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4大名企4位行家解读:什么是避虚就实的区块链
当我们谈“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讨论什么?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公司/业务定位、市场认知、人才阶梯、落地场景、热点解析、未来发展形态……
10月14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微众银行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负责人李辉忠、唯链科技首席营销官夏怡运、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胡键伟在巴比特直播间以“避虚就实”为关键词展开深入交流,以下是嘉宾内容整理:
什么时候出现“杀手级应用”?
夏怡运
杀手级应用这个词,我在2017年底加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了。这本质上是大众对于一项新技术的好奇,大家都在揣测区块链技术什么时候会产生爆发性的增长。
大家觉得应该是技术先行然后落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我们认为,应该是产业指导技术的发展,产业端先产生一定的需求,通过这个需求我们去看技术怎么能够更快、更好地去迭代和满足它。同时把握好政策机遇,才能推动技术成熟。
从我们公司角度看,杀手级应用其实快了。
现在国内市场最热的话题就是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我们发现区块链技术在双碳领域当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举个例子,我们在2018年就和比亚迪、挪威船级社共同做了“数字低碳生态系统”,并在当年的进博会做了发布会。
比亚迪的车主在驾驶的过程当中的所有的行程、耗电量都会被记录下来,通过车载系统上传到区块链上。然后通过碳减排的智能合约自动计算每一个车主所消耗的碳当量,分发碳积分给到车主。碳积分可以在生态当中的各个环节的企业使用,比如我们当时和一些保险服务的企业车险企业,车主可以用碳积分购买一些车险服务。
其实很多新能源车企已经在做碳积分了,但它更多的是在自己企业内部的一个循环,基于区块链可以做到企业外部的循环。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将个人的正向的有益的行为变得可量化,最终可以被激励。
总的来说,区块链真正出现一个“杀手级应用”的时候,应该是当所有人都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像互联网现在已经无处不在了,没有人再去问底层的 TCP/IP协议是什么了。
如何解读元宇宙?
胡捷
元宇宙这个词儿太新了,很容易把人给说蒙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它就是虚拟空间的意思。
今天我们聊互联网世界,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它其实就是虚拟空间。
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虚拟空间就对应的出现了。最早的时候,虚拟空间很简单,它能显示的内容就是一个字母,一个字符。再后来,能在里面写邮件、玩游戏、做生意。
目前,虚拟空间进入新阶段,特点就是一大一小。小特点是,现在感知技术越来越好,我们在虚拟空间的体验上有了飞跃。
大特点是,在虚拟空间里面,可以方便的做确权的动作。区块链技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用来做确权,确权虚拟世界里的虚拟产品。
明晰的产权的确立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当我们的财产权利不能得到确认,不能得到有序的分享、传递和维护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就会崩溃掉。
确权不是新的要求,以前也有,但技术比较low,我们得用一些纸质的账本或者计算机做一些记录,然后找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比如说版权局来主持这件事情,这种事情逻辑上是完备的可行的,但是实操的时候成本高。
这种高成本导致我们整个确权系统在虚拟世界里可操作性很差,当区块链技术出现以后,我们不管在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做确权的时候,我们可操作性成本的低廉,就使得我们整个世界有了大的改观。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在虚拟世界里能做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仿佛是人类从原始是社会一下进到私有制的社会,财产权利一旦确认,很多分工就会出现,效率就会提升,交换就会产生,有很多的经济活动就繁荣起来了。
所以这个就是源于宇宙作为虚拟空间的一个新时代,它为什么给让我们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感知技术加区块链技术的确权,让我们预见一个虚拟空间的繁荣。
区块链技术本身已经自带一定的匿名性了,为什么还要钻研隐私计算?
李辉忠
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本质上讲是两件事。
区块链地址是一串没有任何含义的字符串,看起来是匿名的,但其实只要让我们通过社会化的方式知道了这个地址绑定了哪个人。
区块链地址本质上不是匿名的,它其实就是一个假名,比如大家看谍战片里用的“毒蜂”、“蛇王”的代号。
区块链上的所谓的交易匿名,只不过是通过一些技术,比如混淆的方式,让你不太容易查到,看起来每一笔交易之间没有关联,大大增加了追溯的难度。
所以说,区块链其实构建了一个分布式的环境,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隐私保护。
尤其是在产业区块链,很多的机构在一个链上,其实大家已经知道有这么几个机构,如果没有更深层次的密码学加强安全保障的话,还是很容易去发掘和分析出来的交易来自哪个机构。
区块链上需要隐私,但是隐私可以应用在更多的场景,比如保护你的身份匿名,保护你的金额,保护你的行为等,已经就不完全是区块链的事情了。
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互联网服务,其实是收集到了我们的线上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又分布在各种各样的平台或机构手上。比如说我们的打车的数据可能现在是在滴滴的手上,我们的购物行为可能在阿里的手上,我们的社交的数据在腾讯手上等。
这些机构为了进一步拓展它的业务,肯定是需要有更多的维度的数据来提供决策,这个时候就需要请求一些别人的数据。
在没有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的情况下,你甚至可去找到一些数据源头购买数据。
现在需要找新的方式来做这个事情,隐私计算是目前来看比较可行的一个选择。
隐私计算融合了一系列的密码学,在机构与机构之间,将会构建一个更可靠的信息交互、数据流通的渠道。
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本质上是两个东西,但他们都需要是多方之间协作,这个共同点会引发更多新的需求。
中国信通院发起的星火·链网目前是怎样的状态?
