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机器人研究报告:去中心化机器经济及具身智能的现状及展望
本报告探讨了传统科技巨头主导的技术趋势如何向加密货币市场迁移,并预测这一周期规律将在人形机器人赛道重现。报告首先回顾了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浪潮的演化路径,随后分析全球科技资本对具身智能的投资动态,并介绍顶级人形机器人公司的进展与挑战。最后,聚焦Web3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项目的概览,涵盖关键项目特征、经济模型及发展潜力。通过深度剖析,本报告旨在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前沿洞察,揭示去中心化机器经济在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的战略意义。
Web3的叙事演化深受传统科技巨头和金融资本动向的影响。纵观过去数轮叙事浪潮,其核心路径可概括为:传统科技巨头定义趋势,华尔街资本快速跟进,Crypto市场高效复制并演绎为去中心化的投资机会。
元宇宙浪潮(2021–2022) :
AI浪潮(2023–2024) :
当前,传统科技巨头与顶级风投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正迅速升温,这种“科技趋势—资本热钱—叙事迁移”的链式反应模式正在重演,目标从AI与元宇宙转向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成为下一轮Web3叙事的核心候选。
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将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
2025年2月,摩根士丹利发布题为《Humanoid 100: 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的研究报告,预测美国约75%的职业(6,300万个岗位)具有“人形机器人适配性”,至2050年可能影响工资支出高达2.96万亿美元。全球范围内,该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可达9万亿美元。
报告将产业链划分为三大核心模块:
高盛:2025或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高盛在其2025年2月的报告《Humanoid Robots III》中指出,人形机器人正在进入“供应链跃迁期”,亚洲制造企业快速进场,全球产业生态初具规模。预计到2035年,行业年规模可达380亿美元,乐观情境下可突破2,000亿美元。
其中,1x(挪威)、Figure AI(美国)、Agility Robotics(美国)、宇树科技(中国)、AGIBOT智元(中国)、乐聚机器人(中国)等公司已推出商用产品;特斯拉(美国)、Sancturay AI(加拿大)、波士顿动力(韩国)、Apptronik(美国)、优必选(中国)、开普勒(中国)、小鹏(中国)、傅利叶(中国)、银河通用(中国)、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中国)等则正处于工厂试产阶段。
特斯拉:机器人将成为“万亿美元级”增长引擎
2025年1月29日,在特斯拉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将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工业主力,数量有望超越人类,预计达到100亿台至200亿台,其目标每年生产10亿台,占据市场10%以上份额,这将为特斯拉带来25万亿美元至30万亿美元的市场。
英伟达: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英伟达在2025年5月21日举办的COMPUTEX 2025中预计,3到5年内,专用机器人优先普及(制造业、物流等),但受限于非技术因素(安全认证、社会接受度);10年左右,通用机器人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需突破硬件集群、仿真效率、数据整合等技术瓶颈,并依赖“规模定律”。
英伟达CEO黄仁勋于2025 GTC大会宣布推出Isaac GR00T N1,这是首个开放式机器人基础模型平台,采用模仿人类反射与推理双机制的架构。同时发布Cosmos仿真平台与Newton物理引擎,用于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加速机器人与真实世界的交互能力。
此外,英伟达推出的Blue娱乐机器人表明,机器人不再局限于工业场景,正进入消费与交互式体验领域。
特斯拉开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Optimus,主打工厂任务与家庭应用,依赖纯视觉AI和FSD技术,计划2025年量产,目标价格低于3万美元。
发展历程
技术特点
主要成果
由布雷特·阿德考克于2022年创立的美国机器人公司,专注于开发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旨在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特别是在制造业和零售业。
发展历程
技术特点
主要成果
