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辰;刺耳的Whistle
上一篇《金融史、法制体系与技术周期:RWA的万亿叙事经不起推敲》反响不错,许多朋友在不同平台读到这篇文章,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我,交流彼此关于RWA以及行业未来的看法。
关于RWA,既有共识,也有存在异议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刺耳的Whistle」发出了刺耳的哨音(而不是四平八稳谁也挑不出刺也谁都不得罪的复读机放送),并吸引了同样尖锐的回应,我们的观点就这样在讨论中不断校正得更加准确。
本文是与其中两位朋友互相交流(或论战)而形成的整理及反思。
关于证券化与代币化
这位朋友来自传统金融行业,曾在华尔街从事过多年的衍生品设计、定价和交易工作,可以说是关于衍生品(包括证券化)深入堂奥的内行人。
我们认识已有两年多,他经常批评我在金融方面的浅薄,扎心的是他说的往往是对的。这次我们聊了四十来分钟,他是RWA的非利益非相关者,但对我在文章中的「证券化」概念提出异议,并且对RWA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
最后,我对他关于「证券化」概念的正本清源心服口服,不过在关于RWA未来走向的判断上则持保留意见。
他关于「证券化」所勘误的点在于那篇文章讨论的「证券化」(Securitization)是狭义的概念,并不适合放在「金融史上的证券化」的尺度来讨论,因为 真正的证券化其实从16世纪的荷兰就出现了,也就是股票和债券 。这些就是证券化,但大家都直接称之为股票、债券、期权之类。
后来才开始把非标资产也进行证券化,也就是我在文中所讨论的证券化。比如做房产抵押贷款债权的MBS(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做房地产以外的各种应收账款的ABS(资产支持证券),还有做担保债务凭证的CDO(担保债务凭证)。
所以我所讨论的证券化是指后来产生的新的金融工具,它是狭义的证券化。现在我修正一下表述—— 今天鼓吹的RWA的万亿市场,绝大部分其实是ABS的市场 ,他们吹牛皮的时候仿佛遗忘了有ABS这回事。
这位朋友不仅补充了「证券化」的定义,还表达了对「代币化」的期待。
他认为 证券化只能做到交易,而代币化则意味着还可以添加其他功能,非常有想象空间 。
他觉得我对于RWA(主要是STO,证券型代币发行)的批评太过于苛刻,虽然现阶段的代币很大程度上只是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但未来还是有潜力演化为具有更强描述能力的token,而不仅仅是货币。
我完全认同他对于代币化的未来的看法,事实上我在那篇文中举例Solv Protocol,就是因为他们提出了ERC-3525,发明了介于FT与NFT之间SFT(多说一句,FT和NFT只是现实已经存在的资产形式的映射)。话说另一位朋友,发来了他们的EIP-7797提案。
所以我们唯一的分歧点在于对未来的判断。
我认为 现在大多数RWA项目没戏,因为它们先天基因就不够crypto native,后天环境又不容乐观 ,所以寄希望于还很微弱的正在以crypto native的逻辑构建应用层协议的RWA项目。
他认为应该抛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 先做起来再说,现在有人愿意去做RWA的交易所,后面自然会冒出适合RWA的资产 ,不能因为现在没有合适的资产,就去否定RWA交易所未来没有价值。
我之所以保留我的观点,是因为我觉得RWA交易所对crypto市场的影响还不如现货ETF(虽然目前也同样没啥影响),至少牛市时真的会有热钱通过ETF涌向crypto行业,但是 投资RWA的钱是从传统金融进入了真实世界,跟crypto行业没什么关系,唯一赚钱的是交易所本身 。
现在很多鼓吹RWA的项目,甚至是想让crypto的钱进入真实世界,整个逻辑完全颠倒了(crypto市场才多大?!)。
关于政策与技术
另一位朋友是比莱资本 & 42teach的CEO曾林钏Bruce,他写了一篇《驳〈RWA万亿叙事泡沫论〉》,虽然我们在观点上针锋相对,但在共同认识的朋友拉的小群里,我们初次认识就商业互捧起来,并约定来一场space正式辩论,本文只是《驳〈驳《RWA万亿叙事泡沫论》〉》。
鸡与蛋
我们的第一个分歧点跟上一位朋友一样,也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他们都支持「先有交易所,再有资产」,而我则持保留意见。
Bruce在文中提出应该先让汽车上路,再迭代实现量产。在他看来,我给RWA降温,相当于是一个嘲笑刚发明的汽车不如驴车的保守派。
可事实上我不是嘲笑汽车行业没有未来,而是指出不能把刚发明的汽车当作未来。
