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ETH Gas15 Gwei ($1.1)
EN

Robinhood罕见下注,Lighter与它的天才创始人

Favorite
Share

原文作者:Eric,Foresight News

Perp DEX 在最近几个月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 HyperLiquid 破圈之后,头部项目各显神通。HyperLiquid 通过团队的运营能力在没有融资的情况下大放异彩,Aster 抱上了币安的大腿,利用「大哥」的影响力快速抢占市场。而 Lighter 则是选择了拥抱资本。

《财富》杂志在 11 月 11 日报道了 Lighter 最新一轮 6800 万美元的融资,投资阵容堪称强大,不仅包括了 Founders Fund、Ribbit Capital 和 Haun Ventures,连几乎不进行投资的网红券商 Robinhood 都忍不住用脚投票。

除了融资之外,报道还向我们展示了 Lighter 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交易到 AI 再回到交易

Lighter 创始人 Vladimir Novakovski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领域。与很多从 Web3 行业转向 AI 的创业者不同,Vlad 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

Vlad 年幼时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在很多人还在背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公式的年纪就入选了美国国家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和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16 岁,Vlad 进入哈佛大学并在 3 年后提前毕业,18 岁就被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和做市商之一 Citadel 的 CEO Ken Griffin 亲自邀请加入。

在近 15 年的工程师和交易员工作经历之后,2017 年,Vlad 与在投资公司 Addepar 共事的 Scott Wu 共同创立了 AI 社交网络平台 Lunchclub。

Lunchclub 获得了约 3000 万美元的融资,在疫情初期,其产品吸引了大批渴望结识新朋友的用户。但到了 2022 年,增长开始停滞。「我们当时有三条路:一是努力让它盈利但规模较小;二是想办法让它从现在的样子发展成类似 TikTok 或 Snapchat 那样的平台,但似乎都不太可行,」Vald 表示,「第三条路:转型去做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这一年,两名创始人分道扬镳,Wu 离开 Lunchclub 并创立 AI coding 公司 Cognition,该公司估值已经超过了百亿美元。留在 Lunchclub 的 Vlad 决定带领公司转型,而转型的方向正是他最擅长的交易,转型之后的 Lunchclub 变成了 Lighter,Vlad 保留了 80% 的原班人马,并在 2024 年完成了 2100 万美元的融资,Haun Ventures 和 Craft Ventures 领投,Dragonfly 和 Robot Ventures 参投,只是这笔融资当时并没有公开。

事实上,Lighter 并非一开始就瞄准了 perp DEX 的方向。2022 年底上线的 Lighter 是 Arbitrum 上的现货 DEX,在 2023 年才开始转型 perp DEX,并着手开发自己的 ZK Rollup,主网更是今年 10 月才正式上线。不过上线仅一个多月的 Lighter 已经成为了 TVL 仅次于 Arbitrum One、Base 和 OP Mainnet 的第四大 L2。连 OG 蓝狐都感叹没想到定制化 L2 会比通用型 L2 更先跑出来。

Lighter 是怎样的 ZK L2?

在 OP Rollup 占据优势的时候,就有很多远见卓识的业内人士指出「ZK 才是 End Game」。时至今日,从 Brevis 到 ZKsync Airbender,我们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而显然,Vald 早已看穿了一切。

作为既有工程师经验又有交易员经验的创始人,Vald 推出的 L2 几乎是为 DEX 量身打造。

简单来说,Lighter 把撮合、清算、风控等全部核心逻辑都做进了一套定制的 SNARK 电路里,并把最终状态批量锚定到以太坊 L1。也就是说,Lighter 这条 L2 的设计是把「交易所逻辑」写进了 ZKP 的电路里,所有的设计都围绕如何更快执行交易与验证交易。甚至 Lighter 的排序器仅有「排序权」,撮合逻辑被固化在电路,排序器无法挑单或插单。

Lighter 将这套架构命名为「Lighter Core」,其在文档中表示,「Lighter Core 的可扩展性得益于其全新开发的证明引擎,该引擎专为交易所特定工作负载而从零开始开发。它利用新的算法和优化的数据结构,高效地生成交易所操作证明。所有交易所操作均通过用户签名的交易确定性地执行。一批此类交易会生成一个新的执行后状态以及简洁的加密证明。」

笔者在 《Vitalik 盛赞的 ZKsync,可能真的被低估了》 一文中解释了 ZK 在验证方面的优势,理论上当交易被 ZKP 验证后就实现了最终性,提交到以太坊 L1 上链则成为了「流程」问题。Lighter 为了生成简单证明提高了证明过程本身的复杂度,但优化了交易速度。

另外,Lighter 面向散户的 0 手续费交易也是市场津津乐道的一点。Lighter 并没有具体解释为何不收取手续费,但从其机制设计和 Robinhood 的投资,我们大致能猜到一二。

据 Lighter 文档,协议不向散户交易者收取手续费,但吃单和挂单的延迟分别为 300 毫秒和 200 毫秒,而面向做市商和高频交易者的高级账户,则分别向挂单和吃单收取 0.002% 和 0.02% 的费用,但二者的延迟为 0 和 150 毫秒。笔者猜测,针对价格敏感程度较低的散户交易者实施免费但高延迟的设计,可能是模仿 Robinhood 的订单流支付(PFOF)机制,向高级账户收取的费用就相当于 Robinhood 从做市商处抽取的提成。

如此,散户的交易热情高,高级账户的高频交易有利可图,Lighter 只需要向高级账户收取手续费就可以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也可以从做市商手中收取可观的费用。这种互相成就在交易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 Gas 费用。

这里插播一下,目前 Lighter 积分计划的第二季正在进行中,散户和做市商都有相应的积分发放政策。对散户而言,每周有 20 万的总积分,将基于用户的交易量、未平仓合约、收益等综合计算用户可得的积分数量,每周五发放。鉴于《财富》的报道中提到了融资也涉及了代币权证,Lighter 的积分大概率是未来空投的重要考量因素。

天才也无法面面俱到

16 岁进入哈佛,3 年读完全部课程,被 Citadel CEO 亲自招募,这种爽文都不敢乱写的经历真实发生在了 Lighter 创始人 Vladimir Novakovski 身上,但即使强如 Vlad,也在 AI 社交创业中折戟。

带着工程师和交易的天赋,Vlad 通过 Lighter 进入 Web3,引来了逐利的资本的排队送钱。Founders Fund 的合伙人 Joey Krug 表示,Vlad 和他组建的团队在投资决策中占到了 85% 到 90%。

据 DefiLlama 数据,Lighter 近期的交易量攀升到了首位,虽然因为 0 手续费,我们不排除空投猎人们的光顾。不过有趣的是,本以为被 HyperLiquid 写下句号的 perp DEX 终局之战可能才刚刚开始。

原文链接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copyright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s views and position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content or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us.(www.mytokencap.com)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