胡键伟
星火·链网是一个双层架构,由超级节点构成的国家主链和地方性接入的子链群构成。主链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标识资源以及监管规则。
举个例子,我们把工业互联网的标识的数据资产,通过主链去做存证,骨干节点想获取某一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就可以从主链来获取这样一个权威的数据,这就是主链给骨干或者子链的赋能和促进作用。
假如生态丰富起来之后,骨干节点和子链也会提升主链的价值,所以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
至于不同的骨干节点之间,或者说骨干下面的不同子链之间是什么状态,我认为因为我们在建设骨干节点和质量的时候,实际上是需要评审的,避免重复性的建设,避免恶性的竞争。
从国家宏观新基建的角度来说,底层基础设施是不是意味着技术最完善、治理/管理方式最完善、法律监管最完善?
胡键伟
从国家宏观新基建的角度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星火·链网的架构可以类比以太坊2.0的分片技术,我们也引入了一个核心的分布式的标识技术,基于这样的技术,再结合我们主链后期推出来的标准的跨链协议,就可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满足产业需求的跨链服务。
在治理和监管的方面,主链是在公有链的框架上来结合标识技术来实现,实现了权限的管理和准入的控制。同时这种公有链的框架也可以保证我们可以拓展更多的参与方来进入来进行治理。为了保证链上的合约的规则能够安全合规,我们在主链也引入了监管节点,保证我们国家基础设施运行的任何业务都是安全合规的。
对“避虚就实”的看法?
李辉忠
我们一直遵循务实的路线,我们构建开源的联盟链生态圈,然后把联盟链的一揽子的技术都开放出来,包括从底层的平台到上面的这种各种中间件,分布式身份、跨链、隐私保护等。
我们已经累积了100多个真实在生产中的应用,在产业区块链应用上得到了实际的验证。
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FISCO BCOS不断运营迭代,比如微众银行的“机构对账平台”已经超过了几亿笔的交易量。
在疫情下,我们做了一个案例——粤澳健康码,非常好的服务了粤澳两地居民。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疫情下,一旦产生了跨境流动的话,可能要面临隔离风险。我们用区块链将两地的健康码加上两地的权威的政府机构的认证进行上链,广东居民要去到澳门只需要申请转码,审批之后就可以直接去海关过关,过关的时候是可以验证你的健康码。
在疫情下,两地的医疗、民生系统都是隔离的,通过区块链的方式,就可以构建一座桥梁,实现两地认证互认,这样人过去之后就不需要进行隔离了,非常好的解决了大家的痛点。
相比前几年,我们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应用场景也已经有很多的实践探索。
胡键伟
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节点已经覆盖了25个省份,超过了30个行业,接入的企业已经超过了2万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已经突破了280亿,日均解析量已经突破了1600万次。
区块链基础设施也可以参考工业互联网的路径来考核,包括用户数、链上产业数据资产的量以及交易量,都可以作为一个直观的量化的指标来验证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是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夏怡运
大家对区块链技术框架有了相对的共识,我们已经迈过了相对早期的阶段,接下来等待一些划时代的杀手级的产品的出现。
目前,我们处于一个相对比较挣扎的阶段,就是所谓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业内人士都在讨论区块链技术怎么去挣钱,这和早期的互联网是很类似的。现在互联网已经现在好很多,早期的互联网被诟病只会烧钱。
我们认为,在挣扎阶段需要有耐心和长期坚持,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各种基础设施工具服务也在不断完善。区块链技术遍地开花的时候,一定是大家都已经忘记它是底层的技术到底是什么了的时候。
胡捷
我不太喜欢用“避虚就实”这种笼统的概念去描述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过程,很多东西你很难说它是虚的还是实的。
应用都有递进过程,互联网刚出来的时候能干啥?就是发email,你说email是虚的还是实的?接下来出现了BBS,大家在那留言,这个看上去蛮虚的,但是也可能有点实,比如Dell就曾在BBS上卖电脑。再后来,出现了信息门户,你说信息门户是虚的实的?信息门户之后,很快出现电商,然后有游戏。这些东西是虚的还是实的?电商带来线上支付,支付带来金融业务的线上化。再后来,有了O2O的线上线下配合。很显然,互联网看上去有点虚,它解决的都是信息传递,但是实体经济离不开信息传递。
我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是想说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是中性的,拿它可以干很多的事情,一般来说都会从那些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去做。你很难说哪项事儿是纯虚的,哪项事儿是纯实的,没有必把这种概念硬往上套。
区块链技术一个很大的潜在应用和它的优势,是它能够为协作方重新分配利益格局,这一方面的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