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网络 Louis:GameFi 做应用链已经逐渐成为共识
2022年5月25日,章鱼网络 Louis 受邀参与「公链竞争:由性能转向用例」的主题讨论,共同对区块链互联网生态进行探讨。
Part 1:公链壮大
Linda:近一年来我们看到很多新公链的代币实现了价格和市值飙升,像 AVAX 、Solana、MATIC、NEAR 等等,大家觉得这些公链最近一年壮大的契机有哪些?
Louis:基础设施和应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就像人走路一样必须是左脚一步右脚一步。公链是面向开发者的,只有他们进来开发应用才能体现价值。这次牛市的原因就是出现了 DeFi、GameFi、NFT 等三波的 Dapp 应用浪潮。
很多开发者在两三年之前,可能觉得只需要以太坊一条链就够了,如果不够的话就等 2.0,但从 2020 年 DeFi Summer 开始,Gas 飙升特别高,拥堵很严重,造成公链的外溢效应。
EVM 是第一个以太坊虚拟机,现在大家再去做链上虚拟机,设计是会有各种问题的。Near 的创始团队是技术高手,从一开始就想创造一个全新的通用平台,要有无限扩容的潜力。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开发者的头脑都被 EVM 占领了,至少 90% 以上的去中心化应用开发者用的是 EVM,所以早期发展生态非常困难,我们早期支持的语言是 Rust,是比较小众难学的语言,后来无心插柳搞了一个 Aurora,他们觉得是不是可以在 Near 这么强大的基础上跑一个 EVM,但是 Aurora 上线的时候,DeFi、NFT 已经全都起来了,最后只赶上了一个牛市的尾巴。
Octopus Network 是对 Near 的一个补充,它的优势是速度快、成本低,自定义能力比较强。它和 Near 的原生链、Aurora 虚拟机组成铁三角,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因为从扩容的角度来说,目前单链是不太能支持像 GameFi 这样的应用量级的,未来还可能会出现百万级或者上亿的并发,现在一个应用就压垮了,所以很多GameFi 迁出去做侧链,都是把用户量大,单位经济价值小的场景单独去处理,这已经逐渐成为共识。
在 Octopus 设计里面已经提前两年预想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目前也有几条链在跑。它和 Near 以及 Aurora 一起去服务更多开发者。
Part 2:性能 VS 生态
Linda:建立生态基金,扶持开发者补贴用户已经成为很多新公链的重要推广举措,目前有些公链的 TPS 已经远超过以太坊,甚至号称达到传统 IT 系统的承载水平,生态是否已经取代性能成为公链最重要的竞争维度?
Louis:我先谈谈大家为什么关注 TPS,恨不得将它作为评价一条公链的唯一指标。用户在 Dapp 上交互,有三块体验比较重要,一个是 Gas 费用,另一个是 Delay,最后就是钱包(水平已经趋同)。用户虽然不能直接体验到 TPS,但当公链要处理的交易量超出设计性能,一方面是费用会飙升,另一方面确认时间也会延迟,比如以太坊拥堵的时候,有可能 5 个小时也没有成功,这是一个非线性下降的过程。
目前实际可用的单链 TPS 都在几百这个量级,包括 Solana,其实大家差得不太多,一天只能处理一两千万笔交易,可能一个游戏就能把 TPS 用满,所以目前 TPS 依然是用户体验的瓶颈。
我认为公链 TPS 是达不到传统 IT 系统的,都知道区块链有一个不可能三角,这里面一致性是必选的,去中心化和性能二选一的话,可能前者还是比较重要一点,因为这是区别于互联网的根本。
长远来看,区块链还是回归定位,就是一个去中心化账本,很多场景不要求立即取得数据一致性,如果能够和传统 IT 架构互补,共同组成一个应用的后台,这样会更好一些。
Part 3:未来新公链的定位
Linda:以太坊由 PoW 转 PoS 共识的升级即将完成,预计将会大幅缓解 Gas 费用居高不下的局面,如果顺利实现的话,届时「公链之王」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巩固,你认为未来新公链的差异点和细分市场可能定位在哪里?
Louis:上一轮牛市已经让 5-10 条公链都在加密行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果说回到 2018 年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说以太坊 2.0 已经近在眼前了,如果真的在 2019年以太坊 2.0上线的话,这些公链很有可能就没有机会发展了。因为 16-19 年开发者去做 Dapp 都不存在生态选择的问题,是因为上一轮的牛市以太坊确实承载不了,才有这些新公链的崛起。
从投资和开发者的角度来讲,选择这些新公链都要比以太坊好,相当于是用结果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一轮进来的开发者,对它们而言以太坊并不特殊,目前这个格局应该还会继续发展,未来的区块链世界肯定是个多链世界。
为什么以太坊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窗口,把新公链扼杀在摇篮里呢,因为以太坊升级的代价、创新的代价要比新公链大很多。如果是回到 2014 年以太坊说我们要搞智能合约,大家肯定觉得是胡搞,因为那时候都是比特币至上,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围绕比特币去构建智能合约,只不过已经不是市场主流了。
Part 4:三种高性能方案
Linda:对于 Layer1、Layer2 和跨链三种提高性能的解决方案,你怎么看待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未来是倾向于一分高下,还是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共存?
Louis:单纯的 Layer1 应该存在一定的共识,即没有一个杀手级的单链能够去无限制扩容。Layer2 是 ZK 和 OP 为主。多链呢是 cosmos 为代表。
三种扩容方案在技术和逻辑上是行得通的,大概率是共存。谁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那要看谁对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支持得更好,但是如果加密市场继续收缩的话,大家风险偏好变得更谨慎,投资驱动的需求会下降,受到比较大影响的会是 DeFi 和 PFP,Gamefi 的很多用户还是不会离开,这是比较确定性的浪潮,当这些新的浪潮到来的时候,开发者会再次综合选择 Layer1、Layer2 或者跨链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得被用作法律、税务、投资、理财或任何其他建议。
Satoshi Nakamoto’s Bitcoin Stash Tops $100 Billion
Satoshi Nakamoto’s Bitcoin stash hits $103B as BTC surpasses Amazon and Silver to become the sixth-l...
INX Greenlights Polygon-USD Pair, Expands Options for Crypto Traders
New York, US, 23rd April 2025, Chainwire...
Should You Buy More TRUMP to Have Dinner With President Trump? Will the TRUMP Price Sustain Above the Gains?
The post Should You Buy More TRUMP to Have Dinner With President Trump? Will the TRUMP Price Sus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