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Altius 联合创始人:Altius 如何让所有区块链拥有“Solana 级”性能?
嘉宾: Anit Chakraborty, Altius 联合创始人及CTO,Hudson River Trading前工程师
Annabelle Huang, Altius 联合创始人及 CEO,Amber Group 前管理合伙人
采访整理 :Riley,ChainCatcher
近日,加密基础设施项目Altius宣布完成1100万美元Pre-Seed轮融资,引发行业广泛关注。ChainCatcher独家专访了该项目联合创始人Annabelle Huang与Anit Chakraborty,并就个人职业历程及Altius的技术架构与愿景进行了深度分享。
据透露,Altius正在开发一个模块化执行层堆栈,旨在为各类公链和应用链提供高性能执行支持。该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开发者无需修改现有代码即可获得高吞吐量、低延迟的交易执行能力,特别适合高频交易、DeFi衍生品等对执行效率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
Annabelle Huang在采访中强调,Altius并非打造又一条高性能公链,而是希望通过"执行层即服务"的模式,显著降低开发者的基础设施投入成本。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在与多个EVM生态链进行集成测试,并计划在2025年推出共享执行层网络。
ChainCatcher:能否分享下一下您的个人经历及职业背景,以及目前在Altius所承担的职责与工作内容?是什么促使您决定投身于创建一个全新的加密基础设施项目?
Annabelle Huang :我是 Altius 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Annabelle。我在 2018 年左右开始接触加密货币,当时我离开了在传统金融领域的职业生涯,在纽约参与了早期的 DeFi项目——AirSwap(Consensys旗下早期DEX)的搭建。建设 DeFi 是一段相当有趣的旅程,后来我从纽约搬到了香港,专注于为链上带来更多流动性,但这非常艰难,由于基础设施尚未准备好,目前仍然很具有挑战性。做市商当时还在研究中心化交易所的系统不太了解链上交易或去中心化交易。机缘巧合之下在香港认识了同样 传统金融背景出身 的Amber Group创始团队,决定联手致力于将Amber Group打造成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场所的领先流动性提供商。
现在,Amber Group 不仅提供二级市场交易,还提供风险投资和孵化服务,而在将Amber打造成一个成熟平台的6年后,我决定于去年离开,专注于建立Altius,以解决下一代基础设施缺口,将更多基础功能(不仅是DeFi,还包括各类其他应用)带到链上。
Anit Chakraborty :我是Altiu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Anit Chakraborty,我曾在世界顶级高频交易公司之一的Hudson River Trading工作,我是这家公司的第12号员工,在那里投入了大量时间研究高性能计算和分布式系统——这个领域从大学到研究生阶段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
这份工作非常酷,公司也非常成功。我们不断挑战当时最前沿技术的极限,开发了各种能在真实市场中运行的算法模型。在那里工作了14年后,我积累了一些积蓄,决定暂时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多陪陪家人。就在这个时候,我与Annabelle 的一位共同朋友(我在Hudson River Trading的同事,Annabelle的CMU校友)找到我,他觉得我在Hudson River Trading的技能很适用于解决区块链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些问题。
后来,他介绍我和Annabelle认识,在经过深入交流后,我们发现彼此在区块链高性能基建方面有着高度一致的愿景。区块链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而且未来情况只会变得越来越棘手。考虑到Annabelle的专业背景,再加上我在分布式系统领域的经验,我们都觉得由我们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ChainCatcher:Altius的市场定位与长期愿景是什么?希望解决哪些行业痛点?能否分享一下团队成员的背景及行业经验?
