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Market cap:
0%
FGI:
0%
Cryptocurrencies:--
Exchanges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加密货币死了吗?2022-2023年熊市分析

Collect
Share

文章来源:Web3团子


不,加密货币还没有消亡。自今年年初以来,所有数字资产的总价值已从 8150 亿美元增加到 1.02 万亿美元,这表明加密行业生机勃勃。然而,加密货币市场自 2022 年开始就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此后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

目前加密货币市场表现不佳。事实上,大多数数字货币的交易价格与历史高点相去甚远,比特币的换手率较峰值下降了 -60% 以上,以太坊则下跌了 -65% 以上。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为什么加密货币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损失了相当大的价值,讨论之前的熊市以及它们与 2022 年至 2023 年加密货币崩溃的比较。


加密货币死了吗?近期市场趋势和事件分析

宏观经济和加密货币特定因素的结合是大多数加密货币交易价格远低于前几年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高利率、数十年的高通胀、物流问题、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其他问题正在影响加密货币价格,就像其他风险资产的价格一样。 

除了宏观经济因素之外,加密货币投资者还目睹了该行业内几次引人注目的崩盘。虽然详细检查每个失败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让我们来谈谈在该领域引入重大负面情绪的最重要事件:

  • Terra 生态系统的崩溃: 2022 年 5 月,在 UST 稳定币失去 1 美元的挂钩后,价值600 亿美元的 Terra 生态系统崩溃了。由此产生的附带损害导致比特币和其他资产的价格暴跌,并导致多家加密货币公司破产,包括三箭资本、Genesis、Voyager 等。

  • FTX破产: 2022年11月,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FTX因未能满足用户的提款请求而申请破产。FTX 的倒闭、有关该公司使用无数不良商业行为的信息,以及其首席执行官Sam Bankman Fried和其他高管的彻头彻尾的犯罪活动,彻底动摇了投资者对整个加密货币的信任。

  • 加密货币贷款公司的倒闭:由于加密货币价格下跌的压力、投资者的负面情绪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存在欺诈性商业模式,多家加密货币贷款公司倒闭。BlockFi、Vauld、Voyager、Hodlnaut 和摄氏度只是去年关闭的一些加密货币贷款公司。

  • 监管审查力度加大:过去几个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大幅扩大了其视为证券的加密货币清单。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对 Kraken、Binance 和 Coinbase 等顶级加密货币交易所提起诉讼,引发了加密货币用户对监管程序可能如何实施的担忧。

上述每个因素都对更广泛的加密货币市场产生了显着影响。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都发生在短短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并且是在几乎欢迎加密货币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发生的。

考虑到所有因素,可以说,尽管存在困扰该行业的众多问题,但加密货币的表现还是相当令人钦佩的。此外,过去的一年彻底测试了加密货币行业的基础,而且可以说,加密货币显示出比许多人预期的更高水平的弹性。


历史表现:加密资产在每次熊市后都建立了新的ATH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立场,我们必须首先将去年的加密货币崩盘放在背景中 - 将其与过去的熊市进行比较可以作为形成一般结论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第一个比特币熊市周期(2011年6月-2011年11月)

比特币最初是由匿名作者中本聪 ( Satoshi Nakamoto)在 2008 年撰写的白皮书中概述的一个想法, 很快就开始在科技界和那些相信全球金融体系应该进行彻底改革的人们中获得关注。然而,没过多久,比特币就经历了第一次大规模崩盘。2011 年 6 月至 11 月期间,比特币的市值(无论出于何种意图和目的,都是当时加密货币的整个市值)下降了 90% 以上


有史以来第一个加密货币冬天(2013 年 11 月 - 2015 年 1 月)

到 2013 年,比特币不再是唯一的游戏。虽然 BTC 保持了主导地位,但Litecoin、Namecoin、Dogecoin和XRP等货币也加入了数字货币俱乐部。2013 年 10 月,FBI 关闭了 Slik Road,这是一个流行的暗网平台,用户可以使用加密货币支付各种商品和服务。随后,中国宣布禁止比特币。雪上加霜的是,流行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stamp 遭到黑客攻击。围绕所有这些事态发展的负面新闻导致了长达一年多的熊市,总市值缩水了约 80%。


2018 年加密货币冬季(2017 年 12 月 - 2018 年 12 月)

