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专访阚嘉:中本聪共识升级,EPoW实现无币的区块链存储
2018年5月,阚嘉受朋友邀约,来到英国伦敦游学。行至白金汉宫和绿园,一行人讨论起IPFS,这激发了阚嘉的研究兴趣,当时的他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两年后,他沿着区块链存储的技术路径,在密码学论文预印网站ePrint上上传了一篇论文--《
Economic Proof of Work》
,即“经济的工作量证明”(EPoW)。他在中本聪共识(PoW,又称“工作量证明”)的基础之上,结合存储证明技术中的复制证明(PoRep),以实现无需加密货币激励的区块链公链机制。
论文公开后,阚嘉与多位区块链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他惊讶地发现,即使是区块链方向上的学术工作者,复制证明的概念也并不普及,且很多认为研究区块链存储没有意义。于是,他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让EPoW得到更广泛的讨论。
10月底,他将论文的中文概要版投稿到巴比特资讯。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在中本聪发明PoW算法后的第12年,我们基于PoW提出了EPoW,本质上是一种Proof of Replication(复制证明)。但是这种复制证明的优点是,可以在做复制工作的同时,产生工作量证明。”
为什么提出EPoW?EPoW如何将PoW和复制证明结合?EPoW将为现有的区块链带来哪些改变?基于此,巴比特对阚嘉进行了一次采访,他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他认为,在寻找有用的PoW的方向上,大家都在想办法替代PoW,而不是思考PoW算法还能做什么。EPoW有三个潜在的优势:一是对PoW进行了升级,找到了“有用”的共识算法,公链无需依靠加密货币来激励矿工;二是代替Filecoin的复制证明的方案,用于区块链存储;三是鼓励独立挖矿,让老矿机重获“新生”,增强区块链安全。
提出EPoW的缘由
阚嘉提出EPoW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出于对PoW的信仰,二是“区块链存储”是他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主题,也是读博阶段的研究方向。
在区块链系统中,共识算法被用于保证不同节点的区块数据的一致性。对于可自由参与的公链,共识算法要求每个参与节点必须消耗一定资源生成证明,从而证明自己的身份,避免伪造身份导致的“女巫攻击(Sybil Attack)”。这里的“一定资源”,可以是PoW的计算能力、内存相关的硬件资源,也可以是权益证明(PoS)的币龄、授权股份证明(DPoS)的股权等虚拟资源。
2018年春节,阚嘉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推导比特币PoW的实现过程,“那段时间,我根据自己对比特币白皮书的理解,从零到一去推导PoW算法。虽然核心只有10行代码,但是自己悟出来比快速阅读教程文章更深刻。我们不断回看比特币PoW的实现方式,就越能感到工作量证明的完美,因为它是完全开放的,你不需要一定的资产就可以参与,而PoS和DPoS首先要有币质押才能挖矿。”
随后,2018年5月的英国之旅,让他意识到区块链存储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刚需,也是区块链应用的落地,同时也可能是大规模技术落地的前提。而彼时IPFS还没有激励层,Filecoin才刚刚起步,绝大多数区块链公链本身都不考虑存储。他决定把区块链存储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期间,阚嘉的女儿即将出生,这让他对这项研究有了使命感。“作为父亲,我们想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孩子的成长过程,而这些数据要可以保存100年。如果我们把数据放在云存储平台,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数据会被如何使用。我突然有一种使命感,外加上对区块链技术的着迷,所以坚持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一点想放弃的想法。”
EPoW的创新之处
我们用“抄作业问题”,来描述区块链存储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班级里,至少需要一个同学完成作业,全班才有作业可抄。
同理,把文件存储在多个节点中,即使部分节点删除了文件,那么还可以从其它诚实的节点恢复文件。一旦所有人都学会了这个“省钱”的方法,删除自己的存储的内容以节约资源,那么就会危害到数据保存的安全。一个学术的说法,称这种行为叫外包攻击。
如何解决这个作弊问题呢?答案是复制证明。2017年7月,协议实验室(Protocol Labs)的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Juan Benet提出了复制证明(Proof of Replicability,PoRep),Ben Fisch则是通过零知识证明的方式,为Filecoin提供了复制证明的实现方式。复制证明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编码生成与源数据内容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副本并存储,并通过远程完整性检查来确保远程服务器确实存储了数据及其副本。