宇树科技(Unitree)于2016年成立于中国杭州,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足式机器人及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全自研核心零部件和运动控制算法著称,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及表演应用场景,以“低成本、高性能”策略推动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其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60%,并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
发展历程
技术特点
主要成果
Apptronik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开发通用型人形机器人Apollo,旨在通过与人类协作,提升工业、物流、医疗等领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发展历程
技术特点
主要成果
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机器人公司,以开发高机动性和灵活性的人形机器人而闻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流和安全等领域。
发展历程
技术优势
主要成果
人形机器人赛道虽然前景广阔,但仍面临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挑战。当前的技术瓶颈包括高昂的硬件成本、AI模型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不足、运动控制的精度问题等。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资本的加速布局,这一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基于Web3的创新解决方案正迅速崭露头角。去中心化AI训练和机器人经济等新模式将极大降低开发成本,同时推动硬件和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正如Web3在元宇宙和AI领域所展现的潜力,人形机器人赛道有望成为Web3的下一个核心叙事。
随着AI、机器人技术和区块链的快速发展,Web3机器人项目正在成为新兴科技的重要交汇点,就像历史上每一次的重要变革,都是在耐心等待每一块拼图的到来,现在人形机器人的科技树的技能已经可以点亮。融合了具身智能、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代币激励机制和人工智能代理,目标是打造一个开放协作、自我驱动的“去中心化机器经济”。
Web3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项目的一般特征包括:
https://x.com/BitRobotNetwork
BitRobot Network是一个基于子网(Subnet)架构的去中心化网络,旨在通过加密经济激励加速具身人工智能(Embodied AI)的发展。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聚合计算资源、机器人集群、数据集(真实或合成)和AI模型,解决当前Embodied AI领域面临的数据与资源瓶颈,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规模化创新。
2025年初,FrodoBots Lab完成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与Protocol Labs合作开发BitRobot。由Protocol VC领投,Big Brain Holdings、Fabric Ventures、Solana Ventures等参投,Solana联合创始人及多家DePIN项目创始人也参与投资。
可简单理解成BitRobot是一个用区块链和代币激励的“机器人协作网络”,让所有人都能共享机器人、算力和数据,一起加速AI机器人的研发。
https://x.com/reborn_agi
Reborn通过将人类运动数据转化为代币资产,用于构建机器人基础模型(RFM),从而训练具通用型的人型机器人。
据项目官网介绍,项目有超过8,000台Rebocap™销量备,该设备用于体态数据捕捉及数据收集。
据官网显示,项目获得了GGV Capital的支持,具体融资情况暂未披露。
https://x.com/vana
Vana是一个去中心化协议,旨在实现数据主权和用户拥有的AI数据层。允许用户拥有、控制和货币化他们的个人数据,同时构建DataDAO生态系统。Vana将数据视为新型数字资产类,支持用户将数据汇集到DataDAO中,用于训练AI模型,从而打破大科技公司的数据垄断,推动开放AI经济的发展。Vana已吸引超过百万用户组件DataDAO,涵盖健康、机器人、科学、预测市场等领域。
Vana已完成总计2500万美元融资,包括种子轮由Polychain Capital领投,以及A轮由Paradigm领投,Coinbase Ventures等参与。该融资用于加速用户拥有的AI开发和生态扩展,支持DataDAO的孵化项目。
