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区块链国际周 | DeFi不是资产孤岛,如何与未来20年的科技爆炸产生连接?
7月5-6日,由杭州市余杭区政府指导,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巴比特主办的“2020杭州区块链国际周”正式召开。今年区块链行业有2个大主题,如果按照“链圈”和“币圈”划分的话,链圈都在谈论“产业区块链”,而币圈则在探讨“DeFi”。
DeFi市场规模增长迅猛。根据Defi Marketcap的统计,2个月前DeFi市场规模还不到10亿美元,如今已经超过73亿。在主题为“DeFi呼啸而至,会长出什么样的新物种?”的圆桌上,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通证思维实验室发起人孟岩、比原链CEO朗豫、MakerDAO中国区主管潘超、慢雾科技创始人余弦,从经济、技术、治理、安全等多个视角勾勒出DeFi的真实画像,本场圆桌的主持人由巴比特北京站站长海伦担任。
本场圆桌观点犀利、金句不断,先来带大家感受一下:
孟岩:
1. 所谓的“流动性激励”,是典型的通证经济模式与DeFi世界结合的产物。虽然COMP自称为治理代币,但我们认为它的真面目是 “股票”,只是为了规避监管穿上治理代币的马甲。朗豫:2. DeFi作为一个金融模式,它必须要考虑和人类未来二三十年可能发生的科技爆炸产生关系,难道DeFi要脚不沾地,把如此巨大的增长空间让给真实世界吗?如果答案是这样的,我会头也不回地告别DeFi。
1. 治理代币会分散团队的注意力,借贷业务更应该关注服务本身和资产增量,而不是左右利率的投票权限,MOV不会发行任何治理代币。潘超:2. 我认为DeFi未来可能的方向是合成资产。以合成资产的形式将现实资产上链,为区块链生态注入一些外界能量。否则,只有内循环的投机操作,DeFi并不会有很好的未来。
1. 为高波动资产引入激励,能否解决流动性问题?答案是根本上无法解决。如果如果交易撮合引擎依托的公链的性能没有提高,做不到价格发现,就不会有人交易这些资产。余弦:2. DeFi不是一个资产孤岛,当这个岛上的果子都吃完的时候,你一定要从别的地方把食物运过来,就是要解决供给端的问题。
1. 我和大家披露一个数据。过去6个月,慢雾已知DeFi被黑或者有漏洞的数量达20个。我们对DeFi整体发展感到焦虑,非常担心会有知名项目出现真正的暴雷。2. 未来攻防对抗会很激烈,我们在思考,如何实现智能合约层面上的防火墙,以便能够解决接入成本比较低,但防御效果比较高的问题,这是我们会探索的未来方向。
以下是本场圆桌的全文实录:
关于流动性激励
(主持人)海伦:Compound发行COMP治理代币,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流动性激励”,如何理解它,以及“流动性激励”所带来的增长性是否可持续?
孟岩: 所谓的“流动性激励”,是典型的通证经济模式与DeFi世界结合的产物。虽然它自称为治理代币,但我们认为它的真面目是一个“股票”,如今只是为了规避监管穿上治理代币的马甲。参与COMP的人,除了出于短期博弈和套利的考虑,可能大部分是基于对它未来“股票”的预期。DeFi中的“流动性激励”相当于项目创立初期,以通证激励用户和供应商。这种行为在一段时间内有助于形成网络效应。但是否可持续呢?长期来说,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必要持续。突破临界规模之后,系统应该主要依靠使用价值吸引用户。所以通证激励主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初期完成自举,不要想得太远。
(主持人)海伦: Compound在发行COMP之前,已经是DeFi生态里的龙头项目了。而对于其他DeFi项目,早期以激励的方式进行冷启动,盘活生态的流动性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MOV现在也在布局DeFi,你怎么看?
