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科云链观察:区块链落地产业按下快进键 与知识产权融合之路可否长久?
近年来,知识产权始终是当代热议的话题之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成立相对滞后,且规定界限难以从根源上切实维护创作者的权利,一直以来,侵权事件屡见不鲜。区块链技术恰是可以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途径之一。
知识产权在不同的国家表述的方式有所不同。在英文中写为 “intellectual property”,德文为“gestiges eigentum”,法文为“propriete intellectuale”,其原意则译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智慧(财产)所有权”。根据翻译结果可以发现,知识产权在西方国家都有“财产”的意思。也就是说,对于西方人而言,知识产权是人的财富之一。
西方对于知识产权是极为重视的,尤其在法律的保护上。在上个世纪,西方就已经有国家成立了对应的法律条款。知识产权制度起源于欧洲,最先问世的是专利法,1623年,英国设立了《垄断法规》(The Statute of Monopolies),是近代专利保护制度的起点;1809年,第一部《备案上边保护法令》在法国诞生,1875年法国又颁布了确立全面注册商标护制度的商标权法;1710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版权法《保护已印刷成册之图书法》;1977年,英国设立了《专利法》,里面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相关条例设定;1981年,意大利颁布了《版权法》;1992年,法国颁布了全球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典》。
表格来源:欧科云链观察院
我国的知识产权(IP)是指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与知识创新相结合形成的结果,它是具有资产化的价值,主要包括音乐、影视、专利、商标、著作、创意等。
表格来源:欧科云链观察院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成立相对滞后,且规定界限难以从根源上切实维护创作者的权利,一直以来,侵权事件屡见不鲜。自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后,为了缓解互联网将带来的侵权问题,我国高效地制定了有关于著作权在互联网的保护办法。
那么,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产权究竟存在怎么样的问题呢?
知识产权归属权确认困难
互联网是通过通用协议在网络与网络之间链接形成的一个互联网络,随着技术的推进与普及,新闻信息、商品信息、著作、艺术作品、音乐、视频等内容传播速度较快,且更新极速,该内容的创作者权利归属较为困难。
知识产权侵权泛滥
利益熏心,人往往经不住财钱权的诱惑,当人通过合理判断得出原作者所生产的内容将会具有爆发力时,往往会做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例如不经他人同意而商用,抄袭,借鉴。近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兴起,这种现象越发的泛滥。首先,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创作者与侵权者之间比较的是传播速度与获取流量的速度,侵权者若掌握更好地曝光资源,则能更加快速获得成功,长此以往,造成了当前侵权泛滥地现象;其次,当具备一定技能时,可以将发布在收费平台才能观看的内容转化为其余免费门户观看,以此获取流量,美名其曰“供人便利”,而这往往给予了创意者极大的不尊重。据国家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小说因侵权而遭受的损失高达2.9亿。
创作者维权困难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成立较晚,其法系不够成熟,对于作品侵权的判定界限较低,这为侵权者提供了极大的困难。司法体系所形成的流程致使维权时间较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舆论传播速度的增快,创作者的维权之路漫长且困难。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致使数字化知识产权的维权越发艰难,侵权现象泛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通过新型技术辅助知识产权体系完善是一种高效的方式,区块链技术则是最优解。
区块链技术将如何解决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呢?
