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2049见闻录:东升西降,行业八卦与办会生意经
原文作者:小明是 00 后,深潮 TechFlow 创始人
Token 2049 新加坡结束了,这可能是信息量最大的一篇小作文。
主办方究竟赚了多少钱?此次新加坡活动有哪些有趣的八卦?币圈大佬们如何看待明年的行情?
Let' Go!
东升西降
“人人人人人……”
Token 2049 挤满了人,无论是主会场,还是各类 Side Event 都挤满了人,让人不由得 WTF,“现在真的是熊市?”
不仅有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和东南亚人,还有大量来自欧美的各大头部项目方、VC、KOL,相比香港的活动,新加坡真正称得上“国际化”。
我们随机和一些海外友人聊了一下,总结起来就是:美国监管机构打压加密货币,政策风险剧增,亚太市场成为了新的自由天地,他们来找钱和用户。
一个小插曲,一个朋友的加密 VC 名字为 “ 10 Cents Ventures”,不料一大堆海外初创项目创始人来主动找他 Pitch ,希望投资他们,因为他们将“ 10 Cents Ventures”理解成了“ Tencent Ventures(腾讯投资)”。
几个月前,如果在行业内说“东升西降”必然喜提嘲讽,但是 Token 2049 呈现的景象俨然让新加坡成为了加密货币的全球首都。
尽管目前行业最顶尖的 VC 和项目都还是在美国,但越来越多的项目考虑走出去,开拓亚太市场。
由于 Token 2049 过于火爆,以至于同时期在美国举办的 Permissionless II 略显尴尬,在美国参会的朋友表示,Permissionless 参会人数大不如前,有赞助商十分不满。
一个来自知名项目方未经证实的消息,未来共识大会等知名大会也有考虑来亚洲, 2018 年 CoinDesk 有尝试在新加坡举办 Consensus 共识大会新加坡站。
Devcon 2024 将在泰国与越南中间二选一,可以预见未来全球最核心的区块链会议基本会集中在亚洲。
主办方赚了多少钱?
参会的时候,一边感慨人真多,一边好奇,“主办方究竟赚了多少钱?”
此次主活动有超过 10000 名参会者注册, 400 多家赞助商……
在参观各个展台的时候,尝试去打听他们的赞助价格,各不相同,根据展台的大小和位置,价格分别有 1 万、 3 万、 5 万、 7 万美元乃至更高,至于一些核心的冠名和大海报露出则又是另外的天文数字。
活动结束后,分别从不同渠道听到不同的回答,有人说主办方这次赚了 3000 万美元,也有人说这次他们赚了 1500 万美元左右, 1500 万美元是一个更加准确的回答,足以让人羡慕。
2018 年第一届 Token 2049 仅有 1000 名左右的参会者, 5 年过去,增长 10 倍,甚至在去年和今年热度远超美国的共识大会和中国的万向区块链全球峰会这两个老牌加密峰会。
这背后固然有主办方个人的努力,或许更重要的是历史的进程,真正的转折点是 2022 年,新加坡一跃成为亚太 Web3 中心。
2023 年,美国的监管大棒又悉数落下,让不少 Web3 项目考虑逃离美国。这次大会,有超过 15% 的注册参会者来自美国。
Token 2049 Sigapore 的命运起伏和新加坡这个国家捆绑在了一起,成为了中美加密监管和地缘政治的受益者。
Token 2049 Sigapore 的成功如同很多交易所的崛起,等着竞争对手犯错,抓住机遇,躺赢。
明年,Token 2049 除了在新加坡,还会在迪拜举行,本来 Token 2049 除新加坡之外的另一个场地是英国,但是 2022 年 Token 2049 伦敦过于萧条,于是今年就被取消。
迪拜是另一个 Web3 中心,并且中国人过去免签,办会要赚钱还得靠华人。
尴尬的嘉宾们
一年四季,在各个国家参与区块链大会的意义究竟在于哪里?
