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BitGo CEO :从监管博弈到市场重构,加密行业的下一步在哪?
来源: This Is Bitcoin’s Turning Point: Custody, Stablecoins & The New Crypto Rules l Mike Belshe
整理 & 编译:Daisy,ChainCatcher
编者按:
在美国,有超过 5000 万人持有数字资产,而关于如何监管这些资产的争论仍在继续。随着政治风向的转变,加密行业迎来了新的立法机遇。BitGo 首席执行官 Mike Belshe 坚信,这正是行业推动合理监管、建立稳定市场结构的关键时刻。
在本次专访中,Mike 与主持人 Scott Melker 深入探讨了 SAB 121 的废除意义、稳定币监管、金融犯罪打击、自托管钱包的地位,以及未来市场结构的构建。他呼吁政府采取明确、合理且开放的监管策略,为加密行业构建真正的长期信任机制。
Scott: SAB 121 的废除使传统金融机构得以参与加密资产的托管和交易。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这是否意味着对行业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
Mike: 绝对是。现在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有可能推动合理监管和立法的政治环境。
SAB 121 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合规程序,它既没有经过国会审议,也没有进行充分公开讨论。它限制了很多新机构参与加密托管服务。虽然国会两院都通过了废除它的法案,最终还是被总统否决了,但整个行业的回应很强烈。
事实上,这一压制反而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参与政治。大家意识到,要获得合理监管,我们必须主动参与政策制定。这是个转折点,也是一种动员。
我们希望所有政策制定者能加入对话。如果他们对行业存在顾虑,我们也愿意协助解决。我们不是对抗监管,我们是想参与建设一个更成熟的制度。
Scott: 你说问题不全在监管,而在政府应对金融犯罪的方式,能具体讲讲吗?
Mike: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执法体系太依赖金融系统本身作为“探测器”。本质上,是在通过银行系统间接查找犯罪,而不是直接处理犯罪本身。
拿芬太尼问题举例,真正的解决方式是加强街头执法,对贩毒者严格执法,而不是来问我们这些加密公司在做什么。
有一次,一个监管者问我:“你们怎么防止芬太尼资金流动?”我说,这不是我们的职责。你们不该让金融系统承担起刑事执法的角色。更荒谬的是,当我建议监管机构统一收集信息、集中调查时,他们说:“那样会侵犯隐私。”可现实是,他们却把这项工作外包给银行和加密公司,导致信息碎片化,执法效果更差。
这种做法效率低、效果差,而且也不公平。
Scott: 你怎么看外界指责加密货币助长犯罪?毕竟非法交易主要靠现金。
Mike: 完全正确。真正的犯罪分子早就不愿意再用比特币了,因为比特币交易是可追踪的,反而容易暴露。
数据显示,99%的非法金融活动仍通过美元现金完成。我们应该摒弃加密等于犯罪的错误观念。越来越多的监管机构也逐渐接受这一事实。更重要的是,即便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洗钱和诈骗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说明问题出在体系本身,而不是加密资产。
现在的监管逻辑是监控所有人,包括好人和坏人,然后试图从中找出嫌疑人。这种方式距离犯罪行为太远,根本没有效率。
Scott: 考虑到未来政治局势可能变化,你认为有必要通过立法方式保障自托管权利吗?
Mike: 我完全同意需要法律保护。我大约一个月前代表 BitGo 参加了白宫加密峰会,现场有约三十位行业代表。当大家轮流发言时,有三分之二的人表达了相同诉求:感谢政府开始重视这个行业,感谢政府的行政命令,但我们更需要将这些承诺变成法律。
本届政府的行动确实非常迅速,政策执行节奏令人惊讶。他们明白时间紧迫,中期选举临近,政治环境可能转变,所以他们抓紧时间推进相关改革。一旦美国建立起明确的自托管保护机制,其他国家也会跟进,这将为全球加密行业奠定长远基础。
Scott: 你曾提到度假时也在处理业务和政治事务。政治参与已经成了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吗?
Mike: 没错。过去我们常说商业不应涉及政治,担心会疏远一部分人。但加密行业不同。如今我们面临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变革,涉及稳定币、市场结构、储备透明度等根本性议题。
我们和监管者之间保持持续沟通,他们也愿意倾听。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从商人变政客,而是尽我们所能确保好政策能够被正确理解和采纳。
Scott: 稳定币是否应具备利息功能,还是监管因Luna事件过度反应?
Mike: 确实存在恐惧,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金融利益的干预。以欧洲的 MiCA 法规为例,它要求稳定币必须将大部分储备存入银行,而不能直接投资国债。表面上看是为了监管安全,实际上是银行在保护自己的地盘。
在美国,也有类似趋势。有参议员告诉我,有银行 CEO 提议,稳定币不应该购买国债,只能保留现金。 但实际上,国债与现金几乎是等价的——这显然只是试图将资金重新锁回银行系统。当然,稳定币返息确实带来新问题,也需要监管。但这种机制不是不能解决,我们可以参考 1970 年代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历程。
Scott: 你认为稳定币返息的真正风险在技术,还是在监管?
