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Bitlayer联合创始人Kevin:开创比特币可编程未来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OdailyChina )
作者 | 夫如何( @vincent 31515173 )
近期,随着特朗普再次上台,比特币价格突破历史新高。但与之对应的比特币生态发展,却不容乐观。回顾 2023 年,比特币生态一度是市场的焦点,各类创新项目层出不穷,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然而,到了 2024 年(尤其是Q2后),市场热度逐渐消退,大量比特币生态项目在发行代币后便陷入停滞,甚至淡出了公众视野。到了 2025 年初,比特币生态的整体关注度已经降至冰点,行业内对比特币相关技术创新的讨论寥寥无几。
在这样的低迷背景下,如何在比特币生态中找到新的突破口,成为从业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带着这些问题,Odaily星球日报有幸采访了 Bitlayer 的联合创始人 Kevin He。Bitlayer 是首个基于 BitVM 的 Layer 2 ,该团队于近期推出了 Finality Bridge(首个采用了 BitVM 技术的比特币桥)测试网。在比特币生态的寒冬期,Bitlayer 的技术团队通过技术驱动,不断探索突破 BitVM 技术的边界,为比特币 Layer 2 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历史机遇。
以下是采访中 Kevin 分享的一些精彩观点,或许能够为行业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信息总结:
● Bitlayer V2的测试网预计于 2025 年Q1上线,主网迁移计划于 2025 年Q2完成。
● BitVM 结合 Optimistic Rollup 和 ZK Rollup 的特点,在比特币主链实现状态验证。
● Finality Bridge 实现了“ 1-of-N”信任模型,只需一个诚实参与者即可确保安全,是实现"最小化信任"的比特币桥。
● Finality Bridge 将比特币验证机制服务化,将推动行业协作与生态共享。
● Yield BTC 集成了安全性、可编程性和收益属性,满足用户对 BTC 资产的新需求。
● Bitlayer 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释放的商业闭环,从而成为一项盈利性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于手续费,团队非常注重日常运营和收入情况。
● 现在的行业已经不是单纯“技术为王”的时代。
访谈回顾
Odaily星球日报:Bitlayer 从去年 4 月上线主网后,TVL 迅速突破 5 亿美元,表现非常亮眼。V2即将上线,有什么亮点可以提前透露一下?具体的上线时间会是?
Kevin: 我们的路线图分为三个主要版本:V1、V2和V3。
● 关于V1:我们的V1主要是基于比特币的侧链。在比特币具备验证能力之前,只能通过侧链实现初步的功能。2023 年 4 月,我们上线了主网,很快推动了 TVL、用户数据以及链上交易的增长。整体业务运行到现在比较健康。
● 关于V2的亮点:V2的核心目标是将网络进化为一个真正的比特币 Layer 2 (L2)。这一版本将继承比特币的安全性,同时技术可以支持多种虚拟机(VM)。目前,V2主要支持 EVM。过去的比特币扩容方案大多只能做支付类产品,但我们希望通过V2满足用户在资产管理等复杂需求上的期待。此外,V2还将引入最新一代的比特币跨链桥。我们已经在测试网中上线了相关产品,比如“ https://finality.io”,用户可以体验该产品的跨链能力。
● 关于V2的上线时间:
○ V2的开发涉及多个阶段:测试网预计在 2025 年Q1上线 。
○ 主网迁移计划在 2025 年Q2完成。这次升级将从V1直接无缝过渡到V2 。
这里面有很多工程上的挑战,包括 Rollup 模型的建设、数据迁移以及链节点的切换。类似的迁移在业界尚属少见,但我们已经制定了完善的解决方案。
● 关于V3:展望未来,V3会专注于提升执行环境的性能,比如降低交易费率、提升速度以及缩短确认时间。我们认为,在 Rollup 模型下非常适合实现性能提升, 并且高性能是比特币扩容非常重要的一环。
Odaily星球日报:很多比特币生态的二层网络是在 EVM 实现方式的基础上稍作调整。那么,BitVM 如何更适配比特币网络的特点?它采用哪种方式搭建?核心优势又有哪些?
