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d 专访 Binance CEO:并未与 CZ 保持沟通,Binance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合规
原文标题:Binance Moved Fast, Broke Things-and Paid the Price.Richard Teng Is Cleaning Up
作者:Joel Khalili,Wired
编译:Ismay,BlockBeats
Richard Teng 并不希望被拿来与前任 Binance CEO 赵长鹏(Changpeng Zhao)比较。他表示,自己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填补别人的空缺。
2023 年 11 月,Teng 在赵长鹏(业内称其为 CZ)认罪后接任 Binance CEO。CZ 承认违反反洗钱法规及美国制裁规定,这一认罪是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全面和解协议的一部分,终结了外界多年来对 Binance 潜在刑事犯罪的猜测。随后,CZ 被判处四个月的联邦监禁,并已服刑完毕。
CZ 于 2017 年创立 Binance,在加密行业中堪称传奇人物,以其极具信心的言论和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风格闻名。而 Teng 则性格温和,待人随和,带着令人放松的微笑。据知情人士向 WIRED 透露,他在上任时深受 Binance 员工的认可。
Teng 曾在新加坡和阿联酋担任监管官员,如今,他正努力让 Binance 从一家规避规则、公司架构不透明、无全球总部的「挑战者」,转型为更加透明、合规的企业。他表示,Binance 目前在全球多个国家获得的监管许可数量超过任何竞争对手。今年 3 月,Binance 成立了首个董事会,成员主要由公司高管组成。
在 Teng 的领导下,加密市场的强劲增长也助推了 Binance 的发展,其用户规模已从约 1.7 亿增长至 2.4 亿左右。Teng 称,其中近 30% 的用户是在 2024 年注册的。尽管曾与美国司法部发生法律纠纷,Binance 仍稳坐全球最大加密交易平台的宝座。
然而,尽管 Teng 正在为 Binance 规划新路线,CZ 的影响依然挥之不去。根据与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CZ 无法直接管理 Binance,但今年 1 月底,他以顾问身份加入了风险投资机构 Binance Labs,该机构近期已更名为 YZi Labs。
YZi Labs 负责人 Ella Zhang 坚称,自 2018 年成立以来,该机构在运营上一直独立于 Binance,与部分报道所称不同。但她也表示,该机构的资金「主要来自 Binance 创始人的个人资产」。与此同时,作为 Binance 的最大股东,CZ 仍然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拥有影响力,这可能会限制 Teng 在改革方向上的空间。
今年 1 月,Teng 在瑞士 CfC St. Moritz 会议期间接受了 WIRED 采访。以下是经过整理的访谈内容,以确保简明与清晰。
WIRED:CZ 已经服完刑,他仍然是 Binance 的最大股东。你是否与他保持定期联系?未来他在 Binance 的角色会是怎样的?
Richard Teng: 我的高级管理团队和我都向董事会汇报,而 CZ 并不在董事会中,我并没有与他保持定期沟通。
不过,他是 Binance 的最大股东,并且仍然享有股东权利。即便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型上市公司,股东也有权投票决定公司的发展方向。
WIRED:但当公司的创始人——一个与 Binance 几乎划上等号的人——仍然是最大股东时,你是否认为推动 Binance 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会变得困难?
Richard Teng: 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打造一个全球领先、可持续发展的顶级平台。在这方面,我与高级管理团队和董事会保持着紧密合作。
WIRED:你希望外界如何看待 CZ 时代与 Richard Teng 时代的区别?
Richard Teng: CZ 在 2017 年创立了 Binance,当时的行业环境完全不同——机构尚未涉足这一领域,市场上几乎没有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当时的环境与现在相比,可谓天差地别。
而在我接手后,我们必须让公司适应新的行业环境——这个环境要求更高的合规性,监管体系也在逐步明确,尽管各司法辖区之间仍存在不一致和协调不足的问题。
我们在合规体系上投入了大量资源。目前,Binance 已成为全球监管最完善的交易平台之一,获得了 21 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监管许可。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WIRED:你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确保 Binance 不会再重蹈覆辙,避免过去导致 CZ 服刑的问题再次发生?
