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扩展的现状
原文: 《 The Current Landscape of Bitcoin Scaling》
作者: Botanix Labs
在开发 Botanix 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构建在比特币之上的系统,真的可以被称作侧链或二层(L2)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从技术角度来看,基于当前的能力,比特币并不能像其他生态系统那样充当真正的 L1 来承载 L2。通常,L2 依赖于部署在底层的智能合约来验证证明。例如,在以太坊生态中,L2 的验证由智能合约中的确定性函数执行,该函数由所有以太坊节点在处理交易时执行。
比特币的情况则既更简单,也更复杂。关于比特币上的 L2 讨论往往令人困惑。与原生支持图灵完备和表达能力的以太坊不同,比特币当前的能力极为有限,哪些事情是技术上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充满细微差异。正因为如此,建立在比特币之上的系统实际上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 L2 或侧链功能。那么为什么我们更倾向于将其称作“比特币链”(Bitcoin Chains),而不是扩展(Extensions)或二层(L2)?原因在于,这些建立在比特币之上的链通常拥有独立的运行逻辑,并围绕此构建出各自的生态系统。
比特币并不像以太坊那样支持智能合约。任何复杂逻辑都必须通过构建在其之上的结构来实现。因此,比特币本身无法直接验证证明,也无法维护智能合约的状态。大多数类型的证明体积太大,无法上链 —— 比特币交易仅允许携带 80 字节的任意数据。类似 Starkware 的 m31 解决方案高度专门且封闭。即便你设法将某种证明或状态更新发布到比特币上,其过程更像是乐观型打包(Optimistic Rollups)。但等待一整周时间来解决欺诈证明既不现实,也不可接受;而依赖第三方桥接又会引入延迟和信任假设,这两者在比特币原生环境中都不理想。
与比特币的交互仅限于有 ScriptPubKey 的未消费的交易输出 (UTXO) 和 BTC 的转账交易。OP_RETURN 指令只能携带 80 字节数据,根本无法支持复杂数据结构的交互。正因为这些限制,除非协议发生重大变化(例如硬分叉),否则很难让比特币具备完整的 L1 支持 L2 功能。而这类修改不仅需要极高的社区共识,也可能损害比特币作为资产的独特性和价值定位。例如,引入 OP_CAT 等新指令的提案(如 CatVM)至今仍未达成广泛共识。即便有共识,一个 BIP(比特币改进提案)从提出到激活,也往往需要数年时间。
正因如此,Botanix 的目标是基于“当前的比特币”进行构建,而不是试图强行将其转化为 L1,或推动激进的协议变更。这种路径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我们采用了 Spiderchain 技术和一个由协调者组成的网络。那么,目前比特币之上正在构建的生态系统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尽管上述限制客观存在,大多数项目依然倾向于将自己称作“L2”,将这一术语当作通用标签。其中最早声称自己是比特币 L2 的项目之一是 Stacks。虽然 Stacks 将数据锚定在比特币上并与 BTC 交互,但它本质上是一个拥有自身共识机制的独立区块链。另一个例子是 BounceBit,该项目因为其共识机制中使用了 BTC(与原生代币一起),就被归类为比特币 L2。但这其实并不准确。从架构上看,它更接近于一种再质押(Restaking)模型,运行在自己的链上,比特币的作用仅限于间接参与。
不过,让比特币“活起来”——让它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存储工具,而是能“做更多事情”的资产,这一愿景早已吸引了众多开发者的关注。随着 2022 年开启的新一轮超级周期,这一愿景也变得愈发重要。虽然以太坊在本轮周期中从底部到顶部涨幅约为 4 倍,但比特币尽管动作较慢、更“笨重”,涨幅却达到 6 倍。这一动态十分有趣,不是吗?它进一步强化了比特币在 Web3 世界中作为主导资产的地位。
来源: Https://App.Artemis.Xyz/
从价值利用指标如 TVL(锁仓总价值)来看——这间接反映了底层资产在生态系统中的使用程度——比特币与其他网络的对比更加显著。TVL 代表的是一个生态的价值承载能力,既包括其上层构建的应用,也包括底层资产在运行于该基础链之上的 L2 中的利用情况。
目前,比特币在去中心化应用中的 TVL 仅为 55 亿美元,而其 FDV(完全稀释估值)却高达惊人的 1.74 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只有极少一部分比特币的价值真正实现了链上利用。反观以太坊,其在 DeFi 应用与质押基础设施(如 Lido、EigenLayer、Rocket Pool 等)中的 TVL 达到 489 亿美元,相比其 2280 亿美元的 FDV,已经有相当大比例的资产在积极参与生态运行。
对比之下,差距一目了然。Solana 的 TVL 相较其 FDV 也处于较高水平——82.5 亿美元对比 760 亿美元。你看这个差距就知道了!Solana 是 82.5 亿 Vs 760 亿,而比特币则是 58 亿 Vs 高达 1.73 万亿的估值!这正是比特币生态在价值利用方面存在巨大增长潜力的体现。
来源: DefiLlama, Coinmarketcap