Kevin: 目前比特币 Layer 2 生态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
1. 如果注重安全性,比如闪电网络,它确实非常安全,但只能处理支付类应用,无法支持更复杂的资产管理功能。
2. 如果追求可编程性,比如某些侧链方案,虽然支持编程功能,但在安全性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比特币主链目前缺乏验证二层通用状态的能力。相比之下,以太坊在L2发展过程中,最终采用了 Rollup 模型,其核心是在主链上验证L2的状态转移。这种验证可以通过 OP Rollup 或 ZK Rollup 实现。但比特币主链目前无法直接进行这种验证,这是生态发展的瓶颈。
不过,自 2023 年底 BitVM 提出后,我们发现通过 OP 方式,结合比特币的设计特性,可以在比特币主链上实现状态验证。这一年来的研发和即将推出的产品也证明了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通过 BitVM,比特币主链可以验证L2的状态转移,从而破解了安全性和可编程性的两难问题。
BitVM 的架构分为链下和链上部分:
1. 链下部分:包括执行环境和证明环境。用户的交易在二层执行,并生成相应的零知识证明。
2. 链上部分:通过比特币主链验证这些证明。目前比特币主链无法像以太坊那样直接调用合约来实时验证交易,因此采用“承诺—挑战”模型:交易首先提交承诺,开启挑战期。
核心优势
1. 兼顾安全性和可编程性 :通过 BitVM,可以同时实现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积累和更高的可编程性,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场景。
2. 高性能 :Rollup 模型不涉及共识协议,因此消息传播和共识机制不会成为性能瓶颈。
3. 灵活的虚拟机支持 :BitVM 作为一个验证组件(层)可以支持 EVM 及其他 VM 的状态验证,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使用现有工具直接开发应用。
关于 BitVM 的创新
● BitVM 结合了 Optimistic Rollup 和 ZK Rollup 的特点 :使用 OP 的框架处理验证问题。
● 将交易汇总后生成 ZK 证明,再在主链验证其合法性 。这种结合方式首次将以太坊的L2验证模式移植到比特币网络,适配了比特币的设计特点。
Odaily星球日报:Finality Bridge 被称为“最小化信任”的比特币桥,这一技术的创新点是什么?它如何确保比特币与 Yield BTC 代币的 1: 1 锚定关系,并保证安全性?
Kevin: 关于比特币桥的技术创新,我们可以从桥技术的代际变化谈起。
第一代比特币桥采用中心化或 MPC 多签方式来控制资产。这种方式依赖于大多数参与方的诚实行为,才能保证资产安全。比如 WBTC 和 cbBTC,资金托管更多依赖于多签的设置或中心化方案。
第二代桥技术,比如 tBTC,在链下形成了一个 POS 网络,通过节点共识和签名决定比特币交易的有效性。这种方式的改进在于引入了共识机制,但依然需要大多数节点保持诚实,才能确保系统运行。
到了 BitVM 以及 Finality Bridge 这一代技术,我们看到了“最小化信任”的突破。其核心在于实现了所谓的“ 1-of-N”信任模型——只要多签参与者中有一个人保持诚实,整个系统就能正常工作。这与之前需要“大多数人诚实”的模型有本质不同。
具体实现方面,Finality Bridge 引入了三个重要角色:
1. 联盟多签
用户的比特币资产在进入桥后会被锁定到一个多签地址。这不是简单的单签,而是一个大规模的多签系统,同时进行了预签操作,确保这些比特币资产只能流向指定的运营商地址,无法被其他路径挪走。即使多签成员中出现问题,只要有一个成员没有丢弃私钥,资金的去向仍然是安全可控的。
2. 运营商
运营商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当用户将比特币存入桥中时,运营商检测到入金并在二层网络中生成等值的 Yield BTC 交给用户。当用户选择出金时,运营商会垫资将比特币返还用户,并向链上提交报销请求。
3. 验证人
验证人是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角色,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发现违规行为时发起挑战,并在必要时通过链上交互惩罚违规者。验证人有经济激励参与这一过程,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关于具体流程:
● 用户入金时,比特币被锁定到多签地址,运营商会在二层网络中创建 Yield BTC 交给用户。
● 用户出金时,在二层销毁 Yield BTC,运营商侦测到销毁消息后先垫资,将等额比特币返还用户。随后,运营商提交报销请求。如果报销过程无误,则直接完成;若出现错误或欺诈,验证人可发起挑战并对违规者进行惩罚。
Odaily星球日报:Finality Bridge 支持以太坊兼容的 EVM 生态,未来还将兼容 Solana 等新公链,除了资产转移功能,还将扩展哪些跨链功能?
