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始终无法理解加密货币?
1.关注公众号:道说区块链
2.后台回复:电子书
3.获取《DeFi实战投资方法论》电子书
近日比特币的大跌,让不少投资者内心惴惴不安,同时也让圈外的旁观者再次抓住了机会对比特币进行嘲讽。
比如一位网名叫“末日博士”就称,“明知是泡沫还跟风狂炒!追逐比特币的散户终将被碾碎”。
前段时间但斌公布自己买入比特币时,他的微博下绝大部分留言也都是这样的负面评价,很多他的关注者不理解他为什么买入了这样一个“毫无价值”的东西。
近日蔡垒磊写了一篇《比特币的投资窗口正在关闭》的文章,文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发明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叫“普通人的恶意指数”。
文章是这么写的:
“这个世界上希望比特币崩盘的人一定比希望它大涨的人多得多,道理很简单,看着别人赚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自己踏空却看着别人赚钱,是一件更痛苦的事情。”
文章还列举了一位早年大量持有比特币的老玩家“老端”的故事。
“很多年前,老端持有很多比特币,但在他下车并再也上不了车的时候(其实从现在往前看那也才几千人民币一个),就成了坚定的比特黑——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为了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宁可用‘不切实际的愿望’坚守着错误的信念。”
老端的认知能力绝对在普通人之上,他都因为这种情绪而拐向了另一个方向,所以对普通人来说,对比特币的情绪和恶意只能更深。
“是投资品就有周期,所以普通人的恶意每几年就会‘得逞’一次,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的是,每一次的‘得逞’,事实上连最低点都远高于上一次的最高点,所以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嘲讽什么。”
“只要他们的恶意还很浓,比特币的上升期就不会结束,相反,当他们都开始尝试购买了的时候,就又是一次牛熊转换的周期快到了。”
作者对此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普通人的恶意指数”。这是我看到的对普通人负面情绪最精彩的描述。
我经历的类似案例也不少,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去年11月。
那是参加一次朋友聚会。席间几位朋友的朋友听说我在做和比特币相关的事,于是用一种带有试探性同时又“暗藏玄机”的语气问我“比特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当我试图把话题转开,避免深入这个话题时,他们却开始了对比特币的长篇大论,从经济上、法律上、历史上、甚至道德上阐述比特币的“不合理”。
末了他们加了我的微信,希望继续“探讨”比特币-----实际上是继续向我展示他们手中能够证明比特币“不合理”的证据。
那时,我清楚地记得,比特币的价格才一万八千美元,后来随着比特币的上涨,他们发来的“证据”越来越少,最后再也不发了。
普通人的恶意指数很形象的描述了人性中的弱点:执念和自大 。当我们不敢面对事实,不敢承认错误时,我们就放不下自大,放不下自大就会形成某种执念,这种执念就会妨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妨碍我们抓住新机遇。
尤其在数字货币这个领域,新事物、新机遇来得快,去得也快,往往一个新事物的爆发性红利期非常短,谁能成为幸运儿,谁能抓住这个爆发期,谁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命运。 去年的DeFi大爆发就是最近的一个典型。
“币圈一日,人间一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快速了解并认清新事物,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随时注意警惕自己的执念和自大。永远以谦卑和学习的心态面对这里发生的一切。
Crypto Investors Shift Focus to Pepeto as Trump’s Support Grows and Pepe Fades
As Trump backs crypto and PEPE slows, investors eye Pepeto for its utility, developer rumors, and 10...
Digital Assets Stall Below Weekly Highs - Why Retail Profit-Taking Could Create a Dip
Your daily access to the backroom...
Bitcoin ETFs Gain $1.59B in a Week as Ethereum Funds Face Outflows
Bitcoin ETFs gained over 25,000 BTC in a week while Ethereum funds saw 15,456 ETH outflows, show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