确实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不是吗?这恰恰凸显了比特币生态中巨大的上行空间——也正是这种潜力,吸引了像 Botanix 这样的协议开发者在比特币之上构建项目。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因素,在推动 Botanix 这类技术创新的同时,又可能反过来放缓整个比特币生态的发展。这种“悖论”体现在 BTC 持有者的典型心态上:他们习惯长期将资产存放在冷钱包中,而不是像以太坊的 DeFi 用户那样频繁与协议互动。相较于以太坊用户积极参与质押、借贷、流动性挖矿等活动,BTC 持有者更重视资产安全、自主管理,并且高度坚持比特币的原教旨价值观。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基于非比特币原生链的“合成 BTC”或“跨链 BTC”版本始终难以获得主流采用的原因之一。比特币用户普遍对非原生链上的生态缺乏信任,认为那不是真正“锚定”比特币网络的东西。
BTC 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长期价值存储”功能上。数据显示,目前约有 60% 到 70% 的比特币在过去一年中从未发生过链上转移,而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反映出长期持有者(HODLer)的稳固存在。2024 年 11 月,该比例一度创下新高,达 70.54%,尽管在随后 BTC 价格上涨的过程中,这一数值略有下降。
来源: Https://Studio.Glassnode.Com/Charts/Supply.ActiveMore1YPercent?A=BTC&Amp;Category=&Amp;Zoom=All
此外,从长期持有者供应量(Long-Term Holder Supply)和已花输出盈利比率(Spent Output Profit Ratio, SOPR)的全球趋势图来看,也显示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这表明比特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长期持有者,进一步巩固了 BTC 作为“长期财富储藏工具”的价值。这种趋势的根源在于:比特币区块链是目前最去中心化、最健壮、无需信任、抗审查能力最强的网络,正是这些特性确保了 BTC 成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
来源: Https://Charts.Bitbo.Io/Long-Term-Holder-Supply/
来源: Https://Charts.Bitbo.Io/Long-Term-Holder-Supply/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动态的变化也提示我们:新的比特币持有者可能开始将 BTC 视为“可流通资产”而非纯粹的储值品。但问题来了:这些用户是否愿意与打包资产(如 WBTC)打交道,还是仍然偏好更直接地使用“原生比特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看当前 Bitcoin Chains(比特币链/L2)生态在上述背景下的发展态势。
最初,比特币上的生态系统发展远早于以太坊通过 Layer 2 进行扩容的历史。Lightning 网络比 Plasma 早出现 3 年,比最早的 Rollup 早 5 年,已在去中心化支付扩展性方面取得进展。但它继承了许多设计局限性,比如交互性(用户必须在线才能接收付款)、在多方场景下的支付路由复杂性,以及复杂的入金和出金流动性要求。
部分问题被另一种名为 ARK 的 Layer 2 协议所缓解。ARK 引入了 ASP(Ark 服务提供商)以私密方式在用户之间结算付款,同时仍允许在主链上无信任地赎回比特币。然而,由于尚未引入 Covenant(契约)机制,ARK 仍面临交互性限制,同时其对资本的高需求也使该协议效率不高。
此前这些基于比特币的链在支付场景中确有用武之地,但仍面临扩展瓶颈,而且几乎没有尝试为比特币增加额外功能。随后,出现了更复杂、更具功能性的设计。与此同时,一些复杂的解决方案也在并行发展:Rootstock 于 2015 年推出,而 Stacks 最早可追溯至 2013 年。不过,它们的开发之路漫长。
直到两年前,比特币在去中心化应用中的存在感仍然很弱。2023 年初,仅有数亿美元的 BTC 部署在 DeFi 中——相较于比特币庞大的市值,这只是沧海一粟。但到了 2024 年,一切发生了变化。最早尝试为比特币引入可编程性的项目包括 Rootstock 和 Stacks。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Rootstock 托管约 2.94 亿美元的 BTC,而 Stacks 则托管了约 2.89 亿美元,两者合计达 5.7 亿美元。2024 年,随着新玩家的加入,比特币生态的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2024 年 2 月时,Rootstock 和 Stacks 占据了超过 94% 的总锁仓量(TVL),但到了 2025 年 3 月,这一格局已经变得多元化许多。
来源: DefiLlama Data, En.Coin-Turk.Com
在这样的背景下,到 2024 年年底,比特币的链上总锁仓量(TVL)激增了超过 20 倍——从 2024 年 1 月的 3.07 亿美元飙升至 12 月的 65 亿美元,一年之内暴涨超 2000%。这不仅仅是增长,而是比特币在链上金融领域的真正爆发时刻。TVL 在 2024 年 10 月开始上升,并在 12 月达到峰值 73.9 亿美元。这一切为何发生?