通俗来说,假设三个存储节点都有各自唯一的ID,当同一份文件被这些节点存储时,按照约定不存储文件的原文,而是存储用各自ID编码的复制文件,解码后的文件是一样的。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复制证明协议,协议实验室推出了Filecoin文件存储与检索系统。阚嘉并不看好Filecoin,他认为Filecoin提出复制证明的理论框架是对的,但可验证延迟(VDF)和零知识证明的算法让系统变得更复杂,且挖矿的门槛抬高之后,就成了专业矿工的游戏。
从PoW到PoS、DPoS,从安全擦除证明到空间量证明、可复制证明,在长达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阚嘉走了不少弯路,也曾在关键环节纠结和徘徊。直到今年春节,他才顿悟到利用PoW去实现复制证明。EPoW使用PoW算法本身来完成复制证明所需要的编码工作,并存储文件。在这里,PoW被扩展为一种复制证明的编码算法,为有用的数据生成唯一的复制。
他总结了EPoW的三个优势:
一是对PoW进行了升级,提出新的共识算法,公链无需依靠加密货币来激励矿工。
在PoW共识算法中,矿工通过消耗更多的电力和硬件资源,以换取更多的加密货币。EPoW则是按需付费,矿工靠出售存储资源赚取固定费率的法币收益,顺便产生免费的PoW以保护区块链的安全。如果没有复制任务,矿工就无需消耗电力来完成无用的PoW,因此是“经济的工作量证明”。
二是代替Filecoin的复制证明的方案,用于区块链存储。
EPoW 被看作无币区块链的关键技术。与Filecoin相比,EPoW的算法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可以在树莓派等超低规格的服务器上运行。
三是鼓励独立挖矿,让老矿机重获“新生”,增强区块链安全。
老矿机受算力和币价影响而关机,EPoW 是一种有用的 PoW,使用 EPoW 设计的区块链可以”复活”很多老的矿机,使得我们过去在算力上的投资没有白花。且无需加入矿池,EPoW 将使得区块链再次回到独立挖矿的田园时代,矿池将不再有能力获得寡头算力,这将极大的保障区块链安全。
反馈如何?
阚嘉认为,共识算法和区块链性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PoW也能设计出高性能的区块链系统。同时,他抵触加密货币的赌博式玩法,“投机是人性,传统的股权投资能保护创业者,即使项目失败了,还可以连续创业。而ICO的创业风险是很高的,创业者赌上自己的信誉,一旦失败就没有回头路了。”这也是他强调“EPoW 是无币区块链的关键技术”的主要原因。
论文发表后,阚嘉开始积极寻求反馈,但结果让他颇感意外,“以前我觉得所有研究区块链的人都会了解复制证明,但其实不是。区块链的学术研究有很多方向,区块链存储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在社区交流中,很多人对区块链存储不感兴趣或认为没有意义。”
墨群计算创始人王嘉平博士的回复给了他信心
,阚嘉说,“在长达一小时的电话交流中,我把论文介绍给了王博士。起初他对区块链存储并不感冒,后来我讲解了复制证明和抄作业理论,他理解的很快。他认为使用PoW做复制证明的这个方向上EPoW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确定能不能完全实现,在存储产品化方面有问题尚未解决,比如在存储的过程中限速,就像百度网盘这样,文件可以下载下来的,但是下载的时间很长。”
EPoW新算法的提出,总会面临很多质疑。让阚嘉最为满意的是,EPoW并没有修改PoW,仅仅是将算法的输出做出了新的解释,因此EPoW不算是PoW2.0,而是PoW1.5,因为“中本聪真的太牛了。”阚嘉期待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让EPoW得到更广泛的讨论。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发送邮件至 jia.kan19@student.xjtlu.edu.cn,与阚嘉博士取得联系。
附:
Cryptology ePrint Archive: Report 2020/1117
《 Economic Proof of Work 》(论文原版)
《 重新信仰PoW,详解EPoW(经济的工作量证明) 》(中文概述版)
Ai sẽ là người được lợi trong đợt Bull Run của Bitcoin?
Theo báo cáo của sàn giao dịch OKEx trong thời kỳ Bull Run hiện tại của Bitcoin, những ch...
MCDEX khởi chạy trên mạng thử nghiệm Arbitrum Rollup L2
MCDEX vui mừng thông báo về việc ra mắt testnet của mình trên Arbitrum Rollup, một giải pháp khả năn...
[Tổng kết AMA] Cùng BigcoinVietnam tìm hiểu về Lien.Finance
Vào 11:00 AM - 12:00 PM, thứ tư, ngày 02/12/2020 Lien.Finance và BigcoinVietnam đã tổ chức m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