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OG開噴「ETH沒救」:基金會要坦承四大失誤,2021年曾掌握世界最大算力
動區訪問2016年加入以太坊開發社群的老OG,聊聊以太坊的興衰歷史,他認為四大決策失誤讓以太坊錯失良機,並且預測未來eth/btc將會長期持續下探。
(前情提要: Vitalik 登陸台北!以太坊基金會使命、下一步該去哪? 攜手 EF 新執行董事王筱維完整解答(ETH Taipei 直擊) )
(背景補充: 以太坊地獄模式:ETH/BTC匯率跌至5年最低,首次在減半週期跑不贏比特幣 )
本文目錄
以 太坊與比特幣的比值(ETH/BTC)創下近五年內的最低點 0.02193 ,引發以太坊支持者以及投資者低氣壓,而已以太坊創辦人「靈魂人物」——Vitalik以及基金會的近期舉動也引起社群不滿,近期機構也紛紛看衰以太坊在有限的週期內很難看到有新的突破。
這個創造了智能合約一詞的偉大公鏈,開創了自比特幣區塊鏈技術從零到一之後,從一到多,並且與現實金融接續的可能,如今為何會衰敗於今天的地步,也是以太坊社群近期討論的重點,而在一些早期就存在的以太坊技術討論群中,動區接觸了一位宣稱自2016年加入以太坊開發社群的、21年退出的老OG(化名為逆鱗之龍),在私人社群中細談以太坊發展至今的重大決策與影響,本文將整合逆鱗之龍提到的以太坊自2021年後做出的重大改革與決策,以及關鍵失敗點,而動區則會補充當時的故事細節作為完整故事的補充。
以太坊黃金年代:2021年初
談到以太坊最輝煌的年代莫過於 Defi Summer 後的 2021 年初,不只開始有「鏈上偵探」的角色出現,開始解決閃電貸,更有許多新的代幣創新,如NFT、流動性碎片化、甚至討論固定鏈上收益的「耕種」名詞也有許多工具,更有著第一代的鏈上槓桿與合約協議出現,那是個天才輩出、鏈上創新不斷的世代。
其實我生涯遇過收益最高的投資標的,除了比特幣與以太坊本身以外,都集中在 2020-2021 年的項目,尤其是2021 年,那應該是最多項目活下來的年代,像是以太坊、BNB、SOL 的現金估值破數億美元的基礎建設,很多都是那時開創的。
比起 2020 年很多項目的「野雞感」與「瘋子」,2021 上半年很多創辦人不只都是真的天才,他們還知道市場需要怎樣的產品,怎麼活下去,而 2021 年末與 2022 開始就很多項目明顯是來割韭菜的,所以我個人會將 2021 年中作為一個不同時代分水嶺的分界線,通常在2021年後或者2022年後才進圈的人,通常已經是另一個氛圍了。
延伸閱讀: 深度觀點|「APY成癮」:Andre Cronje 留下的 DeFi 殘局
EIP-1559帶起「ETH通縮論」
過去如此以太坊輝煌的年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走下坡的態勢呢?我們在討論中與群主溝通,在老OG群發起投票,共有117人的投票有 59 票認為,影響以太坊最大的決策與時刻,是在2021年中的 EIP-1559 提案前後。
以太坊社群開始出現分裂與鬥爭,當時也造成了小規模以太坊的人才出走,但社群討論中卻認為影響最重要的並非這個提案的內容本身 EIP-1559,而是圍繞著這個提案的「通縮資產」思想,直到至今還害慘了以太坊的整體發展:
那時非常多以太坊的開發者就沒什麼賺錢,直到了 Defi Summer,交易費用上漲讓 PoW礦工開始賺錢了,可能讓以太坊開發者心態上不太平衡,我自己當時也有一點這種感覺,而有同事就發現某幾位交易者疑似把礦池挖到的額外手續費拿來交易,又墊高了Gas Fee,這在核心開發者圈被傳播為一種思想上的「交易堵塞永動機」,建議用EIP-1559來燒掉,當然這個提案當時引發了非常多爭議,例如有人認為這種思想與實際情況是脫節的,但最後在社群兩邊的對抗下,那些「進步派」取得了勝利。
EIP-1559的影響非常深,現在還留下了一些遺毒,當時非常多核心開發者認為「PoS」merge可以在2021年完成,他們這群為了推廣EIP-1559的通過以及未來進步的 PoS,就突然出現了一個「通縮資產」敘事口號,因此當時有非常多的人與文章都在宣揚 PoS的好處,這包含了以太坊親近的媒體社群Bankless,在當時你好像就是要趕上那班車,你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你作為開發者人員,持有以太坊並維護它就能領利息,而且還會上漲,以太坊開發者當時都認為,在職業生涯上是非常光明的,但現在回頭看,這個大餅畫得有一點超過。
結果來看,我認為這比較接近為了推廣大家讓投票的政治口號,以太坊當時進步派所提出的進步思想,感覺上是排擠守舊派的一種政治行動,我認為 EIP-1559 造成了一種思想清算與社群政治主義,過度讓社群有著對于以太坊上漲的期待這個本身,是不是喪失了以太坊作為去中心化電腦的初衷?當用戶與社群在乎的是幣價而不是以太坊本身的技術進步,讓一部分開發者選擇離開以太坊社群,據了解有些近期離開以太坊的開發人員,也跟我透露在那時就種下了根,但撐到去年才離開。
延伸閱讀: EIP-1559提案通過2年後,以太坊更安全了嗎?