汽车的历史往往是追溯到1885年的奔驰,但法国人在1769年就制造了由蒸汽机驱动的三轮汽车。如果当时的人把这款三轮汽车作为经典款式来布局未来汽车行业,那显然大错特错了。
从汽车说回到RWA,我对RWA的未来非常乐观,只是我不认为赢家属于现在做RWA的诸位。原因就是前面说的 现在大多数RWA项目先天基因就不够crypto native,后天环境又不容乐观 (主要是牵涉整个法制体系的调整),所以我还是更看好那些以crypto native的逻辑构建应用层协议的RWA项目,尽管现在还很微弱。
Web3与香港
第二个分歧点是政策支持力度。Bruce认为是香港需要Web3,而不是Web3需要香港。
站在上帝视角确实是这样的,但 你得站在具体的行动者的立场上来理解他们的逻辑,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推演 。
我已在上篇文章中充分提及(但没有展开说明)让RWA配套这件事的难度,理由是立法已经很难了,何况还是关于金融体系的立法,复杂度远远高于驴车还是汽车上路的交通法。
我的观点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如果港府有重构金融领域法制体系的魄力,那么请先把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基本盘重新激活再说 ,事实上就流动性而言港股已经成沼泽地了,这件事情在轻重缓急的优先级上远远高于还是新概念的RWA。
技术够用论
第三个分歧点在于对技术周期的判断上。
Bruce认为就目前的STO/RWA而言,以太坊+Layer2已经基本够实现token化了,而我认为现有的底层基础设施远远不够。
扎心地说,现有的Layer2是廉价版的以太坊,它并没有技术范式上的升级,当然ZK、跨链等方向确实在不断进步之中。
而且即使是在现有的底层基础设施上做RWA,那也 应该有协议层的创新,才能支持定制化的token ,FT和NFT只是在模拟那些现实中已经存在的资产形态。
现在大多数关于RWA的讨论,就像是相90年代的人讨论新出现的掌上电脑,它的确很酷,但它以及基于它开发的各种应用早就消失了,直到2007年带有范式革命的iPhone的亮相才真正开启了未来。
所以我的观点一言以蔽之, 要么专注于基于现有的操作系统去发展协议,要么专注于迭代新的操作系统 。
总结
我跟以上两位朋友的分歧看起来非常明显,但我们再来看一下共识,就会发现这些分歧都是细枝末节上的分歧——我们都非常看好crypto的未来。
尽管AI现在风头正盛,已经突破了技术临界点,但我仍然坚定地看好crypto。其实今年已经有不少行业内的朋友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理由是目前确实没有出现大的技术迭代,再加上政策端和金融端的风险,很可能这个行业就跟历史上很多技术风口一样昙花一现就没了。
但我还是认为, Web3/元宇宙/DWeb的方向没有任何问题,到来是迟早的事情,只是技术路径上谁统治谁还尚未可知,那么crypto还是有机会去攻占它!
只是极度乐观的Bruce已经躬身入局革命去了,而审慎乐观的我则看着他们做无谓的炮灰,并继续寻找更适合的路径。
当然,还有其他朋友的交流和反馈,本文就不一一分享了。
距「刺耳的Whistle」发布第一篇《关于Whistle,我们是谁?》过去了三个多月,我们收到最多的反馈是我们的声音真的不一样。甚至被误认为是来自传统金融的做空机构,毕竟发出的批评声音太多了……
这些都说明我们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Whistle先从自媒体开始,用一个季度的时间去让行业听到我们的声音。」Whistle会继续向市场发出清晰甚至刺耳的声音,也会发布更多具有建设性的内容,比如关于ZK与跨链的实现路径之类。
我们坚信 现在二级市场正在触底 (但还没有到底) 且一级市场正在酝酿新叙事的关键时刻 ,欢迎各位在不同领域前行的朋友,无论是认可还是反驳,都非常欢迎一起交流~
正如「刺耳的Whistle」成立以来的理念:
每一轮牛市都有新的叙事,而叙事之下是技术、市场、政策等不同因素的演进,在快速迭代的 crypto行业, 能 够对这些因素的底层逻辑和趋势有所洞见的人,往往是深耕细分赛道数年的研究员、项目方 (而不是刚接触到这些新概念的人)。
他们在行业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长期的追踪、研究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他们真实的声音不能为市场听见,淹没在了噪音里。
我相信这些从不同视角出发的观点在碰撞中才会更接近于真相。比如本文提到的两位朋友,他们的经验与思考是躬身入局才得来的,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无论是认可还是反驳,能共振的都是同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