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lin的「AI+Crypto」指南:解放去中心化云计算未来
原文作者:Terry
牛市将至,叙事先行,那 2024 年,什么叙事最火?
今年年初现货比特币 ETF 尘埃落定之后,从香港再到迪拜,「AI+Crypto」的融合叙事开始明显扛起新一轮牛市的叙事大旗,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去中心化 AI 项目不断涌现,以至于多如过江之鲫。
加密项目千千万,AI 热度占一半。在此背景之下,如何挑选真正契合「AI+Crypto」叙事的头部玩家,以吃到此轮周期红利,无疑成为市场参与者的核心议题。
而本文就将把视角投向一个老牌加密项目 Marlin,挖一挖作为切中「AI+Crypto」与 AVS 双线超级叙事的 DeAI 项目,它究竟如何契合当下的 AI 热潮,又是否可能会为「AI+Crypto」赛道带来全新的变量。
Marlin:去中心化 AI 云算力基础设施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2023 年 AI 与 Web3 的繁荣盛夏拉开了帷幕,而 2024 年,AI 与 Crypto 叙事之间的碰撞交织,无疑给从业者提出了讲好融合叙事的全新课题。
而与传统 AI 领域的「数据、算法、算力」三大要素匹配,目前针对这三个方向的 DeAI 项目数不胜数:
当打的 AI 赛道 Alpha 项目里,Bittensor(TAO)已经成为去中心化算法赛道的扛把子,Masa Network 则作为去中心化数据领域的头号玩家,而去中心化算力市场的争夺依旧是一片草莽——io.net 等尚未上线或发币,还没有跑出值得押注的现象级项目。
从这个角度看,早已获得币安投资且代币上线币安的 Marlin,似乎正好卡住了这个空挡。
Marlin 的定位是「基于可扩展的协处理器的去中心化计算协议」,即通过去中心化节点网络将计算外包给无需信任的服务器,同时确保计算结果的安全、正确,从这个角度上看,它本质上可以被视为一个去中心化云算力基础设施和容器平台:
任何 DePIN/Web2.5/AI 应用,只要对低延迟和高算力的计算服务存在需求,其实就可以选择在 Marlin 上进行部署,获得和传统云服务一样的通用化云计算方案。
也就是说,它不只面向 Web3 或 Web2 用户,而是允许所有基于智能合约的协议、Web 或移动客户端和企业,能够可靠、安全地租用单个计算实例或在全球分布式节点的去中心化池上部署无服务器功能。
那 Marlin 相比传统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云部署方案,到底有什么区别,或者存在哪方面的优势呢?
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 Marlin 的运行机制,其中在整个 Marlin 网络中,提供云计算资源和存在云计算需求的实体都是无需许可的,而智能合约则通过在中继合约上发布计算任务来进行撮合。
因此实际上是由网络节点接收并委托 Marlin 网络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将与安全验证或零知识证明一起回传到区块链上,以证明计算的正确性,这就通过利用链下计算资源增强了智能合约的功能区:
-
性能扩展:Marlin 通过允许专用节点在链外进行计算,提高了区块链的有效吞吐量,这些计算仍然可以在链上进行验证,确保正确性;
-
链外数据访问和中继:Marlin 允许程序可靠地使用 API 来访问链外数据,并暴露 HTTPS 端点以操作 Web2服务,并根据定义的事件调用智能合约交易;
-
链抽象化:Marlin 作为中间件可以与任何区块链兼容,只要中继和验证合约部署在该链上即可,由于它支持任何语言编写的代码并且还可以托管后端,因此 Marlin 使得用户和开发者对区块链透明可见;
除此之外,由于计算服务通常为中心化管理形式,使得用户对个人隐私信息缺乏自主权,云服务商频发数据泄漏事件,造成个人与机构的严重损失,而机密计算技术的改造往往面临较高的成本,因此此前如何让程序实现快速安全的部署,在行业内并没有特别好的方案。
而 Marlin 则通过借助可信执行环境 (TEE) 和基于零知识证明(ZKP)的协处理器,使得数据和代码在硬件级别与其他进程隔离,可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其中运行的计算的完整性,同时也可实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验证性,并且不可篡改。
同时不同于大多数 ZK 协处理器专为某些环境(RISC-V、WASM 或 MIPS)而设计,只能处理用兼容语言编写的程序,Marlin 的 ZK 证明市场是基于电路的,因此与语言无关,允许节点选择他们想要支持的电路——可直接移植现有的 Python、C++ 或 Go 应用程序或使用 zkVM。
