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交易所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Chainlink里程碑:如何将智能合约连接到真实世界的数据

收藏
分享

Chainlink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旨在将智能合约连接到现实世界的数据,使它们更加通用和有用。自 2017 年推出以来,Chainlink 里程碑在扩展区块链技术的能力和提高其在各个行业的采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让我们全面回顾一下 LINK 的历史,从它的预发布阶段到最近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预发布 (2014-2017)

要真正了解Chainlink的历史,我们必须回到它的早期发展时期。Chainlink 由 Sergey Nazarov 和 Steve Ellis 创建,他们是两位经验丰富的区块链开发人员,他们看到了智能合约的潜力,但也认识到了它们在数据连接方面的局限性。

2014 年,Nazarov 和 Ellis 创立了 SmartContract.com,这是一个旨在让开发人员更轻松地创建智能合约的平台。然而,他们很快意识到,广泛采用智能合约的最大障碍是他们无法以安全可靠的方式访问现实世界的数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Nazarov 和 Ellis 开始研究 Chainlink,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可以充当智能合约和现实世界数据源之间的桥梁。他们认识到,甲骨文网络需要安全、去中心化和抗操纵才能有效。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Nazarov 和 Ellis 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开发和测试 Chainlink 网络。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需要激励节点运营商提供准确的数据,以及需要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Nazarov 和 Ellis 坚持不懈,并最终于 2017 年 9 月推出了 Chainlink。区块链社区对此次发布感到兴奋和期待,他们认识到该平台具有彻底改变智能合约工作方式的潜力。

 

推出(2017-2018)

Chainlink 于 2017 年 9 月正式推出,标志着该平台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时,Chainlink 是最早推出的预言机网络之一,并迅速受到区块链社区的关注。

Chainlink 有别于其他区块链平台的关键特性之一是它能够为智能合约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馈送。这是通过节点运营商的去中心化网络实现的,节点运营商向 Chainlink 网络提供数据输入以换取 LINK 代币,这是 Chainlink 平台的原生加密货币。

在发布后的几个月里,Chainlink 开始在加密货币市场上获得关注。其创新的数据连接方法及其增强智能合约功能的潜力使其成为许多加密货币交易者的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Chainlink 在几个主要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市,包括Binance,这在提高其知名度和采用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平台独特的价值主张和强大的社区支持也有助于推高其价格,LINK 在 2018 年 1 月达到 4.85 美元的历史新高。

然而,与许多加密货币一样,LINK 在此期间也经历了显着的价格波动。其价格在 2018 年 2 月大幅下跌,部分原因是更广泛的市场调整和对 Chainlink 网络可扩展性的担忧。

 

伙伴关系和整合(2018-2020)

Chainlink 自推出以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与其他区块链平台和行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整合。这些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推动 Chainlink 的采用,并展示其增强智能合约功能的潜力。

Chainlink 最早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之一是与去中心化支付平台 Request Network 的合作。该合作伙伴关系允许 Request Network 使用 Chainlink 的预言机网络访问实时价格数据,使其能够提供准确和最新的支付处理服务。

Chainlink 还与全球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 SWIFT 合作。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探索如何使用 Chainlink 的预言机网络来增强 SWIFT 的支付处理服务并提高其速度和效率。

2019 年,Chainlink 宣布与 Google Cloud 建立重大合作伙伴关系,使开发人员能够通过 Google 的云平台访问 Chainlink 的预言机网络。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使开发人员更容易将真实世界的数据整合到他们的智能合约中,并将 Chainlink 的影响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受众。

Chainlink 还与几个主要的区块链平台集成,包括Ethereum、Polkadot和Binance Smart Chain。这些集成让开发人员能够使用 Chainlink 的预言机网络访问各种来源的数据,提高智能合约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

由于这些合作伙伴关系和整合,Chainlink 在金融、保险和供应链管理等各个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吸引力。它为智能合约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馈送的潜力使其成为希望简化运营和降低成本的企业的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历史价格 (2017-2021)

