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元宇宙”作者长铗:无限游戏与人类大迁徙
来源: 凤凰网
作者:凤凰网汽车访谈(文/小林 编/青竹)
一场关于人类的数字化迁徙已经开始了。
摘要
1、元宇宙是可自我进化的无限游戏,但此“游戏”非彼“游戏”。
2、无限游戏以延续为目的,教育、创业、生命都是无限游戏。
3、向元宇宙进发的过程,其实是人类的一场数字化迁徙。
4、与传统游戏不同,元宇宙中的成就感可以延续到现实世界。
5、当人工智能可以自主生成内容的时候,意味着真正的元宇宙来了。
当沈腾在春晚上说“我在元宇宙倒腾狗”的时候,家人问我:“啥是元宇宙?”
好歹已经写过几篇元宇宙,原以为这是个手拿把掐的问题。但当我准备开始表演的时候,却突然间语塞了。
好像很难在几句话之内说清楚。
直到最近我看完了一本书,长铗写的《元宇宙:通往无限游戏之路》。
他曾参与过两本书的创作,一本关于比特币,另一本关于区块链。与这两个概念相比,元宇宙更加复杂难懂。
万向区块链公司董事长肖风曾以“元宇宙:一种无限游戏”为题讲过元宇宙,长铗的这本书便是受此启发而来。
“无限游戏”这一概念,源自美国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1987年出版的书,名为《有限与无限游戏》(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
在詹姆斯·卡斯看来,整个人类文明,包括商业、政治、法律、经济、战争等等,其实都是游戏。且分为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游戏,一种是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无限游戏以延续为目的。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玩的就是边界。
有限游戏具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拥有特定的赢家,无限游戏既没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也没有赢家。
长铗认为,最典型的有限游戏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而最典型的无限游戏是生命。
他说:“如果我们仍然把元宇宙定义为有限游戏的话,那其实它还是一种传统类型的游戏,只不过把过去现实中的一些商业模式,搬到虚拟世界中重新做一遍。”
此“游戏”非彼“游戏”
读到这里或许你还是有些不甚了了,难不成元宇宙其实还是一种游戏而已?
就像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将这一概念归结为大多数人一直以来的想法一样,认为元宇宙只是游戏。
当然不是,此“游戏”非彼“游戏”。
长铗表示:“从产品上来说,游戏的确是当下最适合元宇宙落地的领域。但是游戏这个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元宇宙时代意味着我们要进入到一个虚实相映的世界里。在那里,现实与游戏是不可分割的。”
生活也是一场游戏,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简·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提到,将来游戏会延伸到我们生活里的每个角落,会成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游戏的狂热,可以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动力。
罗振宇也说过,“游戏”二字正在发生历史性地蜕变,游戏将不仅是游戏,它可能是我们未来生活的全部。
在他看来,真实世界会游戏化,而不是我们变成游戏中的人。在生活和游戏之间,我们不会放弃生活进入游戏,而是生活本身变成了一局很好玩的游戏。
以教育为例,奥巴马上台后曾表示,一定要把游戏变成下一代美国人学习的方法。
后来就有人做了大量实验,比如纽约的一些学校推行了一个项目叫“学习的远征”(quest to learn),用游戏的方式来组织教与学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对于提升认知,一般情况下我们有两种选择,接受培训或者接受教育。按照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的说法,培训是教我们如何排除和掌控意外,教育是让我们接受和拥抱意外。
真正的教育是让我们认清世界的真相——意外是常态,意外包含诸多的可能性和多样性,这才是我们所期待并且唯一能期待的结果。
培训是给我们一个固定的格局,是在不断缩小我们的格局。而教育是在不断扩展我们的格局,不断将庸俗、浅薄、带有窒息性的故事扩展为一系列事故,在探索和突破边界的同时提升认知。
也就是说,教育其实就是一场无限游戏。
还有,创业也是一种无限游戏。美团创始人王兴就认同这个观点,张瑞敏也对詹姆斯·卡斯的这本推崇之至,甚至不止一次说过,海尔要玩的就是无限游戏。
这样或许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元宇宙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可以视为无限游戏。只要具备这一特质,就可以与元宇宙产生联系。
真假元宇宙
当然,也正是因为元宇宙的这种特性,加上Meta、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先后入局,使得当下很多企业开始变着花样蹭元宇宙的热度。那么到底算不算元宇宙,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呢?
