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陆是比特币“囚徒困境”中的囚徒?
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给比特币矿工设置了一个囚徒困境,而比特大陆就是这个困境中的囚徒。
按照比特币的算法,10分钟的间隔固定产出一个块,作为矿工的报酬,不管有多少矿工,多少算力,比特币网络会自动调整难度,最终使平均出块时间等于10分钟。全世界所有的矿工在同步争夺这个出块奖励,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全世界的矿工按照贡献的算力比率获得比特币出块奖励。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矿工同步降低算力,得出的算力比率不变,矿工收益不变,但是矿工无法协商达成一致,这就是比特币的【囚徒困境】。这种情况类似国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所有国家为了世界和平不断投入国防预算,而实际上同步废除全部军队装备也可以实现世界和平,但是按博弈论观点,这种共识无法达成,是为【囚徒困境】。
比特大陆作为挖矿芯片的厂商,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向矿工销售矿机,如上所述,我们知道比特币的囚徒困境决定了,每10分钟,全世界的矿工所能获得的比特币的是固定的,直白点说,卖100万台矿机、1亿台矿机给矿工,矿工所能够的获得比特币是固定的,从比特币经济体的挖矿总量上看,不会因为矿机增加了百倍,挖矿产出就增加百倍。每10分钟,矿工挖到手的比特币是固定数量,矿工卖出比特币,然后向比特大陆购买矿机和芯片,所能支付的费用是相对固定的,比特币价格一直涨,矿工就会买更多的矿机,但显然比特币价格上涨是有极限的,它的价格受限于市场对比特币的需求,何况比特币还会有下跌的情况。有一点是明确的,长期来看,矿工是不会亏钱挖矿的。
在比特币不断上涨的行情下,比特大陆通过销售矿机,自建矿场,获得很大的利润增长空间,但行情遇冷之时,矿机就会跌价都卖不出去,这家公司很快地发现深陷中本聪的囚徒困境中无法自拔。于是创始人吴忌寒之一想了一个办法,分叉一个比特币出来,即BCH,这下每10分钟,全世界的矿工可以获得一份比特币+一份BCH,矿工的产出“增加”了,自然会买多些矿机,无法解决囚徒困境,于是再造一个囚徒困境。分叉出BCH这个事情,有利可图是第一位的,其他的技术路线争议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手段。从企业的角度,比特大陆其实也没有维护比特币社区的义务。
再造一个囚徒困境,能否解决问题?吴忌寒的逻辑是很清晰的,在单位时间内产出的BCH的市值=单位时间内矿工的收益=矿工需要采购的矿机成本(接近),因为矿工之间是处于囚徒困境之中,挖矿会竞争到接近微利,所以只要拉高BCH的市值,就可以卖出对应增加市值的矿机,数学上完全站得住脚。因此假如花10亿美元去创造一个BCH的价位出来,对于矿工而言,自然就会买矿机去挖矿,最后所采购的矿机价格也会接近于10亿美元。比特大陆所付出的购买BCH的资金,会转一圈,从矿工手上收回来,转化为矿机货款收入。基本上构思了一个完整的剧本,黄老爷带头捐钱,散户跟着捐钱,事成之后,黄老爷钱原路返回,散户的钱三七分。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吴忌寒果断入市,不断地扫货维持BCH的价位,最后手上积累起了100万个BCH,看起来这些BCH是真金白银从市场上收购的,但实质上资金可以通过矿机销售回收,两相抵消后,因为BCH维持在较高市值,在帐面上是盈利的。买入BCH,卖出矿机,回收货款继续买入BCH,业绩滚动发展,最后一把包装上市,把公司交给股民。
看起来这个逻辑貌似能够成功,但是这需要有两个前提:
其一,BCH发展了新增市场需求,而不是分离BTC的原有市场需求。如果BCH只是从比特币的蛋糕里面分一块出来,此消彼长,矿机的总量需求并没有增加。因此这决定了BCH必须走差异化路线,也就解释了为什么BCH每年要硬分叉两次的原因了。
其二,新增的矿机市场主要被比特大陆自身所消化。
现在看来,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没有成立,币圈并没有渗透到广泛的国计民生场景,BTC和BCH的需求是高度重叠的,可以这么说,比特大陆把买100万个BCH的钱用于买BTC,可以拉出更高的市值增量,进而卖出更多当量的矿机,而后者的流动性更佳。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眼下比特大陆把大量的BCH砸手上了,卖出去就会一泻千里,在熊市中同比跌幅高于比特币,成为重大的负资产。即使是现在,比特大陆放弃参与BCH,也可能是得大于失。我们去分析一件事情,其背后的利益推动很明确,那么不管面上以何理由和路线,都是势必会发生的,不以个人主观意愿而改变。
第二个前提条件也不成立,矿机芯片一直在迭代,比特大陆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假如运作BCH扩大出来的市场需求,也会被其他矿机厂商分走一杯羹。矿机商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模式在于迭代出新一代的高算力芯片,用较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算力比率,进而抢占到更多的比特币产出份额,扣除掉研发成本仍有盈余,进入下一轮的研发。虽然本意是做大蛋糕,但如因此影响了研发进度,等于蛋糕大了但切蛋糕能力却不如别人,得不偿失。
以上。吴忌寒主导的比特大陆经营策略,总结起来说两个字:绝计。
比特币的兴起,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一个宏大的目标,而是它的体制是科学的,比较符合某种客观规律。比特币类似一个虚拟的组织,持有比特币者是这个组织的成员或股东,采用公平竞争的方式派发筹码,比特币作为核心的组织工具,带动了整个社会各种角色的创造积极性,使机体激发出巨大的生产活力。这是我们之前看到的情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冷静观察这个事物的进化,发展到某个程度之后丧失其本质精神,是否存在盛极而衰的转化,从生机勃勃转向活力丧失。
比特币在去年面临极大的挑战,比特币的扩容路线争议是一场生死劫,这场危机不亚于美国的南北战争,争议并不是加一行代码,一兆变两兆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动摇国本,使其本质精神分崩离析。没有人可以说了算,才是比特币最大的价值支撑,由某些群体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比特币的可能性被挫败,这种挫败是实打实的,是让人惊喜的。目前来看,危机解除后,比特币的顶层机制进一步得到稳固,活力的源头(机制本身)没有变。
对于比特币的争论,总结起来是两类观点,其一:“存在即合理”,其二:“不合理的所以不应该存在”。
前者是,这个东西存在了总归有其合理性;后者是,这个东西不应该出现了,但是竟然出现了,应该只是短暂的幻觉,过段时间就应该会消失,放心。
其实这两类观点,都不全面,事物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动态变化的,不是非黑即白,只有存在和消失,0或1两种状态。事物有其上升的趋势,有其下降的趋势,阴阳互相转化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而不是立即消失,或立即出现。
当一个事物出现后与固有认知冲突,我们有一种惯性,这个事物是错的,而不是认知并不全面,去扩大认知很累,这个“错误”的事物要是赶紧消失,天地正气得到彰显,我们都可以松一口气,我们的认知还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