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 | Libra、央行数字货币、USDT,谁将会是支付界的最终赢家?
来源:币橙网
编者注:原标题为《Libra、DC/EP、USDT 谁将会是支付界的最终赢家?|币橙研报》
前 言
6月18日,Facebook官方发布白皮书推出“天秤币”(Libra)。作为稳定币,Libra以一篮子货币和实际资产作为担保,主打支付结算功能,旨在打造一套安全、稳定、普惠的跨境支付系统。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有关Libra的新闻一直层出不穷。先是美国特朗普隔空喊话、G7开会联合打压,后是世界各国央行开始筹备发行数字货币,再到近期PayPal、Visa、万事达、Stripe和eBay等国际金融巨头“盟友”的相继退出,Libra在国际社会引起的恐慌不言而喻。国际社会的紧张不无道理,FB作为拥有27亿用户的国际商业巨头,其辐射面足以覆盖世界各个角落,对于各国的法币来说是一大潜在的威胁。
面对Libra的施压,各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也即将进军支付领域。以我国为例,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发已长达5年之久,当下DC/EP呼之欲出。穆长春还提到,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M0的替代,采用的是“账户松耦合”的投放方式,可脱离传统银行账户实现价值转移,使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其后不久,穆长春于 9 月 4 日在知识付费平台开设课程《科技金融前沿: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国、乌拉圭等,都在筹划CBDC的发行。降低流通成本,使支付更安全、更高效,完善金融体系,并强化政府对货币供应的控制权,是各国央行推行数字货币的共同愿景。还有一支力量即将参与新一轮支付市场的角逐,它就是当前世界第一大稳定币——泰达币(USDT)。USDT由Tether 公司发行,于2015年在Bitfinex交易所和Poloniex交易所上线,承诺与美元按照1:1比例兑换。加密货币锚定法币是为了集交易快速、支付安全和币值稳定于一体,进而在跨境支付上发挥独特优势。目前泰达银行的主营业务有三大板块:法币OTC套利、Defi商业借贷和跨境支付业务。据悉,全球的70%的加密货币交易以USDT结算。汇率波动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支付成本的巨耗,当前USDT在全球的需求量巨大,USDT在币圈走红也有它的优势所在。
一个币种作为支付媒介,它的稳定性、安全性要有足够的保障,它的使用范围要足够广。Libra、DC/EP、USDT谁会是支付界的最终赢家?它们各自的优势体现在哪里、不足又在什么地方,本期研报将做出详细解读。
一 、 Libra
稳定性:3颗星
安全性:3颗星
应用场景:4颗星
1. 稳定性
Libra的稳定性是以一篮子法币和实际资产作为担保的,按照白皮书的愿景,Libra被设计成为一种具有保值功能的货币。因而法币和实际资产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Libra的稳定性。显然,对勾一篮子货币比对勾单一货币来得更稳定,所以理论上来说,Libra是很稳定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法币,都有增发、贬值的可能,也就是说,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的情况下,难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图1:Libra储备中各类货币占比(数据来源:路透社报道)
依据白皮书的说法,Libra协会不会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而是仅根据授权经销商的需求来“制造”和“销毁”Libra币。如要制造新的Libra币,经销商必须按1:1的比例向储备中转入法定货币。通过与授权经销商合作,协会将自动在需求增加时制造新币,并在需求收缩时销毁它们。Libra和比特
币不同之处在于稀缺性。比特币有其上限,Libra没有。既然Libra币可以人为增加和销毁,真实储备也只是一个承诺,公众难以知道Libra足值程度。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前车之鉴,Libra也和美元一样存在与实际资产脱钩、滥发,或是纯粹受人操控其稀缺性的风险。这是Libra价值不稳定的另一个原因。
图2:Libra代币与储备交换流程(资料来源:币橙研究院)
Libra协会成员是一帮国际商业巨头,相当于说,用户把资产的配置权交到商业公司手里,Libra的成员公司与FB联系紧密,其实不容易做到“多样化”,本质上来说,主导权还在FB的手里,因此Libra的监管做不到客观中立。在道德风险存在的情况下,商业巨头对于资产的配置、对于Libra的实际价值的管理,其实是存在监管上的漏洞的。
