法案》的通过、Robinhood L2进军 Arbitrum Orbit、Circle 申请美国牌照等一系列信号显示,美国监管环境正在迅速变化。伴随 Solana ETF 的审查节点临近,预计市场将在 8 月中旬至 9 月初迎来一轮“政策+资本共振”行情。这类事件的布局不应在“利好兑现”后才介入,而应提前预判、逐步建仓,以规避追高陷阱。
此外,需重点关注结构性替代主题的放量动能。比如 Robinhood 构建L2并推动代币化股票交易,将可能点燃“交易所链”与 RWA 整合的新叙事;而如$H(Humanity Protocol)与$SAHARA(AI+DePIN 融合)等项目,在可验证路线图与活跃社区的双重支撑下,或许会成为边缘板块中的“爆点”。对于有能力深入研判路线图的投资者而言,这类项目的早期机会也可作为高波动策略的一环,但务必控制仓位、遵守风控。
总体而言, 2025 年Q3的投资策略必须抛弃“大水漫灌”式的押注思维,而转向“以核心为锚、以事件为翼”的混合型策略。比特币是锚、SOL 是旗帜、DeFi 是结构、Meme 是补充、事件是加速器——每一部分都要对应不同的仓位比重与交易节奏。在 ETF 资金底盘不断扩大的新环境中,市场也在悄然重塑“主流资产+主题叙事+真实收益”的新估值体系,投资者的成功不再靠运气,而是要看是否能读懂这轮变局背后的资本逻辑。
五、结语:下一轮财富迁移,已经在路上
每一轮牛熊轮回,实质上都是一次价值重估的周期性洗牌,而真正的财富迁移,往往并不发生在市场最热闹的时刻,而是在混沌之中悄然完成。在当前这轮行情的关键转折点,虽然市场表面尚未回归“全民狂热”的阶段,但一场由机构主导、由合规推动、由真实收益支撑的选择性牛市,正在酝酿。换句话说,故事早已写下前言,只等少数看懂它的人入场。
比特币的角色已然发生根本性改变。它不再只是年轻人投机的象征,而正逐步成为全球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新的储备组件,成为国家级通胀对冲工具。在过去一年中,从特斯拉、MicroStrategy 到 Bitmine、Square,越来越多企业将其纳入核心持仓;同时,美国 ETF 的流入改变了以往“矿工-交易所-散户”的筹码结构,构筑起一个底层的资本蓄水池。未来对比特币价格影响最大的力量,不是 X 平台上的热帖,而是下一个季度财报中机构的买入记录,是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的配置决策,是宏观政策预期对风险资产估值体系的重定价。
与此同时,那些代表下一代金融范式的基础设施与资产,也在缓慢而坚定地完成从“叙事泡沫”到“系统接管”的进化。Solana、EigenLayer、L2 Rollup、RWA 金库、再质押债券……它们代表的是一种趋势:加密资产正从“无政府的资本实验”,变成“可预期的制度资产”,而这些结构性机会,将引领下一轮资本潮汐的方向。别误会,这不是一场暴富游戏的延续,而是一场跨越资产边界的定价革命。过去属于 PC 互联网和美股,未来属于链上协作与数字产权。
山寨季不是回来了,而是变了。那种 2021 年 Meme 共振、链游联动的“全面普涨”,不会重演。下一轮行情,将更深地绑定于真实收益、用户增长和制度性接入这三大锚点。那些能为机构提供稳定收益预期的协议,那些能借助 ETF 通道吸引稳定资金的资产,那些真正具备 RWA 映射能力、能嫁接现实体量的 DeFi 项目,将成为新周期中的“绩优股”。这是一次“山寨”的精英化,一次淘汰 99% 伪资产的选择性牛市。
而普通投资者,身处其中,面对的挑战与机会并存。市场的表象仍是一潭死水——热度低、板块散、情绪弱、动能差,但这正是大资金悄悄完成建仓的黄金时期。当市场开始追问“下一个爆发点在哪”,你需要问的其实是:“我是否站在了正确的结构之上?”是仓位结构的重构,而非暴击博弈的偶然,才决定你能否吃到主升浪的利润。
无论是比特币的机构接盘、Solana 的 ETF 叙事、DeFi 的现金流估值体系重建,还是稳定币的全球化浪潮、L2的新秩序确立, 2025 年第三季度,都将是这场财富迁移的前奏。你或许还没有感知,但它已经发生;你或许还在等待,但机会从不等人。
下一轮牛市不会为谁敲钟,它只会奖励那些比市场早一段时间思考的人。现在,是时候认真规划自己的仓位结构、信息来源和交易节奏了。财富不会在高潮处分发,而在黎明前悄然转移。
Pi Network Price Prediction, if Listed on Binance and Coinbase
The post Pi Network Price Prediction, if Listed on Binance and Coinbase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
Nexo Partners with DP World Tour to Fuse Digital Wealth with Elite Golf
As per Nexo, this latest mutual effort is a strategic engagement in which it will activate advanced ...
Bitcoin Latest Rally Backed By Stronger Purchasing Power: Report
Data of the Bitcoin Stablecoin Supply Ratio suggests investors have stronger purchasing power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