Annabelle Huang :第一个痛点,我认为这个痛点实际上相当普遍——每个身处这个领域的人,在某个阶段应该都深有体会。首先从采用率来看,虽然我们一直在讨论链上应用的普及,也见证了各类新的基础应用在区块链上实现的可能,但当前Web3的用户体验与Web2海量用户所习惯的标准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那么,我们究竟希望弥合哪些基础设施层面的差距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在DeFi领域的工作经历。虽然我们的交易背景确实为此提供了独特视角,但最根本的痛点始终围绕性能和成本这两个核心问题。以 Hudson River Trading公司为例(其他高频交易平台也同样如此)——他们之所以没有大规模采用链上交易,首要原因就是现有区块链根本无法满足高频交易所需的性能标准。我们这里讨论的延迟级别,不是秒级甚至毫秒级,而是需要达到纳秒级乃至更极致的水平。这自然引出一个关键命题:我们该如何在区块链上实现这种级别的性能?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我开始构想下一代基础设施的形态—— 当行业不再需要通过简单增加链的数量来扩展区块空间时,Altius要做的就是为整个行业建立高性能的基础层。 我们的重点不在于盲目扩张,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深度优化现有的区块空间利用率,特别是那些专用区块空间。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如何通过分布式系统的突破性设计,从根本上提升链上交易的执行效率。
从长期来看,Altius真正想要构建的是:让任何需要定制化基础设施的应用开发者,都能在执行层获得最前沿的性能表现。这样他们就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构建应用程序、发展生态系统、推动用户采用。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他们打造面向未来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就当前团队构成而言,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规模不大,但多数成员都拥有深厚的工程背景。其中部分成员曾与Anit在Hudson River Trading共事过,大多数员工都是分布式系统领域的专家。通过新一轮融资,我们还引入了负责增长的高管成员。我们始终在努力打造一个全面多元的团队:既要攻克复杂的技术难题,也要确保制定有效的市场进入策略,从而让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能真正交付到每个需要它的开发者手中。
ChainCatcher:因为你们的团队大多来自高频交易公司,这类公司大多拥有非常高强度的工作环境,Altius是否也会加快速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甚至达到行业领先?
Annabelle Huang :高频交易其实是个非常专业的细分领域。高频交易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去优化每一个环节、每一层技术栈,只为追求极限性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加密货币行业里有这么多来自高频交易背景的工程师和交易员在解决复杂问题。但我想补充另一个观点: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要持续保持机器级的领先性能标准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投入的资源量和时间成本根本不现实。这就好比要求每个初创公司都自建物理数据中心来托管服务,而不是直接使用AWS。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和提供的价值是——我们将自身在高性能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赋能给应用开发者,让任何需要持续扩展的区块链项目都能立即获得这种能力。
ChainCatcher:2月18日,Altius宣布已完成了1100万美元的Pre-Seed轮融资,由Founders Fund和Pantera Capital联合领投,同时获得了Archetype、DCG、No Limit Holdings和Amber Group等多家知名机构的参投支持。您认为Altius为何能吸引这些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这些投资机构为Altius提供了哪些宝贵的资源和支持?
Annabelle Huang :作为曾经的投资人,我大概能理解早期投资者通常关注什么。首先在这个阶段,产品方向至关重要——我们要解决的必须是行业普遍痛点,比如:如何实现大规模采用?如何改善Web3用户体验(UI/UX)和流动性碎片化问题?当市场上存在这么多不同链时,用户到底该用什么链?
Altius的核心是优化和解决性能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早期团队的特质才是关键——在这个快速迭代的加密行业,团队的敏锐度和执行力比什么都重要。
我很幸运曾在Amber Group时期与多家基金合作过- 我们领投基金Founders Fund和Pantera Capital的GP Joey和Paul。从Amber Group早期融资阶段就相识,至今合作多年。我认为这种信任是双向的——投资方对Altius团队的信任,以及Altius同样相信他们会全力支持Altius的发展。在资源和支持方面,不同类型的投资方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帮助——大型基金拥有完善的平台团队,在创业初期就为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除此之外,我们的机构投资人和天使投资人也给予了大量个人支持,比如协助我们制定发展战略、指导市场进入策略、分享行业最新动态的深度见解、引荐值得交流的创始人和团队——这些支持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ChainCatcher:正如您之前提到,Altius将专注于优化执行层的性能。那么在当前环境下,你认为这种高性能执行层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或使用案例会是什么呢?
