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質押獎勵是不是區塊鏈的隱形成本?
質押不會影響網路價值,但會稀釋代幣的價值。本文源自 Franklin Templeton Digital Assets 所著 報告 ,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編譯。
(前情提要: EigenLayer 披露質押獎勵5大規則,孫宇晨爽領537萬枚$EIGEN成最大贏家 )
(背景補充: V神:獨立質押者是以太坊去中心化關鍵,考慮提高最終確認門檻至 85% )
本文目錄
對 區塊鏈而言,質押獎勵是成本嗎?在加密貨幣社群中,關於質押獎勵是否應被視為網路成本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因為這些代幣激勵措施增加了代幣總供應量(從而稀釋了被動持有者)。
這一爭議進一步複雜化,因為各方對「成本」的定義並不統一,存在對「成本」的不同理解。這篇研究文章的目的是從我們的角度定義質押獎勵是否是分散式網路的成本。
什麼是質押獎勵?
質押獎勵是提供給那些選擇在權益證明(PoS)網路上質押其代幣的代幣持有者的。這個過程涉及鎖倉數位資產,以幫助驗證交易並保護區塊鏈網路。這些質押的代幣作為驗證者的抵押品,承諾以誠實的方式行事。如果驗證了欺詐性交易,將會失去(slashing)這部分抵押品。這些抵押品是以區塊鏈的原生資產計價的(以太坊使用 ETH,Solana 使用 SOL)。
質押獎勵導致代幣供應量的通貨膨脹,因為獎勵是通過新鑄造的代幣分發給誠實的驗證者的,驗證者質押其資本以此保障網路安全。例如,截至 2024 年 9 月 18 日,ETH 和 SOL 的年化通貨膨脹率分別約為 0.8% 和 5.0% ,這完全是由質押獎勵產生的。
爭議之處
從一個角度看,網路價值受代幣數影響,質押獎勵引入了新的供應量,將相同的價值分配給更多的代幣,從而降低了代幣價格。相反,另一種觀點認為網路價值是以市值定義的,因此質押獎勵並不是網路的成本,因為它們純粹是非質押者向質押者的價值轉移。
我們的觀點是,這兩種看法都是正確的,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質押獎勵對代幣價格來說是一種成本,因為供應量在增加;但它並不是網路價值的成本,因為代幣供應影響的是代幣的總數,而不是總價值。下表說明了從 t 期到 t+ 1 期供應量變化對代幣價值的假設動態:
我們認為,關鍵點在於,儘管整個網路價值保持不變,但代幣供應量的增加導致每個代幣的價值下降。我們不認為增加供應會改變網路價值。而如果認為代幣價值不會因供應量增加而受到影響,就像是相信錢會從天上掉下來一樣。
質押獎勵是非質押者向質押者的價值轉移
從質押獎勵只是非質押者向質押者的價值轉移這一角度來看,我們在下圖中進一步闡述了這一點。圖中展示了 PoS 網路中從 t 期到 t+ 1 期代幣價格和價值轉移的過程。我們假設 60% 的代幣供應被質押,通貨膨脹率為 10% (通過質押獎勵)。可以看到,網路價值保持不變,因為在這兩個時期中唯一重要的變數是代幣供應量。
如表所示,代幣價值受到了約 9% 的稀釋,進一步證明了我們認為質押不會影響網路價值,但會稀釋代幣的價值。非質押者的網路價值變化與整體代幣價值的變化百分比相同。對於質押者來說,質押的初始本金與非質押者一樣被稀釋;然而,質押者通過質押獎勵獲得的收益多於因稀釋所造成的損失。投資者可以通過鏈上資料或第三方質押指數(如 CESR 指數 —— 綜合以太坊質押收益率)來監控這些獎勵的質押收益率,該指數追蹤以太坊鏈上的此類收益。
那麼,質押獎勵是否是網路的成本?我們認為,質押獎勵並不是網路整體價值的成本。然而,質押獎勵確實代表著在當前時刻代幣持有者的的一種支出。
?相關報導?
香港以太坊現貨 ETF 最快年底引入質押功能,美國會跟上嗎?
再質押鏈上報告:參與人數 2 月來崩跌 90%,日活躍不到千人
當所有幣都瘋再質押,追求的已不是安全而是利益
AI+Web3:塔楼与广场
无人能定义一条奔腾的河流。
市场恐慌升级,关注转向DeFi与AI Agent赛道|Frontier Lab加密市场周报
临近圣诞假期,市场流动性预计将有所下降,建议投资者采取防御性配置策略,以BTC、ETH为主,同时可关注DeFi稳定收益和AI基础设施项目,但需警惕假期期间可能出现的波动加剧风险。
Gate Ventures研究洞察:ReFi革新,开启消费者应用新时代
Web2中许多现存的基础设施都可以通过Web3的全球流动性、共享开放经济、可验证的共识区块链、DeFi 等特性,进一步释放其潜能。我们将这一模式称之为 ReFi(Repurpose Fi)。本文将列举一些Web2资产 onchain 之后可能带来的显著增益,给社区提供一些创业的思考,这种模式直接规避了目前 DePIN 依赖硬件生产和销售的“作秀式”商业模式,直接广泛 on board 现存的Web2资产,助力创业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