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投资:分叉过后,BTC和BCH到底谁会是最后的王
如果你想上加密数字货币这艘“贼船”,厘清BTC与其分叉出来的子子孙孙的关系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功课。
但目前说这个话题,尺度拿捏不到位,很容易卖力不讨好。
首先是刚过了一轮牛市,造就了一批人,但是这行业由于来钱太快,一大帮被现实摁地上摩擦了大半辈子的人看着别人“轻轻松松”就发财了,心里比死了妈还难受,逮到谁说区块链好话,恨不得隔着屏幕用唾沫淹死人家。
然后是一帮智商停留在高中背政治课本阶段自媒体瞎鸡儿叫,满脑子浆糊,什么区块链不创造价值,区块链没效率,加密数字货币完全零和游戏,BTC波动太大不适合做交易媒介,POW只会浪费电……如果受众刚好也是背玩高中课本就停止发育的上古生物,他们简直要弹冠相庆奔走相告,呀,说得太有道理了,知音!他们抱起团来,往往只有情绪,讲道理摆事实等于跟他们开战。
再者,特殊时期,有些关键词以及价值导向是不容挑战的,反正,你懂的。
跟一般码字的不同,人家是什么热闹说啥,哪怕自己不懂,而我一般是实在看不下满网满屏的垃圾内容,忍不住出来说几句。
人间正道是沧桑,得有好东西,“净化市场,赋能产业”。
咳咳牢骚发完了,说说正经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将能有如下收获——
1,进一步了解加密数字货币之王比特币
2,区块链投资技能点上个台阶
3,BTC,BCH到底BUY哪个好
扩容之争
Bitcoin侬晓得伐?不晓得自己google。
也许你没听过扩容,更不了解分叉,但只要是个互联网玩家就一定在去年听过比特币交易拥堵,手续费奇高的传闻。
没错,扩容就是奔着解决这档子事去的。
起初比特币总设计师中本聪并没有刻意限定区块的大小,那个时候区块大小为32M,在09年,比特币挖矿主要是个人电脑,当时验证算法远远没有现在的ASIC矿机效率高,日常区块大小也只有1~2K,很多开发者认为区块上限设定太高,特别是出现网络DDoS攻击的时候,可能导致CPU计算量过大,平白消耗节点太多的计算资源。
因此区块大小便有了1MB这么一个上限值,在当时,这个容量已经算大得夸张了。
但经过近10年的爆炸式增长,比特币交易数已经突破40万笔/天,翻了几十万倍,1M区块大小限制下只有7笔/秒的交易处理速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进入2017年,由于币价起飞交易暴涨,区块大小被锁死的情况下导致了严重的拥堵,高峰时期超过10万笔交易堆积,有的甚至几天都得不到确认,伴随拥堵而来的是在“竞价模式”(矿工会优先打包出价高的交易)下交易手续费的暴涨,单笔交易矿工费一度超过几十美金。
这对作为交换媒介的比特币来讲,无疑到了不改就得死的境地。
也许你要纳闷了,比特币社区的都是死人?连区块要撑爆都不管?
当然不是,期间比特币社区各方势力围绕扩容方案展开的争夺一点都不比宫斗剧差——
去中心化团队出现意见分歧之后,很容易扯皮导致决策效率较低,但这未必是坏事,后续择机写一篇分叉科普文。
图表中列示的仅仅是部分最主要的事件,在长达三四年的时间,各方攻伐惨烈,主要势力主要分为两派——
目前掌控BTC开发权限的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bitcoincore,其成员主要受雇于一家叫blocksteam的商业公司,这一点广受诟病。
经过历次迭代,他们最终掏出的方案是Segwit(Segregated Witness隔离见证)+闪电网络。
其中隔离见证是为了更加完美地实现闪电网络,所谓隔离见证就是把区块中签名信息隔离出来,这样就实现了变相扩容,交易处理速度能达到2M的水平(实际情况是1.7M),此外隔离见证还可以修复一个由交易延展性引起的安全隐患。
然后在闪电网络部署完毕的情况下,小额支付走链下通道,保证主链畅通。(具体知识点各位可以自己google一下)
客观来讲,闪电网络的创新堪称天才,理想状态下,闪电网络除了能够完成“扩容”的使命还可以实现支付立即到账,手续费极低甚至可以为0,BTC将实现大中小微支付全覆盖,小微支付的短板将被彻底补上,同时闪电网络将向跨连支付伸出触角。
但好处不可能让你全占了,背后也隐藏着大危机——
在锁死主链的情况下,
1,当闪电网络服务正式运行后,比特币转账费用必然居高不下,必然令大量的用户尝试使用闪电网络,巨大的潜在市场,闪电网络服务进入激烈竞争阶段。虽然说谁都可以搭建闪电网络节点,但是其技术门槛和运行机制必然会出现依附于交易所等中心化组织的闪电网络枢纽。也就是说闪电网络会导致中心化的严重后果,在争夺手续费这个业务模式上,他们对矿工无疑是降维打击,但伴随而来的往往还有KYC、反洗钱之类的繁复金融监管。
届时,用户接入比特币网络将不得不通过中间人,P2P的电子现金系统名存实亡。
2,随着新比特币挖掘殆尽,交易手续费将成为矿工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当绝大部分交易都走闪电网络通道之后,矿工收入得不到保障,算力必然萎缩,比特币最强悍最优美的算力护城河将被动摇。
3,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技术仍有待检验,用户有丢币风险。
明眼人应该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套方案无疑会要了矿工的命。
因此另外一支势力是以矿工为代表包含在与CORE党政治斗争失势的其他BTC开发组的大区块派(也包含一些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基于目前算法效率、网络带宽和计算机硬件配置的大幅提高,大区块派的方案是直接在链上扩容。