Annabelle Huang: 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应用场景。首先是现有的Layer1和Layer2上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有持续优化执行层性能的迫切需求,以便为他们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支持。Solan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通过提升性能显著改善了用户体验,无论是交易meme币还是其他操作,用户都能直接感受到链上效率的提升。而我们的目标是将这种性能优化推向更高水平,为所有有此类需求的公链提供升级方案。
第二类应用场景主要来自应用开发者。基于我们在交易领域的专业背景,目前最具潜力的应用方向当属DeFi领域的各类基础协议。这些协议对性能指标极为敏感,我们的解决方案能够为它们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包括更高的吞吐量、更低的延迟以及更优的成本结构,这些改进将共同推动更高频次的链上交易成为可能。
Anit Chakraborty: 我们在与潜在合作伙伴交流时,或是在一些行业会议上与人交谈时,经常听到一个普遍的痛点:要么是执行速度太慢成为瓶颈,要么是数据库存储量已经大到单台机器无法承载。
这其实也回应了之前关于行业痛点的讨论——想象一下,如果能够像AWS那样,通过简单地增加硬件来扩展系统(目前任何区块链都无法实现这一点),那就进入了真正的云服务模式。以Netflix为例,当热门剧集需要更多资源时,他们可以直接在AWS或谷歌云上扩容。增加一台机器就能获得100%的容量提升, 这种线性扩展能力正是我们想要引入区块链领域的创新方向。
当前行业面临的实际困境是:当你的状态数据库达到存储上限时该怎么办?以太坊的拥堵问题已经众所周知,许多Layer2项目也正在遭遇这个瓶颈。市场上目前根本没有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开发者能够像使用云服务那样简单地解决问题——需要更多存储空间?直接在AWS上添加一台机器就行。
这样,无论是Layer1、Layer2的开发者,还是应用构建者,都可以专注于他们的核心创新,而不必为底层基础设施的扩展性问题分心。把这些技术难题交给我们来解决,正是Altius想要带来的价值。
ChainCatcher:在加密行业,"如何提高执行层的工作效率"一直是热议的话题。近年来,诸如Monad、Sei等提出了并行EVM概念。Altius同样聚焦于执行层的优化,其独特之处及优势何在?相较于这些并行EVM项目,Altius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技术路径或策略,以实现更卓越的性能提升?
Annabelle Huang: 除了技术层面的差异之外,我认为最根本的区别其实在于核心理念的不同。我们并不是要打造另一个通用的高性能单链来独占市场,而是致力于帮助那些真正需要扩展能力的特定应用链和公链——让它们不必像其他高性能公链那样,在底层优化方面投入巨额资源。
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与其新建一条高速链,我们更希望让那些真正需要性能的应用获得同等甚至更优的速度表现。显然,这种以模块化解决方案提供高性能的方式(而非构建单一的全栈式区块链)会大大增加技术设计的复杂度。但从设计原则和核心理念的角度来看,这正是我们与其他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
Anit Chakraborty: 我的观点完全相同——Altius不是要打造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也不是要构建自己的区块链。正如您之前提到的,我们采用分布式系统的思路,通过增加节点来实现扩容,这正是当前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但正如我所说,这种解决方案目前在区块链行业还几乎不存在。
其他人是否也能做到这一点?理论上当然可以。但这需要一套目前行业内尚属稀缺的专业技术能力。我们的目标就是将这些专业技术引入区块链领域,让开发者能够直接使用这套解决方案,而不必再为扩容问题操心——而且能获得比现有方案更好的效果。
ChainCatcher:当开发者试图利用你们的服务来构建高性能应用程序时,他们会期望获得哪些具体功能支持?目前,你们是否已经针对这些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或者这些功能规划是否已被纳入你们的产品发展路线图中?
Anit Chakraborty: 事实上,我觉得很多团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方式虽然略有不同,但大体上还是相似的。关于并行事务处理的理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毕竟,数据库技术已经发展了50年,因此,这方面的很多内容已经相当成熟,大家能做的创新其实并不多。正因如此,我们和其他许多团队比的做法其实非常相似。
不过,我们确实尝试引入了一些分布式系统的理念。首先,我们希望能将所有的缓存策略整合到这个系统中。其次,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减少事务冲突时的处理时间,因为这是并行执行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我们的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基于Paradigm团队的工作——他们在Rust方面开发了非常出色的产品。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并采用了他们的一些模块。由于我们能够利用他们的框架来实现这些功能,所以Rust已经是我们的首选方案。未来,我们还会将其移植到其他虚拟机技术上。
但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有一个小问题是像存储(storage)或状态管理(state management)——这些是我们独立于Rust开发的模块,可以与其他系统集成,至于如何整合,那就是其他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例如,我们的并行执行模块和状态管理模块是完全解耦的。我们特意这样设计,以便虚拟机可以选择只使用其中一个,或者两者都用。
ChainCatcher:在模块化设施领域,Celestia以“数据可用DA层”的定位被视为模块化龙头项目,而Altius是“模块化执行层”的新项目。你们是否从Celestia那里借鉴了这个术语?或者他们的理念是否真正激励或启发了你们的构建方向?
