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Artela CEO Jerry:打造第一条全链 AI 高性能公链
采访者:Mensh,ChainCatcher
嘉宾:Jerry,Artela Network CEO
Artela Network 是首条支持全链AI的高性能公链。链上可拓展性、弹性区块空间、可并行执行和模块化架构使得 Artela 成为了开发去中心化 AI agent 的“天选”基础设施。Artela 使得 AI 行为具有很强的可验证和可拓展性,让一个复杂、独立、透明的AI成为可能。
社区用“一只杀不死的猴子”来指代这样一个能够跨设备永生的 AI agent,2025 年 1 月 16 日,Artela 主网上线,每一位开发者都有机会创造一只“杀不死的猴子”。
ChainCatcher 有幸邀请到 Artela Network 的 CEO Jerry。Jerry 拥有丰富的工程与开发经验,曾是前苹果中国研发总监和前蚂蚁链总架构师,而以追逐创新为职业主线的他在2022年决定离开蚂蚁,带着在行业内深耕的技术经验和洞察,做一条新的高性能公链。
本次采访,我们和 Jerry 一起聊了聊 Artela 的技术细节、网络上明星 AI agent 的开发过程以及 AI agent 的发展前景和隐患。
ChainCatcher:那 2022 年年末 Artela 刚成立的时候,你们想做到的产品是什么?现在作为首条支持全链 AI agent 的公链,中间发生了什么样变化?
Jerry: 我们时候成立的时候我们就想做一条高性能的公链。Artela 的区块链技术栈是从零开始设计的。但我们不是凭空造轮子, 一方面我们团队之前在蚂蚁链有不少技术积累,我和我们核心的技术开发人员都是蚂蚁链的核心的架构师。 同时我们也不想重复造轮子,我们也想在做跟现有的设施有比较好的连接性的公链,所以我们选择了EVM的兼容作为基准线,也选择了用 Cosmos 的 SDK,在这两个基础上快速把基础链搭起来,然后又叠加了我们的之前的经验教训,重新开发出了这么一套公链。
后来我们就发现还是要做应用才会触达到用户。区块链的行业里出现了太多的重复造轮子,投了太多的钱去造基础设施,但是没有真正给用户带来实用的东西。然后我们就一直在找合适的应用,直到最近三四个月,找到了AI agent。我们就全面的投入到这里面,在高性能公链的基础上去做跟 AI 的结合,我觉得现在已经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突破点。、
ChainCatcher:和其他 AI agent 开发平台比如 Virtuals 相比,Artela 有什么优势?
Jerry: Artela 具备了一些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其能够支持真正的去中心化和完全自主的 AI agent。一是由于 Artela 的技术栈是从零开始设计的,所以能做到高性能和低成本 ,使得 AI Agent 能够高效运行而不会产生过高的费用。二是 Artela 独创的 Aspect 编程和弹性区块空间技术,使得 AI agent 能够在链上自由地扩展和操作。 三是 Artela 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可信执行环境(TEE),确保 AI agent 的私密性和执行的可靠性, 这与许多现有平台的集中式执行方式很不一样。
ChainCatcher:那我们一个一个来看。Artela 的技术栈实现的高性能和低成本,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Jerry: 一是对于链本身,我们通过全栈的并行化,包括存储的计算、网络共识都做了很多细节的优化达到上万 TPS(每秒交易处理数)。在生产环境里面,这是新型的高性能公链应该要去做的方向。Solana 或者以太坊的 Layer 2,它在生产环境里面的 TPS 是 500-600,我们要提升到上万级。
另外,在过程中我们降低成本,有些公链为了提高性能做得非常的集中化,对节点的硬件要求非常高。Artela 对节点的硬件要求中等的同时能够做到非常好的一个高性能。
最近两三个月我们在 AI agent 的集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发现光有链不够,还要找到跟市场结合的应用垂类。AI agent 特别适合 Artela 的技术,同时看好其发展前景。我们觉得 AI agent 不是板块轮动,它是接下来很长时间里的长坡厚雪,所以我们做了原生的大语言模型(LLM) 的集成,这也是因为 Artela 的链上支持多个 VM,可以把比较复杂的计算搬到链上来。我们还定义了一个 AI agent 账户,这样可以把 AI agent 的核心的功能放到链上来。这对于现有市场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达到链原生的AI。
ChainCatcher:Artela 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 Aspect 编程和弹性区块空间,能分别详细介绍一下吗?
