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财报再超预期,一览其他涨幅迅猛的加密AI项目
原文作者:思维怪怪
周三美股盘后,英伟达发布了备受瞩目的 2025 财年 Q2 财报。
报告显示,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00 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 28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2% ;净利润为 165.9 亿美元,也超出市场预期的 14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8% 。尽管业绩再次超出预期,但在市场对英伟达的高期望下,这次的「超预期」幅度显得略有不足,导致股价盘后一度大跌 8% 。
虽然短期前景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从全年表现来看,英伟达的股价自年初以来已累计上涨约 160% ,稳居市场翘楚之位。无论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还是在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市场的持续扩张,英伟达的基本面依然稳固。可以说,炒作 AI 是生成式 AI 浪潮下的普遍共识,而炒作英伟达则是「共识中的共识」。只要 AI 淘金热潮不退,作为「卖铲人」的英伟达就可以躺着挣钱。
英伟达的成功,也带动了今年加密 AI 项目的繁荣。这些市值较小的项目,常被视为英伟达行情的「信号放大器」,市场普遍认为它们能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但这些加密 AI 项目的表现是否真如预期?BlockBeats 对市值前十的加密 AI 项目与英伟达的年内涨幅进行了详细对比,试图厘清其中的真实情况。(很多小市值的加密 AI 概念项目并没有做对比,鉴于英伟达的全球第二大科技公司,还是用大市值项目做对比相对更有参考。)
可以发现,尽管今年以来有 5 个加密 AI 项目的最高涨幅超过了英伟达,似乎验证了它们在市场炒作最疯狂时的「信号放大器」作用。然而,将时间拉长来看年初至今(YTD)的表现时,我们发现只有 AIOZ Network 一个项目的涨幅超过了英伟达,其余大部分项目在经历了巨幅回撤后,已经无法望英伟达项背。
Internet Computer 甚至下跌了 41.7%,名不虚传。这也说明并非所有蹭上 AI 叙事的项目都能从中获得持久的助力。再牛逼哄哄的项目如果缺乏持续的运营和发展,也难以长期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在项目方发币就开摆的大背景下,「炒新不炒旧」几乎成了加密市场的一个铁律。
相比之下,英伟达的股价走势始终相对稳健,几乎未经历什么显著的回撤。除了因为行业龙头的地位无人撼动,也说明其背后一直有着强劲的基本面支撑,与许多加密 AI 项目依靠叙事和市场热度驱动的短期上涨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对比再次揭示了币圈项目的痼疾:当某个叙事热潮逐渐消退,市场重新聚焦项目的实际价值和基本面时,许多加密项目的真实表现往往捉襟见肘差强人意。加密 AI 项目的涨幅高度依赖市场情绪,但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强有力的团队执行才能支撑项目的长期生存。
许多在炒作高峰期涨得惊人的项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创新或者产品优势,甚至连真正的用户都没有,因为一开始做的时候就没打算让人用。当市场情绪回归理性,这些项目的「裸泳」状态暴露无遗,投机客也会很快弃之而去,重新寻找下一个可供炒作的叙事标的。
所以,对于加密投资者来说,选择项目时不能只看短期涨幅和热点,而是要深挖项目的技术、团队、生态建设和社区参与度。英伟达的稳健表现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标——追逐新兴机会没错,但别忽视那些基本面扎实、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标的。真正的好项目,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原文链接
Odaily专访“Polymarket中文区第一人”:25天的225倍收益之旅
原创|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作者|Wenser(@wenser 2010)随着代币空投与重返美国市场的消息得到 Polymarket 官方的确认,预测市场成为当下市场为数不...
「万亿」流动性:Pre-IPO股权代币化开辟PE/VC退出新渠道
摘要非上市公司股权是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万亿级板块,但长期被“参与门槛高”与“退出渠道窄”的围城困局所束缚,最终导致私募股权(PE)与风险投资(VC)等机构面临严峻的流动性挑战。股权代币化作为现实世界资产...
从Substrate到Polkadot SDK:一场重构生态底层的技术革命
原文作者:Yuki, PaperMoon从最初的 Substrate 到如今的 Polkadot SDK,Polkadot 的目标始终不是追求单链性能的极致,而是要构建一套服务异构多链的通用底座,让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