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投資組合包含 1.17 億鎂貝萊德比特幣 ETF
哈佛捐贈基金買進 1.17 億美元貝萊德現貨比特幣 ETF,加密資產正加速機構化。
(前情提要: SEC受理胖企鵝PENGU的ETF申請:首支Meme幣與NFT混合指數基金 )
(背景補充: 當智能合約取代 ETF 基金?代幣化股票的崛起與隱憂 )
美 東時間 8 月 8 日披露的監管文件顯示,哈佛大學旗下 Harvard Management Company 在 2025 年第二季末持有價值 1.17 億美元的貝萊德 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 現貨比特幣 ETF,約 190 萬股,並成為校方第五大權益部位。
這項投資金額甚至略高於對 Alphabet 股票的 1.14 億美元持倉,再次突顯加密資產已從「另類」走向主流。
哈佛買進 IBIT 的關鍵訊號
根據 《CoinTelegraph》 與 《CoinDesk》 8 日報導,IBIT 自 2024 年 1 月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放行後,資產管理規模已擴大至約 840 億美元。
哈佛 532 億美元的捐贈基金選擇將 IBIT 納入前五大持股,代表校方不再只把比特幣視為投機部位,而是與微軟、亞馬遜等大型科技股並列的長期配置。文件來源為哈佛向 SEC 呈報的 13F 報表,確立了此筆交易的時點與規模。
機構 ETF 資金潮持續擴散
哈佛並非個案。自 2024 年以來,比特幣與以太坊 ETF 持續吸納資金,正重塑整體市場結構:
- 比特幣 ETF 的資產管理規模 (AUM) 合計逾 1,460 億美元,其中 IBIT 居首。
- 以太坊 ETF AUM 約 200 億美元,並於 7 月創下連續 20 天淨流入紀錄。
- 2025 年 7 月,加密 ETF 總流入達 128 億美元,推估自 2024 年 1 月以來已從流通中吸走逾 120 萬枚比特幣。
ETF 架構為機構投資人降低了私鑰保管、稅務與合規門檻,同時讓資金流向變成可追蹤的市場情緒指標。監管方面,SEC 的「Project Crypto」與國會推進中的 GENIUS 穩定幣法案,也為更多資產類別的 ETF 打下基礎。一旦山寨幣 ETF 開閘,市場相關性與波動性都可能再度被改寫。
?相關報導?
SEC受理胖企鵝PENGU的ETF申請:首支Meme幣與NFT混合指數基金
美國加密貨幣 ETF 獲監管綠燈:通用上市標準或於 60 天內實施,哪些項目將成贏家?
为什么 AC 新产品 Flying Tulip 可以融 10 亿美元?
本文介绍了 Lemniscap 对 Andre Cronje 新项目 Flying Tulip 的种子轮投资逻辑,重点解析了其颠覆性的募资模式,以及构建全栈交易平台的雄心。
Arthur Hayes 韩国演讲全文:战争、债务与比特币,印钞狂潮中的机遇
本文概括了 Arthur Hayes 在 KBW 2025 峰会上的核心观点,即美国正走向一轮由政治驱动的“疯狂印钞”,并详细阐述了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和商业银行信贷扩张来为再工业化融资的机制,强调了这对加密货币的潜在巨大影响。
下一个Ethena?AC新作Flying Tulip凭何融10亿美元?
原文标题:Flying Tulip: Bootstrapping a Full-Stack Exchange, Rethinking Fundraising原文作者:Lemniscap原文编译: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