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以太坊的Layer2战略?
原文作者:Haotian
最近, FUD 以太坊和 @VitalikButerin 的声音又愈发浓烈了。尤其是围绕 Blobs 空间使用率和 Layer 2 收益等内容,海外 KOL 有非常精彩的讨论。撇开二级市场行情的情绪裹挟,单纯透过数据来看以太坊 layer 2 战略该如何评价呢?接下来,表达下我的看法:
把时间退回以太坊坎昆升级前,大家对 RaaS 和 DA War 都充满热情,因为一键发链下的 layer 2 雨后春笋般涌现,会直接带动 layer 2 Batch 交易对以太坊主网 DA 能力的需求,继而掀起 Blobs 空间争夺价格战,然后大量 ETH 在 layer 2 War 中被销毁,以太坊从通胀转为通缩,带动以太坊价格上涨,皆大欢喜。
然而事实是,Rollup as a Service 的宏大战略叙事在坎昆升级后就熄火了,一键发链的基础 infra 能力具备了,但却没预期那么多开发者发链竞争。
1)Blobs 的空间利用率还不够饱和,据统计也就 80% 的利用率,layer 2 可以优化 blob 使用率,主动选择是否在当前区块占用 blob,比如,监测当前区块 Blob 利用情况,如果利用率过高,就直接跳转到下一个区块。这直接使得 blob 的费率市场没办法 FOMO 起来。
2)Blobs 的使用费率及 Layer 2 项目方的 DA 成本目前只占其总收入的 0.3% ,据不完全统计 layer 2 项目的一天的收入约在 50 万美元,而 Blobs 空间使用费率成本只占 0.3% ,远远未到使用率饱和的程度。尽管 layer 2 项目有其他 Sequencer 服务器,Prover 验证协作等其他软硬件成本,但看得到的 DA 成本并不高。
这一方面说明坎昆升级后,以太坊在降费率这件事上做的很成功,但另一方面,则说明以太坊 layer 2 现在的用户量、交易量等现状根本无法给 layer 1 输送价值,何况乐观下的“通缩预期呢?
在我看来,短期透过数据分析,以太坊 Rollup-centric 的战略还算成功,毕竟 DA 成本下滑了,layer 2 项目方可以负担很小的做大链的生态,且用户使用 layer 2 的 Gas 费也降到了无感知区间(0.001-0.01 美元)。
一大部分用户会以 layer 2 作为高频交易链。能让 layer 2 顶在以太坊前面,成为费率低、体验好、TPS 大的首选,不就是以太坊 Rollup 战略的第一步目标吗?因此,短期看,以太坊 layer 2 战略毋庸置疑都是成功的。
长期来看,当 layer 2 上的交易量指数级放大,Blobs 的空间使用率高度饱和,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DA 费率成本会增加,尽管从现在的 0.3% 往上涨空间也有限,但如 DA 成本占比超过 50% 以上后,一大部分 layer 2 项目就会主动退出以太坊 Blobs 空间抢夺战,像 Celestia 等第三方 DA 供应方的需求热度才会放大。而且一部分 layer 2 项目会直接转型做 layer 3 ,甚至 Validium 等,会让以太坊 Rollup 生态变得更加多元丰富;
问题来了,原来以太坊 layer 2 上堆叠的叙事和热度不能持续,就因为以太坊坎昆升级过于成功了? 嗯,没错。
Blobs 空间使用率不饱和,Blobs 费率动态市场不被激活,所有的矛盾点都到了 layer 2 亟待增长的用户和生态规模上了,而要命的是,现在头部的 layer 2 日活和收益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并不算太差。
所以,你明白以太坊 layer 2 的困局在哪里了吗?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