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避亏秘籍:交易中21个致命心理陷阱
作者:Route 2 FI
编译:白话区块链
交易心理学揭示了成功加密货币交易背后隐藏的心理博弈。作为交易者,你的思维可以成为最强大的工具——也可能是最大的弱点。
你的个人偏见,比如确认偏误和过度自信,可能会悄然破坏你的财务决策,而你甚至可能对此毫无察觉。
最成功的交易者不一定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了解自己心理模式、控制情绪,并能在压力下做出理性选择的人。
通过识别大脑的自然反应方式,你可以培养纪律性,更有效地管理风险,将交易从情绪化的过山车转变为一种策略性、精确化的操作。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你在上方智商曲线中的哪一段,属于哪个Pepe类型呢?
交易心理学揭示了交易者在面对市场事件和各种影响交易的因素时的心理反应。
交易者的心理状态不仅决定了他们的交易决策,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交易生涯发展。
你可能已经知道,成功的关键并不是高智商,而是耐心、毅力、自律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等心理因素。
面对相同的市场状况,不同交易者的反应可能截然不同。
1、交易类型
比如,当比特币($BTC)价格大幅下跌时,有些人会恐慌性抛售,而另一些人则选择逢低买入,坚信价格会反弹。因此,根据心理特征,交易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冲动型交易者
这类交易者没有周密的计划,决策快速,却往往忽略后果。他们容易受到情绪影响,导致潜在的巨大亏损。
2)谨慎型交易者
这类交易者会在交易前全面分析市场情况和自身财务状况,通常情绪稳定,并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然而,他们有时过于保守,缺乏冒险精神,而适当的冒险往往能带来更高的收益。
3)实用型交易者
实用型交易者兼具冒险精神和谨慎分析能力。他们懂得管理风险,能够自信地进行交易。这类交易者是理想类型:既不过度分析,也能合理评估每笔交易是否具有正期望值(+EV)。
你可能已经在这些类型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并能反思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何影响交易结果。
毫无疑问,交易心理学是交易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
2、交易偏见
交易偏见是交易者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知错误,通常会显著影响交易表现和最终结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交易偏见:
1)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交易者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同时忽略与其观点相悖的证据。这种偏见可能导致错误决策或过度交易。
举个例子:假如你持有大量以太坊($ETH)。通常情况下,你可能会在Crypto Twitter等平台上寻找支持“以太坊是好资产”的信息,而不会去研究以太坊可能并非最佳选择的原因。结果是,你更倾向于接触那些与你现有观点一致的内容,而不是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交易心理学不仅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市场,还让你清楚自身的行为模式,助力交易表现的提升。
2)可得性偏误
在加密货币交易中,可得性偏误是指投资者基于容易回忆起或最近获得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通过全面分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交易者因社交媒体或新闻平台频繁提到某种加密货币,就急于买入,而不考虑其基本面。
比如,一个特定的山寨币由于名人背书或病毒式的网络热梗在推特上爆火,交易者可能会高估它的潜力并重仓投资,尽管该币种可能缺乏坚实的技术基础或实际应用场景。
这种偏误可能导致糟糕的投资决策,因为易得信息未必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或长期前景。另一个例子是,交易者对近期市场事件反应过度。如果比特币价格突然飙升,可得性偏误可能让投资者认为这种快速收益很常见并容易实现,进而进行过于乐观的交易。
这可能导致追逐短期趋势,而忽视更稳定的长期投资策略。
3)锚定偏误
在加密货币交易中,锚定偏误的一个经典例子是,当投资者在市场高点以10万美元买入比特币时,即使市场条件发生变化,价格显著下跌,他们仍然固守“10万美元”这一锚定价格。这种心理可能导致以下错误决策:
明显需要卖出时依然死守头寸,寄希望价格能回到10万美元。
无视新的市场信息或分析,只相信自己对10万美元价格的执念。
锚定偏误可能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因为交易者未能适应市场变化,错过了止损或以更低价格获利的机会。
