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矛盾激化,撸毛时代结束了?业内人士怎么看
上周末关于 VC 币、交易所与散户之间的矛盾在 Binance 联合创始人何一的两篇长文催化之下,达到了近期顶点。 6 月 20 日,名为 Lista DAO 的项目代币作为 Binance Megadrop 上面第二个 Launchpad 项目上线了平台开放交易。因 Lista DAO 团队成员中包含 Binance 前员工,该项目前身也曾获得 Binance Labs 投资,多重加持之下不少用户看好 LISTA 并参与了二级交易。然而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LISTA 并没有给散户带来任何惊喜反而一路下跌,这似乎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市场的怒火从对 VC 币的不满逐步又蔓延到 Binance 的频繁上币却无视二级用户利益中。
6 月 21 日,何一发文回应,直言「即使 Binance 不上新项目,资金也会因代币解锁、Meme 币等分流」;「部分 VC 确实是导致价格虚高的核心原因,但 VC 从 LP 募资一般是 4+ 3 的 7 年锁定期,收管理费+分红;VC 普遍的解锁在 TGE 一年后(不代表全部),所以很多币圈 VC 也在倒闭,一些 VC 的 LP 投资币圈也可能归零」」
次日,何一再次发文回顾 ICO、IEO 到 DeFi 套娃等币圈标志性发展里程碑,并称「今天确实市场又变了。撸毛工作室和 L2 项目的自相残杀演变成闹剧,撸毛时代可能要结束了。」
两篇长文点出当下市场现状:散户期待的 ICO 时期繁荣(山寨牛)再没出现,长达数年的空投期待落空;市场流动性紧张情况下,散户与交易所和 VC 矛盾激化。散户普遍认为 VC 低筹码拿代币,解锁抛压涌进市场,另一方面交易所上币频繁,加剧资金分流,而新币却表现不佳,散户一旦接盘就会被「收割」。
何一长文也因此引发了长达两天的论战,不少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律动 BlockBeats 整理如下
声援 Binance
数据整理 KOL 杀破狼 killthewolf.eth
你在超市买了一袋大米,隔天大米贬值了,你把这个责任归咎于超市老板最近上架太多新品种的进口大米,所以才造成你手里的大米贬值,我觉得这个逻辑有点片面。决定大米价格的本质原因还是供需关系,你可以怪罪生产商为什么要一直不断生产新品种的大米,也可以怪罪这个村子为什么一直没有新人搬进来住,来提升大米的需求量。但是超市从头到尾只是个中间商,没有办法决定大米的价格,况且这个村里有无数家超市,币安只是其中的一家,币安即使拒绝上架新品种的进口大米,也会有一堆超市抢着上架,这就是世界的运行规律。
KOL、资深从业者 子敬
观察到舆论这阵子对于 ZKSync 的上币问题 Fud 很严重。但其实想不通,CEX 并不是执法机构,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方的 Rug 行为有一些威慑力之外,对于项目方是否作恶,老鼠仓这种行为是无法也没有义务监管的。一姐这里说得这话还是很客观的「Binance 不上这些项目,这些项目也存在」,用户真想买的话,不在 CEX 在链上也能买得到,CEX 上币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渠道,CEX 要流量,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潜在的新用户,CEX 也就应该出现在哪里,这从生意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CEX 只提供给用户买币的便捷性,但改变不了,也不应该影响用户的买卖决策。
另外,不论是 Binance 还是 OKX,或者任何一个大所,都决定不了一个项目是否作恶,所以请管好自己的钱包,不要让某个大所上币就决定了自己底层的买卖原则。如果是因为上了大所导致影响了自己的投资决策,从而购买导致亏损,就请承担自己赌徒思维带来的后果。换句话说,如果散户能达成共识,对于作恶的项目方坚决抵制,不给这种项目提供任何流动性,没有买盘,奈何它有再强的做市商,没有市场的承接,终究会走向归零,这个时候不用用户谏言,时机到了大的 CEX 也会将它抛弃,这才应该是它该有的命运 但事与愿违,这个市场投机分子太多了,总会在信息差和市场情绪之间认为自己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那就要承担自己该承受的,盈亏同源。
质疑 Binance 不作为
个人投资者 AmyWang