图3:Libra协会机构组成(资料来源:币橙研究院)
表1:Libra协会创始成员(资料来源:币橙研究院)
另外,面对美国政府以及其他国际势力的打压,PayPal、Visa等国际支付巨头都扛不住压力相继退出,Libra面临内忧外患,导致Libra距离问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从实操层面来说,Libra的稳定性并不像白皮书上描绘的那般美好。但是,白皮书中还提到,储备中的资产将由分布在全球各地且具有投资级信用评价的托管机构持有,以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分散性,目前来说还是靠的住的优势。
图4:已有7家公司退出Libra协会(资料来源:币橙研究院)
2. 安全性
FB采用去中心化的联盟区块链技术对Libra进行记账,该联盟链是开源的,其账本看起来更像是一系列账本状态的历史集合记录,面对区块链的技术短板,Libra采用混合式架构以支持零售支付。Libra联盟链采用Rust语言进行编写,该语言安全性和易用性较高,在运行时系统任何功能程序都不会减慢。在合约方面,Libra应用了Move编程语言,用于在Libra 区块链中实现自定义交易逻辑和“智能合约”,在设计时,该合约充分考虑其安全性,能够解决合约重入的漏洞。Rust和Move语言都是采用静态类系统,让类型检查在编译时进行,可以减少运用时的bug。
Libra将妥善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用户在Libra上的信息为用户私有,并不与FB社交账号相通;身份验证通过Libra的公开密钥实现,不会泄露任何用户的私人数据。交易是匿名的,交易中不包含用户真实身份的链接,只记录与交易相关的数据。Libra协会为Libra设计了一套共识机制——LibraBFT。该机制具有三分之一的容错性,防止双花攻击,吞吐量高,且能够降低在主节点失效、触发 View Change时的节点间通讯次数,提高系统应对攻击的能力。从技术层面上看来,Libra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
3. 应用场景
使用范围是Libra最大的优势。FB坐拥27亿用户,占全球人数的1/4,其潜在用户数量相当可观。即使只有1%的转化率,总人数也足够庞大,足以 影响全球的支付潮流。Libra主打支付功能,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撑下,在省去汇兑结算的条件下,跨境支付不仅更快速,而且更节约交易成本。如果Libra可以直接作为货币使用,因为它兼具支付宝、微信的支付功能,也相当于可以用于购买现实商品的Q币,小到商品交易,大到资产转移,覆盖线上和线下交易,Libra的渗透面积可谓是很广的。因为Libra兼具货币属性,那么除了支付手段以外,它还可以用于价值贮存和作为价值尺度。
如果Libra成功推行,它很可能会成为一种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许多人对美元的偏好可能会转换为对Libra的偏好,很多商品甚至可以采用Libra来计价。很多传统金融机构都会受到冲击,甚至被迫转型。但是这一切的应用都基于Libra能够成功落地,面对多方主权国家的施压,以商业联盟起底的Libra能否推行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就短期来看,Libra很难超越传统主权货币的地位,因为相比于商业组织,主权国家天然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另外,Libra还要面对洗钱的风险,一旦Libra被不法分子利用,那么国际上对Libra的声讨会成倍加剧。
二 、 DC/EP
稳定性:4颗星
安全性:5颗星
应用场景:5颗星
1. 稳定性
DC/EP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运营机构”的双层架构:相较于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的单层运体系,央行会采用“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其他运营机构(商业机构/其他运营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再由商业银行/其他运营机构兑换给公众”的双层运营体系。这套运营体系使得DC/EP得到双层的保障,既有央行,也有商业机构的双层兜底,足以保证DC/EP的稳定性。因为是法币的数字化,所以从法权上来说,DC/EP具有不可比拟的稳定性。