Jerry: Aspect 是一个开发环境,它支持更多的语言, 它能够吸引很多 Web2 的程序员因为它支持更多的语言比如 Assembly、Rust、 C++。它是一套更强大、更灵活的体系 ,这也是在蚂蚁工作的时候,大家觉得能够做大规模应用的比较好的一套编程体系。
弹性区块空间是对于大规模应用的实用性能,比如支付宝在双十一的零点会有一个瞬间的交易量高峰。所以一定要有这种弹性的这种设计。平常是没有那么大的交易量,但是当某特定的时段,交易量可能会迅速的上去。弹性区块空间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它可以比较灵活地扩容。像AI agent 或者游戏的应用有时效性的要求。它可以去通过灵活的扩容来满足这种需要。
ChainCatcher:TEE 给 AI agent 在隐私和执行可靠性上面带来哪些不同?
Jerry: TEE 是一种硬件的 环境 ,它能做到从外面是可验证,但是里面的加密的执行你是一个黑盒子,当有 AI agent 去管理用户的私钥的时候,隐秘的信息不会泄露,但同时你又可以去验证权限,所以我们会在链上部署 TEE 的节点,然后去实现这样的一个硬件加密环境,它的效率非常高。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对其他的加密技术也保持开放态度。除了 TEE 以外,还有 CTML、FHE 这些不同的加密的方法。未来我们觉得有机会都去集成到链上,去做不同等级、不同环境下的加密。
ChainCatcher:既然是硬件验证,它是否会不够去中心化?
Jerry: 肯定不是全网节点都有 TEE,所以一方面我们会部署少数的 TEE 节点,另外我们也会去跟合作方找 TEE 的资源,把它去中心化。
另外我们最近做了一个蛮有意思的社会性实验叫一只杀不死的猴子。当一个AI agent 在链上,它可以获得永生。 哪怕TEE的环境破坏之后,仍然能从链上恢复相应的数据。 杀不死猴子概念受到了市场上的热捧,社区还发了一个foc AI的社区币。
ChainCatcher:Artela 和 Eliza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Jerry: Eliza framework 其实是 AI16Z 他们做出来的一套开源的 AI agent 框架,我是合伙人参与开发和社区的建设,如果看它的底层代码,里面关于链区块链的部分非常少,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空间,把 AI跟区块链结合的那一部分。我们做 foc AI 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去建设一系列的跟区块链结合的插件,所以从广义上来讲,我们做的也是Eliza框架的一部分,更加聚焦于跟区块链结合的这部分。
Eliza 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它提供了去信任的执行环境。通过结合可信执行环境(TEE)和零知识机器学习(ZKML),使得 AI agent 每个行为都是可信的,且不可篡改。此外,Eliza 还使得 AI agent 可以无需人工干预就能完成复杂的链上任务,和我们对于 AI agent独立性的期望一致。
由于 Eliza 是开源的,我们得到了 Eliza 社区的支持, Eliza 的社区的组织者来亚洲跟我们团队有沟通,Eliza 社区的一些开发者现也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
ChainCatcher:现在 Artela 上面跑出来哪些明星 AI agent?