上轮牛至少上所时还有千万、百万市值的小市值项目,Binance 的用户有造富效应,同时作为头部 CEX 对行业良性发展有极大的助力作用并且能够形成正循环。这一轮 VC 币目前看起来就是再造 00 年互联网泡沫,大量没有太多实际用户的基建项目上所就是十亿美金起,最后交易所用户买单。真心希望如新计划中列出的多扶持中小市值创新项目尽快落地,激活有潜力的新协议生态,给行业和市场注入正向发展的希望和信心。
加密 KOL bit 壹
新项目方上 Binance 之后,如果表现不好。普通散户很难赚到钱。而 Binance 还是在频繁上线高市值新币。普通散户在 Binance 赚到钱的机会越来越少。当然 你可以说,币价表现好不好是项目方的事,Binance 只是交易场所,不干预币价。但不可否认,以 Binance 宇宙第一币圈交易所的影响力和流量,Binance 频繁上币,客观来讲不可否认的会稀释掉很多注意力和流动性。当然,你也可以说,不在 Binance 上线,这些项目也会在其他地方上线,Binance 这是一个交易所提供交易而已 但是以 Binance 目前在散户心里的地位,Binance 不仅仅是交易所。当然你可以说,负责任的做到控制上币速度,负起行业领导地位的当担,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道德绑架,你是商人,应该在商言商,可是你应该不会忘记几个月前你写信呼吁大家为了 cz 司法案情签名打 call 大家也主动为 cz 的美国司法案件主动联名写信发视频,奔走,呼吁,这都历历在目。如果 Binance 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交易所,我相信大家不会去打扰,可是 Binance 是币圈大部分交易份额的交易所,这样的影响力一举一动对加密圈的影响都非常大的 大家以前支持 Binance,支持 cz 支持一姐。是因为那时的 Binance 是有行业担当的头部交易所。
Binance 现在上币频率太快了,在批量给市场输送大市值 vc 项目,市场流动性根本就是承载不了这么多几十亿,几百亿的 vc, Binance 上币是遵循利益至上的精神还是遵循加密货币的公平至上的精神?当然作为交易所,商业化的公司,讲利润是正常的,但是作为币圈原生的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不能仅仅只看重利润,也应该正确的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传递加密原生精神。批量上大市值的 vc 组局的空气币,稀释了原本就不多的流动性,上线就是几十亿美金估值的 vc 项目链上活跃度低的可怜,到底是 Binance 上币风评体系拉垮,还是 Binance 在 cz 离开后价值观已经崩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中国代代相传,广大用户在新一轮周期对 Binance 整体评价急转直下 Binance 应该要引起重视,交易所本质定义就是服务广发用户的做交易的场所,而,离资本越近,离用户越远。加密圈原生的交易所挺起脊梁,不要活成 web2 世界资本的白手套,加密散户眼里揉不得沙子。「本分」才是 Binance 最应该守住的底线。
其他观点与分析
BixinGroup 创始人 星空
一堆韭菜质疑 VC 币,其实他们不懂,如果没有 VC 在前面趟雷,面临被割的就是他们。我就遇见很多项目跳过 VC 直接募资 KOL,因为他们更好骗,而且自带流量,项目方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韭菜。其实 VC 跟风风投也是正常策略,但是苦了 VC 的 LP 呀,他们实实在在掏钱了。普通韭菜还能享受输钱的痛苦,LP 们连钱都不知道怎么输的。
VC 其实在这个局里面是最弱最弱的大韭菜,不见大韭菜喊冤,倒是收手续费收上币费一直稳挣的平台喊冤,真是世道人心险恶。大家想想一个大所员工都能暴富的情况下,他们钱从哪里来,不都是你们的钱呀。最主要还是 VC 的钱。
加密 KOL 川沐
Binance 这套打法很难被突破。Binance 联合自己派系的机构和项目方一起组局炮制新币收割,自己以投资人入局拿筹码。再分一部分筹码给 BNB 大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上币前送免费额度给大大小小的 kol 负责宣传。一旦出现不利于 Binance 的舆论方向,受益于新币发工资一样养活的 bnb 大户和 kol 就会集体出动,扭转舆论风向。要么出现一个新的有领导力的技术大牛自带流量建一个新交易,免手续费,交易和挂单挖矿挖平台币挖个一年。否则这一切很难变了,完全没有破局之人,现在散户都是猪仔,谁让人家垄断,交易量和用户基数最多,只能处于被收割状态。
加密 KOL 比特傻