DC/EP是数字化的人民币,由央行发行、由国家信用作为支撑,与传统纸币、硬币完全等价,因而探讨其稳定性本质上就是探讨人民币的稳定性。众所周知,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人民币的价格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所以DC/EP的稳定性受国际汇率的波动。作为法币来说,DC/EP的公信度和稳定性都会比加密货币高。
2. 安全性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兼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多次阐述了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概况:定位上,注重对现金(M0)的替代;运营体系上,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双层架构;技术路线上,考虑区块链 技术,不加载对履行货币职能不利的智能合约;账户上,仅对央行实名,对交易双方外的其他实体匿名(包括作为分发机构的商业银行)。
和传统纸币相比,DC/EP具有不可伪造的优势,从而防止了假币的出现,也比传统纸币更方便携带。由于是由央行负债,所以DC/EP比银行存款更安全。我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有比较成熟的IT硬件设施和十分完善的清算体系,用户在电子支付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所以推行DC/EP有良好的技术和用户基础。DC/EP是为改善金融支付环境、保卫货币安全和法币地位而生的数字货币,国家层面的技术把关有高级别的安全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匿名交易的方式可能会助长犯罪,如逃税、恐怖融资和洗钱等犯罪行为。另外,DC/EP在推行过程中需要铺设所需硬件设施,普及DC/EP需要一个过程,公众适应DC/EP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要警惕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利用DC/EP新概念进行金融诈骗、电信诈骗。
3. 应用场景
作为央行数字货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DC/EP具有无限法偿性。也就是说,只要能使用电子支付的地方,就不能拒绝接受DC/EP。和加密资产一样,DC/EP摆脱了对传统银行的依赖。DC/EP主要服务于零售场景,使用DC/EP进行支付的时候,不用绑定银行账户,甚至不需要连网,只要手机 有电,就能直接转账。而离线支付是传统纸币具有而加密货币和其他支付平台不具有的优点。和加密货币的优点一样,DC/EP还能满足用户的匿名支付需求,这是支付宝、微信、银行卡不具备的特点。DC/EP还能节约货币在流通中印制、运输、保管、流通的成本,采用DC/EP进行跨境支付可以节约跨境转账的摩擦成本,宏观上来看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经济下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减税刺激效果减退或本币面临升值压力时,DC/EP为负利率创造空间,可以刺激消费或稳定汇率。但是央行数字货币有个缺点,就是必须使用手机支付。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没有电,DC/EP的使用就被迫中断。DC/EP受央行严格监管,因而交易额度会受严格限制。另外,相比于加密货币,DC/EP也和其他形式的人民币一样面临国际化使用的问题。DC/EP和其他加密货币或是其他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谁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广泛的承认,就看谁能把自身国际化进程推得更深入。本质上还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同样,其他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推广也必须面对同样的问题。
图5:DCEP与其他货币形态的区别
(资料来源:Libra 白皮书、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三 、 USDT
稳定性:2颗星
安全性:2颗星
应用场景:2颗星
1. 稳定性
USDT是Tether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加密货币,每一枚USDT都以一美元作为保证金,以此保障USDT的稳定性。由于部分国家对使用法币购买数字资产加以严格限制,而市场对于购买加密货币仍有较大需求,所以币值相对稳定的USDT受到交易者们的青睐。现在USDT是市场上第一 大稳定币,市面上总资产高达35亿美元。虽然USDT以1:1比例锚定美元,但其性质并不等同于美元。近来USDT的稳定性饱受质疑。
