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RTP
$195,286,925,149.55 +0.04%
24H LQ
$404,513,095.14 +1.49%
FGI
0%
ETH Gas
Cryptos
Exchanges

Hyperliquid旧秩序坍塌,DeriW重构永续DEX未来

Favorite
Share

2025 年 3 月,Hyperliquid 因 JELLY 永续合约遭遇操纵,一夜之间撕下了“去中心化”的遮羞布。在该起事件中,攻击者用几百万美元就能扭曲 JELLY 代币的标记价格,制造大额爆仓,最终资金池被迫吞下 1063 万美元的潜在亏损。

为了止血,Hyperliquid 选择了投票下架合约、统一平仓,这也被社区称为一次赤裸的“拔网线”操作。这也让市场第一次直面残酷现实:在所谓去中心化的外壳下,资金池才是真正的买单者。

当然,Hyperliquid 并非是孤例。GMX 的 GLP 池、dYdX 的保险基金,同样遵循着相似的逻辑,即当清算失效时,亏损最终都会被转嫁给资金池或基金来兜底。表面上,这是一种稳妥的设计,但在极端行情下,它却意味着所有 LP 都要为少数爆仓仓位买单。这也是整个永续 DEX 模式最大的死穴。

当上一代永续合约无法走出性能、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之间三难困局时,DeriW 给出了另一条答案。

DeriW 的秘密武器

DeriW 是基于 Arbitrum Orbit 构建的新一代永续合约 DEX。与现有行业范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通过 Pendulum AMM(钟摆式动态资金池)与 Layer 3 架构的结合,不仅能够从机制层面切断风险传导,进一步解决了 Hyperliquid 等平台在资金池被动接盘模式下暴露出的一系列顽疾。

同时 DeriW 能够在提供接近中心化交易所的速度与流畅度体验,在保留 DeFi 应有的透明性和非托管属性,同时提供百余种资产的高杠杆交易,以为零 gas 与极低费用的结构,进一步为高频与专业用户打开了大门。

Layer 3 + Pendulum AMM 机制,直击资金池困境

Hyperliquid 的困境揭示了现有模式的本质,即流动性池是所有风险的最终承担者。DeriW 的 Pendulum AMM 机制旨在从源头重构资金池逻辑,同时基于其自研的 Layer 3 架构为此提供性能基础。

风险隔离与定价

Pendulum AMM 的核心创新在于将资金池转化为封闭式基金。每一期认购满额即锁定,存续期内资金不能随意进出,到期后才按份额返还本金和收益。这种制度化的设计让资金池摆脱了随时被抽走的脆弱性,规模稳定、结构可控,LP 的投入回报也更加可预期。

在此基础上,交易规模直接取决于多空双方的净浮动盈亏。博弈越激烈,资金池就能自动扩张,释放超出原始存量的承载力,让有限的资本被压榨到最高效率。与此同时,系统实时监控三大关键参数——头寸净浮动盈亏、资金池的已实现亏损、以及初始资金规模。一旦偏离安全阈值,模型便会自动收紧仓位,并向高风险一方收取额外管理费用,将风险成本切实转嫁回交易者,而非 LP。

更重要的是,Pendulum AMM 通过风险隔离与自动减仓机制,实现了对冲击的局部化处理。即便某个资产池在极端行情中被打爆,风险也被锁定在单一池内,不会演变成平台级的系统性危机。

公平清算

基于上述机制,DeriW 的清算价格由杠杆与保证金共同决定:10 倍杠杆清算率 95%,20 倍 90%,30 倍 85%。仓位一旦触及阈值,系统立即执行清算,优先动用保证金吸收损失,资金池只在极端失衡下才通过滑点被动介入。

这种规则不仅让清算更公平,也极大降低了系统性风险。即便是在“高杠杆+低抵押”的操纵场景下,系统也能依靠费率与阈值的动态调节来拆解冲击,全程无需社区投票或项目方干预。这与 Hyperliquid 在 JELLY 事件中的“拔网线”操作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 DeriW 的去中心化公正性。

与此同时,DeriW 所有交易和清算数据均能在 Layer 3 上透明执行,并最终提交至 Ethereum,继承其安全性与数据可用性。用户不仅完全掌控资产,还可以随时验证链上数据,甚至通过 Layer 1 的欺诈证明机制发起挑战。这样的透明度与抗审查性,让系统免于黑箱操作和单点控制。