有人是为了融资,有人是为了做市场/BD,有人是为了旅游发朋友圈,有人是为了见老朋友……但是估计没有多少人是真的为了听演讲。
这导致所有的区块链大会都会有一个尴尬的场景:一大群人在主会场外聊天社交,少数人在里面“一边听讲,一边玩手机”,外面的人聊天累了就进去坐着休息一下,台上嘉宾的演讲只是背景音。
在 Token 2049 开幕之前曾参加一个活动,台上的嘉宾异常优质,均是行业顶尖项目的创始人,台下却是熙熙攘攘的听众,入座率仅为 3 分之一,更何况大部分人也仅仅只是坐着,绝大多数人在外面聊天社交。
在那儿的一瞬间,我尴尬恐惧症发作,于是赶紧坐到第一排盯着嘉宾,假装认真听讲,尽管其实我并不能完全听懂,只是不想让他过于尴尬,尽可能给予嘉宾情绪价值。
在这里要特别表扬一下媒体同行律动 Blockbeats,派出了超过 10 名记者和编辑参加 Token 2049 ,在现场记录嘉宾们的演讲内容,第一时间翻译成中文并发布传播。
尽管我们知道所有的活动最终都会变成 Social,但是我们依然抱着“做一个有内容的活动”的想法联合 QuestN 、 imToken 举办了 Web3 增长活动“ GM Singarpore”,特别邀请了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梁信军先生,前 Consensys CMO,也是以太坊第一位市场负责人 Amanda 女士来做了分享。
原本只打算做一个 100 人左右的小活动,结果后台涌进超过 1000 名报名注册,出于场地考虑只通过了不到一半的申请,结果依然在活动中途不得不临时限流,禁止人员进入。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依然无法避免大量参会者社交聊天,强行禁止也无必要,但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全程听完了 4 个小时, 10 个演讲, 2 个圆桌,向他们表达敬意,Respect!
行业八卦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八卦。
对于一个大部分人是远程办公的行业而言,线下大会自然成为了交流行业八卦最好的机会。
相比上海或者香港,只能交流华人圈的八卦,新加坡的八卦则更加国际化。从天价罚单到海外大 VC 员工的地下恋情、桃色绯闻……
华人圈的八卦则相对传统,无非就是 xxx 之前进去了,花了多少钱才出来;xxx 的二级基金又亏了多少钱;xxx 内斗严重;某 VC 两位合伙人集体离开......
Base 新加坡的朋友们均表示,新加坡待久了,的确有点无聊,本土八卦也很少。
尽管新加坡币圈大佬云集,但是在这些大佬们的内心深处或许都有一个“归国梦”,期待有一天名正言顺,衣锦还乡,回到北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寻得认可。
相比于去年,新加坡的热度有所降温,一个明显的指标是,新加坡的房租降了。
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在于,新加坡打击“福建帮”洗钱大案,大量人离开新加坡,甚至有新加坡本土司机发现自己的老板和同事们一夜跑空的现象。
熊市造资产
“熊市造资产牛市卖”,几乎成为了行业共识。
在熊市,大家都在造什么样的资产?
从个人有限的参会经验来看,看到最多的项目类型主要是,有利于法币出入金的支付项目,稳定币,RWA,Gamefi,ZK…… 特别是 RWA,成为了初创公司们的心头好,此外一些新的稳定币即将问世,有来自创业团队,也有来自头部加密金融平台。
在会场一个受瞩目的项目是 The Open Network ( TON ) ,受益于 Telegram Bot 的热度,大家认为基于 Telegram 的海量用户去做转化是促成“mass adoption”的一个方向。
第二个观察到的现象是,已经发行过加密资产的团队很多在运营建设新项目,相同的团队,另起炉灶,重写叙事,重新融资,重新发币,诸多团队不约而同都选择去做 ZK 相关的基础设施。
旧叙事项目做着做着便进入死胡同或者瓶颈,无法突破,更换叙事,寻求新出路成为常见现象。
在华人加密圈,“发币工厂”貌似不是一个贬义词,大家更愿意投资有过资产发行经验的连续创业者,成功过第一次,就更有可能成功第二次,第三次。
牛市何时来?
Token 2049 很热闹,但喧嚣之下依然笼罩着“焦虑”与“不安”:牛市什么时候才能来?下一次牛市的主流叙事将会是什么?
在一二级市场集体深熊的当下,不少早期项目已经熬不住了,有大型交易所考虑以高估值融资,有老牌项目考虑全部出售……
9 月 12 日,我主持了由 Antalpha 主办的“ 2023 亚洲数字资产机构投资者峰会”圆桌论坛, Cobo 联合创始人神鱼、ANTPOOL CEO、比特大陆市场总监等悉数参与,在“ 2024 减半行情”相关问题下,各位嘉宾均表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且认为这是最后一次对比特币有重大影响的减半事件,大家均对明年的行情寄予期望,在特别依靠“共识与预期”的加密市场,信心往往比黄金还重要。
神鱼大胆预测明年此时比特币价格会在 4-6 万美元,所有的预测都可能被打脸,但是依然期待神鱼的预测能够成真。
(PS:在加密行业能够不怕被打脸,给出直接判断值得欣赏,总比一直说模棱两可的话或者正反都说,成为“永赚博主”强)
在到处都是 ZK、到处都是基础设施的当下,我们期待真正的杀手级应用,有新的人和新的钱才会有新的牛市,Friend.tech 和 Telegram Bot 是特别值得关注的趋势,从 0 到 1 做 Web3 增长太难了,寄生并金融化 Web2 的社交关系链与用户沉淀是我个人比较看好的方向与趋势。
期待明年的 Token 2049 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以上皆是我喝了大半杯 Singapore Sling 就醉后的碎碎念,十分主观,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