虽然Tether公司在白皮书上声称USDT是去中心化的,但是Tether同时也声明他们“并不是一家完美去中心化的公司”并且声明“作为中心化的质押方存储所有的资产”。理论上来说,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公司,Tether也有暴雷的风险。USDT的储备资产不透明不公开,所以储备资产是否与Tether承诺的一样足值对应很难说清楚。USDT账户缺乏监管、审计过程始终遮遮掩掩,自发行以来累计增发上百次,屡次引起市场恐慌,让人对它逐渐失去信心。目前来说,USDT和美元挂钩,稳定性是它最大的卖点,但是USDT的稳定性并不可靠。
2. 安全性
近年来Tether表现奇差,USDT几乎没有安全性可言。早在2017年的时候,USDT就曾经因为财务虚假问题被封禁银行账号,同年11月还曾经遭受黑客攻击,导致许多交易所被迫对其暂停服务。2018年6月USDT被曝出逻辑存在严重bug,定时炸弹一般随时可能爆炸。2018年10月,彭博社发布报道称,USDT的托管银行Noble Bank资不抵债,已失去了包括Tether公司和Bitfinex公司在内的多个客户,正在寻找买家出售其资产。11月,美国司法部开始查证Tether是否涉嫌非法操控2017年比特币价格,而后Tether又不顾公众质疑,擅自销毁5亿枚USDT后又补发5000万枚。
今年4月,Tether被曝出至少有7亿美元从储备中被抽走,用于弥补Bitfinex的交易损失。USDT暴雷之后价格暴跌,却换来BTC的直线暴涨。9月初,USDT又增发了6500万美元。USDT增发相关信息见表2。频频出事的USDT之所以还能稳居稳定币首席,是由于先发优势带来的良好基础。但是长此以往,“币圈美元”USDT也将朝不保夕。
表2:USDT屡次增发,大水漫灌,毫无节制(资料来源:币橙研究院)
3. 应用场景
USDT主要用于加密资产的计价和购买。由于很多情况下在加密货币市场上难以直接用法币进行交易,所以通常兑换成USDT进行购买。在中国,几乎100%的比特币交易使用USDT。USDT的活跃范围局限在加密货币市场上,很难拓展到其他领域的交易。因为和美元对勾,理论上来说,USDT有时候也可以作为法定货币的替代品。但是USDT单一锚定美元,而且相比于美元有更大波动性和风险,即使能够用于实物的支付,相同情况下,市场会优先选择美元。不过作为加密货币,USDT本身也可以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但是,基于USDT事故频发,持有USDT还需谨慎,甚至警惕“空仓被套”的风险。
结论:
基于前文的分析,我们对Libra、DC/EP、USDT进行对比和总结。综合来看,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好的是DC/EP,其次是Libra,USDT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待加强。就支付的应用场景来说,DC/EP的使用范围是最广的,不过,如果Libra能够成功落地,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接受,Libra的跨境支付实力也不容小觑。一支商业联盟军与多个主权国家的数字货币较量在短期内看力量并不对等,所以DC/EP最主要的对手是其他国家央行的数字货币。由于先人一步,许多国家的数字货币还处在商讨阶段,所以,笔者对我国DC/EP持看好态度。USDT的支付范围受到严重局限,加上屡次增发、暴雷、信息严重不对称,所以USDT未来是否还能站稳稳定币市场的领先地位,还看它将来的完善和发展。
【免责声明】
本报告只作项目分析、解读,仅供阅读者了解、学习资料,不作为投资参考的依据。本报告最终解释权归币橙评测所有。
Investors Are Choosing Ruvi AI (RUVI) Over Ripple (XRP) As The Most Promising Project In 2025, Could This Be The Next 100x Gem?
The post Investors Are Choosing Ruvi AI (RUVI) Over Ripple (XRP) As The Most Promising Project In 20...
Staking Rewards Are Drying Up—But FXGuys Still Offers Juicy 20% Profit Share
The post Staking Rewards Are Drying Up—But FXGuys Still Offers Juicy 20% Profit Share appeared first...
Top 3 Cryptos to Watch in Early May: MUTM Gains Traction Against ADA and XRP
The post Top 3 Cryptos to Watch in Early May: MUTM Gains Traction Against ADA and XRP appeared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