朗豫: Compound和公链的打法类似,由于冷启动很难,项目发行治理代币。用户因投机收益而关注,也可能沉淀一些有长期价值的用户,这是一把双刃剑。对于MOV,因为它是基于比原链的应用,我们定位的所有权益包括治理权,都以BTM作为标准,所以不会发行新的治理代币。
而且,治理代币会分散团队的注意力,借贷业务更应该关注服务本身和资产增量,而不是左右利率的投票权限。作为一个成熟企业,核心业务应由他们自己考虑,而不是任由用户决定。虽然DAO(去中心化治理)是区块链社区的特点,但有时候只是披着去中心化的假象,更多代币掌握在项目方手里,因此投票权包括相应的参数也由他们说了算。由于发行了代币,反而让项目方更关心治理代币的价格是否能够保持高位吸引用户,而不是他们本应该做好的事情。
(主持人)海伦:流动性一直是DeFi项目面临的难题,那么,通过发行代币,挖矿激励这种方式,真的能从根本上改变流动性难的现状吗?
潘超: 其实流动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首先要定义什么流动性,我们不谈借贷市场的流动性,而去谈交易的流动性。交易的流动性主要包含两种资产,一种是波动性很大的加密资产,另一种是稳定币资产。
其中,波动性大的加密资产在DeFi上的流动性不好,什么原因呢?因为原生DeFi的交易速度太慢了,而资产波动性又很大,这样的交易非常低效。所以这类形式的DEX没有办法很好的实现价值发现。但在DeFi上,有一类资产表现非常好,甚至优于传统交易所,就是稳定币资产,因为它不需要价格发现,只需要做结算。而且由于DeFi的网络效应,它的交易成本很低,交易者可以实现大额稳定币的跨链结算。
因此,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在交易高波动资产的DEX上引入激励,能否解决流动性问题?答案是根本上无法解决。因为如果交易撮合引擎依托的公链性能没有提高,做不到价格发现,就不会有人交易这些资产。
目前很多流动性激励,基于自动做市商模型(AMM),很容易让大家误解。AMM是高频交易,算法非常简单、聪明,但DeFi上的AMM是线性交易的方式。所以想要真正解决流动性难的问题,需要链本身性能的提高,算法更加高级。这一点上,MOV做的非常好,它在一个共识更快的网络当中,可以实现更加高频的交易,同时背后的算法更复杂、更聪明。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DeFi中此类资产的流动性问题,而不是通过短暂的流动性激励,它只会被套利,并最终消散掉。
(主持人)海伦:从安全视角来看,流动性激励将更多资金存入到合约中,应该会更加吸引黑客攻击DeFi系统吧?
余弦: DeFi里面的资金越多,对于黑客来说吸引力肯定越大。因为绝大多数黑客都是逐利的,也有一小部分黑客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名气。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有一些白帽黑客,他们会主动发布一些发现,官方也给他发放一定的奖励,而且允许他披露相关细节。但是在国内,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大家应该明白绝大多数黑客是逐利的。
另外,我和大家同步一个数据。过去6个月,慢雾已知DeFi被黑或者被披露有漏洞的数量达20个,平均每个月至少有3个,而且都是相对严重的的问题。这让我有一个错觉,上半年DeFi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很像是当年EOS主网启动之后,基于EOS智能合约的DAPP疯狂涌现的安全问题,但我们理解EOS很早期,而以太坊本身是很成熟的。但在行业趋势向上,体量更大的情况下,我们对DeFi整体发展感到一定的焦虑,非常担心会有知名项目出现真正的暴雷。
关于去中心化治理
(主持人)海伦:MakerDAO在去中心化治理方面给DeFi社区树立了榜样,从今年4月开始将治理权逐步移交给社区,按照计划,这个过渡时间需要2年。即使是Maker这么活跃的社区,代币持有者投票的比例也并不高,是什么原因?你怎么理解去中心化治理?
潘超: 投票率是一个指标,并不能说投票参与度越高就越好。就像拉弗曲线一样,你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实现最高的效率,产生最大的社会福利。目前来看,在以太坊的生态中,Maker DAO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投票率是一个特征而不是一个BUG。如果追求高投票率,其实可以很轻松的实现,比如引入投票挖矿,但你得到的结果并不是最合适、最准确的。当然长期来看,我们希望更多人参与到治理中,也希望它的投票率高于目前的水平。这需要我们从系统设计上降低门槛,比如代理投票权,用户不用转移资金也可以实现投票。对于去中心化治理而言,我们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一定要摸着石头过河。
(主持人)海伦:相较于以太坊上的单一DeFi协议,MOV上的DeFi治理问题似乎更为复杂,那么如何做好权衡呢?
