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前段时间搅混加密舆论界一汪春水的Worldcoin正式上线代币WLD。
由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牵头的Worldcoin项目在其试点之初就备受关注,而该种关注在其融资近一亿美金后更是空前,币种上架的呼声不断。
但当代币真的狼来了时,市场反应却异常冷淡,甚至可见各种抨击之声,不仅Orb设备遭受诟病,代币分配也引来世界币不世界的言论。
在翻车不止一星半点的背景下,Worldcoin的UBI愿景似乎变得愈发难以实现。
7月24日,Worldcoin 发布了Sam Altman的署名公开信,信件内容阐述了其愿景与挑战,随后宣布正式推出Worldcoin token(WLD)和World App。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尽管该公开信中强调Worldcoin的目的地是最终展示一条通往人工智能资助的 UBI 潜在路径,但在整篇信中占据最大篇幅的仍是World ID与生物识别设备Orb,描述重心逐渐从UBI转移至人格证明,即一种在兼顾私密性的前提下让用户对外证明自己是一个真实且独特的人的证明方法。
Alex Blania和 Sam Altman的公开信,来源:Worldcoin官网
以此来看,尽管在三月前有所显示,在本次币种发布后,项目的重新包装已盖棺定论。但在负责人的描述中,这只是寻找到了更为清晰的道路。Worldcoin背后公司Tools for Humanity的产品负责人Tiago Sada表示,“过去六个月里,发生的一切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事情都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个项目。”
先不论愿景,且看行动。当前Worldcoin的重点仍在吸引用户的使用上,作为初创项目并无可厚非,从官网实时数据来看,已有207.63万人参与该项目的使用,作为上线仅3个月的数据已属不易。但若对比此前白皮书所写的2023 年获取 10 亿用户的宏伟目标,该数据仍然相去甚远,可以看出即使是叠加了Sam Altma与豪华投资机构的各种buff,Worldcoin项目表现仍旧平平,这也是Sam Altma在公开信中绕过UBI向身份进发的重要原因,毕竟在Worldcoin架构中,身份的识别是最重要也是更容易带来经济效益的一环。
Worldcoin使用数据,来源:Worldcoin官网
但在身份识别侧,问题已然难以解决。
在此前介绍中,Worldcoin的ID主要基于Orb设备实现,其外形类似眼球,通过扫描人们的虹膜,并将扫描结果在本地通过单向函数转换为哈希值,由于哈希值的唯一性,可确保身份的真实性,从而建立人格证明档案。
尽管采用了零知识证明,项目方也不遗余力的称除非用户明确允许,Orb不会从眼球收集生物识别数据,该公司的隐私声明中也不止一次明确写出“隐私是一项基本人权。Worldcoin系统的每个部分都经过精心设计,毫不妥协地捍卫它。我们不想知道你是谁,只是想知道你是独一无二的”,但用户显然并不买账。
在WLD上线的单日,以太坊创始人V神撰写了一篇对于Worldcoin与人身证明看法的文章,在业内被迅速转发,文中先赞扬了Worldcoin采用的硬件认证与链上技术,但也同样表示了明确的隐私担忧,“专用硬件系统引入了更大的中心化问题。”
Orb出现在不同地点,来源:inside
也有人士对Worldcoin的身份系统表示不满,“其中存在显而易见的悖论,若保留原始数据,存在中心化隐私泄露风险,若不保存数据,难以自证数据来自真实虹膜,所以数据到底存不存?”
