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压缩下的矿企求生:Marathon卖币求生,行业抛售潮暗涌
原文作者:Gino Matos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Marathon 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暗藏着一项明确的政策转变。公司宣布, 今后将出售部分新挖出的比特币,以支撑运营资金需求 。
这一转变发生在 9 月 30 日,当时 MARA 持有约 5.285 万枚比特币,其自有矿场的电力成本约为每千瓦时 0.04 美元,受比特币网络难度上升影响,第三季度每枚比特币的购买能源成本约为 3.9235 万美元。
该季度比特币交易手续费仅占挖矿收入的 0.9%,凸显了手续费增长乏力。今年以来,Marathon 资金消耗量大:约 2.43 亿美元用于物业和设备购置,2.16 亿美元预付给供应商,3600 万美元用于风电资产收购,这些支出均通过 16 亿美元融资及自有资金覆盖。
如今,实际的资本支出与流动性需求,正与低迷的哈希算力经济效益并存。这一转变的时机至关重要: 整个挖矿行业的压力正不断累积,矿工可能会加入 ETF 赎回引发的抛售浪潮中。
不同矿企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 但 Marathon 从「纯粹囤币」到「策略性变现」的明确转向,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模板:当利润率挤压与高额资本承诺相遇时,矿企可能采取的应对方式。
利润率压缩,矿企变身主动卖家
11 月,行业盈利能力收紧。本周哈希价格跌至数月低点,约为每千万亿哈希 /43.1 美元,原因包括比特币价格下滑、交易手续费持续低迷,以及哈希率持续攀升。
这是典型的利润率压缩模式。单位哈希算力的收入下降,而哈希率上升,电力、债务偿还等固定成本却保持不变。
对于无法获得廉价电力或外部融资的矿企而言,最省事的选择是出售比特币,而非持有等待价格回升。
权衡的关键在于资金储备与运营成本。当比特币升值速度超过「出售比特币以支付资本支出或偿还债务」的机会成本时,囤币才划算。
而当哈希价格低于「现金成本 + 资本需求」时,囤币就变成了一场豪赌——赌价格能在流动性耗尽前回升。Marathon 的政策转变表明,以当前利润率来看,这场赌局已无利可图。
潜在风险在于:如果更多矿企遵循同样逻辑,为履行承诺而变现比特币,那么流入交易所的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市场抛压。
矿企格局分化
那么,其它比特币矿企的情况如何呢?
Riot Platforms 第三季度营收创下 1.802 亿美元的纪录,盈利能力强劲,同时正启动 112 兆瓦的新数据中心项目。这是一项资本密集型项目,但凭借资产负债表的灵活选项,该公司可以减缓被动抛售比特币的压力。
CleanSpark 在第一财季披露中显示,其每枚比特币的边际成本约为 3.5 万美元左右。10 月该公司出售了约 590 枚比特币,获得约 6490 万美元收益,同时将囤币量增至约 1.3033 万枚,这是「主动资金管理」,而非大规模抛售。
Hut 8 第三季度营收约为 8350 万美元,净利润为正,同时指出行业内矿企正面临复杂的混合压力。
这种分化反映了矿企在「电力成本、融资渠道、资本配置理念」上的差异。电力成本低于每千瓦时 0.04 美元、且拥有充足股权或债务融资能力的矿企,能够在不依赖出售比特币的情况下,抵御利润率压缩的冲击。
而那些支付市场电价、或短期面临高额资本支出的矿企,则面临不同的决策考量。 向人工智能转型对未来卖压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长期计算合约(如 IREN 与微软签订的 5 年 97 亿美元合约,含 20% 预付款,同时搭配与戴尔的 58 亿美元设备合约)能创造非比特币收入流,减少对卖币的依赖;但另一方面,这些合约需要巨额短期资本支出和营运资金,在此期间,变现囤币仍是灵活的资金调节手段。
资金流向数据印证风险
CryptoQuant 数据显示,10 月中旬至 11 月初,矿企向交易所转账的活动有所增加。
一项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显示,自 10 月 9 日以来,约有 5.1 万枚比特币从矿企钱包转入币安。这虽不能证明矿企已立即抛售,但增加了短期供应压力,结合 ETF 的资金流向来看,其规模不容小觑。
CoinShares 最新周报显示,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产品(ETP)净流出约 3.6 亿美元,其中比特币产品净流出约 9.46 亿美元,而 Solana 相关产品则出现强劲资金流入。
以 10.4 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计算,9.46 亿美元净流出相当于超 9000 枚比特币,约等于减半后矿企三天的挖矿产出。如果某一周上市矿企加大抛售力度,将显著加剧市场抛压。
直接影响是:矿企卖币与 ETF 赎回压力叠加。ETF 资金流出减少了市场需求,而矿企向交易所转账则增加了市场供应。
当两者同向变动时,净效应是流动性收紧,可能加速价格下跌;而价格下跌又会进一步压缩矿企利润率,引发更多抛售,形成恶性循环。
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结构性限制在于矿工不能出售他们没有挖到的比特币,而且减半后的每日发行量也有上限。
按当前网络哈希率计算,矿企每日总产出约为 450 枚比特币。即便所有矿企都 100% 变现(实际不会),绝对资金流量也存在上限。
风险核心在于「集中抛售」:如果大型囤币矿企决定减持库存的比特币(而非出售新增产出),市场供应压力将大幅上升。
Marathon 的 5.285 万枚比特币、CleanSpark 的 1.3033 万枚比特币,以及 Riot、Hut 8 等矿企的囤币规模,代表了数月累积的挖矿产出。理论上,若流动性需求或战略转型需要,这些比特币都可能被在交易所抛售。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复苏速度」。如果哈希价格和手续费占比回升,矿企的经济效益可能快速改善。
挺过利润率压缩期的矿企将受益,而在利润率低谷出售比特币的矿企则会遭受亏损。这种不对称性促使矿企尽量避免被动抛售,但前提是其资产负债表能承受过渡期的资金消耗。
当前关键在于:利润率压缩与高额资本承诺,是否会推动足够多的矿企主动出售比特币,进而显著加剧 ETF 赎回带来的下行压力;或是资本实力更雄厚的矿企能够挺过利润率压缩期,无需出售比特币即可完成融资。
Marathon 明确的政策转变,是迄今为止最强烈的信号:即便规模庞大、资金充足的矿企,在经济效益收紧时,也愿意策略性出售挖出的比特币。
如果哈希价格和手续费占比持续低迷,而电力成本和资本支出仍居高不下,更多矿企将跟进——尤其是那些无法获得廉价电力或外部融资的矿企。
矿企向交易所的持续资金流入,以及任何存量比特币抛售的加速,都是 ETF 资金流出期间的「额外卖压」。反之,若资金流向逆转、手续费回升,市场压力将迅速缓解。
Ethereum Price Falls 25% But On-Chain Data and Institutional Staking Signal Q4 Recovery Potential
The Ethereum price dropped nearly 25% this quarter, slipping to lows around $3,099 before stabilizin...
BNB Chain and Four Meme Complete 4th Reload Airdrop, Reaching 150K Users
Today, Reload Airdrop campaign by BNB Chain and Four Meme has been able to reach yet another milesto...
Searching for the 6 Top Cryptos to Buy Before Year End? BullZilla Leads the Charge Toward the Next 100x Crypto Breakout
Discover the best cryptos to buy before year end, including BullZilla, Ethereum, MoonBull, La Cul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