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Dixon:区块链把AI驱动的互联网交回了普通用户手中
原文标题: Blockchain Innovation Will Put an AI-Powered Internet Back Into Users’ Hands
原文作者:Chris Dixon,a16z Crypto 创始合伙人
原文编译:海尔斯曼,ChainCatcher
末日论者是错的。人工智能不会毁灭世界——但它会毁灭我们所知的网络。
人工智能已经颠覆了自搜索出现以来就存在的互联网经济契约:少数公司(主要是谷歌)带来需求,创作者带来供给(并从中获得一些广告收入或认可)。人工智能工具已经生成和总结内容,消除了用户点击进入内容提供商网站的需要,从而打破了平衡。
与此同时,大量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度伪造和机器人将让我们质疑什么是真实的,并降低人们对网络世界的信任。随着 AI 时代的到来,有实力处理大量数据和计算能力的大型科技公司将继续投资人工智能,这些公司依靠垄断资源将变得更加强大,让本不就不开放的互联网的剩余部分变得更加封闭。
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我呼吁关注这一点,并不是要大喊天塌下来了,或者阻碍进步。我们需要帮助个人用户获得对他们数字生活的一些控制权。周到的政府监管可能会有所帮助,但它往往会减缓创新。尝试一刀切的解决方案可能会产生与它解决的问题一样多的问题。而且,让我们面对现实吧,用户不会放弃他们的在线生活。
重大技术运动往往齐头并进——想想 21 世纪社交、云计算和移动计算的兴起。这一次也不例外:人工智能需要区块链支持的计算。
为什么?首先,区块链可以强制执行所有权。区块链可以做出涉及财产、支出和权力的可信承诺。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机网络(不是大公司,也不是其他中心化中介)验证交易,确保规则和记录未经协商一致不得更改。智能合约自动化并强制执行这些所有权,创建一个确保透明度、安全性和信任的系统,让用户完全控制和拥有他们的数字生活。对于创作者来说,意味着他们能够决定其他人(包括 AI 系统)如何使用他们的作品。
区块链可以强制执行的另一项基本所有权是身份。如果你的身份与你声称的一样,你可以签署一份加密声明来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携带自己的身份,而无需依赖第三方。链上身份还可以帮助区分真实用户与机器人和冒名顶替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狗还是机器人。现在,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你是狗还是机器人。到 2025 年,由于这些技术的最新进展,我预计互联网上将出现更多“人格证明”(proof of humanity)。
2025 年,区块链将用于创建原始数字内容的防篡改记录,成为防范深度伪造的堡垒。当创建视频、照片或录音时,区块链可以提供并存储唯一的数字指纹。对内容的任何更改都会改变该签名,从而很容易检测到篡改。区块链还可以存储来自可信来源的元数据和验证证明,进一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最后,在 2025 年,区块链将有助于实现互联网的最初理想,促进更具创造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网络。目前,用户依赖于少数几家互联网巨头——这些巨头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了巨资(并要求制定法规以阻止较小的竞争对手进入)。曾经开放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增加了付费墙,限制或关闭了 API,删除了存档,未经许可编辑了过去的内容,并添加了侵入性横幅和广告。
2025 年,区块链替代方案将提供更多选择、开源创新和社区控制的选项。他们将高举开放互联网的圣火。加密货币将开始从大型科技公司手中夺走权力,将其交还到用户手中。
看似风生水起实则潜藏危机,HyperLiquid会是美国监管机构的下一个目标吗?
本文来自:彭博社编译|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译者|Moni短短两年间,一个由十几位工程师打造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从名不见经传到吸引顶级投资机构关注、撬动数十亿美元交易量并且...
币安人生背后,谁在掌控Web3的情绪引擎?
情绪就是市场的风向标。罗伯特·席勒在《叙事经济学》中写道:“故事会驱动经济。”在 Token 2049 的狂欢周,新加坡金沙湾楼下,你能听到来往的人群在探讨着如何打狗。在曼谷唐人街。金店门口人山人海,...
为什么以太坊需要 ZK-VM:扩容的终极路径
在以太坊扩容的众多思路中,ZK 是最复杂也最关键的方向纵观全网,V 神和以太坊基金会对 ZK 的押注是最多的。ZK 有点像以太坊家里最小的儿子,倾注心血最多,但是未来也最不明朗。前几天,以太坊基金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