另一个常见的锚定偏误与净资产数字相关。作为交易者,每天都暴露在盈亏(PnL)波动中。假设你的加密资产净值是10万美元。如果亏了2万美元,你很容易被“账户缩水”的事实困住,觉得很难回到原来的水平。这种心态可能导致你对市场采取过于防守的策略,即使是看起来有潜力的交易机会,你也因害怕再亏损而缩减风险。
4)损失厌恶偏误
交易者通常对亏损的痛苦感受比获得盈利的愉悦更为强烈,这往往会导致他们持有亏损的头寸过久,或者过早平掉盈利的头寸。
损失厌恶偏误在加密交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假设某交易者以10万美元买入比特币,预期价格会上涨,但价格却跌至8万美元。尽管市场指标表明价格可能继续下跌,交易者却不愿割肉,寄希望价格回到自己的买入点。
这种不愿止损的行为源于实现亏损带来的心理痛苦,即使趋势明显不利。
另一种表现是,当一枚币涨了10%时,交易者会迅速抛售以锁定收益,害怕利润回吐;而当一枚币跌了20%时,他们却迟迟不卖,抱有价格反弹的幻想。
这种行为反映出交易者对亏损的痛感远高于同等收益的快感。在波动剧烈的加密市场中,损失厌恶可能导致:
长期持有表现不佳的资产。
错失其他潜在的盈利机会。
增加情绪压力和非理性决策。
说实话,这是我每天都会陷入的经典陷阱之一。比如,现在我正在做空一些弱势山寨币。如果当前我盈利了1万美元,但价格稍有回调,导致盈利降到5000美元,我往往会陷入“不达到1万美元以上绝不平仓”的心态。因为这让我感觉亏了5000美元,尽管这笔交易总体仍然是盈利的。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对此感同身受。
5)过度自信偏误
6)过度自信偏误交易者常常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可能导致过度冒险和频繁交易。
一个典型的例子出现在2021年比特币牛市期间。许多交易者过于自信,认为自己能够预测市场走势,因此大幅加杠杆,坚信比特币价格会持续上涨。
当比特币价格在2021年初突破6万美元时,许多投资者因近期的上涨趋势而变得过度乐观,确信价格会继续攀升。他们忽视了潜在风险和市场波动的可能性。
然而,当市场最终回调,比特币价格在几个月后跌至3万美元以下时,这些过于自信的交易者遭受了重大损失。
7)恐惧与贪婪
恐惧和贪婪会导致交易者因害怕亏损而过早退出交易,或因试图最大化利润而持仓过久。
无需多言,这点很直观,不言自明。
8)最近消息偏误
交易者倾向于赋予最近事件或信息更高的权重,从而忽视长期趋势或历史数据。
例如,你可能对短期价格波动反应过度,从而做出非理性决策。假设以太坊($ETH)价格大幅下跌后,交易者可能会认为下跌趋势会持续,于是匆忙卖出持仓,从而错失市场回升的机会。想想加密推特(CT)在经历几天的下跌后,每个人都会说行情已经结束,你早该卖掉,但最终市场往往会反转。
9)从众偏误
交易者跟随大众行为,不基于自己的分析做决定,这在加密市场中非常常见,也是经典的CT行为模式。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以太坊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的价格表现。从2020年初的约130美元到2021年11月创下的历史新高4,859美元,以太坊价格上涨了惊人的3,756%。
这一价格暴涨反映了多种从众行为:
FOMO(错失恐惧):随着以太坊价格在2020年和2021年持续上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蜂拥而入,不想错过潜在收益。
市场情绪:比特币的表现和机构的采用推动了整个加密市场的积极情绪,也蔓延到了以太坊。
技术进步:以太坊向以太坊2.0的转型,以及2021年8月实施的EIP-1559(引入了燃烧手续费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兴趣。
DeFi热潮:作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的主要平台,以太坊的需求和使用量显著增加。
机构兴趣:随着机构采用的增长,以及芝加哥商品交易平台(CME)在2021年2月推出以太坊期货,为这一资产带来了更多可信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太坊在2021年11月达到峰值后,2022年经历了显著回调,价格在6月跌至约900美元,许多投资者因此措手不及。
10)框架效应
11)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信息的呈现方式会影响交易决策,交易者可能因数据被正面或负面表达而做出不同选择。
以Solana为例,以下是框架效应在加密交易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Solana在过去24小时内上涨10%,彰显其强大的生态系统增长。”
“尽管上涨了10%,Solana仍未能重回历史高点。”
这两句话描述的是同一个10%的涨幅,但呈现方式截然不同。第一条新闻强调了正面信息,可能鼓励交易者买入或持有Solana,而第二条新闻则突出了潜在的不足,可能使投资者犹豫甚至选择卖出。
这种不同的框架可能对交易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阅读第一条新闻后,交易者可能认为Solana网络增长势头强劲,倾向于投资。而阅读第二条新闻后,交易者可能对投资感到迟疑,甚至在涨幅的情况下选择退出。
12)控制幻觉(Illusion of Control)
交易者高估自己对市场结果的影响力,导致过度冒险。
