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交易所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MyToken研报】Celestia研究报告

收藏
分享

Celestia 是首个提出模块化概念的权益证明(PoS)区块链网络,它通过将执行、数据可用性、共识三者脱钩,提供了一个可插拔的数据可用性(DA)层,实现了共识层和DA 层的解耦。为 L2 Rollup 和其他需要数据验证的 L1 区块链,提供数据可用性服务。Celestia 的出现让公链架构更加模块化,为区块链扩展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传统的单体区块链中,共识、执行和数据可用性这三层工作全都由一个网络来完成,从数据的验证到交易的执行都由节点完成。要让共识节点验证一个新区块,首先检查该区块是否达成共识。节点还必须下载并执行所有交易,以确保块在计算要求高的过程中有效。但是,将所有这些一起做并不能有效地扩展。 因为当前的区块链是单体的,技术的限制下,单链上无法同时实现三个基本属性(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的同时提升,对区块链的一个属性进行优化会对其他属性造成制约,只能在其中进行权衡。

 

模块化的区块链 (Modular Blockchains) 采用了目前单片式区块链 L1 的三大组件 (共识、执行和数据可用性),并将它们进行了划分。就想劳动分工一样,将这三个组件进行拆分后,能够优化每个组件,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使得整体性能大幅提升。

 


 

Celestia 的模块化架构

 

Celestia 原理

 

Celestia 采用模块化架构,将区块链堆栈解耦为专门的组件。 共识、执行和数据可用性,被分成不同的层。单体架构可能会受到限制。 共识和执行功能被捆绑在一层,然后在该捆绑层上构建智能合约。 用户被绑定在一个执行环境中,限制了针对特定用例进行优化和专门化的潜力。

 

由于 Celestia 节点不执行交易的特性,发布到 Celestia 上的交易永远不会像其他区块链一样支付高交易费来争夺算力,此外,由于节点不像在单片 L1 中那样执行双重角色,因此它们不需要高性能处理器。例如验证一个100MB 区块只需 10KB 数据的采样。 具有最小处理能力的机器(例如智能手机)可以充当节点。

 

能够实现这一特性要归功于Celestia所采用的一种加密技术,即数据可用性采样技术(DAS),它允许轻节点生成接近完整节点的安全属性,并且无需下载整个区块。在实际应用中 Celestia 通过抽取区块 25% 的数据即可验证 100% 的数据可用,只要轻节点足够多,保证概率阈值在 99.9999%,每个节点只需要抽取 10 笔 TX 即可验证数据的完整性。这使得单个节点所需要的数据大大降低,轻节点和忠诚的全节点遵循了同一条链,实现了最大化轻节点验证的功能。采样的数据越多,可以确定的数据可用性就越多。也就是说,随着参与数据采样的节点数量增加,可以安全地增加区块大小,提升tps。

 

Celestia 组成部分

 

Celestia 主要包含三个组件; Optimint、Celestia-app 和 Celestia-node。

 

Celestia-node组件的任务是为此区块链达成共识和联网。 该组件确定轻节点和完整节点如何生成新区块、从区块中采样数据以及同步新区块和区块头。

 

使用 Optimint,Cosmos Zone作为Rollup直接部署在 Celestia 上。Rollup将交易收集到区块中,然后将它们发布到 Celestia 以获得数据可用性和共识,链的状态机位于 Celestia 应用程序中,它是处理交易处理和质押的应用程序。

 

在 Optimint 上,将在同步区块、数据可用性层集成、通用工具和索引事务方面进行改进。 在 Celestia 应用程序中,团队将致力于交易费用的实施,并评估对 ABCI++ 的升级。 最后,该团队希望使其网络服务在 Celestia 节点上更加健壮,并完善轻节点和不良编码欺诈证明。

 

Celestia与Rollup的结合

 

Celestia把Rollup分成了自己原生的,和以太坊原生的。前者非常简单,Rollup可以直接和Celestia打交道,先上传数据,然后让Celestia查看数据可用性,最后Rollup在看到新状态之后再去自己做验证,整个过程里Celestia可以说十分清闲,它甚至连Rollup上传的数据代表了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只有切片样本),而Rollup找它来做数据可用性,也只是因为它更便宜,性能压榨地够狠。

而在以太坊当中,情况就复杂了一些,首先以太坊目前还没有分片和DAS,但Rollup们即便承受不住链上处理成本,也可以转战链下,让业内名气最大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做数据可用性,这成本甚至可以低到忽略不计。事实上,ZK 2.0已经在这么做了,StarkEx和Plasma这类更不用提。当然在Celestia看来,链下验证毕竟是中心化的,不能排除作恶的可能。可即便是这些机构作恶,这些链下验证者能做的也仅仅是把交易冻结住一段时间。

ZK 2.0的计划是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如果用户能忍受高成本,就是还是把数据可用性放到以太坊上做,如果用户能接受交易在最坏情况下被冻结的假设,那ZK 2.0可以给一个超低gas出来。

 

总结

 

与 Polygon Avail(Polygon 优化 L2 的解决方案的主要组件之一)相比,Celestia 在项目应用、开发进展以及多链跨链的需求等方面要优于 Avail。 相比以太坊,Celestia 可以在不分片的情况下增加,随着更多的轻节点参与到网络的数据可用性采样,增加其数据可用性吞吐量,而 以太坊仍会受其数据分片数量的限制。 但专用的数据层有个不足点:共识安全层无法和以太坊相比,因为 Celestia 更容易受到 51%攻击。一旦独立的数据层受到攻击,以太坊也无法为用户提供额外安全保障。要为以太坊上的原生资产提供原生安全性,必须使用以太坊作为数据层(对于任何其他生态系统也是如此。 在以太坊还未完成分片升级之前,其上的数据可用性仍然非常昂贵。在以太坊合并之后,有一个重大的叙事热点将转为分片和数据可用性层,分片不是提高以太坊数据可用性的唯一条件,Celestia 作为一个专用数据层,其可扩展性的数据吞吐量,稳定费用结构,可作为一个Validium 模式存在于 L2 的数据可用性选择方案中,以太坊仍然是基础结算层,由用户决定是否使用 Celestia。

 

在未来,公链格局是 Rollup 和其他 L1 的竞争,而 Rollup 的发展离不开数据可用性的应用,这也给了 Celestia 这种数据专用层的项目的潜在发展机会。 此外,Celestia 还能应用于 Cosmos 的跨链生态中,帮助 Cosmos 实现多链间安全性共享。多链间可以通过 IBC 以信任最小化的方式相互通信,并有一个共享的数据可用性层来检查彼此的块是否包含在 Celestia 数据可用性链中,形成一个模块化的跨链集群。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