来源: DefiLlama
仅在 2024 年,比特币生态系统的增长就高达 600%,总锁仓 BTC 数量突破 30,000 枚,相当于近 30 亿美元的资产被积极用于各类扩容解决方案。信息非常明确——比特币正在演化。它已不再只是一个价值存储手段,而是逐渐成为链上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源: Https://Www.Vaneck.Com/Corp/En/News-And-Insights/Blogs/Digital-Assets/Matthew-Sigel-Vanecks-10-Crypto-Predictions-For-2025/
与此同时,Rootstock 和 Stacks 的市场地位开始下滑,逐渐被更先进、更具功能性的协议所取代。比特币的可编程层解决方案迅速爆发,推动比特币 DeFi 迈入全新时代。根据 L2Watch 的数据显示,如今已有超过 75 个基于比特币的项目正在开发中,涵盖兼容 EVM 的链、Rollup 方案以及全新设计的侧链。这些项目的共同目标只有一个:释放比特币庞大的流动性,并将其整合进更广阔的 DeFi 生态系统。
来源: L2.Watch Data
随着协议的多样化,比特币生态的容量也随之增长。这个领域已经走过漫长历程——从最初用于支付的网络叠加层(如 Lightning),到如今提供多种能力的复杂链式生态。但关键挑战不仅仅是构建能为比特币用户提供新可能性的链,更在于如何在此过程中保留比特币原生的特性和安全性。这远比单纯通过铸造与销毁机制建立跨链桥或合成资产复杂得多。Botanix 通过 Spiderchain 技术和协调者网络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保持与比特币主网的直接连接与连续性。
这些技术的演进推动比特币从“持有(HODL)”迈向“生息(Yield)”:进入 DeFi 和现实世界资产(RWA)场景。Botanix 的目标正是实现这种“智能化使用比特币”,且不脱离比特币主链本身。配备智能合约的比特币链解决方案如今支持链上借贷、交易和收益生成,正在逐步复制以太坊的 DeFi 体系。这让 BTC 持有者可以赚取收益或将 BTC 作为抵押品使用,而无需依赖中心化托管人。正如 VanEck 所指出,这类链与抽象技术将把比特币从被动的价值储藏工具转变为活跃参与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的一员,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并推动跨链创新。
因此,比特币早已不再只是储存在冷钱包里的“数字黄金”。随着 Botanix Spiderchain 和 Botanix EVM 等创新的出现,比特币正变得更具可用性、更具活力,且深度融入链上经济体系。过去两年已经展现了这一切的可能性——比特币链上金融从几乎为零迅速扩张到数十亿美元的规模。展望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用户持续增长,比特币的锁仓价值将不断转化为被释放的机会,真正打通过去与未来,为一个由 Botanix 赋能的比特币 DeFi 时代铺平道路。
我们正站在比特币新时代的起点。一个比特币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去信任性共同重塑去中心化金融格局的时代。
而最令人兴奋的是——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Best Meme Coin Presales to Buy This Week: Floki, AI Companions Climb—Troller Cat’s Referral Enthuses Crypto Lovers
Troller Cat’s presale enters Stage 3 with 7,000% ROI potential as Floki and AIC post gains....
Unstaked Presale Hits $1M in 24hrs With On-Chain AI Tools, While ADA Nears $1 and PEPE Forms Bullish Base
Explore why Unstaked is solving key Web3 challenges, while Cardano (ADA) shows bullish signals and P...
Bybit Strengthens Institutional Ties with Exclusive INS Symposium at TOKEN2049 Week
Bybit hosts an exclusive INS Symposium during TOKEN2049 Week to strengthen its institutional ties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