在加密市场多年,从没拿过 Binance 的钱,因此可以做到客观。Binance 的公关也不要把傻哥的帖子作为负面处理,因为傻哥是客观的长远思考,为行业也为 Binance。
1、一姐总结的 ICO、DEFI 时代和 IEO 时代,也是泥沙俱下的时代。
其实 ICO 和 Defi 都有大量的坑。那个时候,红利的确更为显著。但散户也极其容易亏损。IEO 呢,倒是命中率很高。好项目额度也难弄,中间有大量的工作室抢中签、KYC 产业链,老实本分的散户难以赚钱。散户,在什么时代都是最弱势的群体,最需要保护的群体。
2、如今 Binance 的角色,是集交易所、券商、证监会、清结算机构、一级市场投资并购、上市公司集团等多种重要角色为一体的多头垄断头部平台。大家仔细读这句话。在传统证券市场,Binance 的每一个角色都要接受严厉监管。每一个角色,在不被监管的情况下,都有作恶的能力。如此巨大的能力,必然对应的巨大的行业责任。这些责任是什么呢?这是 Binance 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关乎 Binance 的长久发展。
3、CZ 说自己在 Build。Binance 的角色不是项目方,是集交易所、券商、证监会、清结算机构、一级市场投资并购、上市公司集团等多种重要角色为一体的多头垄断头部平台。Binance 是远远超脱于项目方之外的角色,其责任恰恰不是 build。实际上,Binance 也从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 build,主要精力还是用在维护交易所龙头地位上。社区也从未期待 Binancebuild 啥。一个好的裁判,恰恰就是自己不下场踢球。
4、VC 和撸毛工作室的议论,不过是历史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VC 为一级市场提供资金,是古老的行业。工作室刷单赚钱,给项目方刷数据,也是古已有之。可一般而言,证券市场是打击 VC 上市前的突击入股和股权异常变动的。证监会也会严查项目方的数据作假的。这种打击和监管使得多方角色处于平衡之中。眼下 VC 币遭到厌恶、撸毛工作室和项目方撕逼,是一种再平衡过程。期待这个再平衡过程,能有 Binance 为首的交易所加入,牺牲一点自身短期利益,让行业更为健康发展。
可以理性讨论,但不希望拿着 Binance 钱的 KOL 过来碰瓷。你既不关心散户、不关心行业发展,只关心自己的 400 U,傻哥不如你勇。最后用星爷的台词结尾: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避不了的。
Web3 创业者 小人物
这个行业不会变,我们只能换位置。今天何一发文说到用 2017 年的 ico, 21 年的 ieo、甚至 23 年的撸毛策略都已经不适应当下这个市场了,她作为吹哨人也是提醒大家过去的赚钱逻辑是时候该变一变了,这说明这个市场真的到了一个转折点。
1. 撸毛不会消失:撸毛的定义本身就是很宽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批量上号拿筹码,而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持续在这个市场里寻找套利机会、找到新资产发行机会去规模化的思维方式。获取早期筹码的方式只会变化,不会消失,只是过去那种简单粗暴无脑上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 不变的是什么:大家都在关心未来会怎么变,其实不如多想一想行业未来五年,哪些参数是不会变的,然后我们只需要持续打磨好这些不变的参数,当新机会出现时就可以拥有先发优势。比如撸毛赛道的四要素,投研--资金--技术--人力,无论这个赛道如何变,都离不开这四要素。
3. 越来越效应:除了这四要素以外,还有比如影响力、生态位、圈子、专长、判断力等等,未来不变的就是你影响力越大,资源分发权越高,稀缺资源越会向你倾斜。你的生态位越高,离信息源点就更近,同样的机会你的胜率就是比别人高。你的圈子质量越高,你的成长速度,获取到的资源就越来越好。
4. 向内求:在德扑游戏中也是一样,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不是在一场牌局的输赢,而是在决策质量。只要加上时间这把武器,不断的优化我们的决策质量,决策的因足够的充分,胜率比别人高哪怕几个点,长期下来结果千差万别,核心逻辑还是向内求,不要关注我们控制不了的参数。