例如,一位交易者可能花费数小时研究一个名为“Fartcoin”的Token价格走势,并认为自己发现了一套完美的市场时机策略。基于这种“洞察”,他们可能押上大部分投资组合,误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交易结果。
这种控制幻觉在牛市期间尤为明显。当整体加密市场处于上升趋势时,大多数Token都会随之增长。交易者可能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非市场的整体走势。例如,他们可能自信地说:“我知道这个山寨币今天会涨30%,因为我的技术分析”,但实际上,这种增长可能只是市场整体趋势的结果。
个人而言,我完全不相信技术分析,因为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市场真正的驱动因素是新闻,而不是你画的那条“隐形线”。
13)聚集错觉(ClusteringIllusion)
交易者在随机的市场数据中看到不存在的模式,从而制定出错误的策略。
一个典型例子是:一位加密交易者注意到某个币的价格连续五天上涨,基于这一短期模式,他认为形成了一个看涨趋势,并决定重仓投资该资产。然而,这五天的上涨可能完全是随机的,并不代表任何真正的趋势。
这一例子揭示了聚集错觉的核心:
交易者在小样本数据(五天的价格走势)中看到了一种模式。
他们对这一模式赋予了意义,而忽视了更广泛的市场背景或长期数据。
投资决策基于假设这一模式会持续,而没有考虑市场波动可能是随机的。
在加密交易的高度波动环境中,价格因各种因素剧烈波动。将短期的随机价格变动误认为有意义的趋势,可能导致糟糕的投资决策。
说实话,这种情况我们都经历过。但毕竟,我们的分析总得基于一些依据,不是吗?
14)负面偏误(Negativity Bias)
交易者往往更关注交易或策略中的负面因素,从而可能错失良机。
例如:假设一位交易者在过去几个月的交易中表现出色,大多数交易都取得了正收益。然而,有一天,由于监管负面新闻导致的市场暴跌,他们遭遇了一次重大亏损。
尽管整体表现依然成功,这位交易者却开始过度关注这次负面经历,进而:
变得过于谨慎,即使市场条件改善,也错失潜在的盈利机会。
不断预期类似的负面事件发生,从而过早卖出仓位或过度使用止损单。
忽视积极的市场指标或利好消息,只专注于潜在的威胁或不利因素。
这种偏误还体现在一些交易者出售他们此前看涨的资产后。他们可能开始散布恐慌言论(FUD),试图证明自己的决定正确,并希望该资产不会继续上涨(毕竟,他们已经卖出了)。
15)自我归因偏误(Self-Attribution Bias)
交易者将成功的交易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的交易归因于外部因素,从而阻碍学习和改进。
一个经典例子是:某位交易者以80,000美元买入比特币,并以105,000美元卖出,赚取了可观的利润。他将这次成功归因于自己出色的市场分析和交易技巧。然而,当同一个交易者以3,500美元买入以太坊,而价格跌至3,000美元时,他却将亏损归咎于市场操纵、意外的监管新闻,或者“鲸鱼”抛售。
我们在加密推特(CT)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种现象(提示:这就是日常!)。
16)事后偏误(Hindsight Bias)
交易者认为过去的事件比实际更可预测,这可能导致他们对未来预测过于自信。
例如,一位交易者在2025年1月初以200美元买入Solana(SOL)。到了1月中旬,价格涨至250美元。回顾时,这位交易者认为:“我早就知道Solana会涨25%。市场情绪和技术指标都那么明显。”
这反映了事后偏误的几种特征:
交易者高估了自己预测Solana价格走势的能力。
忽视了加密市场的固有波动性,尤其是像Solana这样的山寨币。
无视影响价格上涨的外部因素,例如整体市场状况或特定新闻事件。
这种偏误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对未来交易过于自信
忽视潜在的风险或相反的指标
未能有效分散其加密投资组合
3、我在交易中经历的问题
这些偏误在我的交易过程中也时常出现。通过意识到这些偏误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交易行为并改进策略。
1)随机重仓(Random Reinforcement)
有时候,业余交易者(比如我自己)可能连续大赚,而经验丰富的交易者却接连失利。尽管这种情况本质上是一场运气的游戏,但交易者可能会误以为是自己的能力使然,或相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严重怀疑,进而陷入随机强化的心理陷阱。
随机重仓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心理现象,在交易者中非常普遍。这种现象会让交易者对自身能力产生误解,模糊判断,导致过度自信,或是极度缺乏自信。问题在于,新手可能会误以为自己找到了轻松盈利的方法,而老手则可能开始怀疑自己的技能、交易计划,甚至对整个交易知识体系产生动摇。
一个我经常犯的错误例子:
假设我一天的交易以在 $TIA 上获得巨大收益开局。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任何资产上,但通常来说,如果一开始有大的盈利,我就会变得过于自信,更容易开始在没有明确交易逻辑的情况下频繁操作。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反正我已经赚了很多,现在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就算亏损也没关系,因为我现在是在用‘白赚的钱’下注。”
你能看出这种思维的漏洞吗?