首先,区块链的上链技术可以将知识产权的内容完整的记录在区块中,并根据上传的时间、地址和用户信息等通过算法形成唯一的一个哈希值,产生相应的时间戳,这是独一无二且不可篡改的,这一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归属权确认困难、作品侵权等问题。当作者发现网络中有与自己相似的作品时,不再像曾经一样难以辩解作品归属权的问题,类似抄袭等问题的追责都可以迎刃而解。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链上数据的时间戳来判断真正的作品归属者是谁,侵权者是谁,提高了知识产权法的落地性与司法的实用性。
其次,在知识信息流通过程中,每一次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使用都会形成相应的区块,,这是不可以篡改且可以追溯的。这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情形下存在的侵权泛滥现象。当作品通过区块链进行上传之后,每一次传播都会被记录在案。以付费小说为例,当某付费小说出现“免费浏览”的情况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链上数据查找小说发布之后每一个人的购买、阅读及传播情况。根据此记录,可以追溯到是某网站或者某人在何时通过某账号进行“免费传播”,并将传播平台进行清算统计。这一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泛滥的情况,维护作者的知识产权。
最后,“付费知识”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概念。随着技术、思想、文化的进步,我国大多数人认定,作品是通过每一个人思考之后的结果,它具有一定价值,它也是作者思考创作后产生的价值体现。往往当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付费越高,证明其创作的作品越有价值。然而,“追求免费”是人类不可避免地劣根性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不正当方式避免知识付费的情况屡见不鲜。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每一次内容的获取都会生成不可更改的记录,作者可以进行记录查询以及追踪,也可以通过此进行收费,有效避免了不能按劳获取费用的情况。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让知识产权法落实到实处,维护创作者的权益,体现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公平性、公正性与实践性,国家以及企业都有了对区块链落地知识产权的实践,切实维护我国创作者的权利。
国家研究层面:
1、区块链知识产权基地
据人民日报消息显示,今年8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产权出版社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与新华文轩旗下的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双方将在成都共建全国首个“区块链知识产权基地”,此基地落地成都高新区菁蓉汇。
此次区块链知识产权基地的成立,意味着成立双方将整合资源,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将知识产权创造、交易及资产化等进行保护,助推基地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知识产权资产聚合地和全国最大的知识产权资产交易地。
2、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实现“区块链存证”
据有关消息显示,2019年7月15日,杭州互联网公证处基于司法联盟链打造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已上线。据官网消息显示,平台将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电子数据在线村正、出证服务,缩短取证、出证时间,充分发挥公证职能。同时平台与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互联网公证处等司法节点对接,提高了存证数据的可信度。
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说,知识产权中创作者维权的问题始终存在,而知识产权平台实现“区块链存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司法体系所形成的流程致使维权时间较长,其中,“存证、验证、取证”就是最为漫长的过程之一,区块链在其中可以实现电子数据的记录,保证证据的透明性、真实性,同时缩短存取证的时间,缓解之前司法审核漫长的问题,让作者可以尽快维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及伤害。
企业研究层面:
1、图虫
近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社交平台分享摄影作品被二次商用的情亦司空见惯。作为用户最喜欢分享作品的网站之一,图虫率先迈出了维护用户权益的一步。据消息显示,图虫已经在官网上线了区块链存图。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摄影作品进项链上确权存证,通过区块链技术保护创作者的版权,当作品上传存证成功的一刻,系统将会生成一个独特的哈希值,为图片制作一张“身份证”,用户则可以根据此,查询到个人作品的使用途径,有效缓解用户照片被商用等侵权问题的出现,为知识产权保护的落地提供实践举例。
图片来源:图虫
结语
知识产权作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何实现知识产权的落地,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其作品不被侵权或者让侵权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了知识产权侵权泛滥。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减少该现象的发生,其公开透明、可记录、可追溯等特点可以让创作者维护其应有的权益,保护属于个人作品,体现个人作品的价值,促进知识产权法的真正落地,完善我国司法体系的落地与运行。
近日,据证券日报消息,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夏平表示,区块链运用于司法领域,无疑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但目前关于区块链在知识产品领域司法存证应用,仍存在待解的问题。
尽管前景光明,但仍然存在技术融合、推广普及、法律完善等问题亟需解决。笔者相信,漫漫长路,终将有成功的一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Ai sẽ là người được lợi trong đợt Bull Run của Bitcoin?
Theo báo cáo của sàn giao dịch OKEx trong thời kỳ Bull Run hiện tại của Bitcoin, những ch...
MCDEX khởi chạy trên mạng thử nghiệm Arbitrum Rollup L2
MCDEX vui mừng thông báo về việc ra mắt testnet của mình trên Arbitrum Rollup, một giải pháp khả năn...
[Tổng kết AMA] Cùng BigcoinVietnam tìm hiểu về Lien.Finance
Vào 11:00 AM - 12:00 PM, thứ tư, ngày 02/12/2020 Lien.Finance và BigcoinVietnam đã tổ chức m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