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挖矿、Layer2、跨链、链游 我们在成都的茶馆里碰撞出了啥?
作者:北辰
在春节前4天的1月17日,链茶馆在成都顺利举办了crypto行业闭门聚会,三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还没有讲完预备的话题就结束了。
「技术大佬」「矿业巨头」「社区领袖」……成都的crypto圈有种武侠小说里卧虎藏龙的独特气质。
我们会把现场的意犹未尽化作未来在成都继续举办线下活动的动力,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把现场的碰撞分享出来。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成都的现场讨论得比较生猛,有些内容不适于公开发表(甚至还有不适于在现场讨论,因此被主持人频频打断),这里删繁就简并隐去身份。
特别申明:链茶馆不为嘉宾观点负责。
宏观市场
主持人:
我接触过的经历了好几轮牛熊市依旧活跃的朋友,对于2023年的宏观市场的看法其实不太一致,有人认为美联储加息肯定能非常顺利地结束,也有人认为经济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在BTC 4万美金以上的时候就变现了,然后静静地等待底部,但即使到现在也有差不多70%甚至80%以上的资金都是U,因为他们都觉得会有一个最后一跌,同时也认为今年可能会有一个小牛市,有点类似于2019年(介于2018年深熊与2020年由DeFi Summer开启的大牛市之间)。
我们聊宏观趋势(或者直白来说是行情),并不是说一定要去二级市场赚钱(这其实跟牛熊市没什么关系,因为熊市可以去做空),而是宏观的行情趋势会影响你在这个行业里的布局或者行动节奏。
举一个反例。每一轮牛市都会吸引一批新人进来,他们对行业的周期没有直观深切的感受,所以会在牛市的时候融到很多钱,并花掉很多不必要的钱,然后在熊市中项目迅速地黄掉。
我自己也在思考我在这个行业里比较大的机会在哪里,通过与不同朋友的交流,我发现我的2023年规划是「展望2025」,行业的大机会还是得再等两年,所以我需要去做更深入、更底层的行业研究,越长远的叙事越应该在底层捕捉。
投资机构负责人:
我去年6月份去美国的第一感受是中国的Web3行业已经被美国甩了一大截,他们对Web3的理解前沿很多,在整个引领行业发展的趋势。而国内项目主要还是在做非常传统的项目,另外也会帮海外做一些技术开发、社区管理之类的劳务输出。但无论如何,我觉得Web3在今后的三四年会有非常好的周期性的机会。
我觉得今年是一个U型而不是V型,底部会要蛮长的时间,大的趋势还是要到明年后年,但今年也不排除有些小的机会。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级市场就很难了,今年还会继续,可能还会更难过,因为没有新的热点,所以行业的流动资金可能会重心会放在二级市场。
总之,今年应该是稳中求变的一年,2023年最应该优先考虑的是「活下来」,得特别注意好口袋,不要被CX项目把钱圈走,否则下一轮牛市到来的时候跟自己的关系就不大了。
二级市场投资的交易员:
黄金已经连涨了两个月,涨幅接近BTC,原因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在减弱,但其实很多数据(如非农)是利多美元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市场目前太乐观了。
美联储确实经过一年的加息,在慢慢地压缩通胀,但是美国的通胀依然没有控制住(特别是反映在消费者指数和汽车价格以及房价三方面),所以加息还会继续。也就是说,对于风险资产的打击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
所以我的预测是2023年美联储会继续加息,之后逐渐放缓,甚至可能会慢慢开始放水,大的牛市应该在2024年、2025年到来,现阶段的投资策略尽可能地偏保守比较好。
关于挖矿
资深矿工:
我们前年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在俄罗斯,但俄罗斯并不是最好的地方。俄罗斯的优势是电力确实便宜,而且和中国关系稳定,不会像哈萨克斯坦那样什么也不说就直接没收矿机,但是俄乌战争让俄罗斯有政局稳定的风险。美国的电费相对来说比较贵,BTC在1.5万美金的时候,只有S19 XP矿机不用关机,但在美国挖矿比较安全。
这么多年来,矿工已经习惯了以BTC为本位。刚才提到的1.3万美元的关机价其实是相对于美国而言的,但像俄罗斯和安哥拉的成本就比较低,至少跌破1.1万美元才会真正大规模关机。
更关键的是现在矿圈很多人是2017年就进来的老韭菜,他们经历过好几次行情暴跌,已经建立了行业信仰,不会觉得行业不行了,而且他们的很多机器是在暴跌中论斤收的,所以会选择持币硬扛到下一轮牛市。如果今年出现暴跌,也不会下探太多,因为矿工基本上不会去卖BTC,除非是预交季度电费才可能会卖掉一部分。
关于Layer2
某DAO的研究员:
Arbitrum已经形成了财富效益,无论是项目、交易还是用户,数据都非常可观,未来一定会爆发,而ZK系进展其实比较慢,主网都还没有,生态起来还得一定的时间,所以我觉得Layer2还是得看Arbitrum。
底层开发大咖:
基于乐观证明的Layer2从长期来看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现在之所以能够降低Gas成本,其实是因为它是中心化的,如果真的再去搞一套去中心化技术,那么性能一定大幅下降。
主持人反问:
但是Arbitrum的「交互式欺诈证明」,相当于形成一个动态的市场的监管,确实可以在机制上实现低成本验证。
大咖回答:
这一点在经济学上讲不通。欺诈证明的假设前提是网络要有一定的错误率,于是挑战者会去监控网络来赚取收益。
这就会出现一个悖论——如果网络没有错误率,那么挑战者是在义务劳动,至少也不会认真监控。如果网络一定会有一定的错误率,那么谁还敢去真正地使用?