Layer 3 性能所带来的极致体验

任何复杂的机制都需要性能作支撑。DeriW 基于 Arbitrum Orbit 构建的 Layer 3,不仅支持 80,000 TPS 的吞吐量和零 Gas 成本,还确保即便在极端行情下,清算也能即时落地。对用户而言,这意味着在 DeFi 中获得接近中心化交易所的速度与流畅度,同时保留公开透明与非托管的安全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DeriW 由老牌交易所 CoinW 开发,团队在永续合约领域已有八年经验,并通过 CertiK 审计。这一背景为平台的稳定性和可信度提供了现实背书,也成为其获得市场信任的前置条件。

交易效率的降维打击

传统订单簿模式的缺陷不断显露:

  • 流动性不足时,挂单迟迟不成交,延迟与滑点横行;
  • 高频交易者难以跑出策略,小额用户则不断被隐性成本蚕食。

DeriW 通过 Pendulum AMM 搭配自研 Layer 3 ,能够在去中心化且公开透明的前提下,让整个过程保持接近 CEX 的速度与流畅度。

在成本上,其直接将资金费率设定为零,市场平衡由 AMM 内置的动态滑点来承担,只有在多空严重失衡时才会触发。手续费则固定为 0.01%,处于行业最低档。相比动辄 0.02%–0.05% 的主流平台,这种低费率和零资金费率的组合,显著降低了长期持仓与高频交易的摩擦成本。

效率与成本的叠加优势,正在让 DeriW 在同质化严重的永续 DEX 市场里,形成真正的降维打击,并逐渐筑起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

在前文提到的机制创新之外,DeriW 的潜力还来自于背后的母生态 CoinW。在品牌与市场拓展层面,CoinW 也在通过体育与时尚跨界合作不断扩大影响力:从 LaLiga、东亚足球杯到 GQ STYLE FEST,这些动作让加密品牌快速进入主流视野,也为 DeriW 打开了更广阔的外部市场。

此外,DeriW 目前已与迪拜 Zand 银行展开合作,计划联合发行链上稳定币,为用户提供更可信赖的金融入口。这意味着,DeriW 成长路径来自于赛道内部竞争的同时,进一步为 DeFi 用户提供一个可信赖的金融入口,为 DeriW 在叙事逻辑上的重塑打下基础。

随着主网数据的增长和 TGE 的临近,技术与生态叠加的叙事有望渐帮助 DeriW 汇聚为市场共识,并成为下一个行业周期中永续 DEX 中的中流砥柱。

DeriW TGE 在即

随着 DeriW 主网的持续升温,社区关注的焦点逐渐聚集在其即将到来的 TGE 活动。

在数据上,DeriW 仅在测试网阶段其活跃用户超过 20 万,并且自 8 月 4 日推出主网以来,累计交易量超过 1.9 亿美元,备受高频和专业交易者群体青睐,DeriW 的“零费用 + 高性能”已经成为显著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Supernova+ 激励计划正在为 TGE 预热。用户通过交易与邀请累积 DER+ 积分,未来可用于额度兑换或空投分配。50 美元交易量可获得 5 积分,邀请奖励可带来 300% 的额外加成,测试网老用户还享有 5-20% 的额外奖励,这种“边交易边挖矿”的模式正在持续为 TGE 提温。

另一面,DeriW 母生态 CoinW 的快速扩张也在同步推高预期。其平台代币 CWT 近期创下 1.32 美元历史新高,单月涨幅超过 20 倍,为 DeriW 的叙事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

再叠加与迪拜 Zand 银行的战略合作,DeriW 正在逐步切入稳定币与 RWA 领域,把传统金融资产与链上衍生品市场连接起来,释放出新的想象力。

考虑到 DeriW 在测试网和主网上展现出的早期数据与增长势能,市场普遍预期其在 TGE 后有望迅速对标头部永续 DEX 的市值水准。作为参照,Hyperliquid 当前市值已突破 180 亿美元,而 DeriW 在技术、生态与叙事的合力推动下,正在被视为下一个有机会撼动头部格局的挑战者。

总结

随着市场进入新阶段,永续合约 DEX 正站在分水岭上,实践证明单纯依赖流动性驱动的模式已经走到极限,Hyperliquid 的案例清楚揭示了旧范式的局限。而 DeriW 正在以系列技术创新重塑规则建立新制度,打破性能、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之间三难困局,并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上一轮周期,Hyperliquid 把握住了流动性红利迅速崛起;在全新的市场阶段,DeriW 正通过技术与制度上的突破,更加符合市场对安全性与资本效率的诉求,并有望实现新一轮链上衍生品范式的更替。

旧的市场红利已被消耗殆尽,DeriW 或许正在成为新一轮红利的起点。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copyright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s views and position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content or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us.(www.mytokencap.com)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