由于跟反扩容派尿不到一块去,2017年8月1日20时20分,比特币硬分叉,bitcoincash(BCH)开始挖矿。
BCH支持大区块(将区块大小提升至8M),不包含SegWit功能,是BitcoinABC方案产生的区块链资产。
从这一点来看,BCH是更加原汁原味的比特币。
但扩容派也广受非议——
1,声音最响的莫过于“算力中心化”。
ASIC矿机面世后,算力大幅集中,排名前5的矿池占了75%的算力,因此有了一群人大肆抨击“矿霸”,指责矿工权力过于集中,威胁比特币网络,在洒家看来这批人是仇富多过仇视所谓中心化。
实际上,这无疑是无知的表现,首先最不想比特币死的就是矿工,比特币最坚实的捍卫者也是这批人;其次挖矿的参与门槛极低,矿机可以托管,甚至可以买云算力,谁都可以砸真金白银去从事这行当,从芯片研制到矿机生产部署,这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领域;有些人指责矿池在权力斗争中目的发动空快攻击,这种可能性当然有,但是没有谁可以持续抗得住背后巨额的成本支出,任何试图破坏比特币网络正常运行的行为都会受到市场的严酷惩罚,因此这一点不值一提。哪怕矿池被国家接管,你也只能按照既定游戏规则走。
矿工们如果真像鼓噪的那么强势,恐怕就不会发动成本高昂伤敌100自损1000不可持续的空快攻击了,但手握“代码权力”的core完全可以葬送比特币。
去中心化,指的是每个主体都能成为中心,也即自由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来去自如,去中心化不是物理表面的单纯分散,很多人认为的去中心化往往是其字面意思,就是节点的分散,数据的分散,开发者的分散,矿工的分散。
在市场充分竞争中,优秀的主体必然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恰恰是激励市场奋进的动力,集中只是表象,判断是不是中心化得看背后形成这一结果的机制,如果是完全市场化,则中心化的指摘无从谈起。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core独揽开发权限罔顾共识绑架用户,甚至在官方论坛大肆删除不同意见的帖子,倒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中心化。
2,区块过度膨胀,会撑爆普通用户电脑,提高全节点运行门槛。
凡事讲究一个相对,就目前的宽带和硬件水平来看,是完全够支撑比特币交易增长速度的;另外大区块派并不反对闪电网络这门技术,在条件成熟也支持上闪电网络,他们反对的是锁死主链,强上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
最坏的情况,全节点只有少数主体可以运行,虽然越多越安全,但是有一定数量都完全够用,例如EOS只有21个全节点。但这无疑跟只存在少数闪电网络枢纽一样也是危险的,这一点只能祈祷摩尔定律不失效。
那BTC和BCH到底投哪个好?
虽然小区块派和大区块派各有其主张,也有动作,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看他们落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日后的发展理念。
洒家说几个斩钉截铁的点吧——
1,无法充当交换媒介的比特币一文不值,没有使用价值支撑,存储价值就是妄想,数字黄金一说纯属意淫。
2,不管是小区块还是大区块,日后闪电网络一定要有,但主链不健壮的情况下闪电网络造成中心化是注定的。
也就是说日后BCH上不上闪电网络关乎其未来发展。限制闪电网络交易金额为小微,既可以覆盖小微支付,实现即时到账,同时对日后以收手续费为生的矿工也是一个有力的市场化制衡方式。
一旦反过来,限制主链扩容,闪电网络必定反客为主,闪电枢纽必然出现,矿工群体将受到极大打击,算力必然萎缩,比特币根基受动摇,更要命的是,闪电网络枢纽基本都会是交易所之类的中心化节点,而这些节点无一能够逃脱各种金融管制,如KYC,反洗钱。
不刻意限制主链扩容,将闪电网络作为补充将是最优解决方案,闪电网络作为微小支付渠道,BTC将成为一种更加卓越的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付系统。 谁更符合这一点,谁就是日后真正的比特币,也就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
至于现阶段买哪个的话——
在BCH刚刚出来的时候也就几百美金,背后还有强大的算力以及社群支持,无脑买,必定涨,之前洒家在私底下也是这么鼓噪的,后来也确实应验了。
至于BTC,现在很多交易所都开始支持隔离见证,交易量随着这轮行情调整也下降了,交易确认速度大大提高,矿工费大幅下降。同时首个版本的闪电网络协议将支付上限设置为0.04294967296 BTC,这意味着,目前的core开发团队并没有BCH脑残粉喷的那么傻,会失去算力支持(即现在的BTC)马上要死。如果隔离见证+闪电网络方案成功的话,续命+10S,BTC中期来看会更加坚挺。
也就是说,BCH价格涨到目前这当口,从投资角度,买BTC甚至要好那么一丢丢,当然最安全的就是两个都买对冲风险。
中期没有谁会归零,长期的话,看谁践行了真实践行了 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付系统这一理念呗。
至于其他的分叉币,基本都是垃圾,千万别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