更有人质疑该项目的公平性,“链上侦探”ZachXBT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该项目团队一直在吹嘘用户量,但其实一直在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同时,Worldcoin目前似乎仅在注册级别强制执行验证用户是否为真人,结果导致出现账户黑市,相比之下Telegram上每个帐户费用只有1美元。
而在MIT Technology Review对最初的50万启动用户调查中,该情况更为令人发指。由于Worldcoin的运营机制类似于地推,主要以运营商为主体采取分账制,因而运营商会主动的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虹膜以获得激励。在MIT对来自印度尼西亚、肯尼亚、苏丹、加纳、智利和挪威等六大国家的超过35人采访后发现,用户大多数是通过欺诈性营销完成虹膜扫描,并在不知情的前提下透露个人数据,其中甚至存在隐瞒性质的手段例如赠品竞赛去鼓励学生党注册。
该种方式显然存在隐患,并极有可能违反欧盟所发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以及美国当地的相关条款,在此背景下,欠发达的地区由于成本更低廉、监管更不完善而受到青睐,在肯尼亚仅需44美分就可获取一人的信息,而发达地区如美国则禁止使用该APP,日前英国数据监管机构表示正在对该项目进行调查,暗示个人数据的收集存在问题。
发达国家幸免于难,发展中国家频频沦陷,这也让新殖民主义论调甚嚣尘上,但数据与实际表现一致,目前超过200万的注册用户中,约有30% 的 Orb验证用户位于亚洲和非洲。
除了身份疑云外,其代币的上线也引发众多争议。
根据其白皮公式,在代币推出后的 15 年内,Worldcoin 初始供应量上限为 100 亿枚(由 WLD 智能合约强制执行)。在约定的15年之后,用户可通过治理决定是否开启通胀模式,规定每年最大通胀率为 1.5%。初始启动时的最大流通供应量将为 1.43 亿枚 WLD,其中,4300 万枚 WLD 分配给在项目 Pre-Launch 阶段使用 Orb 验证的用户,1亿借给5家在美国境外运营的做市商,贷款的期限为三个月,做市商可以选择购买 WLD 代币而不是归还贷款。
而在代币分配中,总量的75%将分配给社区,9.8% 分配给初始开发团队,13.5% 分配给 Tools for Humanity 投资者,而剩余将作为储备应对各种其他方案。值得关注的是,在 2021年的白皮书中,Worldcoin宣布分配给 TFH 和初始开发团队的代币比例为20%,但最新数据已更改为25%,据其解释是由于项目初始难度预期的更改。
仅从代币经济模型而言,表面上WLD并不存在问题,其也对早期投资者与后续用户所获得代币进行了分离,即团队和投资者代币在发布时被锁定,用户所获取的代币不会被锁定,可自由参与流通。
在此背景下,WLD上线币安、OKX等主流交易所后迅速暴涨,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上线单日截至当地时间12点,Worldcoin的代币WLD的涨幅为88.4%,报价3.14美元。截至发稿日,WLD价格为2.35美元,较高点下滑20.7%,流通总量为1.09亿,流通总市值为2.58亿美元。
WLD价格走势,来源:CoinMarketCap
但纵观代币流通的持有者,代币的中心化程度可见一斑。在1.09亿的流通中,5家做市场持有1亿,占比91.74%,社区占比不到10%,甚至比中心化交易所的币种更为集中。白皮书甚至暗暗对WLD设立了公允价值,通过运营商的借贷锚定其价格。根据白皮书中的设定公式(2 美元 +(0.04 X 借贷额 / 百万),假设1亿枚代币平均分配,若做市商在三个月借贷期后不想归还任何借出的 WLD,他们可以选择以约2.80 美元的价格购买 WLD代币。
该种行为让社区表示不满,低流动性与高市值的组合更是让部分用户认为该币种仅仅是VC币。回顾Worldcoin项目的融资历史,阵容可谓顶级豪华,迄今为止融资总额已达到2.5亿美元,其股东包括业内闻名的a16z、Coinbase Ventures、Multicoin Capital、Paradigm、Sequoia Capital、Tiger Global Management、Winklevoss Capital等等。以当前报价估计,WLD代币目前的完全稀释的估值已达到了341.77亿美元,对于以较低成本获取代币的资本而言,必然是盆满钵满。
对于股东中有劣迹满满的3AC以及SBF,社区也有所犹疑。“会不会是又是一场欺诈?”有散户在推特上发出疑问。
诚然,不论是UBI还是全球身份证,Worldcoin的愿景都透露着些许乌托邦的影子,毕竟要惠及全球,用户通过做任务每周获取一个代币分配,在全球经济下行、贫富差距日益显著的当下,这已经并非单单是一个企业家的梦想。
但在该影子的背后,不少隐患正在孕育。目前可认证Orb的地区已有34个,超过120个城市存在经验证的World ID,过去30天有337个Orb被激活,若打开闲鱼搜索Worldcoin,随处可见虹膜认证收费、虹膜代刷,价格不过几百不等,而进一步追踪,代刷的人肉虹膜大多来自非洲和柬埔寨农村,其背后的产业链已不言而喻。
闲鱼中的worldcoin搜索部分结果,来源:闲鱼截图
对于传奇企业家Sam而言,Worldcoin也并非以慈善论,甚至或许是其商业的下一个里程碑。据媒体此前报道,Worldcoin已着手开展一项企业级推广战略,推广该技术给其他应用以验证用户身份,该战略是基于当前背景下该项目最有经济潜力的方向。
加密市场的评价就更为简单。若币价上涨,Worldcoin极有可能带来数十亿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加密交易网络,这无疑是个绝佳的增量好故事。而币价下跌,其自然而然也会沦为预想之中的反乌托邦噩梦。
尽管新时代殖民与欺诈的帽子一个接一个,但Sam最初逻辑仍然被大多数人认为坚挺,在人工智能的类人化以意想不到速度发展的当下,需要如同World ID的一种方法来证明人的存在,从此角度而言,生物识别或许不可避免。
不论进展如何,可以预见的是,在难以撼动的国家主权时代,Worldcoin的登月计划,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