Jerry: 最受欢迎的是 AI Vinci。它在推特上有超过 5 万的粉丝。我们在夏天的时候开始做测试网,用它作为一个聊天机器人跟用户去交流,讲解 Artela 的知识点,或者给大家分配任务,这样那时候还比较粗糙。
Eliza 框架出来之后,我们迅速的把它做到了 Eliza 框架上,它的智能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主网马上上线了,我们就把 AI Vinci 在搬到Artela 的主网上,把我们做的 Foc 基本功能都用上。核心特点有两个,一个它能够实现后台可验证。使用后台链接可以验证它的每一条的对用户的互动都是 AI 自动产生的。另外一个是实现链上永生功能,通过跟TEE和Artela主网的结合,真正在链上实现永恒。
我们今天正在进行一个社会实验——选举 Artela 的社区管理者,我们现在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 AI Vinci,再一个是我们长期活跃在社区里的一个年轻伙伴,他一年多以来一直在非常仔细的给 Artela 布道。我们想要让社区投票在人和 AI 之间选择一位社区管理者。1月16号左右发布结果。
ChainCatcher:AI Vinci 的训练方法是什么样的?
Jerry: 我们用 Eliza 的框架,提供给它大量的相关领垂类领域的数据,包括 Artela 的知识库,全链 AI 相关的知识库,再加上它不断跟社区的互动,在这过程中它慢慢已经出现了自己一定的人格,包括幽默感。
目前它被定义为一个社区管理者,但是将来也许能做更多的工作,比如不仅仅为我们的社区服务,我们可以克隆一个AI去运营其他社区。接下来再发展下去,可以赋予它更多链上的能力,比如说它能够给你奖励,给你提供经济上的交互,形成了一套经济模式。
ChainCatcher:现在 AI agent 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案例,比如说发推、线上偶像,或者管理社区等等。从在这么多的应用案例里面,你最看好哪些应用方向?
Jerry: 现在的 AI agent 还处于“石器时代”,同质化非常严重。下一步我比较看好的跟链的结合,做全链 AI,一个大的应用的垂类是 AIFi,通过 AI 来管理钱包,然后操作各种各样的链上的资产。举个例子,以太坊假如低于 3000 美金,它就去买。但也可以更复杂的操作,比如说做 YouTube farming MEV,以及去各个合约之间套利,当 AI agent 跟链结合的能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它就可以在一个 24 小时不断运转的金融市场里面去运行。
ChainCatcher: 说到 AI agent 参与社区治理,想象一个AI足够强大的未来,我们难以分辨 AI agent 是否带有恶意,它的独立治理会给社区的治理带来一些风险,关于 AI agent 权限越来越大之后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你怎么看?
Jerry: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啊。我们畅想的是未来 99% 链上的行为都是由 AI Agent 来操作的。从某种程度上,人和 AI 的界限已经分不清了。它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聪明,甚至超过远远超过人类了。在很多专业领域你不知道,你刚才提到那种 情况 会出现的,就像一个团体里面假如有个坏人怎么办?我没有一个太完整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我会保持它的可验证和透明,以及它的一些基础性的能力。
ChainCatcher:新的一年 Artela 的路线图是什么样的?
Jerry: 新的一年主要做三个领域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把区块链各方面的性能提升,去中心化、安全,去在公开的网络里面得到验证。第二件事情是跟开源社区去做 AI 的架构。第三件事情是跟开发者一起去做面向散户的应用,我们有相应的激励计划去支持开发者·。
ChainCatcher:Artela 马上主网上线,并且需要吸引更多的开发者。那么目前你们有哪些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来到 Artela 生态里面?
Jerry: 主网上线以后,我们会推出一套面向普通开发者的平台。我们要在平台的基础上要做端到端的产品,让散户也参与进来。所以接下来我们肯定是在产品端会发力。之前 Artela 举办了一场叫做 Renaissance(文艺复兴)的活动,这是我们去年夏天做的。 这个名字的由来是 我们认为AI 发展越来越快,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很大挑战,上一个这么大的技术进步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AI 强大的时候,人会丢掉工作,人会丢掉信仰,人的生活会变得没意义,那怎么样重新再把人放到中心而不被技术左右,这是我们做文艺复兴计划的初心。我们具体做内容让激励更多用户来在 Artela 测试网上去做交互。
ChainCatcher:目前 TEE Eliza 还有哪些需要优化的性能?