Mike: 如果我们讨论的是 1:1 资产支持的稳定币 ,而不是算法稳定币,那么核心问题就是透明度与审计。
技术方面,确实还存在若干风险:
此外,有人担心会出现稳定币版的银行挤兑。但我认为这是夸大其词。过去 Tether 在面对大量赎回时,仍能快速兑现,从未挤兑失败。我们不能因监管落后而阻碍技术进步。反而应通过合理立法引导稳定币行业向更加透明、安全的方向发展。
Scott: Tether曾一天内兑付70亿美元,连大银行都难做到。
Mike: Tether 做得很好。它曾经被质疑,但它逐渐建立了信任。很多人问:为什么不找德勤审计? 实际上是审计机构不愿意冒风险。
现在的大型审计机构不愿碰加密项目,是因为他们害怕被追责。过去安达信因为安然案(安然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倒闭,这让整个行业都变得谨慎。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监管框架,让审计公司有信心参与。
我认为 Tether 现在已经有足够规模和透明度,完成审计只是时间问题。
Scott: 美国稳定币发行商正借政策手段排挤Tether等海外竞争者,这已超出正常商业竞争。
Mike: 这正是监管俘获(regulatory capture)的典型表现。
监管的本意是保护市场与消费者安全,但现实中,行业巨头往往会游说政府,使监管变成一套“定制规则”,帮助他们排除竞争者。比如现在某些立法草案中,明确要求只有 美国公司、持有美国国债 ,才能发行合规稳定币。
我们 BitGo 本身是美国公司,从商业角度说,这样的规则对我们反而有利。但我并不支持这种做法。开放的市场、国际化的竞争,才是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Scott: 海外公司也能通过与美银合作合规运作,没必要封锁市场。
Mike: 完全同意。另一个案例是,有银行希望通过立法规定:稳定币的清算必须经过银行系统,不能直接使用区块链网络。
听起来像是为了“安全”,实际上是为了重新掌控资金流动。但区块链上的稳定币使用国债作为储备,本身比银行贷款结构还更安全。更何况,它们还拥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快的清算速度。
Scott: 监管俘获也出现在市场结构法案中,你怎么看这种博弈?
Mike: “市场结构”法案是一个正在推进的重要议题,但我担心它会变成利益集团定规则的工具。这项法案本应明确三件事:合规、投资者保护、以及基础市场结构。但很多行业参与者开始利用这次立法机会,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有利规则,排斥他人。我们不能允许这种立法方式。如果监管成为工具,而不是护栏,那结果一定是垄断和创新停滞。
Scott: 你常说交易所不该托管用户资产,这在加密行业为何重要?
Mike: 这关系到系统性风险。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证券交易所(如纽交所、纳斯达克) 只负责撮合交易 ,而 资产由托管银行管理 ,清算则由清算所完成。职责分工清晰,有助于防止单点故障或道德风险。而在加密行业,许多交易所包办一切:既托管资产,又撮合交易,还负责清算和做市。这种结构本质上是把 所有风险集中到一个机构 。
如果这个机构出现问题,比如 FTX,那整个系统就会坍塌。过去的多起连锁暴雷事件(FTX、Celsius、Voyager 等)都是因为结构设计缺陷。
Scott: 也就是说,托管与交易分离应是监管改革重点。
Mike: 对。尤其是在数字资产领域,托管责任更重。一旦用户私钥被盗或丢失,是无法追回的。而传统金融资产,至少可以通过法院命令或重发股票来补救。
我们已经看到太多平台因为过度杠杆、混淆账户、托管不清而最终崩盘。如果想要建立一个 稳健、可持续的加密金融系统 ,托管分离就是首要任务。
Scott: 现实资产上链(RWA)很热,你怎么看?BitGo有相关布局吗?
Mike: 这是加密行业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但落地没有想象中简单。
区块链技术当然有很多优势,但不能把它当成万能钥匙。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把传统金融资产搬到链上,就能自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别忘了,传统金融市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承担了巨大的资本流动和全球流通的合规需求。
以美国资本市场为例,券商赚的也许只是几美分,但它日交易量极高,系统稳定、风险可控。这不是简单一段智能合约就能取代的。我们在 BitGo 也看到了 RWA 的潜力,因此收购了一家叫 Brassica 的公司。它具备发行、托管、转让代理等完整功能,能构建一个合规的链上资产平台。
未来谁会主导这个赛道?传统金融拥有分销渠道优势,但科技公司有速度和技术优势。最终的胜出者,可能是能在两者之间找到融合路径的人。
但不论最终由谁主导,这场变革的受益者都会是投资者和用户。
Scott: 你觉得监管比过去成熟了吗?清晰规则快来了吗?
Mike: 正在往那个方向走。我们现在至少看到三个积极信号:
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尤其是在杠杆交易和衍生品领域。如果监管滞后,下一轮牛市很可能再爆一轮雷。我们现在有机会做得更好,也有责任把这次机会牢牢把握住。
Is Cardano Heading for a ‘Golden Cross’? If Yes, How High Can the ADA Price Go in 2025?
The post Is Cardano Heading for a ‘Golden Cross’? If Yes, How High Can the ADA Price Go in 2025? app...
Raiinmaker and ElizaOS Partner to Build Ethical and Transparent AI Systems
Raiinmaker and ElizaOS are collaborating to introduce a decentralized AI platform that will set new ...
Dogecoin Hits Critical Zone—Here’s What 3 Leading Analysts Are Watching
Dogecoin’s revival from the late-April trough at $0.1298 to Monday’s intraday spike at roughly $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