以汽车产业为例,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车企开始涉足元宇宙。比如,现代汽车集团在Roblox平台上发布了一款体验游戏,名为现代移动出行大冒险(Hyundai Mobility Adventure),希望展示元宇宙中的未来移动出行生活方式。
再比如,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汽车,在App里打造了一个叫“原石谷”的东西,用户可以在里面拓荒原石、积攒积分、升级装备、进化车辆。而在现实世界中,“原石”可被用于兑换各类硬件或OTA服务。
智己汽车甚至表示,原石谷的第三个阶段将打造真实车和虚拟车激荡在一起的元宇宙空间。现实中的车辆会拥有一个数字孪生,真车的数据会帮助虚拟车养成,而虚拟车所养成的能力也可以反哺真车进行升级。
2021年10月,宝马集团推出了虚拟世界“JOYTOPIA”,该平台是由宝马集团和Journee公司联合开发。“JOYTOPIA ”中一共有三个虚拟世界,包括循环经济、电动交通和可持续性,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参与演唱会等活动。
这些例子可以算作是元宇宙的雏形吗?
长铗认为,这几个例子具备一些元宇宙的特征,比如沉浸感、虚拟现实、无边界操作等等。尤其是智己汽车的原石谷,甚至采用了基于区块链的开放经济系统。但是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早期的探索,是从形而下的角度,在感官体验方面的尝试。
在他看来,汽车产业可以和元宇宙结合的点有很多。
比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自动驾驶环境,帮助企业获取数据,这样就不需要跑在真实的道路上,通过制造交通事故来获取数据了。
还有汽车碰撞试验,过去都是用真实的汽车去碰撞。未来,企业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去模拟碰撞。他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碰撞实验,完全能够满足我们对安全技术指标的要求。
长铗表示,无限游戏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自我进化,一个是去中心化。前者需要依靠AI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实现,元宇宙中的世界观、规则、内容都要能够自我进化。目前,即便是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也无法实现自我进化。
关于去中心化,比如我们现在的游戏账号都需要注册,不同的游戏需要注册不同的账号。同时,一款游戏中的资产无法带到另一个游戏中。但是在元宇宙中,你可以用一份身份登录任何一个游戏,而且所有游戏中的资产可以任意通行。
此外,无限性也很重要,这需要依靠区块链技术来注入。具体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游戏不可停机、游戏规则不可篡改、数据是归属于用户本身等等。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可以将其视作元宇宙。
人类大迁徙?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如果只有肉体部分,那我们其实只是动物而已。只有追寻自己编织(想象)出来的意义,并且把生命挂在上面,才会成为人类。前者是客观事实,后者是主观事实。
而在这两个事实之外,还有一个“互为主体现实”,指的是客观并不存在,但因为有多个人相信,就成为事实了。
比如,钞票本身就是一张纸,但是当大家都相信它具备价值,就真的可以用来交换。
意义其实就是人类发挥想象力编织出来的一张网,现实世界里,我们每个人每分每秒都生活在这张网里。有的时候,这张网是你的牢笼,有的时候,你又需要这张网给你赋能,比如事业、爱情、家庭等等。
当你理解了马克斯·韦伯的这句话,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需要元宇宙了。
互联网行业已进入增长瓶颈期并不是主要原因。重要的是,当下的互联网及游戏市场,在编织意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了。
显然,元宇宙可以满足这一点。所以,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开始了。这样一场从真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数字迁徙,涉及范围之广,可以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元宇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罗振宇说过,虚拟的世界变成真实的世界,其实没有那么难,只要凑够了几个条件就可以。第一,足够多的人数;第二,普通人在这个世界里能够找到幸福感;第三,成就感和自豪感;第四,就是社交。
很巧,这四个条件都是游戏世界擅长的。
科幻沙盒类社交游戏《领主世界》的制作人加兰曾提出元宇宙的六大特性:世界观、社群、虚拟现实、心流、文明、自我进化。
心流的意思就是当我们沉溺于眼前所做的事情,会忘记外面的时间。
长铗在书中指出,在元宇宙的语境下,心流意味着人们忘我地沉浸在数字世界的体验中。不过,与从游戏回归现实产生的虚空感不同,当人们从元宇宙回归现实后,将延续在虚拟世界中得到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虚空感很好理解,或许你在游戏里是大神,但是当你关了游戏,那种成就感是无法延续的。而且在回归现实之后,还可能会产生一些落差感。
而在元宇宙中,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打通,虚拟世界中的成就可以延续到现实世界中。与目前这些传统游戏相比,这是元宇宙能带给我们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不同。
比如在电影《头号玩家》中,主人公找到了绿洲创始人临终前设置的可以继承他亿万身家的彩蛋,从而改变了现实生活中的命运。
当然有人会提出质疑,主人公之所以能够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都获得成功,前提在于绿洲的创始人詹姆斯·哈利迪设置了一彩蛋。假设没有这个彩蛋,韦德也不会成为头号玩家,现实世界中他也依然处于社会底层。
长铗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换个角度来解答,首先要明白沉浸和沉迷的区别。现在我们玩的游戏很容易让人沉迷,但元宇宙这个无限游戏强调的反而是非沉迷,“因为一个东西如果会让人上瘾、沉迷的话,那它其实是不可持续的。”
他在本中把有限游戏比喻为多巴胺型,无限游戏是内啡肽型。
“这是两种化学物质,可以作用于我们的大脑,但两者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多巴胺型是一种及时满足,它有预定目标,当你达到这个目标以后,马上就会获得满足感,但是消失的也会特别快,不可持续。”
“而内啡肽型更像是一种学习过程,是延迟满足。你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会感到特别满足,这种满足是可以持续下去的,具有持续性和无限性。所以,虚拟世界中的成就感是可以延续到现实世界的。”长铗如是说。
他还说道:“虚空感其实是来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割裂,而无限游戏强调的是虚实相映。元宇宙中没有所谓的真实和虚拟身份之分,有可能你的工作就是在虚拟世界中完成的。”
当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不再脱钩,也就不会带来所谓的虚空感。因为你在虚拟世界中照样能够创造价值,这跟过去那种只为了消遣的游戏完全不一样。
元宇宙还有多远?
