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eb3嘉年华逛展随感:道阻且长,但对未来充满信心
作者:刘红林
时隔一年,再次到香港会展中心参加 Web3 嘉年华。人是有路径依赖的,看到海报上面写的展区在 5 楼,干净利索的我顺着去年的楼梯直接上到了五楼,结果发现……走错了。
原路返回到一楼大堂的时候我还庆幸自己走错了,那会边上楼我还边感慨,行业再不行,也不至于惨淡到这个地步吧。
到了正经的站台入口,取票,进场。第一个看到的展区就是 Hashkey 和 OKX。交易所是当前 Web3 行业的中流砥柱,这一点也没错。说来也奇怪,OKX 并没有在香港拿到牌照,但 OKX 在香港可是一点也不低调。你要说香港政府的相关领导不知道 OKX 在铜锣湾,这话是我一点也不相信的。
今年会场春夏秋冬的主题很不错,从行情的角度看,我觉得保留一个冬基本就够了。主展台的中国诗词竖条幅布置,我觉得尤其好看,果然中国古风搭配全球话题,就很赛博、很朋克。
据说整个展区相较去年面积增加了 1.5 倍。所以显得整个会场的人气相较去年也冷清了不少,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在会场见到好几个参展的合作伙伴给到的直观感受。去年曼昆团队还在会场有一个展台,看到今年的会场状态,庆幸团队伙伴不至于要在这里支棱 4 天。逛展的时候还遇上了 Conflux 的伙伴,他们今年也没有参展,替代性的在周边找了个酒吧搞活动,会场人气被分流,这大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大家会发现,这种活动,不过就是有个见面聚一聚的地方需求,场内场外都可以。
7 号的活动主题重点之一是 PayFi,现场听了圆币、ZAbank、汇丰银行等高管的分享,观众席上还遇上几位老朋友,他们都是 Web2 时代搞支付的公司。传统赛道之卷,近期他们也都开始关注 Web3 和支付行业的结合。会场之外,我也挨个走访了支付概念的展台,和他们的工作人员交流他们的业务场景和产品服务。核心还是两个:Tob 的跨境支付和 Toc 的 USDT 银行卡。
我觉得现在 USDT 银行卡已经有点鱼龙混杂了。混杂到我担心接下来会有一些搞 USDT 银行卡的代理人卷款跑路。所以,非知名大机构的 USDT 银行卡大家还是要谨慎使用。别只盯着低手续费率,对方可能盯着的是你预存的本金。
去年大火的 Depin 赛道在今年的会场上彻底没有人提及了。唯一能够看到的跟硬件结合的项目,就是会场中间不知道哪个参展方整的一只机器狗。
意外的是看到了上海数据交易所也来参展了,数交所的谢总和 Ray 在展台,走到站台前,大家热情的打招呼。他们参展的重点介绍服务是 RWA 赛道。展台前来咨询的伙伴们蛮多的,毕竟 RWA 是一个让内地企业多少能够链接 Web3 的业务场景,想来很多传统的企业,尤其是为融资而发愁的老板们都在琢磨的事情。但 RWA 能在内地趟出怎样的路子,我确实挺好奇,也很期待。
另外一个跟 RWA 概念相近的展台是博时基金。从之前的 PR 宣传和展台的介绍来看,大致玩法是将传统的货币基金 token 化之后,在 Hashkey 这样的合规交易所让合格投资人能够直接使用加密货币来购买,也算是为币圈的朋友们提供了一种空仓状态下的收益产品。当然我理解货币基金只是最初期的尝试,后续应该会将更多的基金产品代币化之后在合规的交易所进行销售。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某种程度上也是券商了。能在场内购买加密资产之外,也能购买证券类产品了。富途证券 / 胜利证券等新旧券商,忽然又多了另外一个赛道的竞争伙伴,新老势力交集,也挺有意思。
除了 Payfi 赛道。Meme 币也是在会场有热度的展台了。我看到了至少有三四个这样的参展项目,没有多聊,觉得没意思。会场遇上上海来的朋友,他跟我说最近几个月,Meme 币让他们亏了几百万美金。令人唏嘘。
有意思的是,我看到了 DWF labs 今年是一个小小的展台,我记得去年的时候,他们还是一个大的参展台,工作人员都有很多个,看来今年交易也不怎么赚钱啊。估计最近做市商做事情不好做,低调低调。
公链项目,BSC 的伙伴在下午 16:00 的时候就准时下班撤人了。看来除了 CEX 是主流业务外,其他的项目整体感觉都是来打个酱油。最近几天币安的两位联创时隔多年都出现在了香港,有朋友猜测说香港政府有进一步政策利好。谁知道呢。