随机强化让交易者忽视市场的随机性,误以为短期的成功完全是自己的能力所致,导致在缺乏严谨策略的情况下做出更多高风险决策。这种心态会导致:
无视市场风险,频繁交易。
高估自己的技能,忽视潜在的警示信号。
在市场转变时遭遇重大损失。
2)错失恐惧症(FOMO)
每个人都对FOMO很熟悉。社交媒体、新闻以及从众心理让我们迷恋于“只要立刻行动就能赚大钱”的想法,这正是恐慌性交易的开端。因为FOMO而交易会排除理性和合理性。
坦白说,我几乎每天都会在Crypto Twitter(CT)上感受到这种情绪。总有某个Token可能要“飞向月球”。
有位读者曾给我写信说:
“我从2019年开始就没度过假,因为我觉得一旦离开一周,市场就会在我不在的时候暴涨。我相信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感受,因FOMO而无法全身心享受生活。”
这听起来很悲哀,但我能理解。尤其是在我未完全投入市场的时候,或者在熊市平仓期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如果你在涨绿的日子里感受到FOMO…… 那到了跌红的日子时,你可能已经弹药不足。 如果非要FOMO,选个跌红的日子吧。
3)报复性交易(Revenge Trading)
这种交易方式对交易者的财务状况非常不利,往往会加剧亏损。
假设你这一周交易顺利,赚取了稳定的收益。然而,在周末,你突然亏掉了所有的利润,甚至更多。
接下来的反应是一种“报复心理”。
报复的对象是市场本身。于是你试图尽快弥补亏损,疯狂地交易垃圾币,往往犯下一些不可原谅的错误。
我将报复性交易定义为:在一笔交易中亏损后,试图通过多笔低质量的交易来挽回损失。
建议:
优先质量,不要急于求成。寻找好的交易机会需要时间,不要因为情绪驱动而仓促操作。
暂停交易,重新评估策略。在遭受亏损后,停下来反思问题所在。分析自己的交易,找出错误的地方,这能帮助你避免未来犯同样的错误。像CoinMarketMan和TradeStream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你记录和分析交易数据。
寻求帮助。如果你发现自己难以摆脱亏损和报复性交易的循环,可以考虑找一位导师或教练。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指导,帮助你制定更有效的交易策略。
4)赌博心理(Gambling Psychology)
首先,让我们承认,我们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赌徒心理。
交易的本质是计划、严格的纪律和不断学习,但有些交易者却将其视为赌博。拥有赌博心态的交易者通常不考虑建立一个合适的交易策略,而是随心所欲,凭借运气交易。他们被赢得“赌局”的肾上腺素刺激所驱动,完全无视系统性操作。
这种赌博心理在新手交易者和一些渴望不劳而获的专业交易者中都很常见。
赌博心理会让交易者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做出冲动决定,最终导致不可避免的亏损和情绪崩溃。
5)从众心理(Herd Instinct)
从众心理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交易中,从众心理往往基于对失败的恐惧。因此,交易者常常依赖于群体决策,而不是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这种依赖行为可能导致恐慌性交易、不合理的操作,并最终导致亏损。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始终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条简单的公式应该成为你交易旅程中的指路明灯:理性分析 > 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的一个例子:
假设Ansem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关于某个新币的消息。随即,该Token的价格开始飙升。很快,其他加密领域的意见领袖也开始讨论这个Token。因为整个群体都涌入,你感到有安全感,于是跟随大流。然而,如果你不够警惕,很可能在最终被“砸盘”时承受损失。事实总是如此。
Is The US Shifting From Bitcoin Strategic Reserve Plan? Here’s All
The US government’s stance on Bitcoin as a potential strategic reserve is under scrutiny following r...
FXGuys ($FXG) Expected To Match The Early Growth On Dogecoin And Shiba Inu As Investors Buy In For Generational Wealth
The post FXGuys ($FXG) Expected To Match The Early Growth On Dogecoin And Shiba Inu As Investors Buy...
Memecoins Crowned As ‘Defining Narrative Of 2024’, What’s The Next Key Sector To Watch?
Memecoins have been the leading narrative of the cycle after surpassing all expectations and beco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