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项目起名艺术:为了被记住,它们可以有多拼?
原文作者:深潮 TechFlow
"无名小卒,还是名扬天下?"
这句来自经典游戏《赛博朋克 2077 》的开篇台词,鼓动着每一颗试图在赛博世界闯出名堂的心,也同样适用于注意力稀缺的加密市场。
行走江湖,名号第一。
一个加密项目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得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
在以英文世界为主导的加密世界中,各种生僻难懂的英文项目名层出不穷,大多主打一个高大上与高逼格。
为了被记住,项目起名可以很拼很拼。
如果起名是一门学问,那么成百上千的加密项目,起名套路实际上可以被分成不同的流派。
天文物理派
想要高大上,科学不能少。
有一部分加密项目的起名喜欢崇尚科学,最好还是普通人难以捉摸但不明觉厉的那种科学。
于是天文、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中高大上的名词,成为了起名的香饽饽。
重灾区:Cosmos 生态
-
Cosmos:来自希腊语 "κόσμος" (kosmos),意为“秩序”或“世界”,在古希腊哲学中指代整个有序和谐的宇宙。很适合传达整体性和无限的概念,拿来用作一个致力于建立广泛、互联的区块链网络或生态系统的名字很合适。
-
Atom:源自希腊语 "ἄτομος" (atomos),意为“不可切分的”,最早用来描述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使用这个名字意在强调其基础性,表明它是区块链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Osmosis:希腊语 "ὠσμός" (osmos),生物学上指通过半透膜的溶质或水分的自然流动。适合用于强调数据或资产在区块链网络中流动性和交互。
此外,还有同属天文概念但意向更加明确的 Galaxy(已更名 Galxe),意指“银河”,强调其能容纳诸多项目发布任务进行营销的庞大规模。
诸神黄昏派
如果说科学派的起名很唯物,还有一类项目起名很唯心 ---- 借用古代神话中的名字和符号来传达项目的神秘性和深远意义。
而搜索这类项目的词源,你会发现它们的起名基本来源于两类: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
加密市场发展到今天,两大神话中的著名神祗们早已轮番登场。
重灾区:L1/L2、Defi
-
Thorchain/swap: 知名度极高的雷神索尔(Thor),源自北欧神话并象征着力量与安全;得益于复仇者联盟中雷神的演绎,笔者现在做交互时都有一种隔着屏幕能看到闪电的错觉。
-
Zeus Network: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父,或许试图展示项目在其领域中具有领导地位和权威性。
-
Poseidon :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掌管海洋, 用来做 DeFi 表达资产流动的意图,还真有那么几分合适。
-
Odyssey: Arbitrum 之前办过一个生态激励活动就叫奥德赛,源于希腊史诗《奥德赛》,描述英雄奥德修斯的冒险旅程。
-
Metis:之前一路暴涨的L2,词源为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宙斯的第一任妻子。
-
Hermes:希腊神话中的商业和旅行之神,用来给 DEX 命名,搞交易显得十分合适。
词缀派
与前两类项目的单个单词不同,有些项目则通过"词缀"加"叠词"的方式,把概念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生僻却又不明觉厉的感觉。
或许看起来不明所以,才容易不被忘记。
据笔者观察,越是厉害的基建项目,越容易遵循这个趋势。
重灾区:高估值基建项目
"tia"组词派:
-
Celestia:来自拉丁词根“celeste”(天的,天空的),增加了后缀“-ia”。不错,数据可用性都在天上,任君调用。
-
Initia:直接来自拉丁语“initium”,意为“开始”或“发端”。可能是指从开始就给你包办好了,详见我们的另一篇分析《 解读 Initia:拎包入住,方便定制的全链模块化 Rollup 网络 》
"Layer"组词派:
-
AltLayer:直译替代层,颇有一种"你的下一款应用链何必需要自己做的"暗示意味。
-
EigenLayer:无人不知的大项目,但其实“Eigen”是德语中“自己的”或“特有的”的意思,即"特有的一层"。
-
SmartLayer:相较之下更容易理解,暗示项目在现有技术层上增加智能或自动化功能。
好吃的派
不要误会,我们并不是在说蛋黄派。
与高大上的基建项目起名不同,加密应用的起名则更接地气,最常见的就是大家身边容易得到的好吃的,例如水果和面包。
重灾区:DeFi
比如前有 Cake 后有 Bake,蛋糕和面包一应俱全,同时全球各地其他食物也不甘示弱,Sushi(寿司)、Cherry(樱桃)、Burger(汉堡)、Gelato(意大利冰淇淋)、Taco(墨西哥小吃)等层出不穷。
韭菜可以亏完钱包,但不能饿了肚子。
寄生派
还有一类项目,起名则极尽蹭热度之能事:
与其想个新名字,不如基于自带流量的名字进行拓展,实现完美寄生。
如果你不明白这个策略,不妨回忆一下上轮 AI 牛市中的新王 TAO;当 TAO 涨上天时,许多生态项目立马涌现,而名字则印证了上述寄生策略。
Taopad Taobank Taodex Taoevm... 前缀一个 TAO,价格往上飘。
而还有一种寄生,源于某些词语强大的心智掌控能力。
比如 Meme 这个单词,本身就自带太强的吸引力和辨识度,以至于无数项目抢着把自己的 Ticker 命名为 MEME。
卡位关键意向,更容易收获流量和资金。
最近更火的例子则来自于 PolyHedra 与 zkSync 都想使用 $ZK 这个代币名的争论。前者指责后者用 ZK 符号是霸凌,而自己本身也受到了社区嘲讽。
跳出争论之外,我们可以看到 ZK 这两个字母是多么珍贵,一个好名字总能以简单的方式代表独一无二的意象,而谁能最先寄生在这个名字中,谁就能占据用户的心智。
有时,名字即意义本身。
不落俗套,才能不被遗忘?
各流派争相斗法,背后所展现出的,是加密项目们的注意力焦虑。
加密市场最残忍的事莫过于被遗忘,无人问津意味着有价无市,直接宣判了项目的软死亡。
因此,贴合各种意向起个好名字,是抵挡健忘症的第一步。
只是不落俗套,真的不会被遗忘吗?
与往各种高大上的意象上靠拢不同,Meme 项目的起名相较之下显得非常随意 ---- 张嘴猫,帽子狗,你的光头,我的朋友... 各种平易近人又好笑的形象层出不穷,几天一个金狗的暴富神话依然还在此起彼伏。
虽然 Meme 有个俗名字很容易被遗忘,但跑出来的项目却更容易被传播。
不过胜负的重心,从来就不在名字上。
比特币拥有最土的名字,却拥有最永恒的王权;而台下名头一个比一个响的挑战者轮番登场,又在牛熊转换的历史波动中逐渐被遗忘。
加密角斗场的厮杀还会继续上演,谁叫李逵,而谁又是李鬼,比武中自见分晓。
Investors Are Choosing Ruvi AI (RUVI) Over Ripple (XRP) As The Most Promising Project In 2025, Could This Be The Next 100x Gem?
The post Investors Are Choosing Ruvi AI (RUVI) Over Ripple (XRP) As The Most Promising Project In 20...
Staking Rewards Are Drying Up—But FXGuys Still Offers Juicy 20% Profit Share
The post Staking Rewards Are Drying Up—But FXGuys Still Offers Juicy 20% Profit Share appeared first...
Top 3 Cryptos to Watch in Early May: MUTM Gains Traction Against ADA and XRP
The post Top 3 Cryptos to Watch in Early May: MUTM Gains Traction Against ADA and XRP appeared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