总的来看,Marlin 致力于构建一个去中心化可信云计算服务市场,让更多 Web2 & Web3的参与者能够轻松获取所需的云计算资源,共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落地,向着真正去中心化、安全可信的未来迈出坚实的步伐。
Marlin 的「三驾马车」
Marlin 网络架构整体上可以分为 Oyster、Kalypso、中继网络(Marlin Relay)这「三驾马车」。
其中 Oyster 和 Kalypso 分别利用可信执行环境(TEE)和零知识证明(ZKP)来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而中继网络则通过内置的激励功能则负责确保无需信任的节点可以为网络贡献资源,而不会对其安全保障产生不利影响。
Oyster:由 TEE 提供的链下服务
Oyster 作为由 TEE 提供的链下服务,核心愿景就是允许使用者以最小的更改,在 Marlin 云计算网络上部署自己的后端或实现智能合约扩展。
因此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其无服务器特性——用户无需设置节点并选择要使用的特定节点,结果可以方便地返回给用户。
其中每个 Oyster 节点都作为安全区域运行,保护数据和计算免受外部威胁,使得即使在不受信任的主机网络中,TEE 也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计算完整性。
在此基础上,Oyster 彻底改变了去中心化服务(如 API 和网关)的管理形式,推动其从传统的基础设施管理转变为基于智能合约的自主运营,正因如此,与其他 DePIN 平台相比,Oyster 是一种更出色的计算平台——在第三方节点上执行时具有代码验证的优势。
这样设计的最大优势,就是可确保代码执行不受硬件提供商的影响并防止任何篡改。此外 Oyster 还允许共享私人数据,例如助记词、密码和 API 密钥,而不必担心被硬件提供商盗窃。
此外 Oyster 还利用中继合约支持 AI 协处理器,实现了直接的链上查询和与链上合约的交互。
Kalypso:ZK 证明交易市场
Kalypso 则代表了 Marlin 对零知识证明(ZKP)的灵活集成,要知道使用 FPGA、GPU 和 ASIC 进行硬件优化可以显著加快 ZK 证明的生成速度,从而减少时间和成本。
而 Marlin 网络依靠带有 FPGA 的节点进行外包 ZK 证明生成,从而可以高效处理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返回生成的证明。
与此同时,它又作为基于订单簿的市场运作,优化了 ZKP 生成请求与可用计算资源的匹配(可匹配 Taiko、Scroll、zkSync 等一众 ZK 网络的计算需求),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简言之,Kalypso 的设计促进了证明生成的竞争性和抗审查性环境,这对于需要区块链计算的隐私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 EigenLayer 刚刚上线了 6 个 AVS 服务:包括 AltLayer(再质押 Rollup)、Brevis(ZK Coprocessor)、eoracle(以太坊原生预言机)、LAGRANGE(非交互式跨链状态证明)、Witness Chain(DePIN 协调层)以及 Xterio(游戏服务)。
而 Kalypso 就将综合利用 EigenLayer AVS 和 Celestia 的数据可用性层,来分别提供性能升级和 DA 支持,这也是泛 AI 赛道最早结合 AVS 的双线超级叙事项目,能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共识层、结算层都可以共享以太坊经济安全,可提供更便宜且更安全的云计算服务选择。
Marlin 中继网络:激励撮合机制
Marlin Relay 则是一个与区块链无关的无需许可的中继网络,具有内置的激励功能,且可以同时与多个区块链集成。
该激励结构确保了无需信任的节点可以为网络贡献资源,而不会对其安全保障产生不利影响,其中具体来看的话,Marlin 中继网络由 4 个实体组成:
-
生产者:生产者(即 ZK 矿工)将区块引入网络,并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它们的区块传播到网络中的其他矿工,以确保区块不会成为孤立的,因此本质上任何有动机足够快地传播区块的用户都可以成为生产者,它们负责传播区块的有效性,同时垃圾交易预防机制确保引入无效区块的生产者得到适当的 Slash 惩罚;