Jerry:从技术上来讲是增强可验证性。目前,Eliza 在 TEE 内执行的所有操作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日志记录机制,确保这些日志每一步可供审计和验证。其次是增强与区块链的交互能力。目前,Eliza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依赖一些区块链组件,如可信的区块链客户端和数据同步器,这些都还需要在 TEE 内部进一步开发,来确保 AI Agent 能够更加流畅地与区块链系统进行交互。
但我觉得真正的考验是如何让用户如何信任 AI 帮他管钱。一是它是否可以管,二是能不能管好,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第一步,让他要有能力来管,我觉得很快就能做到。那接下来能不能管好?它会不会来骗你?针对 AI Agent 的攻击该如何应对?它能不能给你执行最优的交易策略?在极端的市场情况下,它能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我觉得更加高阶的挑战还非常多。
ChainCatcher:2021 年国内互联网也掀起了一波 AI 虚拟人的项目热潮,但是目前来看没有被市场接受。在 Web 3 的 AI agent 热潮和 Web 2的 AI 虚拟人有什么不同?
Jerry: 我觉得技术的发展它是有周期的,会在合适的时间点爆发。历史上有三次 AI 的技术寒冬。自动驾驶其实在美国已经实现了。Web 2的虚拟人在上一个周期提出来,短暂的爆发,后来发现其实技术还不成熟,但不代表本身没有价值,合适的时候它会真正爆发起来。Web 3发展迭代特别快的行业,跟 Web 2 还不太一样,有很多的小团队不断在试,所以很多新型的突破就很可能在 Web 3 产生。包括这次AI agent 的爆发也引起了很多传统 Web 2 AI 公司关注,他们也发现通过跟区块链结合可以给 AI 发展提供催化剂。它能帮 AI 提供资金快速通过代币的形式来触达用户。
ChainCatcher:开源的 AI agent 框架和封闭的 AI agent 框架之间谁会更有优势?
Jerry:我觉得目前商业模式各有千秋,有点像 iOS 和安卓做类比, iOS 和安卓都挺成功的, iOS 是典型的闭源生态,而且相对来说价值获取更高。安卓用户更广泛,发展也不错。在 Web 3 大家可能更倾向于开源。所以我们战略选择是拥抱开源社区,我觉得接下来会看到更多的之前不开源的项目也会走开源这条路。
更多的是从文化上的考虑,而不是从技术上的考虑。因为开源能够很能够团结更多的开发者,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我觉得 Web 3 更多的是怎么样把草根的这种社区做大,这会更有生命力。
ChainCatcher:AI agent 的来临会像 2020 年的 DeFi Summer 一样,围绕 AI agent 的代币发行、托管、交易;基础设施构建、框架、标准、通信、堆叠、SaaS封装;应用开发、运营、聚合、迭代、落地等等产生一个庞大的新“泡沫”叙事吗?
Jerry: 首先一个判断是 AI agent 会比 DeFi Summer 大 10 倍以上,甚至 100 倍。 现在 AI 处于“石器时代”,它太初级了,要走向未来繁荣的是真正实现链上复杂的交易体系。它也可能通过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它跟人的交互也会是不同的,可能不需要一个推特的存在。它是一个广义上的 AI agent。今年应该是一个 AI agent元年,现在整体市值是 30 亿美金,今年涨 100 倍都很正常。
HYPE Confirms Strength With Solid Throwback Response – Bullish Reversal?
HYPE has emerged as one of the strongest performers in the current market environment, staging an im...
LRT Protocols Reverse Netflow Amid EigenLayer’s Slashing Rollout, EtherFI Records Massive Inflows
LRT netflows overturned direction after EigenLayer’s slashing rollout. EtherFi experiences inflows w...
Last Chance For Polygon As Crypto Analyst Predicts MATIC Price Will Surge Above $1 Again
Polygon’s price action over the past week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 moderate pullback following 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