2015年的加密寒冬过后,数字资产领域的投资和技术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见证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以太坊的推出, 以及Tether稳定币的推出。不幸的是,到 2017 年底,已有数千个加密货币项目推出了首次代币发行,一些骗局从加密货币投资者那里流失了数亿美元。备受瞩目的 Bitconnect 事件和 CoinCheck 价值 5.3 亿美元的黑客事件开启了长达一年的加密货币熊市,导致超过 80% 的损失。


2022 年加密货币熊市(2021 年 11 月 - 2022 年 12 月)

2022 年加密货币市场崩盘背后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阵营:非加密相关因素和加密相关因素,比特币较 2021 年 ATH 下跌超过 -70%就凸显了这一点。让我们从前者开始分析 2022 年的缩减。

在宏观经济动荡的背景下,从 2022 年初到年底,几乎所有资产类别都出现了两位数的高位下跌,数字资产也不例外。事实上,经济问题可以说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当货币政策收紧且投资枯竭时,加密货币的表现异常糟糕。这一现实与许多加密货币专家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一再吹捧加密货币对通货膨胀和传统经济问题的抵抗力是其标志之一。  

转向加密行业特定的原因,2022 年 5 月 Terra 生态系统的崩溃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事件,紧随其后的是同年 11 月的 FTX 破产。虽然加密货币价格在 5 月之前就开始下滑,但 600 亿美元的 Terra 生态系统的崩溃加剧了负面趋势,而 FTX 的崩溃则将比特币推低至 17,000 美元以下,这是大流行以来的最低点。 


正如你所看到的,加密货币市场在其大约十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一些极端的熊市周期。每一次,都有一大群人将加密货币标记为死亡,结果它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比特币是该领域最古老、规模最大的货币,可以作为每个熊市周期后加密资产总体表现的良好指标。举个例子,比特币在每次加密货币崩盘后屡次创下历史新高——2011年熊市后比特币突破1,000美元,在第一个加密货币寒冬后触及20,000美元,在2018年经济低迷后接近70,000美元。 

希望历史能够重演,我们将看到比特币在未来突破之前的 68,000 美元。


加密货币有未来吗?

在每次重大的加密货币崩盘之后,该行业都设法比以前更加强大。没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情况不会如此,特别是考虑到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速度和用户增长时。

以太坊合并可以说是加密货币历史上最重要的升级,发生在三个月前。根据以太坊基金会的说法,从工作量证明 (PoW)到权益证明 (PoS) 的转变使网络的电力消耗减少了 99.95%。此外,上海升级于今年早些时候上线,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大加密网络的能力,并允许 ETH 质押者提取资金。


除了能源效率的提高之外,各种第 2 层网络(包括比特币扩容解决方案闪电网络和以太坊的 Polygon)的普及也带来了更快、成本更低的交易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产品的更大可用性和服务。 

事实上,在查看 TVL 数据时,用户对去中心化自动化协议而非金融中介机构的青睐程度非常明显。根据区块链分析公司 DeFi Llama 的数据,存放在各个 Layer 1 上的所有数字资产的总价值从 2020 年初的“仅仅”6 亿美元增至 2023 年 9 月的 420 亿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TVL 较 2021 年 12 月 2000 亿美元的峰值大幅下降。

此外,考虑到历史价格走势,比特币可能会在下一个比特币周期中出现大幅上涨,这可能会在 2025 年底前将 BTC 的价格推向新的高度。在之前的减半周期中,BTC 达到了新的价格峰值,约为一年到一年半进入新的减半周期。根据比特币彩虹图(旨在以对数刻度绘制关键支撑位和阻力位),2025 年 12 月 BTC 的交易上限为 425,780 美元,下限为 34,630 美元。


那么,加密市场已经死了吗?

如果历史和最近的技术进步有任何迹象的话,那么“加密货币死了吗?”的答案就是:是一个响亮的“不”。比特币和以太坊,以及数千种其他加密资产,都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不是因为价格投机的原因,而是因为各种 Web3 用例,从个人理财到游戏,这使得加密货币对于那些寻求接触令人兴奋的人来说是一项很好的投资新技术和市场。

这并不意味着随着行业未来经历更多的整合,我们不会看到大部分区块链项目慢慢消失。然而,随着更多对加密货币友好的监管正在酝酿中,并且采用率超过了互联网的采用率,加密货币的未来预示着良好的前景。

值得对数字资产价格的未来方向和下一次加密货币牛市的可能性感到兴奋的另一个原因是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减半,这是迄今为止的第四次减半。从历史上看,比特币减半一直是产生积极市场活动的最重要事件。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www.mytokencap.com)Opinions and positions;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