Richard Teng: 去年,我们为全球各地的执法机构举办了近 100 场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内容涵盖调查技术。加密技术本质上是可追踪的,我们希望强调如何利用这一特性来威慑、侦测并防止不法分子的行为。
我们希望与全球的竞争对手以及执法机构密切合作,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共同遏制非法金融犯罪。
WIRED:根据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Binance 需要接受外部机构的监管。从实际操作来看,这意味着什么?
Richard Teng: 我们目前有两套外部监管团队:一组由美国司法部指定,另一组由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指定。我们与这两个团队保持密切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确保持续投入并强化我们的合规体系。如果我们存在任何未察觉的盲点,合规监管团队会提供帮助。他们会审查我们的合规流程,要求提供数据,并针对需要改进的领域提出建议。
对我而言,这非常有价值。这样不仅仅是我们自我认可,而是通过独立的外部视角来验证,我们确实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WIRED:过去,Binance 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一家没有总部的全球公司。在您的领导下,这一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Richard Teng: 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随着 Binance 在全球范围内接受监管,监管机构最基本的两项要求就是设立董事会——我们已经任命了相关成员——以及设立全球总部。
关于全球总部的选址,我们正在进行深入讨论,这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我们是否可以在该国建立人才基地,该国的监管框架是否合适等等。目前,我们正与多个司法管辖区进行深度沟通。
WIRED:在新一届特朗普政府上台后,Binance 在美国的战略是什么?
Richard Teng: 美国市场目前并非我们的重点。未来是否会重新考虑,取决于当地的监管环境如何发展。我们目前的战略是将精力集中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市场。
不过,2024 年确实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美国批准了比特币 ETF,随后,许多其他司法管辖区也相继批准。这一变化让机构投资者从怀疑转向信任,许多此前持观望态度的机构——包括家族办公室、基金会、捐赠基金等——开始进行加密资产配置。
我们相信,这一趋势将在 2025 年持续升温,尤其是在美国迎来一位支持加密货币的总统之后。
WIRED:美国拥有一个支持加密货币的政府对整个加密行业意味着什么?
Richard Teng: 长期以来,加密行业一直在努力争取合法性,希望获得明确的规则和监管框架。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极为重要。
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特朗普总统将任命非常支持加密货币的监管官员。他提出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的讨论,已经改变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思维模式。一旦美国开始考虑此举,全球许多国家也会随之效仿。
政策制定者将密切关注特朗普总统任命 AI 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这一举措。这背后必然有其深层次的考量,其他国家也会思考是否要采取类似措施。
对于整个行业有利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同样是好事。
WIRED:您与美国的 AI 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 David Sacks 有联系吗?您如何看待他的任命?
Richard Teng: 我们的私人会面内容始终保密。
WIRED:换个话题,我想谈谈对交易平台商业模式的挑战。过去一年,ETF 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进入加密市场的替代方式。同时,点对点交易平台的交易量首次占据市场的五分之一。您如何看待这些竞争压力?
Richard Teng: 我们认为,通过 ETF 获取加密资产敞口的流动性成本非常高。ETF 只能在周一到周五交易,而市场新闻是 24/7 不间断的。从对冲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ETF 并不是最理想的工具。ETF 只是投资者进入加密市场的第一步,而非最终目的地。
随着加密市场的主流化和机构化加深,我们相信中心化交易平台和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都会继续增长。
如果要实现 十亿用户 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功能。去年,我们推出了钱包和 Binance Square(一个专注于加密领域的社交平台)。支付业务也是一个重要的增长领域——自两年前推出 Binance Pay 以来,我们的交易量已接近 260 亿美元。
除了交易费——交易平台的核心收入来源——我们也会继续探索其他能够帮助用户深入加密旅程的机会。
Bitcoin Keeps Rebounding—But Is Momentum Really Turning Bullish?
Bitcoin has seen yet another bounce in the past day, adding to the recent series of rebounds. Here’s...
Bitcoin Boom Still In Play? Analyst Predicts Final Leg Up
According to a CryptoQuant Quicktake post published earlier today, Bitcoin (BTC) may not have reache...
Zypher Network and ElizaOS Launch First ZK Layer for Trustless AI Agents
Zypher Network and ElizaOS have collaborated to introduce the first zero-knowledge AI layer with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