可能是我没有留意到,今年在华语区比较热门的 Sol 和 Sui 公链,在今年的会场好像都没怎么看到他们的身影。想想也对,会场好像没有人在聊技术,大家好像都在关注金融。
在 BSC 展台旁边,是一个叫 FoX 的项目展台,目测看了下,来这个展台打卡的年龄都偏大,从现场传递出来的信息来看,我怀疑这是一个多少带点 CX 的项目。
Ton 生态是除了主办方万向和 Hashkey 之外,唯一一个让人觉得是生态的参展方,在某个参展片区,Ton 和自己生态内的大概十几个项目聚集成了一条街道,看上去也算是有组织有纪律了。我看了下主要就是链上交易的 / 搞电商的 / 搞小游戏的,但站台前人气都没那么旺。想想去年 Ton 可是承包了一个分论坛的,对比之下才显萧条。去年 Ton 在华语区的团队应该走了不少,之前有个好朋友在 web3 嘉年华后没多久,也从 Ton 离开自己搞创业项目去了。
在现场偶尔还会被一些陌生的伙伴认出打招呼,大家会热情的打招呼说,你是那个曼昆的刘红林律师吗?可见日常码字拍短视频这样的工作量证明,还是有正反馈的。还是要再接再厉,多输出些有用的东西给各位朋友们啊。
在会场听分享,和朋友交流,一直待到了展会结束,从出口出来后临时有事情准备再入场下,入口处就被讲港普的一个大爷给拦着了,说已经过了入场时间,不能进了。我说我刚从出口出来,我进去找个人就出来了,他说这个不行,已经过了入场时间。这搁在内地应该就是一个沟通的艺术,但想想这是香港,大家对于规则的理解好像不太一样,于是作罢。
早上直接从上海飞到香港,坐了机场快线直接到香港站。看了下步行到会展中心的距离,30 分钟。于是沿着海边走路过去,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海边有跑步的人,有躺在草坪上午餐和晒太阳的人,让我看到了匆忙与快节奏之外的另一面香港。创业和努力工作,不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主权国家和传统金融机构入场是这一轮牛市的核心叙事。最近美国不靠谱的总统的骚操作让整个世界愈发的显得荒谬,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全球金融市场大幅下跌,加密市场尤其如此,昨晚在朋友圈看到消息,自特朗普上台后,全球加密货币市值已经下跌 1.1 万亿美金,我们很难去预测行情的涨跌,但我的个人观点是:Web3 创业,从来不是金融市场的逻辑,真正能够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对抗周期的利器。
展会期间,香港政府说今年晚些时候会再次出台关于 Web3 的政策宣言,会进一步落实相关的鼓励发展制度。时常有朋友说香港政府在 Web3 的布局动作慢了。但我的观点是,对于一个历经百年的城市而言,这速度已经很可以了。我们时常高估 1 年的变化,但也常常低估 10 年的力量。
道阻且长,我对 Web3.0 在中国的未来,依旧充满信心。
The SEC Rate Cuts Could be on the Horizon- Will XRP Price Explode by 45% This Month?
The post The SEC Rate Cuts Could be on the Horizon- Will XRP Price Explode by 45% This Month? appear...
Sam Bankman-Fried Moved to Terminal Island, Home to Infamous Inmates
The post Sam Bankman-Fried Moved to Terminal Island, Home to Infamous Inmates appeared first on Coin...
Ripple Takes Asia By Storm With New XRP Product, Here Are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Ripple is again breaking into the Asia market with a new XRP product, which would help drive insti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