5. 演化路径不会变:如果我们去观察互联网发展史,就会发现过去 20 年,阶层固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2% 的人会拥有 98% 的资源分配权,比如腾讯,即使是同一个人, 05 年后、 10 年后与 18 年后加入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不会你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6. 我们这个行业也是一样会走这样的路径,而且阶级固化的形势已经逐渐显现,对我们个人来说可以做什么,如果不想以后作为底层一直被剥削,就要关注自己的成长速度,成长速度要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要积累自身影响力、专业能力、所处的生态位,因为以后的趋势都是组织化,确定性的长期性利润都会被专业性组织吃完。
7. 当下我的应对策略:轻资产运作,要符合反脆弱模型。当下阶段属于撸毛赛道的转折点,也是行业的转折点,在转折点的时间窗口我会采用比较轻的方式去经营团队,降低运营成本。当新的「右侧突破」点出现时,我会继续规模化的去经营。这就是在德扑中比较难打的阶段,怎么都翻不中你的范围,这时候就要学会等待,有耐心的等待属于你的范围,但在这个时间点到来之前,避免消耗更多的 gas,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下牌桌。
8. 任何一个行业适者生存的规律都不会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换位置。加密这个行业的套利撸毛机会也会一直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当机会到来时,还在牌桌上有筹码可以下注。
加密 KOL CryptoMaid 加密女仆
撸毛时代结束了,不同群体的人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1. 普通用户说的是:撸毛赚不到钱了,时代结束了
2. 投资人说的是:不愿意自己投的钱,用来拉盘初始流通盘,倒逼自己必须开空套保,掩护项目方套现。
3. 项目方说的是:靠撸毛用户数据造假,忽悠投资人,忽悠不动了,时代结束了。共识的破裂。其中一个问题在于,这个模式的旁氏属性太低了,最终变成 pvp 互割,互不接盘。旁氏能实现所有人都纸面富贵,旁氏能吸引圈外用户。都知道爱迪生试验了一百多种材料找到了钨丝制造灯泡。很少有人知道,找到钨丝以前他已经融了十几轮,如果最终找不到钨丝,那之前的一百多次试验全部都是旁氏。
投资人 Kay Capital
VC 币、高 MC / FDV 是表层,深一层是筹码平均成本。如果一个币/股票的筹码平均成本是现价的 1% -10% ,那中短期能够有第二波拉升反而是个奇迹了。VC 币加权未释放筹码以后的平均成本太低了。
加密 KOL Neso
Binance、OKX 等一线交易所在 VC 币上币一事上饱受非议之后,有可能加速上币中小市值的 meme 币来赢取散户口碑和交易量。可留意市值区间在 1-5 亿之间,holder 数量 1 万以上,社区基础不错,经历过充分洗盘的标的。
加密 KOL PumpLUO
很多人质疑机构 VC 币的高估值高解锁,其实都是被带进圈套了,真正对市场伤害最大也是交易所最大的肉是合约杠杆! 1 ,分流资金。2 ,分离流动性。3 ,裸空行为,合约交易和币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增发衍生产品。4 ,快速消耗散户资金 (疯狂开带单策略 VIP 政策吸引)。
原文链接
Pundit Says XRP Price Will Stabilize At $1,000 And Become ‘Very Expensive’
Despite its current lackluster price action, many crypto analysts have agreed through various analys...
SunPump to Boost TRON Meme Network in Collaboration with BingX
This latest collaboration aims to boost the adoption and visibility of prominent meme projects on th...
Jamie Dimon Says JPMorgan Investors Can Buy Bitcoin: Crypto Rebounds After Nearly $600M Rekt
The post Jamie Dimon Says JPMorgan Investors Can Buy Bitcoin: Crypto Rebounds After Nearly $600M 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