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估值的新思考:L1溢价存疑,ETH主权地位受质疑
原文作者: taetaehoho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L1 溢价、货币性、xREV/TEV……这些概念真的存在吗?
特别感谢 @smyyguy 和 @purplepil l3 m 对本文的审阅和反馈。
如果你对 REV 不太熟悉,可以阅读 @jon_charb 的 这篇文章 。
以下倍数是基于 2024 年 10 月 30 日中午 12 点(美国东部时间)的估值数据。
L2 的利润是其收入(包括基础费用和优先费用)减去链上运营成本(如 L1 的数据调用、Blob 和验证成本)。Arbitrum、Optimism、Zksync 和 Scroll 的数据为过去十二个月的,而 Blast 仅有三个季度的数据(这使得其倍数相较其他项目有所膨胀)。ETH 和 Solana 的数据同样为过去十二个月。
几点说明:
-
REV 和 L2 收入是可以比较的指标。L2 收入是在扣除运营商成本(排序器成本)之前的收入,这与 REV 类似。
-
L2 的 DAO 在代币生成事件(TGE)中分配了大量代币。L2 的全稀释估值(FDV)中有一部分可以归因于治理价值,而这种治理价值在 L1 代币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在心理上将 L2 的倍数上调,但在讨论观察结果时不做此调整。
几点直接观察:
-
在全稀释估值(FDV)方面,没有明显的“L1 溢价”,但大多数 L2 尚未完全流通。然而,在市值比较中,确实存在“L1 溢价”。(Arbitrum 和 OP 的 FDV/L2 收入约为 100-250 ,而以太坊和 Solana 的 FDV/REV 约为 118-140)。
-
Optimism 的交易倍数明显高于其他对比项目。投资者似乎对其集体扩张持乐观态度。
-
通过集体利润分享(即排序器收入的 15% 和利润的 2% ),DAO 在第四季度至今获得的净利润超过了 OP 的 L2 收入。从累计到国库的总价值来看,集体战略是成功的。考虑到 Base 单独为集体国库贡献了约 900 万美元,在未来进行大规模的收入分享拨款是个不错的选择。
-
限制区块空间与增加收入无关。Arbitrum 在清算高峰期的中位费用约为 10 美元,但其 L2 利润却低于 Base。
-
Token 买家并未为 Scroll 的增长定价(市值是 L2 收入的 3 倍)。
-
ZKP 的 L1 验证成本暂时降低了 Zk rollups 的利润率。目前,我们还未看到状态差异的成本节约传递给用户。
请查看电子表格了解详细信息。
这让我想到几个问题:
算力集中时代终结:AI训练正从“机房”走向“网络”
原文作者:Egor Shulgin,Gonka协议AI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将其训练过程推向了任何单一物理位置的极限,这迫使研究人员面对一个根本性挑战:如何协调分布在不同大洲(而非同一机房走廊内)的数千个处...
为何Solana上满是Prop AMM,在EVM上仍是空白?
作者 | @0xOptimus编译 | 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译者 | 叮当(@XiaMiPP)Prop AMMs 已迅速占据 Solana 全部交易量的 40%。为什么...
100%胜率巨鲸是如何炼成的?揭秘“特朗普派内幕人士”真实身份
原创|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作者|Wenser(@wenser 2010)如果有人告诉你,自己能够100%押中市场大盘走向,你信吗?我反正不信,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