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平台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代币分配的变化:项目方正在抛弃只会炒币的散户

收藏
分享

由于Liquifi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加密初创公司做代币经济学管理,数据罗列的都非常详实,但我感觉由于屁股的问题,很多结论却又没有给出来----尤其是对投资层面的影响。我们先看看Robin做的数据图:

 

迄今为止,项目方对于代币一直以来主要是面向六类层级做分配。即合作伙伴和顾问、公募轮、社区激励和分配、投资者、核心团队。这5年以来,对于这几类代币分配比例的变化,有三个极其关键的变化。

 

1.只做二级投资的散户逐渐被清理

 

首先我们看到的一个关键数据的变化,就是自从2017年以后,项目方针对Public Sale(公募)的代币分配比例急剧下降。截止到今年,项目方分配到公募的比例仅仅只有3%。

 

之所以如此,第一个原因是政策面。17年过于野蛮生长的1CO是让市场一片狼藉。各国不得不对Public Sale做出更严厉的监管态度和措施,所以导致了其分配比例的急剧下降。

 

第二个原因就是项目方也开始不缺钱了。最初Crypto行业的极早期,连Vitalik都要远渡中国,磕磕绊绊的为以太坊去找融资,就别说其他的项目了。所以很多项目只能靠着1CO来圈钱或者融资做事。

 

只有在以太坊大获成功,公链热点站起来以后,币圈项目的烧钱能力和想象空间才有所起色,资本这才陆陆续续的开始关注币圈,并推动了VC项目的兴起。这时候部分项目方其实是不怎么缺钱,所以也没必要再给当年的衣食父母好脸色看了。

 

当然,这样的好处很明显。一方面让一波流项目的生存空间减少;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项目方团队和社区的大面积抛售。

 

但是,走向相对正规化以后的Crpyto,对于散户是越来越不友好。散户在19年之前,获得廉价筹码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Public Sale。现在项目方不给Public Sale做分配,还想要像当年一样白菜价拿到以太坊,ADA,就只能在梦里了。

2.散户需要内卷。

 

在Public Sale分配比例下降的同时,“Community incentives or Distribution”(社区分配)的比例开始显著上升。

 

影响项目方提高对社区分配代币比例的阶段有两个。

 

第一个18年在币圈提出DAO和DEX的初步诞生后,项目方开始寻求利用Token更好的激励社区发展和对Token进行价值赋能。

 

第二个则2019年、2021年DeFi和NFT(链游)的发展。DeFi和NFT、GameFi对代币分配的影响其实也就是DAO的进一步功能实现。

 

在DeFi的项目上,代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以社区治理,比如针对协议参数、路线路或者资金池分配的比例做出调整;

 

在NFT项目的代币分配更是被玩出了一朵花,从SOS、PP等各种第三方DAO开始,到项目方自行剥离产品,用社区DAO来发行代币,就是在寻求一种对监管的抗性和项目的风险抗性。

 

GameFi更不用多说了,游戏本身即社区,更确切的说链游是在让游戏代币的OTC更加开放。

 

这种转变,给了散户一个新的获得廉价代币的方式,那就是空投。比如NFT系列的Crpytopunks、moonbirds;代币系列的unsiwap、dYdX、IMX以及最近的Optimism,同样具有极强的造富效应。

 

但是,还有个但是。这对散户的要求更高了。一方面,需要对项目有甄别能力,另一方面,对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为你的对手还有科学家。

 

尤其是随着空投效应的扩散,项目方对于获得空投的要求越来越多,这就更加强调散户对行业参与的深度。比如Optismism,只做layer2的交互还不够,还要去捐钱,投票,用各种layer2跨链....

 

看看,从拿着钱去参加1CO,到现在拿着钱去做交互还不一定能拿得到币。虽然表面上散户仍旧有机会拿到廉价代币,但现实就是越来越困难了。

3.项目基于不同的属性有不同的分类。

 

Liquifi在推上提到过,但是区分的不是特别清楚。如果更仔细的来说,就是项目基于2C属性或者2B属性,会使得项目方在代币分配上做出不同的选择。

 

举个例子,比如说链游类项目,他就是面向C端用户,也就是需要用户量,尤其是在现在类“Ponzi”的模式下,项目方就会为了寻求更多的用户参与度而加大空投的范围和数量。

 

但对于基础设施类比如ENS、API3这些项目,都会把代币给自家核心团队以及公司基金,因为这类项目的护城河就是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设施类的项目在web3.0和web2.0又会有一些不同商业模式的变化。比如传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类项目是几乎完全不会直接跟C端用户接触,因为互联网应用层完善度和闭环已经相当高了。

 

但在web3.0开始,在《胖协议》还未曾完全失效的情况下,基础类设施项目是可以自建生态的。同时Token这种独存于币圈的产物,可以用来链接C端用户,比如GRT、ENS这又是两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所以未来其实基础设施类项目上对于代币的分配方式,可能还会需要做出一些修改和改变,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类项目在向公链、跨链、平台转变的时候。

 

 

4.总结

 

虽然散户在这个市场能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但并非即刻就被清理出局。还是那句话,币圈真的太早期了,更多的赛道和方向都亟待完善。

 

当大家以为NEAR就是末代公链的时候,Solona、AVAX又出来了,当大家宣告公链以后无热点的时候,DeFi又应运而出,随后还有NFT,元宇宙。每个周期都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这就是早期行业最有魅力的地方。

 

但是,17年的盛况,总归不复存在,这个行业门槛也越来越高。

 

终归是要卷起来的。

 

贝尔社区:群内不定时优质潜力币推荐,给出客观具体的行情分析,预测以供参考,最新的项目背景,项目解析,优质的海外一级项目渠道与公募平台打新,并与多个币圈头部达成战略合作,加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