Annabelle Huang: 我认为模块化是作为一个概念引入的,与单体设计形成对比,这个概念不是我们声称是第一个或唯一探索的东西。显然,我认为Celestia和许多相关研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来推广模块化设计与单体设计的概念。我们在很多方面肯定受到了启发。但必须澄清的是,模块化作为基础性概念,其思想渊源远超出某个单一项目——正如你所准确指出的,Celestia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可用DA层的模块化创新,而我们的技术路径则聚焦于区块链技术栈中的执行层优化。
ChainCatcher:在模块化执行层领域,Fuel项目同样备受瞩目。与Fuel相比,Altius有哪些不同之处?Altius的独特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优势如何为用户和应用开发者带来实质性价值?
Annabelle Huang: 我认识Fuel团队已经很久了,见证了他们技术架构的数次迭代演进。可以说我们确实从他们早期的设计中获得了一些启发,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Fuel选择构建自己的虚拟机——Fuel VM。而我认为,任何试图引入新虚拟机(VM)、新开发框架或新编程语言的方案,在开发者采用方面都会面临巨大挑战。这一点在Cairo之于StarkWare,以及其他类似案例中已经得到验证。即便是Rust语言在区块链领域的普及,也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Fuel的方案之所以更具挑战性,是因为它要求开发者完全适应一套全新的虚拟机架构和开发体验,这从起步阶段就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相比之下,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保持与现有虚拟机的兼容性。我们不会要求开发者改变现有的开发方式,也不需要他们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或适应新的设计范式。开发者完全可以继续按照熟悉的EVM模式编写智能合约。虽然我们会提供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学习更高效的编码方式,但这绝非强制要求——对于EVM开发者来说,如果不想做出任何改变,依然可以无缝使用我们的技术栈。
这一点认知尤为重要。即便是转向SVM或MoveVM这类方案,也要求开发者必须在代码中提前声明合约会访问哪些存储地址,这对习惯EVM开发模式的工程师而言是个重大改变。而我们的目标是在不改变开发者体验的前提下,为任何分支技术栈带来并行执行和性能优化——不需要开发者学习新语言,也不需要他们调整现有的技术栈。
ChainCatcher:根据Altius披露的官方路线图,Altius Stack执行层堆栈计划在今年Q1实现与EVM兼容的Layer1及Layer2网络的集成;第二季度(Q2)将兼容性扩展到多个虚拟机;第四季度(Q4)推出共享执行层Altius Stack。能否具体阐述下几个关键路线节点所蕴含的具体意义?
Annabelle Huang: 我们最初选择EVM兼容性作为切入点,主要是考虑到EVM链当前的市场份额和活跃度。通过优先优化EVM,我们能够在这个领域展示最大的性能提升。因此我们决定先解决EVM的问题。
之后,我们会在与EVM链进行集成的同时,继续研究如何扩展对其他虚拟机的兼容性。这部分工作会很有意思。我们的核心目标始终是为所有需要高性能的区块链提供支持,包括那些基于非EVM定制技术栈的应用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Altius框架设计并不完全依赖EVM语义。通过模块化的解释器设计,我们可以将兼容性扩展到其他虚拟机,这也是我们想要充分利用的优势。在后续路线图中,我们还计划将不同链的执行实例水平整合到一个共享执行层,重点提升跨链互操作性。这将是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目前跨链资产转移和交易执行效率普遍不高,我们希望通过在执行层直接解决这些问题。
ChainCatcher:目前,Altius的开发进展如何?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Anit: 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的系统主要由几个核心模块组成:并行执行模块、存储模块等。每个模块本身的设计难度并不大,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而且我们对实现方案也都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开发进展也都不错。
目前,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把这些模块无缝集成到现有系统中。因为就像我说的,现在市面上这些执行层技术,不管是Reth还是Arbitrum,它们的存储层和执行层都是深度绑定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最难的部分就是要既能实现架构上的解耦,又能保证可以兼容Reth这样的开源代码库,同时还不破坏现有功能,还要能跟我们自己的模块完美配合。
说到共享执行层这个愿景,可以举个例子,作为一条L2链的运营者,你可能更希望专注于业务逻辑,而不是整天担心服务器运维、硬件故障或者流量突增这些问题。我们的共享执行层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让用户不用操心这些底层运维。
另外,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自动伸缩资源。比如链上即将举办一个NFT铸造活动,交易量肯定会暴增,就可以提前临时扩容,等活动结束再缩回去,不用一直支付高额费用。或者当系统负载达到99%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动帮你扩容。这些运维的复杂问题你都完全不用考虑,交给我们来处理就好。这就是我们想要提供的服务价值。
ChainCatcher:除了路线图上的规划,社区是否可以期待一些额外惊喜?比如空投活动或其他福利。今年是否值得等待一些路线图之外的重要进展?或者说,是否有些尚未公布的重大计划?