Kevin: Finality Bridge 的规划远不止资产跨链转移功能,其目标是对接比特币流动性提供者(包括大户、散户和机构)与资管协议的需求。资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多个层次。以下是桥功能扩展的核心方向:
1. 资金流向的多链兼容性
除了目前支持的以太坊 EVM 生态,Finality Bridge 还计划兼容 Solana 等新公链,并明确提到了 Berachain 等链的可能性。这种多链兼容的策略不仅扩大了比特币流动性的使用场景,也为资产提供了更多可用方向。
2. 验证功能的开放与通用性
Finality Bridge 的核心在于基于比特币的验证机制,未来会将这套技术开源,并封装成 API 服务。这意味着其他协议无需重新搭建完整的验证系统即可继承比特币的安全性,从而大幅降低技术开发成本。举例来说,比特币生态中目前已有机构对项目进行安全评级,而 Finality Bridge 的验证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比特币与其他生态的双向绑定关系。
3. 服务化与行业协作
Finality Bridge 希望通过开源技术和 API 服务吸引行业同行使用其验证体系。业界的重点在于业务的扩展,而不是重复构建技术基础设施。通过提供易于接入的服务,Finality Bridge 期望实现“用一套技术服务全行业”的目标,让更多协议直接受益于比特币的安全性。
Odaily星球日报:Yield BTC 的推出是否意味着 Bitlayer 对 BTCFi 的进一步布局?它在流动性挖矿、质押及借贷等场景中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有哪些不同的收益机会?
Kevin: 我们推出 Yield BTC,首先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因为在当前这个生态中,如果不为用户提供业务场景或者收益,很难说服他们将资金放进来,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通过 Yield BTC 提供一个能够响应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1. Yield BTC 的核心属性
我们认为 Yield BTC 是新一代的 BTC 资产,与以往的 WBTC、tBTC,或者其他形式的 BTC 资产不同,Yield BTC 集成了三大核心优点:
● 安全性: 确保用户资产安全,符合 BTC 生态的高安全标准。
● 可编程性: 可以灵活地适配各种应用场景,为开发者和协议提供更高的可扩展性。
● 收益属性: 通过内置的机制和设计,让用户能够在流动性挖矿、质押、借贷等场景中获得实际收益。
2. 开放性与生态合作
Yield BTC 不仅是一种资产,更是一个开放的协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协议,与所有L1和L2生态,包括各类协议建立合作。目前我们已经在与多个知名的L1和L2进行积极洽谈,预计到明年 2 月会有具体的合作落地,包括签约和上线等。这种开放性使得 Yield BTC 能够融入更多的生态,扩大其应用场景。
3. 满足更广泛的业务需求
Yield BTC 是完全可编程的安全资产,理论上它可以出现在任何需要 BTC 资产的场景中,比如流动性挖矿、质押、借贷,甚至更复杂的资管需求。相比单一功能的 BTC 资产(如仅作为支付或跨链工具),Yield BTC 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收益选择,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资产增值的需求。简单来说,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提供一种 BTC 资产,而是要让 Yield BTC 成为支持 BTCFi 生态进一步发展的核心资产。这种资产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场景,帮助用户和协议创造更多的价值。
Odaily星球日报:比特币在当前市场周期中领涨,但增量资金并未显著流入其他区块链生态或 DeFi 中。您认为 BTCFi 如何解决“市场需求-产品”不匹配的问题?