与所有加密货币一样,Chainlink (LINK) 的价格自 2017 年推出以来经历了大幅波动。然而,尽管存在这种波动,LINK 仍成功确立了自己作为市场上顶级加密货币之一的地位,市值超过截至 2023 年 3 月为 100 亿美元。

LINK 的价格最初在 2017 年底和 2018 年初出现强劲增长,在 2018 年 1 月达到 4.85 美元的历史高点。然而,随着更广泛的加密货币市场调整,价格随后出现大幅下跌,LINK 跌至 0.21 美元的低点2018 年 12 月。

2019 年,LINK 的价格开始回升,受平台不断增长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整合的推动。价格在整个 2020 年继续攀升,在 2021 年 5 月达到 52.70 美元的历史新高。

然而,与许多加密货币一样,LINK 的价格随后经历了大幅回调,在 2021 年 7 月跌至 13.07 美元的低点。此后,LINK 的价格出现了回升迹象,截至 2023 年 3 月当前价格在 7 美元左右,跌幅达较历史高位下跌近 87%。

LINK 的价格历史反映了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然而,它也展示了 Chainlink 通过其创新的数据连接方法为投资者和交易者创造价值的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LINK 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情绪、企业和开发商的采用以及来自其他区块链平台的竞争。与任何投资一样,在投资 LINK 之前进行彻底研究和评估风险至关重要。

 

代币经济学

Chainlink 的原生加密货币称为 LINK,它在平台的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INK 用于激励节点运营商向 Chainlink 预言机网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输入。节点运营商因提供准确且符合智能合约要求的数据馈送而获得 LINK 奖励。

除了用于激励节点运营商之外,LINK 在 Chainlink 生态系统中还有各种其他用例。例如,LINK 可用于支付数据查询费用,这是从 Chainlink 预言机网络访问数据源所需的费用。

LINK 的最大供应量为 10 亿个代币,截至 2023 年 3 月,大约有 4.5 亿个 LINK 代币在流通。大部分 LINK 代币于 2017 年 9 月通过首次代币发行 (ICO) 发行,筹集了约 3200 万美元。

Chainlink 代币经济学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去中心化的关注。该平台使用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来确保数据输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鼓励LINK代币的去中心化所有权。这是通过抵押和绑定系统实现的,该系统使节点运营商能够将其 LINK 代币作为抵押品,以确保其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最近的发展(2022 年至今)

近年来,Chainlink 在区块链行业继续取得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和集成显示了其增强智能合约功能的潜力。

过去一年中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去中心化金融 ( DeFi ) 行业越来越多地采用 Chainlink 。Chainlink 的预言机网络已成为许多 DeFi 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它们能够访问实时数据源并增强其功能。

Chainlink 还继续扩大与区块链行业主要参与者的合作伙伴关系。2022 年,Chainlink 宣布与几个领先的区块链平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包括 Polygon(以前称为 Matic Network)和 Avalanche。这些合作伙伴关系使开发人员能够通过这些平台访问 Chainlink 的预言机网络,从而更轻松地将现实世界的数据整合到智能合约中。

Chainlink 最近的另一项发展是推出了可验证随机函数 (VRF) 服务,该服务使智能合约能够访问可证明的随机数。此功能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包括游戏、赌博和去中心化彩票。

展望未来,Chainlink 的未来前景依然看好。该平台在 DeFi 行业中的日益普及及其与其他区块链平台不断扩大的合作伙伴关系表明,它已准备好继续推动区块链领域的创新。

然而,与任何区块链项目一样,Chainlink 也必须应对风险和挑战。其中包括来自其他预言机网络的竞争潜力,以及维护其预言机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要。

 

结论

Chainlink (LINK) 的历史证明了区块链技术在彻底改变我们访问和使用数据的方式方面的潜力。自 2017 年推出以来,Chainlink 在扩展智能合约的功能和增强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实用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它在去中心化金融 (DeFi) 行业的日益普及以及与其他区块链平台不断扩大的合作伙伴关系也表明,Chainlink 有能力继续推动区块链领域的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