Annabelle Huang: 接下来大家会陆续听到我们与更多生态合作伙伴的集成消息,这方面值得保持关注。另外,在社区建设方面,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希望能让社区从最初就与我们共同成长。我们正在筹划各种大使计划和社区共建方案,让开发者社区和合作伙伴生态能够协同发展。这绝对是我们重点推进的方向。
我们计划很快宣布我们的早期大使计划——这只是社区计划的第一部分。针对早期社区成员和开发者,我们会发布更多技术内容,包括内部研发的技术成果和性能测试工具,非常欢迎开发者们试用并提供反馈。
我们很想了解社区和投资者最期待看到哪些具体应用场景,这样我们可以更聚焦地推进特定用例的开发,并与相关合作伙伴展开深度合作。虽然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但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到更多细节。
ChainCatcher:在本轮牛市期间,我们观察到加密基础设施项目成功推出的数量有所减少,而用户对应用的需求却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公链基础设施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这导致了一个链比应用多的困局。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在未来,您认为加密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Annabelle Huang: 这正是我们在Altius采用模块化设计而非构建另一个通用L1/L2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区块链行业确实面临着一个现状:公链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实际应用的数量。
我认为行业发展正在经历重要转变——从盲目追求底层协议开发转向真正有价值的应用落地。虽然基础设施层仍存在诸多不足,但解决之道绝不是继续推出新的通用区块链或区块空间。相反,我们应该聚焦于特定场景的专用解决方案,开发那些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针对性应用,而不是简单地发链发币。
这个领域的市场和用户已经显著成熟,用户需要的是经过验证的、具备可持续商业模式的真实用例。这正是Altius秉持的发展理念:我们不是为了自身目的而构建另一个基础设施层;而是针对具体痛点和特定需求来构建解决方案,致力于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而非创造没有实际需求的技术。
ChainCatcher:尽管模块化公链如Celestia等曾一度备受瞩目,但近期其热度似乎有所下降。许多人都在以太坊里争论表示Layer2抢走了主链的交易量,就连Vitalik去年到今年也多次提出"ZK Rollup"的概念,呼吁Layer2把经济收益和交易手续费返还给主链,采用更去中心化、更可信的经济模型。您如何看待未来模块化的发展趋势?模块化技术将如何进一步影响加密行业的格局和生态?
Annabelle Huang: 这不一定是模块化或模块化技术的问题,而是与商业模式和价值捕获相关的挑战。那是一个单独的话题,我们可以花几个小时讨论它。然而,关于模块化设计——虽然我可能有偏见——我坚信其优势。 单体链 往往难以满足生态内多样化应用的定制化需求。
Solana很棒,我个人也很喜欢,但它可能也会遇到类似以太坊当年经历的成长阵痛——开始时很顺利,但随着应用爆炸式增长,主网拥堵时gas费以及交易成功率等问题就会凸显,这正是我们需要不同扩容方案的原因。如果Solana继续保持这种增长态势,我认为它终将面临同样的单体链瓶颈问题。
从技术角度来说,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实现模块化的同时,既不牺牲用户体验,又不造成流动性碎片化?而这正是Altius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Solana Futures Trades See Bullish Sentiment as 71.4% Traders Go Long on Binance
As per the popular crypto analyst Ali, a staggering 71.4% of the $SOL futures traders are reportedly...
With $2M Raised And 9,084% Roi Potential, Arctic Pablo Coin Is The Best Crypto Presale To Buy As Snek And Official Melania Meme Begin Heating Up
Discover the best crypto to buy in 2025! Learn about Arctic Pablo Coin presale, Official Melania Mem...
$MULTI, $FARTCOIN, and $STAR10 Secure Prominent Positions Among Top Trending Cryptos on CoinMarketCap
Multichain ($MULTI) surges 345% as $STAR10, $PI, and $FARTCOIN are trending on CoinMarketCap, high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