Kevin: 我会从三个角度展开回答:
1. BTC 资管需求分类
作为 BTC 持有者,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通常有以下四类需求:
● 生息增值与保值 :这是最基础的需求,如何让 BTC 资产在安全的前提下产生收益。
● 风险管理 :BTC 现货天然是看多的资产,但用户也需要通过期权或合约进行对冲,以管理潜在风险。
● 流动性获取 :许多矿工或大额持有者不想出售 BTC,但需要短期流动性,比如支付电费或其他开支。
● 资产多样化配置 :利用 BTC 去购买其他资产,提升整体投资组合的多样性。
这些需求在链下或中心化场景中已经被部分满足,比如借贷市场、期权交易等。但我们认为,真正的潜力在于将这些需求迁移到链上。
2. 当前的瓶颈
目前链上 BTCFi 的主要瓶颈在于缺乏一个能够同时满足安全性、收益性和可编程性的综合性产品。现有的一些产品可能在某一方面有所表现,但无法全面覆盖用户需求。这正是我们希望通过 BTCFi 协议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进行了大量探索,并验证了一些可行的业务场景:
● 链上期权协议 :例如我们的合作伙伴 Jasper Vault,它是链上期权的典型代表,与中心化期权交易所相比,它具有公开透明和无须信任的优势。
● 比特币借贷协议 :我们正在合作的 Avalon 协议是一个专注于 BTC 借贷的项目,它让 BTC 持有者可以获得更高效的流动性。
● 稳定币铸造与交易 :基于 BTC 超额抵押铸造稳定币是另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方向,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资产配置手段。
3. 市场环境的变化
● 市场环境变化 :与过去相比有了显著变化,机构化持仓比例上升,更多的 BTC 被机构持有,而这些机构更倾向于通过链上工具实现生息或风险管理。
● 基础设施的完善 :链上协议的创新,例如稳定币、借贷市场和期权交易,让 BTC 资产的链上管理变得更加可行。
● 持币者需求的多元化 :相比以往只将 BTC 存放在冷钱包或中心化交易所,如今持币者更倾向于寻找生息机会和多样化投资途径。
BTCFi 的发展关键在于提供一个满足持币者综合需求的链上解决方案。从生息到风险管理,再到流动性获取和资产配置,我们希望通过与更多协议的合作,把这些需求真正实现。比如与资方 Franklin 等机构的紧密合作,我们不仅可以提供投资支持,或许在未来还能够通过 ETF 等金融产品为持币者提供更多选择。
总体来说,BTCFi 的潜力在于将链下的成熟需求迁移到链上,同时借助链上的优势,开发更多创新产品。随着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成熟,BTCFi 将在未来成为 BTC 资产管理的核心增长点。
Odaily星球日报: 目前比特币生态持续低迷,众多项目的声浪越来越低,Bitlayer 在比特币L2生态中的角色定位如何?与其他比特币L2项目相比,Bitlayer 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打法在哪里?
Kevin: 首先,比特币生态的短期低迷在我看来是正常的。作为一名同时具有投资人和创业者身份的人,我认为关键还是回到用户需求上,去看这些需求是否真实存在,以及我们是否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最终通过产品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从一开始选择创办 Bitlayer,并不是为了追随市场热点,很大原因是看到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希望能解决一些比特币生态中的核心技术问题和行业痛点。在比特币相关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这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如果只是为了赶热度,我完全可以选择做投资或其他快速获利的事情,而不是花时间从零开始创办项目。我们之所以走上这条路,是因为我们坚信这个领域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随着比特币资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变化,比特币链上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将这些需求搬到链上,构建一个健康的链上环境,让更多的业务和产品可以运行在比特币的基础上。
一句话概括:我们希望推动链上 BTCFi 业务的发展,让链上的商业环境真正得以实现。
我们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超过一半的资源,从项目创立初期到现在,研发始终是我们的核心。经过一年多的技术积累,我们逐渐开始将研发成果进行落地,比如:
1. 新一代跨链桥 :目前已经上线测试网。
2. V1 到 V2 的无缝切换 :我们正在努力完善相关功能。
3. 高频交易支持 :预计今年会在测试网环境中推出。
这些都是我们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不仅仅是技术驱动的团队,也在注重用户的需求,确保我们的产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在我看来,现在的行业已经不是单纯“技术为王”的时代了 。用户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很多人进入这个领域,不一定是为了追求去中心化的技术理想,而是为了能够方便地使用链上业务或产品。所以我们需要以务实的态度去发展,同时在技术之外,注重业务的拓展和市场的适配性。
Bitlayer 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释放的商业闭环,从而成为一项盈利性业务。 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盈利的途径。目前,我们的主要营收来自于手续费,因此,我们高度重视日常运营及营收状况。我们坚信,唯有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为行业及用户创造价值,项目才能实现持续的价值捕获。
Ozean Integrates Tiamonds to Enhance RWA Diamond Trading
Ozean has partnered with Tiamonds to bring tokenized diamonds to its platform, expanding RWA access ...
BTFD Coin Skyrockets With 10,200 Bulls, Memecoin Holds Strong & Ponke Dips – Top New Meme Coins to Invest in This Month!
Discover the top new meme coins to invest in this month, including BTFD Coin's innovative Bulls Squa...
Will Solana Price Hold Above $200 as Market Faces Corrections?
Solana price remains above the $200 mark despite recent market corrections. The cryptocurrency br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