-
接收方:接收方订阅并接收来自网络的区块,他们可以是矿工、交易所、区块浏览器或任何其他可以从尽快接收区块中受益的完整节点,而且它们都需要向协议支付订阅费以加入接收方集合;
-
中继器:中继器是以低延迟将区块从生产者中继到接收者的节点,中继器被激励快速传播区块,因为接收方只向参与区块最快传播的中继器子集支付费用;
-
集群:集群是中继器的集合,它们共同负责将区块从生产者传播到所有接收者,集群相互竞争,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给接收者。集群预计将分布在互联网上,以便有效地传播到接收器;
项目团队和投融资信息
Marlin 创始团队基本都是互联网和加密开发领域的「老炮」,核心开发人员几乎都来自斯坦福、麻省理工和印度理工等名校,均拥有较好的学术背景,大多区块链开发经验丰富。
其中联合创始人 Prateesh Goya 为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曾与以太坊基金会达成合作;联合创始人兼 CEO Siddhartha Dutta 曾是分片扩容项目 Zilliqa 的核心开发者,曾任微软云事业部工程师;CTO Pratyaksh Sharma 毕业于斯坦福,曾于 Facebook 和 Pinterest 实习,具有 Python 软件基金会工作经验;团队还邀请到六个顾问加入咨询委员会,其中包括 BitTorrent 前 CEO Rogelio Choy。
也正因为 Marlin 创始团队良好的技术背景,使其早在 2019 年的 3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中便获得币安、NGC Ventures 和 Arrington XRP Capital 等顶级机构投资,还在 2019 年成为 Binance Labs 第二期孵化计划的 13 家初创企业之一。
代币经济学
此外,Marlin 代币名为 POND,总供应量为 80.87 亿枚(最大供应量 100 亿枚),据 CoinGecko 信息显示,当前 POND 币价约 0.022 美元,已发行流通约 80.87 亿 POND,流通市值约为 1.83 亿美元,而 POND 代币的效用包括:
-
治理:POND 代币持有者可以对网络参数进行投票;
-
协议激励:用户可以在保护 Marlin 网络和运行节点时,赚取 POND 代币作为奖励;
-
质押:节点需要抵押 POND 代币才能加入和参与 Marlin 网络;
这也意味着 POND 可以直接用于整个 Marlin 生态系统,充当结算代币,从而实现全面赋能优势——直接捕获整个 Marlin 网络生态的算力和节点数量增长红利。
小结
总的来看,目前「AI+Crypto」赛道处于长期竞赛的早期阶段,像 TAO、MASA、POND 这样的玩家很有可能会改变 DeAI 竞争格局,为「AI+Crypto」赛道带来全新的变量。
背靠 AI+AVS 的双线顶级叙事,所图愿景宏大,如果能够成功,Marlin 大概率会成为涵盖「Web2+Web3」的全球应用生态的核心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组件,藉此构建跨「Web2+Web3」的云计算生态,极具想象空间,但也无疑充满挑战。
未来总在想象之外,让我们拭目以待。
Flare Launches USD₮0 to Transform Cross-Chain Stablecoin Liquidity and $XRP DeFi Growth
Flare reveals launching USD₮0 to boost cross-chain liquidity, unlock $XRP DeFi potential, and settin...
Qubetics, Solana, and Theta: Best Crypto Investment for 2025 as Blockchain Innovation and Market Trends Align
Explore the best crypto investment options in 2025 with Qubetics, Theta, and Solana. Discover how th...
Use SIX MINING Cloud Mining Service to Easily Earn $7500 Per Day ; Accessible Worldwide
Learn how to earn $7,500 per day with SIX MINING's secure cloud mining platform, offering multipl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