社群泛政治化、尋求「以太坊價值」正統性
逆鱗之龍在社群中,談及EIP-1559 帶來的「通縮資產」思想其實非常致命,這不止與以太坊當初與以太坊經典分裂的想法背道而馳,也透露了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政治上為了尋求與比特幣「數位黃金」相抗衡的新口號,而這樣的提案與政治理想,在現實卻出現了非常大的副作用,這使得以太坊的發行狀況嚴重與「鏈上交易頻率」嚴重綁定。當以太坊堵塞時,以太坊就有通縮的上漲敘事、而反倒是若完全沒有交易量,則會回到通膨階段。
但更重要的是,EIP-1559 的爭議醞釀了一種社群尋求「以太坊價值」、非我族類就要排除的風氣,讓以太坊沐浴在一個充滿尋求政治利益的氛圍:
核心開發者根本沒有人預料到,以太坊今天會如此少人使用…現在所有指標、交易量、Gwei數都在創近起幾年新低,隨即而來的就是這個「通縮資產」帶來的漲幅,已經盡數回吐了,而縱觀其他因素,我認為以太坊可能還會再持續低迷一陣子。
那就要回到當初推行 EIP-1559 的初衷了,以太坊進步派認為手續費會重複回填墊高交易平均 Gas,可是問題是,在PoW時代你要能挖到區塊(包含手續費),是要靠機率的,這代表發起墊高 Gas 的交易,即使你是最大礦池節點的礦工,你就算可以安排交易順序,但你不一定能挖到區塊,這代表每筆交易只有很低的機率能收回成本。
但在PoS時代,這是個MEV合法的年代了,假設你只要願意出夠高的費用給所有節點,賄絡他們投票給你,很有可能交易就是你排序,這個可排序機率在PoS時代比起PoW要高多了,那我就想問當時推行EIP-1559後在PoS時代到底有沒有其他實質用途?還是立場跟著進步派一樣流動?在 PoW 時代鼓吹有MEV危害,然後 PoS 時代又視而不見,要一直到以太坊出現內部檢討聲浪後,才有社群開始在推廣 EIP-1559 的後續改進版本。
所以我認爲這種追求政治性、而不是實用性的以太坊,其實是一個會為了自身政治利益而排他的一個團體,他們追求的不一定是真相與開源精神,而恐怖的是,這些進步派佔著基金會很大一部分的職位,他們挑選具有「以太坊價值」的項目進行資助,有些人離開也是因為發現基金會中部分的人有著這樣的特質,而感到非常厭惡。
結果就是,以太坊社群花了太多力氣挑選社群正統性,面對其他公鏈的DA層建立還有Layer1 分層技術堆疊視若無睹,甚至很自傲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題外話就是V 神去年還說要建立「以太坊價值」,我不知道怎麼評價了。
延伸閱讀: Vitalik要統一以太坊!提建構「一至性」指標,終結生態群雄割據
完美錯過 AI 時代紅利
而在以太坊整體到 merge 到 PoS 後,也經歷了好幾次的巨大升級,包含上海升級、Dencun 升級,而這些升級實際上對以太坊的使用者來說是有感的嗎?實際我們也在該討論群中發起投票,117人中共有 3人認為是有進步的,102人認爲完全沒進步,12人表達不清楚。
時間回到2022年 merge 前夕,屆時有多少藝術家進軍 NFT 產業,抱怨著以太坊的不環保,有多少的企業正尋求Defi與現實金融的結合與實驗沙盒,但是卻擔憂不符合國際 ESG 潮流,就當時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進步派所追求的新區塊鏈價值,但很遺憾的,這些追求的東西,都與現今的AI時代格格不入:
你看當時大家都說要多環保,有多少左派人士、文藝人士要支持以太坊,罵爆比特幣污染地球,但現在這些環保還重要嗎?如果你在乎的是進步價值,那我認為的確很重要,但如果你在乎的是幣價與應用,那就不重要了。