朗豫: MOV上的治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共识治理,在MOV上以比原链侧链的状态存在;第二部分是联邦节点,它的主要作用是跨链,负责把比特币、以太坊以及其他有价值的资产引入到MOV生态中;第三部分是应用开发方,我们愿意用BTM投票形式做相应的治理工作。当然,我们现在还处在项目起步阶段,没有像Maker DAO一样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很深能够做出相应的投票。MOV发展初期,还是要由团队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当然会有针对共识节点的投票,这是治理的第一步。之后,随着产品的成熟和完善,我们会推出更多的治理措施,让BTM持有者有权利参与到业务和生态的管理中。
(主持人)海伦:请孟岩老师以第三方观察者的视角和大家分析一下,治理代币拥有的“权利”包括哪些?这些权利(比如投票权、分红权)之间如何转换?在设计上有什么技巧?
孟岩: 实际上治理就是投票权。什么东西可以被纳入到投票的范围?这本身也是一个治理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元治理问题。但是我认为在类似Compound的项目当中,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它的分红权,社区里有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都在猜测他们什么时候可以投票通过COMP进行分红的问题。
对于刚刚潘超提到的投票率不高的问题,我认为非常正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金字塔式的行政体系。当我们讨论经济生活的时候,很容易理解专业分工带来高效率,但当我们面对公共事务时,很多人盲目迷信民主投票。其实公共事务管理仍然是专业性很强的事情,它理应由分工来完成。虽然应由专业人士完成公共事务管理,但专业人士的产生过程要代表民意,这是它的合法性来源。实际上,对公共事务感兴趣并且有专业能力进行投票治理的人是极少数,所以投票率并不是问题。
(主持人)海伦:去中心化治理其实让系统变得更加复杂了,而越复杂就会有越难以预料的安全问题,要如何看待治理对于DeFi安全性的影响?
余弦: 我特别想呼吁大家,独立出一项“安全治理”模块,在社区内明确表达出来。其实我们看到这么多项目爆发风险事件,事中应急和事后挽回可能都非常难,我们也感受到了有些项目方的绝望。其实我们可以事先设计,如果安全管控权力比较分散,就难以及时掌控一些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挑战,现在比较复杂的DeFi都有可升级的模块,变化一些核心内容时,安全治理不能是越来越放松的,而应该随着代码迭代。我们建议项目方在非常紧密的范围内做治理尝试,有了业内安全公司或者其他团队的支持,相关模块的代码运行越久,被使用的越多,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久经考验”。
与真实世界的连接
(主持人)海伦:DeFi像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是组织结构创新的试验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DeFi和真实世界是脱节的,我们究竟要如何搭建起DeFi和真实世界的连接?
孟岩: 首先,我觉得现有的DeFi不太愿意接触真实世界是有理由的,它希望能够完全基于链上信息产生资产,而不至于被链外的不可靠信息误导。对此,我表示尊重,这样的原则反而有助于它跨越边界,在全世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群中建立共识。但另一方面,这条路一直往下走可能会是严重的内卷式发展,大家都在算法、模型、流程上各展才能,但最后还是围绕资产的零和博弈,也就是说它的增长始终来自于某些套利机会。
那么,真正的增长来自于什么?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宽广一点,你会看到全世界在新国际形势下可能会进入到一个科技竞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很多科幻当中才有的技术走进了现实,比如无人驾驶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脑机接口技术、超级运载工具等等。把握真实世界的经济增长远比蜷缩在DeFi空间里面寻找各种模式更真实和持久,幅度也有可能更大。如果区块链世界不能够跟其他科技进步连接起来,而只是停留在零和博弈或者套利的逻辑里面,我觉得它不值得我们这么多人在这里讨论。
DeFi作为一个金融模式,它必须要考虑和人类未来二三十年可能发生的科技爆炸、科技进步产生关系,难道我们的DeFi要脚不沾地,把如此的增长空间让给真实世界吗?如果答案是这样的,我会头也不回地告别DeFi。