长铗在书中提到,元宇宙进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和数字永生。
第一阶段,数字孪生。
这本来是一个工程学的技术名词,但是在元宇宙中,内涵要更广一些。原来可能只是在计算机上模拟现实世界,比如说模拟汽车碰撞。
在这个阶段,元宇宙则会把现实中的很多资产,包括商业模式、生活场景都搬到虚拟世界当中。只不过,这个虚拟世界不会超越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所以只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数字原生。
就是创造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商业场景或者资产类型,比如NFT就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例子,也是最早的元宇宙资产。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新物种。
长铗说:“NFT并不是一种艺术品,一种可以摸得着的藏品,所以有人把它称为数字藏品。但是它本身并不代表版权,只是代表一种虚拟资产。”
另外在区块链的世界中,也有很多数字原生的商业模式。
“DeFi也就是所谓的去中心化金融,跟现实中的金融完全不一样。有很多全新的名词,比如稳定币、储备池的借贷、AMM(自动化做市商)等,产品形态都是现实中没有的,这就是数字原生。”他这样补充道。
第三阶段,数字永生。
长铗直言,这个阶段将会特别漫长,它建立在很多假设之上。
“很难预测理想的元宇宙是什么样的形态,但是科幻小说中早就有类似的描写。比如阿西莫夫在《最后的问题》中设想了一种终极的智能,已不再是所谓的人工智能,而是人工智能跟人类意识的结合体。”
另外长铗指出,如果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内容生成的过程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专业的人来创作内容;第二阶段,普通用户参与创作,也就是当下互联网中的UGC模式;第三阶段,AI辅助创作,比如现在很多网络歌曲,其编曲都是AI生成的或者是辅助生成的;第四阶段,AI完全自主生成内容。
他表示,第四个阶段对元宇宙来说是最本质的阶段。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可以算作是真正进入元宇宙时代。
长铗以自己为例,他很喜欢看围棋,但是以前不会下围棋,因为学习围棋的时间成本很高。学习围棋知识要靠过去那些对弈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一些相应的教程,要看很多书,要学习围棋术语,要把很多定式记在脑海里。
但是有了AlphaGo以后,他学会了下围棋。虽然他一本围棋的书都没看过,术语和定式也不懂,甚至连数目都不会。但是通过和人工智能对弈,他的围棋水平有了很大进步。
“虽然AlphaGo在前期的学习过程是基于大量的棋谱,但是后期就可以依靠自我对弈来学习,不需要继续灌输棋谱。它学习的过程是黑箱的过程,能够生产出高于我们人类认知的知识”,他这样说道,“现在,我的老师已经变成AI了,我相信将来在很多领域,教你知识的可能不是老师,而是人工智能。”
这也是为什么,元宇宙会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
写在最后:
此前,我们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是极致沉浸感的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是让人与人、虚拟与现实能够联系更加紧密的平台,是共享、共治、共创的去中心化乌托邦,是理想的商业场景。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元宇宙抱有偏见,并不承认它是人类的未来。
长铗坦言,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而元宇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不屑一顾。
他认为,人类的数字化迁徙,可能是一种普遍规律,不以某个人的个人意志而转移。它能够改变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或者说升华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采访视频:
《元宇宙,通往无限游戏之路》, 作者:长铗、刘秋杉。出版社:中信集团出版社。
简介:第一本从区块链角度解读元宇宙的图书,第一本探讨元宇宙与无限游戏关系的图书。全面深度解读元宇宙,走出概念迷雾,真正读懂元宇宙未来发展趋势。
图书购买链接 : https://www.chainnode.com/mall/item/503
DeFi Platforms Drive Ethereum Fee Burns as Network Usage Holds Steady
DeFi projects burned 1,315 ETH worth $2.38M between April 20-27, 2025, highlighting decentralized fi...
Top 10 Performers of the Week: VIRTUAL, BRETT, TRUMP, SUI, & WLD Take the Lead
For those looking for the next big crypto, this week’s market action showcases some top gainers wort...
Dogecoin Confirms Daily Trend Reversal With Breakout, Retest And New Uptrend
Dogecoin’s price is entering a new bullish phase after months of decline.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