所以Arbitrum的「交互式欺诈证明」能不能支撑大规模的应用交互,这是存疑的。
投资机构负责人:
作为VC,我们重点布局的是ZK,因为OP赛道的头部已经形成了,ZK的头部还没有形成,所以去年投的几个Layer2项目都是ZK系的。
关于跨链
主持人:
我们在两年前非常关注波卡生态,但是我们现在发现波卡开始被开发者抛弃了,他们更愿意转向Cosmos,虽然在技术上没有波卡的substrate好,但因为用的人足够多,大家修修补补,最终用起来其实会更好使。
波卡生态的大使:
从市场行情来看,波卡生态确实垮得厉害,但是我接触的不少投资机构其实并没有减仓DOT,甚至在一些主流机构里持仓量排进前三,我认为机构如何下注才是最诚实的回答。
我们的投资理念是跨越牛熊周期的,第一赌它死不了,第二看它是否还在活跃,至少波卡的黑客松还是会出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
底层开发大咖:
波卡的思路在变,之前是底层做得很扎实,现在倾向于扶持应用,他们在往自己不擅长的方向去努力,我觉得只要波卡有足够的钱能够熬过熊市,它的叙事是成立的。
跨链的叙事很好,波卡、Cosmos等跨链项目相当于造了一把屠龙宝刀,但是现在那条龙(应用)还没有出现,也就不需要去屠龙。所以应用链的叙事可能得两三年后才能真正开始。
Filecoin矿工:
Filecoin现在要做的其实也是跨链——给不同的链做存储,而不是在白皮书中提到的要打败亚马逊的Web3存储,我觉得做不到,但是转向链上应用,我觉得这个思路可以。
crypto社区运营& KOL:
波卡在2023年会有一些重要的更新,可以带来很大的赋能,我觉得在2023年不会掉队,还可以和Cosmos扳手腕。
YouTube博主:
链上的应用生态还没起来,跨链的市场容量就始终这么大。
主持人:
波卡生态有一些比较有话语权的投资机构,投资周期不超过半年,而且实际给的钱远远低于公开宣传的投融资额度,这样就可以保证哪怕项目最后黄了,但是他们依然能及时退出并且还能赚到钱。如果生态里充斥的都是这种垃圾投资机构,这个生态是没有希望了。
底层开发大咖补充:
其实不止是波卡……
国内社区KOL:
Cosmos如果通过了很好,但它第一次没通过,以后也不一定能通过,因为按照现在的方案的ATOM的增发速度,通过之后其实不会涨,当然,对生态肯定是有好处的。
关于链游
YouTube博主:
从开发的角度来说,链改游戏是最简单的,游戏开发者不需要了解太多与合约有关的东西,直接让另一个团队把游戏部署到链上去就完事儿了。但现在还没有看到一款长期运营的比较好的链改游戏。
游戏首先要有乐趣,而不是赚钱,但成年人玩游戏的乐趣在于博弈。20岁的人对游戏的品味与30岁以上的人差距非常大,所以不能用20岁的品味去定义GameFi的逻辑。
资深链游玩家/DeFi投资者:
GameFi不是伪命题,赌球算不算伪命题?它针对的是一部分人的真实需求。至少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中短期,链游的用户热衷于更多的投机,当然如果以后要破圈,那就会削弱它的投机属性或者博弈属性。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