Vana的产品逻辑围绕数据从“被提取的资源”转向“用户控制的资产”展开。用户上传加密数据到Vana的数字钱包,通过DataDAO汇集数据,形成数据流动性池(DLP)。AI开发者通过智能合约访问这些池化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而数据贡献者获得治理代币和奖励。这种逻辑强调隐私保护、集体谈判和市场驱动的价值发现,避免传统区块链的公开验证问题。
Vana在机器人网络中定位为关键数据基础设施,提供用户拥有的真实世界视频和传感器数据,用于训练物理AI和自治系统。项目强调许可用户数据可规模化支持机器人技术发展,避免依赖平台垄断。通过DataDAO,Vana聚合多样化人类数据,助力机器人与世界的更好交互。目前,Vana支持机器人生态的项目孵化,如PrismaX等头部项目。
项目于2024年12月TGE,目前流通市值134M,总市值525M,并上线Binance、Upbit等头部交易所。
https://x.com/PrismaXai
PrismaX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市场平台,专注于为现实世界机器人开发提供燃料。通过社区驱动的数据收集和激励机制,它桥接机器人与主流采用的鸿沟。项目开发多模态生成式AI,帮助机器人通过视觉、视频和传感器数据“看到、理解和互动”物理世界,而非仅限于文本数据,旨在解决机器人数据瓶颈,实现无需可自治和高效协调。
商业模式:数据采集-远程操作-模型训练
2025年6月完成1100万融资,a16z CSX领投,Virtuals Protocol、Volt Capital、Symbolic Capital、Stanford Blockchain Accelerator等参投。
https://x.com/openmind_agi
OpenMind开发的OM1是一款面向智能体与机器人的模块化AI运行时环境,具备运动、语音等多项功能。
OM1支持将AI智能体配置后部署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中。只需创建一个AI智能体,即可在云端运行,也能在实体机器人硬件上执行——包括四足机器人,以及即将支持的TurtleBot 3和人形机器人。
基于OM1构建的AI智能体可以整合多源数据(网络、X/Twitter、摄像头、激光雷达),随后实现发推文、探索您的房间、与您握手或对话。通过OM1,您既能与OpenAI的gpt-4o交谈,又能实际与其"握手"。
OpenMind在GitHub上提供了部分开源代码,用于展示如何通过递归提示生成解决方案,并与OpenAI的GPT-4o API集成。
https://x.com/frodobots
是一个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创新项目,致力于构建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格斗俱乐部和全球机器人网络。通过DePIN技术,打造一个结合机器人竞赛、游戏和研究的生态系统。
据悉,Frodobots在项目成立初期获200万美元的pre-seed融资;2025年初,FrodoBots Lab完成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与Protocol Labs合作开发BitRobot。
项目于早些时间发布了机器人Meme代币$SAM @SamIsMoving,是一个实时收集现实数据的机器人,会定时将街景信息发布在官方X账号。
https://x.com/xmaquinaDAO
XMAQUINA是一个DePAI DAO,提供去中心化的机器人和机器金融投资机会。持有平台代币$DEUS可以获得投资机会和机器人收入。
2025年4月末,IDO出售2500万个$DEUS代币,占总供应量(10亿$DEUS)的2.5%,每枚$DEUS代币价格为0.04美元。
2025年2月,通过DEUS Genesis Auction进行了社区募资,在peaq网络上的首次Genesis Auction中成功筹集了3,703,703 $PEAQ代币。
据悉,项目早期完成一轮种子轮融资,由EoT Ventures和Moonrock Capital等机构参与,具体金额未公布。
https://x.com/GEODNET _
一个去中心化的实时动态定位网络,为机器人、无人机和自动化机器提供厘米级GPS精度。构建AI驱动的导航系统,并且是现实世界的地理信息中心。
2025年2月,完成800万美元融资(OTC),Multicoin Capital领投,ParaFi Capital、Digital Asset Capital Management等参投。
2024年4月,完成200万美元融资,Pantera Capital、CoinFund、VanEck、Santiago Roel Santos等参投。
项目于2023年Q3 TGE,目前流通市值57M,总市值179M,并上线Gate、MEXC等交易所。
https://x.com/AukiNetwork
一个基于DePIN的空间计算项目,目标是构建一个的去中心化机器感知网络。该项目通过协作式空间计算协议,让设备能够安全、私密地共享空间数据和计算能力,从而形成对物理世界的共同理解。
该项目于2024年8月左右进行了社区白名单预售,根据官方Blog现实有390个合格地址参与,筹集资金约为204,700 USDT。
项目于2024年8月末TGE,目前流通市值69M,总市值284M,并上线MEXC交易所。
https://x.com/peaq
peaq是一个专注于DePIN和机器经济的Layer 1,成立于2017年。
2024年5月通过CoinList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募资活动,超过14,500名社区成员的参与。