回头来讲,DeFi如何跟真实世界发生连接?我当然认为应该用数字资产的方式,以太坊作为数字资产的结算层是很好的。我们构筑一个联盟链,跑通现实数据,然后将数据资产映射到以太坊、映射到Libra上,在那里进行资产的置换和结算。从DeFi的视角来看,我们就把现实世界的联盟链或者中心化系统当成一个可信的Oracle。现在DeFi行业往往对这一点非常忌惮,不愿意轻易相信Oracle。但我的观点是,必须以某种方式走出来,我没兴趣跟只知道玩博彩游戏的行业长期打交道。
潘超: DeFi要想连接现实世界,首先要认清现实,DeFi不是一个资产孤岛。当这个岛上的果子都吃完的时候,你一定要从别的地方把食物运过来,就是要解决供给端的问题。过去DeFi上面只有加密资产,现在已经有了进步,比如将法币资产、稳定币资产带到DeFi,下一步是要接触更多现实资产,将它映射过来,包括电子黄金、应收账款等等,都是解决供给端的问题。你只有先吃饱了,才能有产出。
那么,怎么将小岛生产出来的新物种传出来,解决需求端的问题?你需要搭建这个岛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就必须跟传统机构合作,包括一些中心化机构、交易所、法币提供方、支付服务商,让DeFi协议在后端能够提供低成本的服务,而前端的问题就交给那些知道如何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的企业来完成。
关于DeFi的未来
海伦:最后一个问题,DeFi呼啸而至,会长出什么样的新物种?请展开你们的想象力。
余弦 :我还是从安全角度看待它的发展,未来攻防对抗会很激烈。我们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实现智能合约层面上的防火墙,此前我们在EOS上已经实现过。以太坊上有很多安全模块做的不错,但在和DeFi进行互操作的时候,它的一些危险来自于外部甚至是链下真实世界的价格等,这促使我们考虑,是否有防火墙能够解决接入成本比较低,但是防御效果比较高的问题,这是我们会探索的未来。
孟岩: 我一直建议将DeFi翻译成开放金融,这是我认为的DeFi的最后目标。届时,不是区块链这一套规则怎么向现实世界迁就,而是现实世界向去中心化世界学习和借鉴。我提一个特别确切的目标,我希望能够看到所有企业把它的财务报表放到区块链上,如此一来,企业的资产负债、现金流、利润在充分授权的情况下,让监管部门和上下游金融机构能够了解的一清二楚,由此可以实时测量、实时计算该企业的风险和融资水平。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让企业的金融行为和宏观金融体系融为一体。
我一直认为时间差很重要,华尔街那帮人不怎么愿意跟实体经济打交道,原因是他们觉得实体经济太慢了,一边是光速运行,一边是龟速运行。我们不能一味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应该让龟速变成光速,解决方案就是让企业把它跟财务相关的东西,全部放到链上,让实体经济与金融同频。
朗豫: 我认为DeFi未来可能的方向还是合成资产。合成资产有两部分,链下抵押资产和链上抵押资产。链上抵押资产,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创新。链下抵押资产,我们也看到由中心化机构担保的稳定币,包括一些贵金属资产。就像前两位老师所说的,让链下的一些中心化的机构向链上的去中心的方向迈进,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启发,USDT已经创造了类似的产品,未来一旦它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一些中心化的合规机构就会看到市场的潜力,去模仿相似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在链上的流动性变得更好,或者它锁定的资产量变得更大,很可能其他中心化的现实资产,就会通过这样的形式上链,为区块链生态注入一些外界能量。不然,我们只有内循环的操作,或者投机的操作,这可能并不会有很好的未来。
潘超: DeFi是否会产生新物种?我不知道,但是我确定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新物种的名字。我觉得DeFi最厉害的不是创造新物种,而是将已有物种变异。Maker就是一个例子,它的雏形就是一个当铺,很古老的概念,但是把这个东西搬到DeFi上就可以释放这么大的能量。同样的,稳定币、美元资产是多么遥远的东西,但是放在DeFi上,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机会获得等价的资产。将已有的物种进行变异,释放更大的能量,这可能是DeFi未来会发生的事情。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