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Market cap:
0%
FGI:
0%
Cryptocurrencies:--
Exchanges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U Network严肃:币价增长的通证设计

Collect
Share

U Network严肃:币价增长的通证设计

币价增长靠什么?我们总结了三种币价增长的逻辑,U Network 的代币UUU未来也会借鉴其中的模式。

都没有人催更,但是我还是要继续更新。

今天说的话题是,币价增长背后的理性的通证模型会是怎么样的?有些币价(在长周期跨度)为什么能持续的涨?

Vitalik曾在博客中谈及使用费雪公式为交易媒介类token估值的方法,即 M * V = P * T,其中:

M 为token供应总量 (total number of coins)

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即token每天平均换手的次数

P 为物价水平(price level),代表以token计量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同时也是token价格的倒数(在经济学中,货币的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的倒数)

T 为每天交易的经济价值(Transaction Volume)

简单的说明就是,如果有 N 个代币,每个每天平均换手 M次,所以每天有 M * N 代币对应价值的经济交易规模。如果 这代表每天交易的经济价值是 T, 那么代币的价格就是 T / ( M * N ),而物价水平 P 就是取倒数, M * N / T.

做一个更简化的分析,如果我们用 H 指代 1 / V,也就是一个用户持有代币的时间。我们用 C 指代 1 / P,也就是 代币的价格,

那么M * V = P * T 则简化成

M / H = 1 / C * T  或者 M * C = T * H

我们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纯粹从市场角度,如果 在基本面等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一个代币在用户手里停留的时间越长,越能推高代币的价格 。当然上面是个静态模式,实际市场情况下,需求和交易量会一直变化。

实际上,美股能够长期繁荣的重要原因也在于此, 美股大量的机构用户甚至散户都是长期持有手中的股票, 持有时间 H 很多时候都用年来计算

回头来看,在费雪公式里面,右边是“实体经济”,即“GDP”,而左边是“货币经济”。这两者是平行的。

这里可以复习一下,我们在 提到了 区块链世界的商业 (严肃) 第一定律  :

区块链项目估值基于GDP,而传统商业项目基于P/E

接下来来聊一聊我们的主题,币价增长的逻辑,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大家都知道尽可能的创造代币的使用场景,增加对代币的需求,肯定有利于推广币价的上涨,这个是属于基本面。

最近和我们 U Network 的投资人丹华资本的董事 总经理 Judy 交流,总结了从技术层面来能提供有效的币价增长的逻辑。

目前从通证工程角度,真正比较成功的有币价增长逻辑的区块链项目大体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挖矿逻辑的代币:

在该代币有良好的基本面情况下,挖矿类型的代币提供了很好的价格支撑:

价格支撑的反馈过程: 挖矿币价格下跌->跌至挖矿成本B1->矿工惜售抛压降低,信仰者护盘->挖矿币止跌

在该代币有良好的基本面情况下,挖矿类型的代币也提供了币价上升的通道:

币价增长的反馈过程: 发现挖矿币价值A->价格上升->矿工加入->挖矿成本上升->挖矿成本B上升至B1

同时矿工越多,系统也越稳定,比特币的网络效应也越明显。

比特币是这样的一个基础逻辑。这套循环继续,比特币价值递增,使其价格节节攀升,而挖矿成本的底部不断抬高。

从长期来看,只要这个负反馈游戏一直玩下去,比特币的价值(无论是数字黄金还是点到点的支付系统),比特币是有价格支撑和币值增长逻辑的。

当然,挖矿这个事情也不是所有代币都能玩的,算力攻击是可以将一个项目的实际价值归零的。挖矿逻辑也只有在区块链项目本身价值能够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才成立。

比特币完美的地方在于,矿工越多,系统越稳定,比特币的网络效应更明显,本身就抬升了比特币网络本身的价值。

第二类是搞超级节点选举的代币:

以EOS为代表的DPOS币,用超级节点选举来压缩流通量,是一个利用质押(Staking)来压缩流通量来提供价格支撑的方式。

某种程度上,EOS的超级节点就像是矿工,而为了获得挖矿权,超级节点们需要在市场上购买EOS来获得挖矿权,EOS会分配一部分增发的EOS给这些超级节点。

要知道,通过锁仓EOS参加竞选也是有资金成本的,甚至很多超级节点的EOS是借来的,所以这些资金成本某种程度上就是挖矿成本,另外超级节点昂贵的硬件购买和维护成本、人员成本也是固定投入的挖矿成本。

所以价格支撑的反馈过程是:价格下跌->跌至成本B1->超级节点惜售抛压降低,信仰者护盘->DPOS币止跌。

币价增长的反馈过程:发现DPOS币价值A->价格上升->更多人参加超级节点选举->当选超级节点成本上升->当选成本B上升至B1

在这个过程中,超级节点选举实时发生的会比较理想,由于后期DPOS币必然需要增发,所以对DPOS币的需求必须不断增加。

比如EOS在DPOS机制下,代币每年会增发不超过5%。这部分超发的货币可用于支付对EOS的新增的需求,比如购买或者使用带宽,内存,CPU等。

第三类是平台币:

平台币我们特指交易平台定期将利润分配给持币用户的代币。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币安的BNB。

BNB的福利:每个季度将币安平台当季净利润的20%用于回购BNB,回购的BNB直接销毁。

币价增长的反馈过程就是在每当回购进行时,通过回购能够直接提高币价。也会有人因为想套利而进行买入,从而推高价格。所以每次回购时,价格都会推高,反过来也会推高用户持有平台币的成本。其实无论是回购销毁,还是分红,其实都大同小异。

平台币的一个隐含逻辑,持有该平台币能够享受使用价值,大家会愿意长期持有,否则套利者在买入后依然会抛售。同样,平台币也不适合大量增发。

平台币完美的符合了两个特性, 第一点是所有持有token的人都是你的保护者,甚至是推广者;第二点是持币用户本身是代币的使用者,大家会为了使用平台币而去购买平台币。

可以看到,平台币逻辑也只有在区块链项目本身价值能够增长的情况下才成立,在一个平台能够持续繁荣的情况下,平台币的价格会持续上升。

而平台币的价格支撑底线由平台本身的价值提供,如果平台用户流失殆尽,平台币依然有归零的可能性。

总结一下:

上述三种模式总结一下都是: 把投机变成投资,让持有代币者获得稳定收益

当然,无论质押(staking)、销毁(mint-and-burn)和其他降低代币的流动性,提高用户持币时间,只有在真正改善治理和用户体验的范围内才有用,背后都需要代币背后的项目价值支撑,让代币真正用起来。

U Network 的 UUU 也会有所升级,学习和借鉴这些优秀的通证模型设计。

当然,以上讨论的都是在有效市场情况下长周期(以年计)的通证设计,恐慌性的价格波动或者价格操纵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www.mytokencap.com)Opinions and positions;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