2024年3月完成1500万美元的融资,Generative Ventures和Borderless Capital领投,Spartan Group、HV Capital、CMCC Global、Animoca Brands等多家机构参投。
项目于2024年11月TGE,目前流通市值135M,总市值483M,并上线Gate、Bitget、MEXC等交易所。
https://x.com/codecopenflow
CodecFlow是一个基于Solana区块链的AI运营商和机器人执行层,专注于解决传统自动化在软件和机器人领域的局限性。它通过Vision-Language Actions (VLA)模型,使AI能够感知、推理并在屏幕或机器人系统中执行行动。项目包括Fabric(多云执行层,用于GPU密集型工作负载)和Operator Kit (optr)(轻量级工具包,用于构建桌面、浏览器、模拟和机器人代理)。
CodecFlow的产品逻辑围绕AI运营商的端到端执行展开:从感知(视觉-语言输入)到推理(VLA模型处理)再到行动(跨屏幕/机器人执行)。传统自动化依赖脆弱的UI刮取或API,而CodecFlow使用Fabric动态优化计算资源分配,选择最低成本节点执行GPU任务;模块化管理代理状态、行动和安全,确保可组合性和安全性。这种逻辑强调分布式计算的鲁棒性,支持开发者从本地到远程无缝过渡,适用于软件自动化和物理机器人交互。
项目于2025年5月TGE,目前流通市值30M,总市值40M,未上线交易所,主要在DEX进行交易。
CA:69LjZUUzxj3Cb3Fxeo1X4QpYEQTboApkhXTysPpbpump
https://x.com/realRiceAI
RICE AI 专注于AGI机器人开发。基于BNB Chain构建 DePIN 网络,连接全球机器人进行数据共享和协作,解决机器人AI发展中的数据稀缺问题。项目由香港机器人公司 Rice Robotics支持,已部署的 Minibot M1 机器人是其核心硬件基础。该平台旨在通过众包方式收集高质量真实世界机器人训练数据,推动机器人行业的民主化和加速AGI发展。
项目于2025年8月通过TokenFi Launchpad进行$RICE代币预售,募集75万美元,占总供应量的10%,项目FDV为750万美元。
RICE AI的产品逻辑围绕DePIN模型构建:全球机器人(包括Minibot M1)通过网络上传传感器和交互数据,换取$RICE代币奖励;这些数据进入去中心化AI铸造厂,用于训练机器人基础模型。开发者可订阅模型进行AI应用开发,使用$RICE支付可获折扣。平台通过token化数据实现货币化,解决机器人数据收集的高成本、延迟和孤岛问题,推动从模拟数据向真实世界数据的转变,最终实现机器人自治学习和协作。
项目于2025年8月TGE,目前流通市值22M,总市值120M,上线Binance Alpha,交易所上线MEXC。
目前Web3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领域尚处于早期阶段,整体生态尚未成型,行业标准与应用范式也在不断演化中。从目前观察到的Web3人形机器人项目形态来看,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是从立项之初就专注于Web3人形机器人的新项目,它们没有历史包袱,能够以更原生的逻辑融合链上激励机制与具身智能,具有很强的想象空间。
二是原本聚焦于 DePIN 、AI 或 数据等方向的项目,近期通过拓展叙事切入机器人赛道,这类项目往往拥有更成熟的团队和一定的社区积累,为快速验证和落地提供了基础;
三是以Meme、游戏、社交为主的轻量级项目,虽技术门槛较低,但具备较强的社区运营能力和叙事灵活性,也可能率先跑出爆款产品。
综上,当前面临技术集成、交互体验、用户教育等多方面的挑战,但具身智能与Web3结合所带来的范式变革仍具有巨大的潜力。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最具象的载体,一旦与链上身份、激励机制和去中心化自治系统深度融合,将有望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链上智能体,不仅能参与数字经济,还能反向影响现实世界的生产与协作方式。我们坚信,Web3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重要叙事方向,也可能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关键入口。
原文链接
Coinbase CEO Pushes for Crypto-Friendly Laws in DC
The post Coinbase CEO Pushes for Crypto-Friendly Laws in DC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ews...
Industry Giant H Mining Teaches You How to Get $110,000 Worth of Bitcoin
Skip hardware hassles: H Mining touts UK/EU-compliant, green cloud mining contracts—claiming $60k ca...
Bitcoin Set Up For ‘Promising’ Q4, Next Two Weeks Could Be Decisive
As the overall market continues to move sideways, Bitcoin (BTC) is attempting to reclaim its local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