因為現在最重要的叫做算力,曾經以太坊是有著全球最大算力的電腦,若能堅持到 AI 敘事的時代,PoW層留作算力轉移至有效運算,那麼現在以太坊或許是世界最重要的平台,想像一下一個畫面,V神是一個能與黃仁勳同台的創辦人,那麼他想要推動那些去中心化的理想,難道還會比現在更難嗎?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馬後炮,但你可以看看隔壁的比特幣領域變成怎樣,因為礦企成為了 AI 伺服器最喜歡的算力配置場,即使比特幣挖礦利潤有限,礦企股票與獲利還是隨著 AI 暴漲,比特幣以能源為核心的論調,在現今完全沒有問題,反倒是以太坊在時代選擇上,硬生生開了個倒車,但我必須強調這是結果論,以太坊內部只要泛政治化不可能容忍出現這種討論,只是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可惜。
延伸閱讀: V 神新提案:重新設計PoS懲罰機制,解決以太坊中心化隱憂
過於關注Layer2,忽略Layer1的底層技術進步
在過去2020年以太坊面臨擴展性問題時,V神與以太坊社群都完全認為 Layer2 是關鍵,在以太坊的計劃中,最終以太坊將會成為一個有著數百或者數千倍 TPS 的新匯總主鏈,然而到了現今 Layer2 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看看Vitalik 在近期的 ETH Taipei 說了什麼:
擴充 blob 數量、在確保安全的情形下,達到交易效率最大化。
到了2025年,以太坊還在為Layer2的基礎建設做努力,但市場對Layer2的熱情早已經沒有那麼高,在2024、2025年市場熱度最高的是 solana 與 BNB 鏈,前者是在 L1 底層技術上達到比以太坊性能更高的公鏈、而後者則是以太坊 L1 技術的平行鏈,這代表市場熱度與需求沒有聚焦在 Layer2 上面,這可能是當前以太坊基金會最大的選擇失誤。
假設如果你有一個便宜又可靠的公鏈可選,你會想到那一定是以太坊嗎?過去一段時間內開發者可能會認為是這樣,但現在的環境已經不是了,但現在開發工具加上 AI LLM,以太坊那種靠封閉的「solidity補習班」的生態已經沒有太多的優勢了。
如果有個公鏈即使很晚推出,性能僅比以太坊高一點,但有大企業大資本支持,且開發可以透過AI輔助,那麼所有的生態與開發,就可以馬上遷移過去,也就是以太坊與Layer2整體,最終可能只是一個信仰以及諸多公鏈的選擇之一,以太坊品牌在許多新應用上一點都不重要,如果你炒迷因、搞鏈遊、發行活動憑證或者NFT,那為何要選擇 Gas 偏高的以太坊?
記得V神好像在2022年就沮喪的說,自己已經放棄了對以太坊技術的追求,這句話可以說是以太坊的寫照,當整體生態放棄發展 Layer1 底層技術,後續就會有更便宜、更好開發的公鏈出現,以太坊最後只能靠信仰與品牌來堅持,但遲早品牌與比特幣無法對抗的。
延伸閱讀: V神「對以太坊技術不再興奮」,更看好落地應用:加密支付、身份生態、DAO未來
結論:未來的以太坊預測
而訪談與閒聊的最後,我們也不免與群組還有逆鱗之龍聊聊關於關於以太坊未來發展的種種猜測,逆鱗之龍認為,以太坊與比特幣的價值差距會被持續拉開一段時間,並且以太坊可能會出現一波回歸基本面的劇烈回調,原因是以太坊的品牌力已經不如以往,企業即使是使用以太坊作為載體,那麼那些創造與價值,也會顯現在企業的代幣或者股票上,不見得會讓價值浮現在以太坊本身:
預測什麼不好說,但有些事情還是很好猜測的,ETH/BTC本身應該會持續下探很長一段時間,中間就算有大量企業進駐以太坊的協議,我猜也不會成為以太坊的利好,因為以太坊本身現在已經是「通縮資產」說法破滅的階段了,即使有應用,以太坊本身也只是個「過客」或是「驗證資產的電腦」,專案的價值本身已經很難傳遞到以太坊本身。
所以大規模普及本身對於以太坊本身價值可能沒有太大的關聯,以太坊要興起還是得靠那群追求理想的人,打造出很好多的文化,吸引足夠多的人才與創新,這才有可能讓以太坊復活,但現在的以太坊,我只看到不斷複製,需求卻沒有那麼高的 layer2,我不認為這配叫做創新。
?相關報導?
V神搶頭香存 1 ETH!以太坊隱私池0xbow上線,對普通用戶來說有意義嗎?
幣託攜手凱基「刷卡即投資加密貨幣」,首張信用卡點數可換BTC、ETH、USDT
沈睡巨鯨大量拋售比特幣、以太坊!彭博分析師:ETH今年恐跌回1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